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点燃奥运圣火的装置对光有什么作用

点燃奥运圣火的装置对光有什么作用

发布时间:2021-11-08 15:11:41

❶ 奥运圣火是什么装置,是利用什么原理燃烧的

奥运火炬的构造及原理 独特的“芯”设计 创造自己的火炬内部燃烧系统 在近几届奥运会火炬设计中,一般都只进行外形设计,而内部燃烧系统基本都通过购买原来成型的技术来解决。北京奥组委慎重研究后,决定走自主创新之路,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火炬内部燃烧系统。 科研实力雄厚的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成为竞争这一设计方案的积极参与者。为此,集团几十名相关领域的精干科研人员组成了设计攻关团队,并委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兴洲为火炬内部燃烧系统总设计师。 “简单地说,火炬内部燃烧系统就是在火炬内安装一套设备,使火炬在点燃后能在一定范围内的各种复杂环境下保持一段时间燃烧不熄,完成接力传递。”刘兴洲院士介绍说,北京奥运会火炬内部燃烧系统包括三个部分,即燃烧器、稳压装置和用于储存燃气的燃气罐。“我们就是要在很小、弯曲且不规则的空间内精心安装固定好这些装备。” 最先需要解决的是燃料。北京奥运会火炬选择了丙烷。丙烷燃烧后主要产生水蒸气和二氧化碳,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更重要的是,丙烷可以适应比较宽的温度范围,在零下40摄氏度时仍能产生1个以上饱和蒸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形成燃烧;而且,丙烷产生的火焰呈亮黄色,火炬手跑动时,动态飘动的火焰在不同背景下都比较醒目。

❷ 如图为了采集奥运圣火的画面生活采集器是一个凹面镜利用其对光的什么作用制成

奥运圣火采集器是一个凹面镜,太阳光射向凹面镜,会发生反射,反射光线会会聚在焦点上,焦点上的温度很高,将火炬点燃.
故答案为:会聚.

❸ 奥运圣火为什么要用凹透镜点燃

如果有凸透镜去点,就要把火巨放在凸透镜的后面,这样不是很方便,也不好掌握焦点。用凹透镜即好看由容易操作

❹ 凹透镜和凸透镜的区别和用途.点燃奥运圣火的是哪

如果用凸透镜取火,火向上窜,如点火后不快速移走火焰,会烧坏凸透镜。

凹面镜在下方会聚光线,就是一个太阳灶,火苗上窜,不会烧坏凹面镜。

❺ 奥运火炬有什么作用

自从向全球发出公开征集火炬设计的邀请后,北京奥组委共收到有效设计338件。在最终入围的9件作品中,不乏玉镯、龙凤、太极等多种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造型,但评委经过不计名投票,最终选择了由联想(北京)有限公司设计的火炬“祥云”。
“火炬创意的灵感来自‘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祥云’形象,它在中国的文化上具有千年的时间跨度。”设计师仇佳钰说,“无论是火炬躯干的云纹图案,还是火炬底部进气口和火炬口的云纹形状,都使得‘祥云’理念浑然一体。”
“火炬造型的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的纸卷轴。”设计师姚映佳说,“纸卷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可以说是传承文明或者传递文明的载体,刚好和我们的火炬要传递的精神相吻合。”
火炬由银、红两色组成。红色的选择源于汉代的漆红色,借以承载千年中国印象。因为漆器是中国古代的重要发明,具有耐潮、耐高温、耐腐蚀等特点,堪称中华民族的瑰宝。由于红色部分位于火炬下半部分,是火炬手手持的部分,“祥云”火炬创造性地使用了橡胶皮革漆,从而使“祥云”手感舒适而不容易滑落。“当火炬手手持火炬的时候,那感觉宛如在与同伴握手。”设计师章骏说:“橡胶漆一般多用于艺术品和手工业制造,用于奥林匹克火炬还是有史以来第一次。”

小贴士:“祥云”火炬长72厘米,重985克。在零风速下火焰高度25至30厘米,在强光和日光情况下均可识别和拍摄,并能在每小时65公里的强风和每小时50毫米的大雨情况下保持燃烧。火炬燃料为丙烷,燃烧后只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根据相关规定,奥运火炬将生产2万支,而每支火炬的成本不会高于人民币1500元。
两条丝路
经国际奥委会批准,北京奥运圣火将于2008年3月25日在希腊奥林匹亚按照传统仪式点火;2008年3月30日,在希腊泛雅典体育场举行圣火交接仪式;2008年3月31日,在北京举行圣火进入中国和火炬接力启动仪式。
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以“和谐之旅”为主题,以“点燃激情、传递梦想”为口号,将是有史以来路线最长(总行程为137000公里)、范围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
奥运圣火的境外传递路线是以“丝绸之路”为主线的。选择“丝绸之路”,其实与“祥云”火炬的造型不谋而合。“祥云”火炬造型是一个纸卷轴,而纸当年正是沿着“丝绸之路”由中国传向西方。另一方面,“丝绸之路”这条国际通道当年沟通了中国和世界,起到了科技和文化交流的重要作用,具有特别的历史意义。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认为穿越具有历史意义的“丝绸之路”,行经世界五大洲,并且到访奥林匹克圣火不曾到过的地方,将会把友谊和尊重带给不同民族、不同种族以及不同信仰的人们。
奥运火炬接力境外路线将先从阿拉木图出发,到达“陆上丝绸之路”的终点伊斯坦布尔,辗转进入欧洲,然后飞赴美洲的旧金山和布宜诺斯艾利斯,之后从非洲的达累斯萨拉姆开始,沿着“海上丝绸之路”回到中国,期间历经非洲、大洋洲、亚洲,一共途经22个境外城市。
北京奥运会圣火回到中国境内后,将开始在国内的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113个城市和地区进行传递。奥运圣火将传遍辽阔的中华大地,并抵达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最终于2008年8月8日到达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会场,点燃奥运会主火炬塔。境内传递天数为97天,总里程为4万公里。
“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境内传递计划路线,像一条珍珠串联起来的珠线。”北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蒋效愚对这条路线进行了点评。“它涵盖了我国的海洋、高原、盆地、山地、峡谷、平原、沙漠等各种地理风貌。各地在传递路线的选择上,高度重视广大基层群众的参与,尽可能地安排火炬传递计划路线穿乡过镇。同时,特别注意将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设计进去,充分展现56个民族大家庭的和谐相处。这条路线还包括了我国近一半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70%的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所在地,窗体顶端窗体底端北京奥运会火炬将沿着这条文化走廊,穿越历史和现代,向世界展示中华文明的魅力。”
2007年6月,北京奥组委还将公布火炬手选拔的条件、程序、方式等,正式开始火炬手的选拔工作。人们可以通过争当火炬手,加入到奥运中来

❻ 点火装置有什么作用

一、 电火花的产生

二、发动机的工作状况对点火的影响

三、发动机对点火系统的要求

四、数字式电子点火系统组成

数字式电子点火系统是在使用无触点电子点火装置之后的汽油机点火系统的又一大进展,称为微型电子计算机控制半导体点火系统。

点火系统的分类:
A.。电感蓄能式点火系统(实际电路参见图3、4、5)
点火系统产生高压前以点火线圈建立磁场能量的方式储存点火能量。目前汽车使用的绝大部分点火系统为电感储能式。(重点分析介绍)

B.电容储能式点火系(图6)
点火系统产生高压前,先从电源获取能量以蓄能电容建立电场能量的方式储存点火能量。多应用于高转速发动机上,如赛车。

工作原理是把较低电源电压变换成较高直流电压(500V-1000V)对电容充电蓄能,点火时刻通过电

容放电使变压器产生高压。特点是电容充放电周期快,高压跳火火花持续期短(约1微秒)且电流大,

不存左火花尾。ECU根据发动机工况在一个点火周期内进行1-3次点火。

电感蓄能式点火系统主要有微型电子计算机(ECU)、各种传感器、高压输出部分(功率管、变压器、高压线、火花塞)三大部分组成。(参见图1)

1.ECU
ECU就是整部汽车的智能控制中心,指挥协调汽车的各部工作,同时ECU还有自动诊断功能。

其中处理控制点火系统工作是ECU众多工作重要的一项。ECU只读存储器ROM中存有500多万组

数据,这些数据大多数是发动机通过各种实际工作情况测量优选得出的,包括了整个汽油机工作范围

内各种转速和负荷下的最佳点火提前角及喷油脉宽等有关全部数据。不同型号整车的ECU的存储数

据是不同的,各厂家对数据都是保密不公开的;这些数据保证了汽油机在功率性、加速性、经济性和

排放控制方面达到最优组合。

ECU控制点火原理
发动机启动后,ECU每10ms采集一次发动机的各传感器动态参数,按预先编好的程序处理这

些数据,并存入随机存储器RAM中;同时ECU还要根据电源电压大小、从其只读存储器ROM中选

取出适应当前工况的高压变压器初级线圈电流导通时间,(即ECU输出宽度不同的方波电压控制高压

输出糸统变压器初级线圈电流大小,实现对高压输电压大小的控制)ECU综合这些数据,从其只读

存储器ROM中查找出(计算出)适应当前发动机工况的最佳点火提前角存入随机存储器RAM中,

然后利用发动机转速(或转角)信号和曲轴位置信号,将最佳点火提前角转换成点火时刻,即切断高

压变压器初级电流的时刻。

在下列情况下ECU点火实行开环控制,点火按预设程序工作。
A..发动机启动时。B.重负荷时。C.节气门全开时。

2.传感器

传感器就是各种不同类型及功用的测量元件,安装在发动机不同的有关部位,把发动机工况各种参数变化反馈给ECU作计算数据。

在点火系统中应用的传感器主要有:空气流量计及进气温度传感器、发动机转速及曲轴位置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及爆震传感器、氧传感等等。

3. 高压输出

A.高压输出功率三极管:在电路中起开关作用。

B.高压输出变压器:在电路中把低电压转换成高电压供火花塞点火。

C.高压线:在电路中把高压电传输到火花塞。

D.火花塞:在电路中把高压电引进汽缸并把电能量转换成热能。

点火的电原理

变压器次级线圈分布电容及火花塞、高压线的分布电容组成回路电容C,电路无屏蔽时C约50PF,有屏蔽约150PF,火花塞间隙等同可变电阻R。

高压能量分三个阶段变化消耗
第一阶段
电容C放电期(诱燃期):变压器次级线圈产生的点火高压对电容C充电,当电容C电压上升达到火花塞击穿电压时,火花塞跳火电容C快速放电, 火花塞间隙电压迅速下降到几百到几千伏,电容C放电瞬间电流达10-50安培以上,放电时间约1微秒。点火电压越高(即点火能量越大),C放电电流越大。

正常状况下气缸的混合气就是这一时刻的火花点燃。如果跳火电离线被发动机气缸内高速扰流吹息,変压器高压再次对C进行充电,则C第二次放电产生电离通道。

注:电压从10000V-20000V左右在1微秒内突降至几百到几千伏,由此产生了一个很强的方波

电压,并通过高压线幅射电磁波,对外界电器产生干扰波。方波由N个正弦波组成,所以形成了一

个1微秒时基为中心的干扰电磁频带。

第二阶段
电感放电期(燃烧期):电感放电是靠电容C放电产生的电离通道形成的低阻产生的。由于电容C放电产生的电离通导(电阻)不能立刻消失,同时变压器次级电感中还存有充足的高压能量,所以电感继续对电离通导放电使火花持续。

由于次级线圈放电电流的变化引起磁通量的变化,次级电感线圈产生了一个感抗电动势,即产生一个与电感放电电流方向相反的电动势阻碍了电流的変化,使放电电流较小,电流在几到几十毫安,所以,高压能量需要较长时间放电才能消耗掉,这一电感放电火花持续期俗称火花尾。

由第一阶段电容C放电诱燃后产生一个“火焰中心”,这个“火焰中心”跟随气缸内高速扰流移动离开了火花塞电极,这时电感电能放电火花又会点燃混合气另一个“火焰中心”,作为点燃混合气的补充,“火焰中心”使混合气在整个气缸内很快形成燃烧的“明亮火焰期”,即气缸内混合气燃烧温度达最高,气体压强达最高值。这个过程称为混合汽燃烧期, 燃烧时间在750μS-2500μS之间。

电感放电火花在发动机启动及低速时非常重要,发动机在启动或非正常工况下,电容C放电期极有可能未点燃混合气,此时,只有靠电感放电火花来点燃燃混合气。

冷车启动时气缸内的混合气温度低,雾化效果差,点然混合气需要较长火花期;在低转速时,由于气缸内混合气扰流速度低,第一个“火焰中心”移动慢,有必要点燃第二个“火焰中心”加快混合气的燃烧,所以点火火花期也较长。但当发动机转速较高时, 气缸内混合气扰流速度変快,“火焰中心”高速移动,快速传播引燃了缸内混合气,因此,并不需要第二个“火焰中心”。

根据混合汽燃烧时间在750μS-2500μS之间,所以,火花持续期最长在700μS左右就可保证混合气的完全燃烧。实验证明火花持续期过长对燃烧效果并没有提高,相反,电离通道生产的高热加上火花塞自身温度反而加速了火花塞电极的烧蚀,这就是为什么要控制点火能量的主因。

另外,从这一原理可以正明,点火能量的大小与高压线无关(当然,不包括损坏高压线)。

第三阶段
振荡衰减期:随放电时间的增加电感线圈储存能量(电压)消耗下降,使气体中分离的电离子越来越少,电感放电电流也就越来越少,电离通道温度下降,根着通道电离子数量急剧下降,即相当于通道电阻值R逐步上升変为无限大,火花塞停止跳火。这时电感剩余能量对电容C充电,电容C对电感放电,如此反复直至下一个点火周期的到来。

注:同样此阶段产生一个逐步衰竭的正弦振荡波对外界造成干扰,但强度远小于第一阶段电容放电干扰电磁波。

❼ 奥运会采集圣火是利用光的()

利用凸透镜原理,
利用凸透镜将光汇聚于一点而产生高温点燃圣火。

圣火一般是在现代奥林匹克发源地希腊雅典卫城,
仪式中,用聚光器接收太阳光束,
由象征洁白无暇的少女(必须少女)点燃!
然后点燃准备好的火炬。

❽ 奥运圣火是_________________装置,是利用_________________原理点燃的。

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创意灵感来自“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祥云”图案。祥云的文化概念在中国具有上千年的时间跨度,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火炬造型的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的纸卷轴。纸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通过丝绸之路传到西方。人类文明随着纸的出现得以传播。源于汉代的漆红色在火炬上的运用使之明显区别于往届奥运会火炬设计,红银对比的色彩产生醒目的视觉效果,有利于各种形式的媒体传播。火炬上下比例均匀分割,祥云图案和立体浮雕式的工艺设计使整个火炬高雅华丽、内涵厚重。

目录

火炬简介
外观创意
技术特点
工作流程
火炬组件
设计研发
设计团队
全新亮相
编辑本段火炬简介
奥林匹克火炬是经国际奥委会批准的、用于奥林匹克圣火燃烧的、可手持的火炬。奥林匹 火炬设计创意过程
克火炬是奥林匹克圣火的载体。从1936年柏林奥运会开始,每届奥运会都诞生一支体现主办国家文化特色并符合高科技要求的火炬并成为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遗产。
编辑本段外观创意
北京奥运会火炬长72厘米,重985克,燃烧时间15分钟,在零风速下火焰高度25至30厘米,
在强光和日光情况下均可识别和拍摄。在工艺方面使用锥体曲面异型一次成型技术和铝材腐蚀、着色技术。火炬外形制作材料为可回收的环保材料。 北京奥运会火炬创意灵感来自“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祥云”图案。祥云的文化概念在中国具有上千年的时间跨度,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火炬造型的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的纸卷轴。纸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通过丝绸之路传到西方。人类文明随着纸的出现得以传播。源于汉代的漆红色在火炬上的运用使之明显区别于往届奥运会火炬设计,红银对比的色彩产生醒目的视觉效果,有利于各种形式的媒体传播。火炬上下比例均匀分割,祥云图案和立体浮雕式的工艺设计使整个火炬高雅华丽、内涵厚重。
编辑本段技术特点
北京奥运会火炬在燃烧稳定性与外界环境适应性方面达到了新的技术高度,能在每小时65公里的强风和每小时50毫米的大雨情况下保持燃烧。在工艺上采用轻薄高品质铝合金和中空塑件设计,十分轻盈。下半部喷涂高触感塑胶漆,手感舒适不易滑落。北京奥运会火炬是我国自主设计研发的产物,拥有完全的知识产权。 北京奥运会火炬使用燃料为丙烷,这是一种价格低廉的常用燃料。其主要成分是碳和氢,燃烧后只有二氧化碳和水,没有其他物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编辑本段工作流程
航天芯,也就是2008年北京奥运火炬的燃烧系统,包括燃料供应系统(燃料瓶、稳压装置和回热装置)和燃烧器两大部分。工作时,利用开关工具顺时针打开燃料瓶上的常闭开关阀,瓶内的高压丙烷蒸汽经过稳压装置进行减压,并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某一压力值附近,然后经过有五个通气孔的燃料分配器的侧孔进入回热铜管,在流经燃烧室和燃料瓶后重新进入燃料分配器,并从两路分别进入预燃室和主燃室进行燃烧。
编辑本段火炬组件
燃料瓶 燃料供应系统的主要构成部件是稳压装置和燃料瓶,都是采用国内先进工艺和技术自主研发的。燃料瓶采用无缝冷拉工艺,直径为32毫米,即用一整块板拉成现在的形状,因此非常耐压(达14兆帕),相当于可承受水下1400多米的压力。由于火炬燃烧有时间要求,一瓶燃料需要保证燃烧15分钟以上,而燃烧器除要保证火炬形态外,也有一定的流量要求,因此为了既能保证和火炬外壳的匹配,又能满足燃烧时间,燃料瓶只能做得又细又长。这从工艺上讲,难度大大增加。因为是整体成型,且燃料瓶壁的壁厚不到1毫米,在长细比达到7.5倍的情况下是很容易拉裂的。 燃料的选择 燃料用的是99%以上纯度的丙烷。历史上的奥运火炬用混合燃料的较多。采用丙烷燃料是为了能在火炬传递路线范围内,满足环境温度的要求。其次颜色也是一个考虑,丙烷燃烧后火焰是橙色,具有较好的可视性。 稳压装置 稳压装置也是特别研制的。从燃料瓶里出来的气体压力是不稳定的,随着温度降低而减小。而火炬的燃烧需要一个稳定的流量,稳压装置的作用就是提供一定压力,一定流量的燃料供应,这和一般稳压装置的原理是一样的。气态的燃料以相对较高的压力进入稳压装置的进口,以高出环境压力一定范围的压力流出,保证燃烧所需的燃料压力和流量。稳压器的设计要求一般就是小巧轻便和多功能。现在的稳压装置共有四个功能:第一是将火炬开关设计到稳压装置上,这就少了一个零件;第二是减压;第三是稳压;第四就是在意外跌落的情况下,还能确保火炬继续燃烧,不会发生危险。 燃料瓶和稳压装置的连接 燃料瓶和稳压装置采用螺纹连接,燃料瓶口用外螺纹,稳压装置用内螺纹。这个虽不是独创,但在火炬上用得比较少。以前的一些火炬用的是现成的燃料瓶,多数是采用直接的顶压方式。这种没有螺纹的连接方式,如果气体压力过大,顶针会顶得很紧,用起来费劲;如果压力过小,由于使用时的振动,容易松脱,造成漏气;同时由于是非精确定位密封,在压紧的过程中或使用过程中也容易密封不严而漏气,既不安全,也容易熄火。我们吸取了国外火炬的经验和教训,采用了螺纹接口。
回热管 2000年悉尼奥运会和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的火炬都采用了保温装置。因为对于气相燃烧而言,若没有有效的热量补充,燃料瓶的温度是下降的。燃料在低温状态下,蒸汽压会降低,有可能会影响火炬燃烧性能。最初的设计就遇到了这个问题。刚研制时燃料瓶容积较大,因此它降温慢。现在燃料瓶小了,而燃烧时间要求提高,所以必须要加回热装置。要给它加热,就要有热源,于是很自然地想到利用火炬自身的火焰热量——燃料出来后不是直接进燃烧室,而是通过回热系统给燃料瓶进行加热,减缓温度降低的速度,满足燃烧时间。回热管还有个好处,就是热交换不可能把所有热量都交换掉,所以管内的气体温度也是升高的,有利于燃烧,这是个额外的好处。 燃烧器 双火焰是一个核心设计,并在国内第一次运用。燃料经过回热之后,分两路,一路进入预燃室,一路进入主燃室,基本上按1:2的比例进行分配。预燃室底部中心是喷嘴,其周围是进空气的孔。火炬外壳底部也有一定面积的进气通道。预燃室燃料往上喷时,会带动周围空气上升进入预燃室,这就是引射作用。 预燃室中燃料和空气混合后再燃烧,火焰像我们家里的煤气灶一样,掺混得比较好,燃烧充分,火焰温度比较高,形状短,是蓝色的,在强光下不易看见。而主燃室的燃料没有经过预混,燃料喷出后和空气混合,先扩散再燃烧,火焰温度稍低些,呈不透明的橙色。火焰高度高于25厘米。预燃室相当于一个稳定的火源,保证它始终不灭,即使外面的主燃室火焰熄灭,它会马上把主火焰点燃。 国外也有类似双火焰的设计,但不太一样,不是预混气的。像2006年都灵冬奥会,也是前后两个燃烧室,但两个都是扩散火焰。我们考虑用预混火焰,主要是它的温度比较高,复燃主火焰比较容易些。另一方面,主火焰在上,预燃火焰在下,受外界影响相对就小,保护火焰就容易些。 这个设计实际上是受了吸气式发动机的启发。因为有的发动机也有一个小的预燃室。应该说这种方案在火炬的使用中是第一次。主火焰从圆形管道上均匀的小孔中喷出,这也是特别之处。国外有很多是从一个小口喷出,或者虽是多个喷口,但尺寸较大。我们也做过这样方案的试验,一方面不太利于火焰的稳定,另一方面燃烧时烟较大。我们现在这个设计,火焰能从一个环的小孔中喷出,好处之一是喷出的燃料比较均匀,是圆形的火焰;另一个就是喷出来的燃料能与空气掺混的比较均匀,燃烧比较充分,烟就会小,有利于观赏性和环保。 在火炬研制中发现,风速对火炬工作的影响最大,在专用设备上进行了大量实验,做到大风小风条件下,都不熄火。我们很希望得到一支性能可靠、稳定的火炬。我们认为今后应在实际环境中,继续对火炬进行各项参数考核,并经严格的生产过程,保证研制质量。我们期待着北京奥运火炬将在同一个世界,传播同一个梦想。
编辑本段设计研发
北京奥运会火炬设计研究规划工作从2005年8月开始。结合北京奥运会举办理念,通过对往届奥运会火炬设计经验的分析,确定了火炬设计理念、设计要求和创作方式。根据火炬工业设计的特点,为使设计方案达到艺术与技术完美结合,经北京奥组委办公会批准,确定了火炬设计方案以艺术造型为主导,燃烧技术与工业设计同时征集、公开征集和定向委托创作相结合的创作方式。 2005年12月6日,北京奥组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出公开征集火炬设计的邀请。截至2 鸟巢上方的巨型火炬
006年2月28日,北京奥组委共收到海内外设计机构和设计师提交的应征参赛作品847件,其中有效应征作品388件。 经过北京奥运会火炬设计征集活动初评评审委员会对应征作品初评和复评,按照评审程序的规定,选出3件作品提交北京奥组委执委会审议。2006年6月至8月,根据选择最好艺术设计和技术设计方案的原则,北京奥组委执委会审议确定由联想(北京)有限公司创新设计中心设计的火炬外形祥云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艺术设计方案,由航天科工集团设计研发的火炬内部燃烧系统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技术方案,并确定由航天科工集团在联想(北京)有限公司协助下完成火炬外形与燃烧系统结合的火炬样品制作工作,形成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的完整设计,并于2007年1月经国际奥委会批准。
编辑本段设计团队
祥云火炬由联想集团创新设计中心设计 火炬设计总指导:姚映佳 创作总负责人:李凤朗 创作指导:仇佳钰 创作工艺:负责人韩小勤 火炬主创设计:章骏。
编辑本段全新亮相
2011年1月18日,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又添一处新景观。完成“搬家”移建施工的北全新火炬(5张)京奥运主火炬塔正式在鸟巢东北侧的空地亮相,色调与奥运期间保持一致。据介绍,全新的奥运主火炬塔地面高31米 ,基座埋入地下7.8米。[1] 2008年曾在北京奥运会熊熊燃烧了16天的奥运主火炬16日正式结束了为期三个多月的“搬家工程”,亮相“鸟巢”东北角的空地,吸引了众多游人拍照留念。17日清晨,红色蒙皮、印有祥云图案的主火炬在寒风中与国家体育场内的冰雪世界相映成趣,红白交映,几位游客正围着拆除了脚手架的奥运火炬合影留念。 据工作人员介绍,全新的奥运主火炬塔地面部分高31米,埋入地下基座部分深7.8米。奥林匹克公园近期还将在奥运主火炬塔旁建造一面冠军墙,形成总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的“火炬广场”,面向游客开放。 长32米、重45吨的奥运主火炬塔2010年9月底拆离“鸟巢”,主体钢结构返厂维修后进行了再次翻新、加固和“瘦身”,新增加基座、蒙皮、燃烧器和外网。全部组装完的主火炬塔在造型和色调上与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火炬点燃时一致。[2]

❾ 奥运火炬传递有什么用

本来有很多爱热闹的人,因为股市大跌,基本生活都保障不了了,也就没有心思去旅游、消费了,更谈上有心情去看奥运会了。

❿ 为什么奥运会要点燃圣火有什么意义

奥运会期间在主会场燃烧的火焰,即是奥林匹克圣火,它象征着光明、团结、友谊、和平、正义。
圣火起源于古希腊神话传说。据古希腊神话,大力神普罗米修斯为解救饥寒交迫的人类,瞒着宙斯到阿波罗太阳神处偷取火种带给人间,而火种到了人间后就再也收不回去。宙斯只好规定,在燃起圣火之前,必须向他祭祀。于是古代奥运会开幕前必须举行隆重的点火仪式,由祭司从圣坛上燃取奥林匹克之火,所有运动员一齐向火炬奔跑,最先到达的三名运动员将高举火炬跑遍希腊,传谕停止一切战争,开始四年一度的奥运会。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恢复后,1912年顾拜旦提出了点燃奥林匹克圣火的建议,1928年开始实施点燃奥林匹克圣火的仪式。自1936年,奥林匹克圣火开始从奥运会的故乡希腊奥林匹亚点燃火炬,然后将火炬接力传到主办国,并于奥运会开幕式时进入会场,一般由东道国著名运动员手执火炬点燃熊熊的圣火,直到闭幕时才熄灭。冬季奥运会于1952年也开始点燃圣火。

阅读全文

与点燃奥运圣火的装置对光有什么作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dnf男机械怎么过绝望96 浏览:981
自动化移液装置 浏览:375
多层厂房设备如何布置 浏览:248
怎么让机械表不走 浏览:292
安化未来万家五金机电店电话 浏览:203
射精阀门怎么降低 浏览:184
用魅工具箱改了怎么恢复 浏览:738
益百机械有限公司电话是多少钱一个 浏览:212
合租忘关煤气阀门 浏览:450
德国可换头电动工具 浏览:338
如何换bj40的驾驶仪表 浏览:363
铸造厂都是干什么活了 浏览:82
天津哪里有电动工具专卖店 浏览:895
腾人程工具箱 浏览:60
红米1s设备锁怎么解 浏览:353
阀门开着是不是不用暖气费 浏览:413
普通天然气灶怎么加自动熄火装置 浏览:257
进入VB系统后若发现没有工具箱 浏览:336
仪器仪表回收价格是多少 浏览:602
东莞市斯宝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招聘 浏览: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