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明等同学的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目的:(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做细铁丝燃烧
(1)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仪器的名称,可知①试管、②量筒;故答案为:试管;量筒;
(2)依据利用氧气在集气瓶中排出水的体积,测得氧气的体积的方法,则装置仪器的连接顺序是acbd,故选C、b;
(3)根据实验装置步骤的要求:在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受热飞溅进入导管,堵塞导管;发现B瓶中的水变紫红色,说明有高锰酸钾飞溅进入导管,故答案为:试管口没有塞棉花;
②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放出大量热,生成的四氧化三铁可能会粘在瓶底或瓶壁上导致集气瓶炸裂,所以集气瓶底放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起到隔热和阻隔作用;故答案为:瓶底没有放一层水或沙;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
点燃 | .
2. 在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时,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小明认为,影响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距离的因素除了
小车从斜面上滑下后,是靠惯性前进的,所以质量越大、惯性越大,初速度越快,滑行得越远.这些都会干扰实验的结果; 为了控制这两个量,可用同一辆小车,从同一个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 三次实验,平面越光滑,小车所受阻力也越小,前进距离就越远,运动时间就越长; 小车之所以最终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摩擦阻力的作用,所以我们推测,当这种阻力为零时,小车将会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答案为:质量、速度,小车,斜面,高度,小,远,长,零,匀速直线运动.
3. 小明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1)实验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木板上,弹簧
(1)木块在水平木板上运动,受到的摩擦力是水平方向的,为了使拉力和摩擦力成为一对平衡力,弹簧测力计必须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并使木块作匀速直线运动; (2)a、由序号为1、2、3三组数据可知,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压力不同,摩擦力不同,可见,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并且f=0.2F; b、由序号为1、4、5三组数据可知,压力相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摩擦力不同,可见,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有关; (3)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接触面的面积有关,于是她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将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部分后,用剩下部分继续进行实验,测得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变小.由此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的减小而减小.你认为她的探究过程存在的问题没有控制压力不变,正确的做法是:将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部分后,将切下部分叠加在剩余部分上面,进行实验. (4)由图2可知,要使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至少要2.3N的水平拉力;如果实验刚开始时用1.5N的水平拉力拉静止的木块,根据二力平衡,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拉力的大小为1.5N;如果实验时木块所受的水平拉力是3N时,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故摩擦力的大小仍为2N; 故答案为:(1)匀速直线运动; (2)a.f=0.2F;b.1、4、5; (3)没有控制压力相同;将切下部分叠加在剩余部分上面; (4)2.3;1.5;2.
4. 小亮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进行趣味实验。 (1)使用甲装置进行实验时,将滴管中的物质挤入烧杯中,然后打开
(1)CO2 NaOH溶液(2)C (3)乙
5. 小明用下图A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1)实验时,取下橡胶塞,点燃红磷后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旋紧
(1)红磷燃烧会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颗粒,所以观察现象会看到白烟.内 故答案为:红容磷继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磷+氧气 点燃 |
6. 为探究空气的组成,小明用图A所示装置进行实验.(1)实验时,取下橡胶塞,点燃红磷后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
(1)红磷燃烧会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颗粒,所以观察现象会看到白烟. 故答案为:红专磷继续燃烧,产属生大量白烟;磷+氧气 点燃 |
7. 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实验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木板上,弹簧
(1)水平、使拉力和摩擦力成一对平衡力;(2)a. 1、2、3 ;f=0.2F 压 ; b. 1、4、5; (3)2.3;C
8. 小明用如图A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1)实验时,取下橡胶塞,点燃红磷后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旋紧
(1)实验时,取下橡胶塞,点燃红磷后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旋紧橡胶塞,这时看到的现象是:红磷剧烈地燃烧,产生白烟;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磷+氧气 点燃 |
9. 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A、B进行趣味实验.(1)使用装置A进行实验时,将滴管中的物质加入到锥形瓶中,
(1)使用装置A进行实验时,将滴管中的物质加入到锥形瓶中,版发现气球鼓起来,则权锥形瓶中的物质可能是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使瓶内的压强变小,故填:CO 2 ,NaOH溶液; (2)使用装置B进行实验时,将滴管中的物质加入到锥形瓶中,发现气球也鼓起来,则是B瓶中产生了气体额导致压强变大,可能是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了硫酸锌和氢气,故填:Zn+H 2 SO 4 ═ZnSO 4 +H 2 ↑; (3)装置A、B中气球都能鼓起来的共同原理是锥形瓶内外存在气体压强差,故填:锥形瓶内外存在气体压强差. |
10. 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A、B进行趣味实验.(1)装置A进行实验时,将滴管中的物质加入到锥形瓶中,
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二氧化碳气体,导致瓶内气压减小,故气球能够膨胀起来;锌和内稀硫酸反容应能生成氢气,导致瓶内气压增大,故气球能够膨胀起来. 故答案为:(1)CO2NaOH溶液 (2)Zn+H2SO4(稀)═ZnSO4+H2↑ (3)锥形瓶内外存在气体压强差.(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与小明用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时相关的资料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