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气体分离设备的发展历史
气体分离设备的发展,是从1903年德国制成第一台商品制氧机开始的,随后又 出现了其他原料气的分离设备。1921年,美国建立第一家商业性回收氦并液化天然气的工厂。这些原料气组分多变、不稳定(特别是在低温带压力下),物性计算复杂,给设计带来困难,故很长时期都是当作燃料烧掉。直到30年代,焦炉气和水煤气的分离设备出现,才满足了化肥工业的需要。60年代,美国采用带液的透平膨胀机,制成了天然气深低温法回收轻烃的设备,使丙烷和乙烷的提取率达到80%,降低了化工原料的制造成本。由于能耗低、设备少、投资低、经济效益高等优点,气体分离技术得到迅速发展。
气体分离原理 分离的基本原理是:将经过净化的带压或加压的原料气逐级冷却至各分离组分的冷凝温度进行分凝(单级或逐级冷凝);或使原料气加压、冷却、液化、再精馏进行分离。常用的气体冷凝温度(在101.325千帕压力下)见表1。
B. 轻烃怎么分离(要详细)
分馏是根据物质沸点的不同,将可互溶的几溶液体分离的方法,所以石油的分馏并不是分离芳香烃和烷烃的方法,只要沸点在相同的区间范围内,分馏得到的烷烃和芳香烃还是可能在一起的
C. 轻烃回收的意义是什么
轻烃又称为天然气凝液(NGL),在组成上覆盖C2~C6+,含有凝析油组分(C3~C5)。轻烃回收是指天然气中比甲烷或乙烷更重的组分以液态形式回收的过程。
其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控制天然气的烃露点以达到商品气质量指标,避免气液两相流动;
另一方面,回收的液烃有很大的经济价值,可直接用作燃料或进一步分离成乙烷、丙烷、丁烷或丙丁烷混合物(液化气)、轻油等,也可用作化工原料。
D. 轻烃回收和轻烃分离的区别 求详解
比如一种物质里面轻烃有三种,分别为ABC,而这三个沸点不同,分别为60、70、80度。
如果想回收的话,可以直接把温度加到80度,把三种都回收了。而如果要分离的话,先60度,蒸发一次,得到A,再70度得到B,后来80度得到C。这样三种就分离了。
E. 锅炉汽水分离装置都走哪几种并做简单介绍
汽水分离装置,根据对蒸汽带水原因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应考虑:
(1)应尽可能避免锅筒蒸发面和汽空间的局部负荷增高,使蒸汽均匀地穿出水面和引出。
(2)应能有效地削弱进入锅筒的汽水混合物的动能,缓和它对水面的冲击。
(3)使汽水混合物具有急转多折的流动路线,以充分利用离心和惯性的分离作用。此外,并应注意及时把分离下来的水导走,以免再次被蒸汽携带。
(4)创造大量的水膜表面积,以粘附更多的水滴,等等。
同时,在设计汽水分离装置时,也应考虑水循环工况的良好,使它的阻力不能过大,并应注意到便于制造、安装和检修。
F. PLC技术的恒温装置控制系统设计具有什么意义
就是保持恒温啊,有反馈量呗
G. 为什么稀释摇管法适合培养分离厌氧微生物试设计一种厌氧微生物分离装置,并简述其
对于那些对氧气极为敏感的厌氧性微生物和严格厌氧性微生物,纯培养的分离常用稀释摇管法,它是稀释但平板法的一种变通形式。操作如下:1将一系列盛无菌培养基的琼脂加热,是琼脂溶化后冷却并保持在50摄氏度左右;2将带分离的材料用这些试管进行梯度稀释,并迅速摇动均匀;3冷却后,在琼脂柱表面倾倒一层灭菌液体石蜡和固体石蜡的混合物,将培养基和空气隔开。
适用范围:对于厌氧性及严格厌氧性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培养。
特点:可进行菌落观察,可进行单菌落的提取和移植,弥补了普通的固体培养基无法培养暴露于空气就立即死亡的微生物的培养。
后期操作:培养后,菌落形成在琼脂柱的中间。
单菌落的挑取和移植:先用一只灭菌针将液体石蜡-石蜡盖取出,再用一只毛细管插入琼脂和管壁之间,吹入无菌无氧气体,将琼脂块取出,放置在培养皿中,用无菌刀将琼脂块切成薄片进行观察和菌落的移植。
H. 听说中国石化国内首套LNG接收站轻烃回收装置试运成功这是旗下哪个企业有什么意义
11月2日20时,经过天然气分公司青岛LNG项目部职工15个昼夜的紧张调试,青岛LNG接收站轻烃回收系列二装置开车成功,开始生产产品。经取样分析,液态乙烷、液化石油气产品质量合格,达到设计指标要求,这标志着国内首套、也是亚洲首套LNG接收站轻烃回收装置试运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