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组装一套较为复杂的实验装置,正确的组装顺序是什么
进行装置组装时要从下到上,从左到右,实验完毕撤装置时正好相反,应从右到左,从上到下.
⑵ 化学实验中 如果问实验装置不完善的地方,应该考虑哪些方面
1,装置安装是否合理。
2,是否检查装置气密性。
3,检查装置是否完好。
4,实验装置的原理是否正确。
这是我本人的观点。
⑶ 创新并不高深莫测,对实验进行改进是创新的表现方式之一.一个实验步骤的变化,一个实验装置的改进会收到
【实验一】(1)由装置的特点可知,该装置是加热固体可用来制取O2;
(2)在高温条件下,由碳与氧化铜的质量是比是3:15,当碳与氧化铜的反应生成了铜和一氧化碳的质量比是3:20,所以碳有剩余,所以,该反应的方程式是:C+CuO
高温 | .
⑷ 化学题目中问及“实验装置中的不足,并要求进行改进”时。答题思路是什么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
要看是什么实验,如果有关气体的可以看其是否采取防倒吸装置,若是有版害气体则需要尾气处理权装置,看看有没有。 有的实验是缺少温度计或者玻璃棒之类的,只要多做做不同类型的实验题多看看就会自然的明白题意的。 希望能帮到你,
⑸ (2010北京)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下列实验不合理的是(
A.在加热的条件下,当铜丝与浓硫酸接触时才能反应,当往上抽动铜丝时,铜内丝与硫酸不接触,反应停容止,故可通过上下移动①中铜丝可控制SO2的量,故A正确; B.SO2具有漂白性,品红能被二氧化硫漂白,可用品红溶液验证SO2的生成,故B正确; C.SO2为酸性气体,具有污染性,可与碱发生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可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SO2,故C正确; D.铜与浓硫酸的反应Cu+2H2SO4 加热 | .
⑹ 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基础.请回答有关实验问题:(1)下面的四个实验装置有三个都存在明显缺陷,其中完
(1)A.加热挥发出的乙醇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所以乙醇也能时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从而导致干扰烯烃的检验,故A错误; B.实验室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加热制取氨气,氨气易溶于水,和氧气在常温下不反应,密度小于空气,所以氨气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B正确; C.蒸馏分离混合物时,温度计测量馏分温度而不是混合溶液温度,故C错误; D.乙醇和浓硫酸在170℃条件下制取乙烯,温度计测量混合溶液温度,故D错误; 故选B; (2)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氨气和氯化氢反应产生白烟,所以可以用浓盐酸或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其检验方法为:取用水湿润的pH试纸(或红色石蕊试纸,或粘有浓氨水的玻棒)靠近b管口,若试纸变红,故答案为:取用水湿润的pH试纸(或红色石蕊试纸,或粘有浓氨水的玻棒)靠近b管口,若试纸变红; (3)①二氧化氯的熔点较低,易挥发,所以二氧化氯要密封且低温避光保存; 二氧化氯和碱反应生成亚氯酸盐和氯酸盐,同时还生成水,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ClO 2 +2OH - ═ClO 2 - +ClO 3 - +H 2 O; 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常压在略高于38℃时蒸发留在母液中的NaClO 2 太多,只有减压时蒸发,在略高于38℃时水分挥发多一些、母液少一些; 根据图象知,当温度略高于38℃时析出氯酸钠晶体,所以蒸发结晶析出氯酸钠晶体时,温度控制在略高于(或大于)38℃, 故答案为:低温避光;2ClO 2 +2OH - ═ClO 2 - +ClO 3 - +H 2 O;减压蒸发;略高于(或大于)38℃; ②潮湿的KClO 3 和草酸(H 2 C 2 O 4 )在60℃时反应制得,所以要用温度计控制混合溶液温度,二氧化氯常温下是气体,其熔点较低,要使其变为液体,应该采用冰水混合物冷却,二氧化氯有毒不能直接排空,所以要有尾气处理装置,所以该装置图为 . |
⑺ 高考化学 怎么找实验装置的不足之处
实验装置的不足之处一般是缺少尾气处理或者安全瓶。严格定量实验需要注意水蒸气的处理。
⑻ 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CO还原CuO的实验.试回答:(1)该装置存在一处不完善的地方是______
(1)一氧化来碳有毒,应该有尾源气处理装置,而本题无尾气处理装置,所以该实验的问题是无尾气处理装置; 因为一氧化碳可以燃烧生成对大气无污染的二氧化碳气体,所以可以用燃烧的方法把一氧化碳处理掉. 故答案为:缺少尾气处理装置,而把一氧化碳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了. 在出气口处添加一燃着的酒精灯,把未反应的一氧化碳燃烧掉(或在出气口处套一气球,用来收集未反应的一氧化碳) (2)若不先通一氧化碳气体,则该装置中混有空气,最后生成的铜在高温条件下会又被氧气氧化成氧化铜,所以在加热之前要先通一会儿一氧化碳. 故答案为:② (3)黑色的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可以被一氧化碳还原为红色的铜,同时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故答案为:黑色物质变成红色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O 2 +Ca(OH) 2 =CaCO 3 ↓+H 2 O |
⑼ 某同学为了验证植物的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该装置有何不足之处请帮他设
对比来该实验可分为两组_对比_源_实验:一组是_甲__和__乙_,其变量是__温度_,实验结果是_甲__液面下降较大,可得出结论是_温度越高蒸腾越激烈__;另一组是_甲__和__丙_,其变量是 叶子 ___,实验结果是___液面下降较大,可得出结论是___。
与实验装置不完善相关的资料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