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为什么红磷实验中未冷却到室温气体减少体积小于1/5我还是不懂,我不知道什么是压强和大气压
红磷实验中,我假设集气瓶中空气总量为100mL,那么其中的氧气约20mL,红磷燃烧消耗了这20mL的氧气,瓶内物质总量减少了20mL,就该有20mL的东西进来补充那被消耗的O2原来占据的地方呀,集气瓶外只与水相连,所以水就跑进来了。
实验中集气瓶内未冷却到室温时,温度较高,气体体积膨胀,O2被消耗后,剩下的气体体积应该约为80mL,但温度较高时,假设它膨胀成了85mL,进来的水就只有15mL了,于是减少的体积就小于20mL——即1/5
Ⅱ 化学红磷燃烧实验为什么未冷却至室温会造实验结果<五分之一
因为装置没有冷却,里面温度高,压强大,水进入集气瓶内的水小于1/5;实验结束后,未冷却到室温(此时是冷却了但未冷却到室温),打开止水夹,水会小于1/5。气体热胀冷缩,压强变大,水不能完全进入到集气瓶中。
Ⅲ 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试验中,未等装置冷却就读数会对实验结果有什么影响为什么
结果是进入集气瓶的水的体积小于五分之一,也就是你测定的空气中的氧气的体积小于五分之一。原因是未等装置冷却时集气瓶中的剩余的气体温度高,热胀冷缩,此时气体的体积比常温时同等量的气体的体积大,自然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就少了。
Ⅳ 未冷却就打开弹簧夹会发生什么现象为什么
会变小,因为装置没有冷却,里面温度高,压强大,水进入集气瓶内的水小于1/5
Ⅳ 初三化学,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中,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都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小。为什么
红磷不足时,氧气不能反应完全,所以结果就会偏小
装置漏气时,由于压强差变小,所以还没降水吸入到1/5处时,就不能再往里吸了,所以结果偏小
未冷却到室温,瓶内压强相对会大一点,所以吸收的水就少一点
伸入不迅速时,消耗了一部分氧气,然后外界的又进入了一部分,就相当于氧气占的比例就大了,所以结果会偏大
实验前忘记关止水夹,由于瓶内温度高,压强会短暂变大,所以里面的不是氧气的气体也会从瓶中跑出,就造成瓶内压强较小,所以吸入的水就会超过1/5,所以结果就会偏大
Ⅵ 密度和压强有什么关系成正比还是反比为什么在用红磷测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中未冷却就打开夹子,水会小于..
气体压强与密度无关 = =
气体压强
PV=nRT克拉伯龙方程式
也称为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表示压强、V表示气体体积、n表示物质的量、T表示绝对温度、R表示气体常数。所有气体R值均相同
由上面可以看出反应结束后V,n,R都是定值,P与T成正比
未冷却气体温度高,压强也会大,所以会阻碍水的的进入,水量小于1/5
Ⅶ 九上化学,在红磷燃烧实验中实验后装置未冷就打开弹簧夹为什么对实验结果不产生影响急!求解释
未冷却到室温打开止水夹,水会小于1/5。气体热胀冷缩,压强变大,水不能完全进入到集气瓶中。过一段时间,瓶内温度变小至室温,压强变小,水进入集气瓶约为1/5.
Ⅷ 初三化学,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中,红磷量不足,装置漏气,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都会导致实验结
好好学习吧,并不是很难! 1. 红磷不足,显然氧气并未耗尽,结果肯定是偏小的,因为你认为与红磷参与反应的氧气就是集气瓶里的所有氧气,然而有剩余所以你的结果偏小。2. 装置漏气,如果集气瓶中有5ml的氧气,全部都反应掉,但装置会漏气,2ml的空气进入集气瓶,你会认为只有3ml的氧气,你的结果比实际值偏小。3.未冷却室温, 试想一下如果装置冷却到室温,这意味着还会有水进入集气瓶,而这部分水恰好是你认为装置冷却到室温而少算的氧气,结果偏小。4。 燃烧匙没有迅速的伸入到集气瓶,也就是说会消耗一部分空气中的氧气,而这部分的氧气会算到集气瓶中氧气的头上,所以结果就偏大了。5.这一个不好说,没看到图,反正你要考虑一下导气管中的空气是不是被消耗了。
P.S 初中的化学多为感性认识,到高中和大学就变成定量了,所以要打好基础哦!
Ⅸ 化学红磷燃烧实验为什么未冷却至室温会造实验结果
因为装置没有冷却,里面温度高,压强大,水进入集气瓶内的水小于1/5;实验结束后,未冷却到室温(此时是冷却了但未冷却到室温),打开止水夹,水会小于1/5.气体热胀冷缩,压强变大,水不能完全进入到集气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