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用如图的实验装置可以进行钠跟水的反应实验,并可收集、检验生成的气体.Na的密度为0.97g/mL,煤油的密度
(1)由题干密度的数据可知,Na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而大于煤油的密度,因此Na处于煤油和水交界处,
故答案为:a;
(2)当Na与水剧烈反应时,产生的氢气将Na拖入煤油层内,反应停止,但是由于Na的密度大于煤油的密度,随着H2气流减少,Na沉到煤油层和水层的界面,反应又进行,如此不断交替,出现反应后,钠在煤油层和水层界面之间上下跳动,反应平缓连续进行的现象,
故答案为:当Na跟水反应剧烈时,H2气流将Na托入煤油层,反应停止.随着H2气流减少,Na沉到煤油层和水层的界面,反应又进行;
(3)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
故答案为:2Na+2H2O=2NaOH+H2↑;
(4)反应中产生气体,导致液面上升,漏斗可以防止液体溢出,
故答案为:防止液体溢出;
(5)该反应产生氢气,氢气存在爆炸极限,氢气与空气按4%-74.2%比例混合时,燃烧时会发生爆炸,此反应是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进行的,得到的氢气纯度高,燃烧时不会发生爆炸,
故答案为:安全;此反应在隔绝空气下进行.
Ⅱ (2002河南)(1)如图所示实验说明______.(2)要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探究液体压强和液体密度之间的
(1)由实验图根据橡皮膜所在的深度和橡皮膜的朝向以及U形管中两液面的高度差,说明了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且同一深度压强相等.
(2)实验探究中应采取控制变量法,只改变液体的密度,其余的量保持不变,所以探究方案为:换用不同密度的液体,比较同一深度处不同液体产生压强的大小情况.
故本题答案:(1)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同一深度压强相等;(2)换用不同密度的液体,比较同一深度处不同液体产生压强的大小情况.
Ⅲ 小明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所测得的部分实验数据见下表.
(1)由实抄验1和2或实验4和5得,同种液体,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所以实验3压强计左右液面高度差是错误的. (2)由实验1、4、6或实验3和5得,同种液体,液体越深,压强计左右液面高度差越大,液体越强越大.所以液体密度一定时,液体越深,液体压强越大. 故答案为:3;液体密度一定时,液体越深,液体压强越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
Ⅳ 下表是小明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时所测得的部分数据. 实验次数 深度h/c
(1)由实验3、5和实验6得,同种液体,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所以版实验4压强计左右液面高权度差是错误的.
(2)由实验1、2、3得,同种液体,液体越深,压强计左右液面高度差越大,液体越强越大.所以液体密度一定时,液体越深,液体压强越大.
(3)分析比较小明3、4、5、6次实验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同一深度处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故答案为:(1)4;
(2)1、2、3;
(3)同一深度处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Ⅳ 表是小明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液体压强规律时所测得的部分数据. 实验序号 深度h/cm
(1)分析表中的数据抄,实验序袭号4的数据与序号3、5、6的数据相比,深度相同,同种液体,其U形管的高度差应该相同,但表中数据不同,说明序号4的数据出现了错误;
(2)①通过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的数据可得出,同种液体,深度增加,液体压强增加;
②通过分析比较实验序号3、5、6的数据可得出,同种液体,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压强相等.
(3)若想利用此装置研究液体压强与密度的关系,应保持深度不变,改变液体的密度,故如果想对照序号4进行实验,则应把压强计压入不同液体中9cm深度,看压强计内液面高度差,如果他观察到在此液体中U型管左右液面高度差△h为8.0cm,可得出结论:同一深度,液体密度增大,液体压强增加.
故答案为:(1)4;
(2)①同种液体,深度增加,液体压强增加;1、2、3;
②同种液体,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压强相等;3、5、6;
(3)把压强计压入不同液体中9cm深度,看压强计内液面高度差;同一深度,液体密度增大,液体压强增加.
Ⅵ 在学习液体的压强知识时,老师使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用
(1)右侧水的压强大,所以橡皮膜应向左侧突起;
通过橡皮膜的突起方向反映专了两边压强的大小属,这种方法叫转换法;
(2)向左侧水中加盐,根据p=ρ液gh,深度不变,液体的密度变大,所以液体的压强变大,两边的压强差变小,则橡皮膜的凸起程度变小;
(3)水对橡皮膜的压强:
p=ρ水gh水=1.0×103kg/m3×10N/kg×8×10-2m=800Pa
酒精对橡皮膜的压强:
p′=ρ酒精gh酒精=0.8×103kg/m3×10N/kg×10×10-2m=800Pa
橡皮膜受到水和酒精的压强相等,所以不向任何一方凸起.
故答案为:(1)左;转换法;(2)小;橡皮膜两边的压强差变小;(3)橡皮膜不向任何一方凸起.
Ⅶ (1)如图所示实验说明______.(2)要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探究液体压强和液体密度之间的关系,你认为应
(1)由实验图根据橡皮膜所在的深度和橡皮膜的朝向以及U形管中两液面的高度差,说明了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且同一深度压强相等. (2)实验探究中应采取控制变量法,只改变液体的密度,其余的量保持不变,所以探究方案为:换用不同密度的液体,比较同一深度处不同液体产生压强的大小情况. 故本题答案:(1)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同一深度压强相等;(2)换用不同密度的液体,比较同一深度处不同液体产生压强的大小情况. |
Ⅷ 小明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所测得的部分实验数据见下表. 次数 液体
(1)测量液体压强的实验装置的名称为液体压强计;
(2)在液体内部的同一版深度液体向各个方权向的压强相等,第3次朝左的实验中,实验装置中左右液面的高度差△h=2.9cm与第1次和第2次不同,显然错误;
(3)1,4,5三组数据同种液体,橡皮膜的方向相同,深度不同,深度越大压强越大,可得出结论: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产生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4)4,6,是控制了液体深度相同,橡皮膜的方向相同,液体的密度不同,可得出结论:液体内部压强还与液体密度有关.
故答案为:(1)U形管压强计; (2)3;(3)增大;(4)4,6.
Ⅸ 如图所示是用同一密度计测定甲,乙两种不同液体的密度的实验装置, 下列说法中正确
B
因为重量相同,所以浮力相同,而在乙中排开液体的体积小,所以乙的密度大。
Ⅹ (2014临沂模拟)八年级6班的同学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的关系”
(1)由表一中数据知,水的密度不变,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在增大,受到的浮力增大,可得在同一液体中,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2)表一和表二的第一行或第二行或第三行数据,可知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所用液体的密度不同,所受的浮力不同,可得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外,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3)由题意知,当受浮力相同时,液体的密度小,排开液体的体积就大,液体的密度大,排开液体的体积就小,可知浮力还跟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有关;
(4)根据四幅图得,浮力:F浮=F1-F3,排开液体的重力:G排=F4-F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即:F1-F3=F4-F2.
(5)由于弹簧测力计在估读时会造成误差,根据刻度线显示排开液体的体积时,造成的误差也是比较大的,所以会造成表一中1、3两次数据与这一实验结论不相符.
故答案为:
(1)在同一液体中,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2)液体的密度;
(3)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大小;
(4)F1-F3=F4-F2;
(5)参考答案:①弹簧测力计估读造成的误差②由刻度线显示排开液体的体积造成的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