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某工厂变配电所防雷保护与接地装置设计
1,屋面顶沿四周一圈,屋面中间再来两根横的,离面200,中间再来一根直的,回与两横交错部位要焊接,再在答对称角引两接地线到地下,与接地网连接,以上可用直径10MM镀锌圆钢。
2,变压器室,低压室内,在所在地面400MM高处用40*4贬钢焊一圈,所有带电设备都要与接地圈焊接,变压器底座至少要有两个以上接地点连接。
3,接地网,在变配电所四周,离地基不少于3米远,每五米远打一接地桩,桩两米五,打下后顶面要低于地面对300MM,不少于15个桩,都要用40*4镀锌连接,焊面不少于3个,如用接地模块,不得少于10个,模块顶面要低于地面800MM以上。
4,接地网到变配电所引入点每处不少于二个,配电房要三个
Ⅱ 防雷接地的工程量,要算哪些项
1、雷电接受装置
直接或间接接受雷电的金属杆(接闪器),如避雷针、避雷带(网)、架空地线及避雷器等。
2、引下线
用于将雷电流从接闪器传导至接地装置的导体。
3、接地线
电气设备、杆塔的接地端子与接地体或零线连接用的正常情况下不载流的金属导体。
4、接地体(极)
埋入土中并直接与大地接触的金属导体,称为接地体。分为垂直接地体和水平接地体。
5、接地电阻
接地体或自然接地体的对地电阻的总和,称为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其数值等于接地装置对地电压与通过接地体流入地中电流的比值。同时接地电阻也是衡量接地装置水平的标志。
防雷接地施工注意事项:
1、防雷接地装置由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组成。
2、建筑物内的设备、管道构架等主要金属物和防侧击雷的门窗、栏杆以及屋面的金属物体必须接地焊接。
3、建筑物内的电气设备和建筑物天面的设备管道,突出构架以及需防铡击雷的门窗必须做好接地,需防雷的金属门窗应有两处与接地线相连,天面的金属管道应有两处接地。
4、进出建筑物的金属管道和电源穿线钢管均应与接地装置相联。
5、接地干线的接线柱应该明敷在外,与绝缘导线PE线应紧密联接,联接处应有明显的接地标记。
6、电气设备上的接地线应采用专用的接地线,并用镀锌螺栓将接地线牢固地接在电气设备的金属体上。
Ⅲ 如何计算防雷及接地装置工程量
1)接闪器安装工程量计算
避雷针安装按在平屋顶上、在墙上、在构筑物上、在烟囱上及在金属容器上等划分定额。
(1)定额单位
①平屋顶上、墙上、烟囱上避雷针安装以“根”或“组”计量。
②独立避雷针安装以“基”计量,长度、高度、数量均按设计规定。
(2)避雷针加工制作,以“根”为计量单位。
(3)避雷针拉线安装,以三根为一组,以“组”计量。
2)避雷网安装
(1)避雷网敷设按沿折板支架敷设和沿混凝土块敷设,工程量以“m”计量。工程量计算式如下:
避雷网长度=按图示尺寸计算的长度×(1+3.9%)
式中 3.9%——为避雷网转弯、避绕障碍物、搭接头等所占长度附加值。
(2)混凝土块制作,以“块”计量,按支持卡子的数量考虑,一般每米1个,拐弯处每半米1个
(3)均压环安装,以“m”计量
①单独用扁钢、圆钢作均压环时,工程量以设计需要作均压接地的圈梁的中心线长度按“延长米”计算,执行“均压环敷设”项目。
② 利用建筑物圈梁内主筋作均压环时,工程量以设计需要作均压接地的圈梁中心线长度,按“延长米”计算,定额按两根主筋考虑,超过两根主筋时,可按比例调整。
Ⅳ 为何垂直接地极间距不小于5m,那个规范上有具体的计算过程
垂直接地极的间距是应该不小于5m的,没有具体的计算过程,原因如下:
因为垂直接地体的间距不宜小于其长度的2倍。水平接地体的间距应符合设计规定。当无设计规定时不宜小于5m。
当多根接地体相互靠近时,入地电流的流散相互排挤,这种影响称为屏蔽效应。
这使接地装置的利用率下降,所以垂直接地体的间距不宜小于5m,水平接地体的间距也不宜小于5m。
(4)接地装置的设计计算扩展阅读:
GB50169-92《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接地体顶面埋设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无规定时,不宜小于0.6m。角钢及钢管接地体应垂直配置。
除接地体外,接地体引出线的垂直部分和接地装置焊接部位应作防腐处理;在作防腐处理前,表面必须除锈并去掉焊接处残留的焊药。
人工接地体有垂直埋设和水平埋设两种基本结构型式。
常用的垂直接地体为直径50mm、长2.5m的钢管或L50×5的角钢,为了减少外界温度变化对流散电阻的影响,埋入地下的垂直接地体上端距地面不应小于0.7m。
对于敷设在腐蚀性较强的场所的接地装置,应根据腐蚀的性质,采用热镀锡、热镀锌等防腐蚀措施,或适当加大截面。
当多根接地体相互靠近时,入地电流的流散相互排挤,这种影响称为屏蔽效应。这使接地装置的利用率下降,所以垂直接地体的间距不宜小于5m,水平接地体的间距也不宜小于5m。
接地网的布置,应尽量使地面的电位分布均匀,以减小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人工接地网外缘应闭合,外缘各角应作成圆弧形。
35~110kV/6~10kV变电所的接地网内应敷设水平均压带。为了减小建筑物的接触电压,接地体与建筑物的基础间应保持不小于1.5m的水平距离,一般取2~3m。
垂直接地体的钢管长度一般为2~3米,钢管外径为35~50毫米,角钢尺寸一般为40×40×4或50×50×4毫米。
人工接地体的顶端应埋入地表面下0.5~1.5米处。这个深度以下,土壤电导率受季节影响变动较小,接地电阻稳定,且不易遭受外力破坏。
Ⅳ 关于计算机房接地!!!!!
首先来说满足系统的要求就是适合的,现有规范标准都比较宽泛,没有数字硬性要求。一般都是<4Ω,原来有<1Ω的时候。因此 主要看系统设备的技术要求这是关键,另外就是防雷接地的综合防护要到位,各项措施都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
Ⅵ 有哪些比较好的防雷接地系统设计方案
1、考虑到雷电或其他电信设备的干扰,计算机房不宜设置在大楼的顶层或靠外墙侧,特殊情况限制的,应设置屏蔽层防止雷电干扰。对于特别重要的计算机系统,应考虑设置独立的屏蔽机房。建筑物(包括计算机机房)内设备及管线接地安装应按照相关规范执行,做好等电位联结;2、防止雷电危害还应防雷击引起的电磁脉冲,计算机房的配电箱应设置SPD(防电磁浪涌)保护装置,防止机房供电电源由于雷击电磁脉冲而造成断电。另外,对于重要的系统主机,其通讯电缆也应设置SPD保护装置,由于通讯电缆数量一般比较多,因此通讯线的保护设置应根据具体实际情况合理设置;3、电气接地系统宜采用TN-S接地系统,PE线与相线分开,机房电源接入处应做重复接地;4、机房接地一般分为交流工作接地、直流工作接地、安全工作接地、防雷保护接地。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00年版)的要求,防雷设计采用共用接地系统时,各接地系统宜共用一组接地装置。信息系统的所有外露导电物(各种箱体、壳体、机架等金属组件)应建立一等电位联结网络。因此,电气防雷设计应在计算机房设置专用的等电位联结排,通过引下线与大楼总等电位联结排连接。根据共用接地系统的层层等电位原则,采用结构主钢筋作为引下线,更适用于共用接地系统。另外强调,大楼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Ω。
Ⅶ 接地跨接怎么算
被利用主钢筋单根延长米L乘以设计要求利用基础钢筋根数n: L×n ---------(a)钢筋全长。被利用钢筋全长除以6(按平均为6m焊接一处) (L×n)/6 -------- (b)连接处。被利用钢筋单根长度乘利用根数n减一再除以6(按平均每6m两根主筋间跨接一处) [L×(n-1)]/6 -------- (c)跨接处 ⑷、(b)+(c)=(d) --------焊接处总量。
注:以上式中6为建筑钢筋单根长度平均米数,实际平均长度不同,可以换算,跨接处间隔如设计有要求亦可换算。
(7)接地装置的设计计算扩展阅读:
接地跨接线是两个金属体(机柜、桥架、线槽、钢筋、金属管等)之间的接地金属连接体(导线、圆钢、扁钢、扁铜等)。指接地母线遇有障碍(如建筑物伸缩缝,沉降缝等)需跨越时相连接的连接线,或利用金属构件,金属管道作为接地线时需要焊接的连接线;常见的接地跨线有伸缩(沉降)缝、管道法兰、吊车钢轨接地跨接线等,计算工程量按“处”为单位。
接地跨接线适用于:
1、霹雷针和引下线连接;
2、霹雷网和引下线连接;
3、易燃气体管法兰之间的连接;
4、接地线和金属体的连接;
5、焊接接地螺栓等。
Ⅷ 四川建筑安装防雷接地筏板基础接地如何计算工程量
按图纸尺寸以延长米计算,包括下料,焊口防腐等
Ⅸ 怎样理解“每一接地装置的接地线应采用两
平方厘米吧?GBJ65-83,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第6.0.4条。——这些是规范的规定,经验的积累,不是计算来的。
Ⅹ 架空线铁塔的接地装置怎么样设计
这个跟土壤电阻率有很大关系的,是需要经过计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