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黑面包实验的反应物是什么
是浓硫酸与蔗糖!
『贰』 为什么黑面包实验说明浓硫酸有吸水性
是具有求知欲的表现,能有这样的求知欲无疑是好事,但你说别人瞎想,瞎问,这也太打击别人的求知欲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能乱评论,更不能装自大,作为一名老师,我是非常鄙视该行为的。
ok,问题解答
浓硫酸中H2SO4发生了自偶电离,化学方程式: 2H2SO4=H3SO4+ +HSO4-
而H3SO4+是一个比H3O+更加强的酸,非常容易跟H2O发生强酸制弱酸的反应,因此具有吸水性。课本中虽然没有明确说出浓硫酸吸水原理,但还是可以用我们已学知识来解释的。
第二个问题:硫酸根的S离子为+6价,为最高价态,因此没有氧化性。而硫酸中的S是未电离的分子,极易夺电子被还原成低价态,因此具有强氧化性。
1.浓硫酸吸水的对象为五水硫酸铜这类考纲要求掌握的含结晶水物质的干燥,知识点可以理解为考察五水硫酸铜变为无水硫酸铜是化学变化(也就是说,重点并不是浓硫酸的问题);
2.题干补充了浓硫酸吸水时,形成水合物这个知识点,然后要求考生判断出浓硫酸吸水性是化学变化(可以理解为科学探究类考点)。
最后,我一般这样和学生解释浓硫酸吸水性和脱水性的区别:
吸水性是被干燥物质本身具有H2O水分子被浓硫酸吸走(包括结晶水和自由水);
脱水性是被脱水物质本身没有H2O水分子,但含有H和O,被浓硫酸按比例脱去(如蔗糖碳化实验)。
『叁』 什么是“黑面包”现象
在浓蔗糖溶液中
立一个玻璃棒,向其中加入浓硫
酸,会产生黑面包现象
浓硫
酸可使有机物中H
O原子按2:1脱去
是有机物脱水碳化,现象是蔗糖变黑,体积膨胀,变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的炭,并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肆』 请问黑面包实验的原理是什么
变黑是因为浓硫酸有脱水性.
产生有刺激性气味是反应放热,碳再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
膨胀是因为产生气体,有较松散的结构.
『伍』 为什么黑面包实验说明浓硫酸有吸水性脱水性和氧化性倒是可以理解。
该实验的操作是
在烧杯里有一定量的蔗糖,在蔗糖里先滴加少量水,然后加入一定量浓硫酸,用玻璃棒搅拌,发现有刺激性气体产生,蔗糖变黑,同时,放出大量的热,液体伴有黑色固体迅速膨胀,按照烧杯的粗细涨起来,形成黑色面包。
加少量水,是让浓硫酸与水混合,吸水放热,加速脱水,同时,生成的碳在加热条件下与浓硫酸反应产生CO2 ,SO2
『陆』 老师上课做黑面包实验,有几个问题不懂
你说清楚哪不懂
食材
食谱热量:108(大卡)
主料
高粉300克
酵母4克
方法
牛奶和酵母混合均匀,倒入打散的蛋液,加入糖,盐,混合均匀,倒入高粉。
所有材料揉成面团,加入橄榄油,一点点揉入面团,再继续揉至完全阶段至有光滑薄膜
盖上保鲜膜或者湿布,放在温暖的地方,发酵至两倍大
面包虫在密封环境里可以活多久
一个多小时
发酵完后,取出,排气,分成三等份,滚圆,覆盖保鲜膜继续发酵15-20分钟
取一个面团,擀成牛舌状
翻面卷起,捏紧收口处。松弛十分钟,反复这样2次
.放入吐司盒发酵至8分满,盖上吐司盖
烤箱180度下层40钟左右,烤好后脱模切片。
面包是用鲜酵母调制面团,经搓条、下剂、成形,最后烘烤而成。制作面包的关键在于抓好选粉、发酵、烘烤三个环节。
一、选粉
制作面包的主要原料是面粉,选粉是制好面包的一个关键。一般选用含面筋量25%以上的面粉。用这种面粉做出的面包发性好,有弹性,质量松软。
二、发酵
制作面包采用酵母发酵法。在调制面包面团时,除使用液体鲜酵母外,还要使用油、糖、蛋等辅助原料。投料数量因品种不同而异。下面以一般面包为例介绍其发酵方法。
1、投料标准
面粉5公斤(以富强粉为好),白糖1.5公斤左右(热天1.5公斤、冷天1公斤),油750克左右(猪油、素油均可),鸡蛋750克左右,鲜酵母120~150克,清水2.5公斤左右(热天2公斤、冷天3公斤),其余如盐、香精、饴糖水少许。
2、调剂方法
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发小酵。将面粉数量的三分之一,加清水500克左右,再放入鲜酵母揉匀,静置发酵2小时(有的发3~4小时),发起后即为小酵面。
『柒』 化学黑面包实验报告
就是蔗糖与浓硫酸反应,利用浓硫酸的吸水性,脱水性及强氧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