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某小组将一定质量的氧化铜粉末放入如图的装置中进行实验.分析该装置存在的问题后,你认为完善装置的具体
由于一氧化碳对大气有污染;所以完善装置的具体方法是试管口加橡皮塞,b处点燃;由于一氧化碳是可燃性的气体,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在点燃时易爆炸.所以,开始时为了排除试管中剩余的空气应先通一氧化碳后加热;当看到硬质玻璃管中固体全部变为红色时,证明氧化铜已完全转化成了铜;由于刚还原出的铜是热的,易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重新生成了氧化铜.所以,反应结束时的操作是:先停止加热后停止通一氧化碳.
设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x;
生成铜的物质的量为:
=0.1mol
CO+CuO
△ | .
2. 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基础.请回答有关实验问题:(1)下面的四个实验装置有三个都存在明显缺陷,其中完
(1)A.加热挥发出的乙醇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所以乙醇也能时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从而导致干扰烯烃的检验,故A错误; B.实验室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加热制取氨气,氨气易溶于水,和氧气在常温下不反应,密度小于空气,所以氨气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B正确; C.蒸馏分离混合物时,温度计测量馏分温度而不是混合溶液温度,故C错误; D.乙醇和浓硫酸在170℃条件下制取乙烯,温度计测量混合溶液温度,故D错误; 故选B; (2)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氨气和氯化氢反应产生白烟,所以可以用浓盐酸或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其检验方法为:取用水湿润的pH试纸(或红色石蕊试纸,或粘有浓氨水的玻棒)靠近b管口,若试纸变红,故答案为:取用水湿润的pH试纸(或红色石蕊试纸,或粘有浓氨水的玻棒)靠近b管口,若试纸变红; (3)①二氧化氯的熔点较低,易挥发,所以二氧化氯要密封且低温避光保存; 二氧化氯和碱反应生成亚氯酸盐和氯酸盐,同时还生成水,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ClO 2 +2OH - ═ClO 2 - +ClO 3 - +H 2 O; 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常压在略高于38℃时蒸发留在母液中的NaClO 2 太多,只有减压时蒸发,在略高于38℃时水分挥发多一些、母液少一些; 根据图象知,当温度略高于38℃时析出氯酸钠晶体,所以蒸发结晶析出氯酸钠晶体时,温度控制在略高于(或大于)38℃, 故答案为:低温避光;2ClO 2 +2OH - ═ClO 2 - +ClO 3 - +H 2 O;减压蒸发;略高于(或大于)38℃; ②潮湿的KClO 3 和草酸(H 2 C 2 O 4 )在60℃时反应制得,所以要用温度计控制混合溶液温度,二氧化氯常温下是气体,其熔点较低,要使其变为液体,应该采用冰水混合物冷却,二氧化氯有毒不能直接排空,所以要有尾气处理装置,所以该装置图为 . |
3. 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试回答:(1)该装置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
(1)通过观察可知该装置中缺少尾气的处理装置,而把一氧化碳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了.我们可以在出气口处添加一燃着的酒精灯,把未反应的一氧化碳燃烧掉. 故答案为:缺少尾气的处理装置,而把一氧化碳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了;在出气口处添加一燃着的酒精灯,把未反应的一氧化碳燃烧掉; (2)在加热条件下,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生成了铜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和水,所以,图中A处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黑色粉末变红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CuO △ | .
4. 某同学设计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试回答: (l)该装置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
(1)缺少复尾气的处理装置,而把一氧化制碳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了。(2) 先通入一氧化碳 (3)黑色的固体逐渐变成亮红色的固体 ,CuO+CO  Cu+CO 2
5. 组装一套较为复杂的实验装置,正确的组装顺序是什么
进行装置组装时要从下到上,从左到右,实验完毕撤装置时正好相反,应从右到左,从上到下.
6. 两个实验小组分别探究“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其中一个实验小组安装的实验装置如图甲.该装置存在的不
(1)图中装置的缺点是没有采用水浴法给试管加热,造成试管受热不均匀,影响实验效果; (2)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液面在40℃以上8格处,示数为48℃; 因为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是不变的,这种物质就是晶体; 故答案为:没有采用水浴法给试管加热,造成试管受热不均匀,影响实验效果;48;晶体.
7. 如图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装置图:(1)图中B处的实验现象是______.(2)该装置存在的主要问题是_
(1)因为氧化铜是黑色固体,被一氧化碳还原成铜,而铜是红色固体,同时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故答案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因为一氧化碳有毒,所以不能直接排到空气中,需进行尾气处理,可将其点燃转化为二氧化碳再排到空气中,故答案为:从导管中排出的尾气中含有CO会污染空气;须将尾气点燃或将尾气集中收集; (3)铁能被磁铁吸引,而铁会与稀硫酸或稀盐酸反应有气泡产生和浅绿色溶液;氧化铁会与稀硫酸或稀盐酸反应但无气泡产生,有黄色溶液生成,所以实验如下: 步骤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和解释 | 猜想一:残留固体成分为铁 | 法①取样,用磁铁吸引剩余固体; 法②取样,向剩余固体中加入足量稀硫酸或稀盐酸溶液. | 法①固体全部被吸引; 法②固体全部溶解,有气泡产生,溶液为浅绿色. | 剩余固体中没有氧化铁,只有铁粉. | 猜想二:残留固体成分为铁和氧化铁 | 法①取样,用磁铁吸引剩余固体; 法②取样,向剩余固体中加入足量稀硫酸或稀盐酸溶液. | 法①固体部分被吸引; 法②反应有气泡产生,也有黄色溶液生成 | 剩余固体中有氧化铁,也有铁粉 | 故答案为:(1)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从导管中排出的尾气中含有CO会污染空气,须将尾气点燃或将尾气集中收集. (3) 步骤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和解释 | 猜想一:残留固体成分为铁 | 法①取样,用磁铁吸引剩余固体; 法②取样,向剩余固体中加入足量稀硫酸或稀盐酸溶液. | 法①固体全部被吸引; 法②固体全部溶解,有气泡产生,溶液为浅绿色. | 剩余固体中没有氧化铁,只有铁粉. | 猜想二:残留固体成分为铁和氧化铁 | 法①取样,用磁铁吸引剩余固体; 法②取样,向剩余固体中加入足量稀硫酸或稀盐酸溶液. | 法①固体部分被吸引; 法②反应有气泡产生,也有黄色溶液生成 | 剩余固体中有氧化铁,也有铁粉 |
8. 装置中存在的3个错误是
(1)图中①是蒸发皿,②是集气瓶. (2)反应生成气体时,气体会从漏斗中逸出,所以漏斗的下端必须没入液面下方; (3)装置B中的浓硫酸,浓硫酸属于酸,具有酸的通性,还具有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能干燥中性或酸性气体,但不能干燥碱性、部分强还原性气体,所以B装置中的气体可以是氧气、氢气等; (4)蒸发操作时,为使液体均匀受热,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应用玻璃棒搅拌. (5)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会形成高温熔融物,而炸裂瓶底,所以要在集气瓶的底部铺一层细沙或少量水. 故答案为:(1)蒸发皿;集气瓶; (2)漏斗的下端必须没入液面下方; (3)氧气(或氢气); (4)加快液体的蒸发,同时防止局部过热引起暴沸而导致液滴飞溅; (5)集气瓶被炸裂.
9. 某同学设计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试回答: (l)该装置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
(1)没有处理尾气,尾气处加一个燃着的酒精灯或用一个气球收集等回 (2)黑色粉末变为红答色;CO+CuO  Cu+H 2 O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O 2 +Ca(OH) 2 =CaCO 3 ↓+H 2 O
10. 化学题目中问及“实验装置中的不足,并要求进行改进”时。答题思路是什么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
要看是什么实验,如果有关气体的可以看其是否采取防倒吸装置,若是有版害气体则需要尾气处理权装置,看看有没有。 有的实验是缺少温度计或者玻璃棒之类的,只要多做做不同类型的实验题多看看就会自然的明白题意的。 希望能帮到你,
与安装实验装置时存在的问题是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什么时候装阀门
发布:2025-10-07 17:55:31
浏览:516
自动调刀装置
发布:2025-10-07 15:38:07
浏览:980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