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工业纯碱中常含有NaCl、Na2SO4等杂质,为了测定工业纯碱中Na2CO3的含量,某同学设计了如图装置:试回答下
(1)纯碱和稀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发生反应为Na2CO3+H2SO4=Na2SO4+H2O+CO2↑,故答案为:Na2CO3+H2SO4=Na2SO4+H2O+CO2↑;
(2)C连接D可防止空气中水、二氧化碳进入C中,导致实验结果偏大,干扰碳酸钠含量的测定,故答案为:防止空气中的CO2、H2O进入U形管,干扰碳酸钠含量的测定;
(3)装置A、B中残留的二氧化碳不能被完全吸收,应通入氮气将二氧化碳赶出,否则会导致含量偏小,
故答案为:反应产生的CO2在装置A、B中有残留或者CO2未能被装置C中的碱石灰完全吸收;
(4)装置C中碱石灰吸收的为二氧化碳,m(CO2)=(m2-m1)g,n(Na2CO3)=n(CO2)=
mol,m(Na
2CO
3)=
g,
所以工业纯碱中Na
2CO
3的质量分数为
×100%,
故答案为:
×100%.
❷ 纯碱(Na 2 CO 3 ) 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以下是实验室模拟制碱原理制取Na 2 CO 3 的流程图: 已
(1)cde(2分);NH 3 易溶于水,有利于吸收溶解度不大的CO 2 (1分) (2)a (1分)取少量滤液A于试管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证明A中含有NH 4 + 。(2分) NH 4 + +HCO 3 - +2OH - =NH 3 ·H 2 O+CO 3 2- +H 2 O (2分) (3)b c(2分)浓氨水( 1分) 、生石灰(或NaOH固体或碱石灰)( 1分) ; (4)②加入足量稀硫酸并微热,产生的气体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1分)③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沉淀;(2分)
❸ 化学问题:下图是实验室模拟工业冶铁的装置图
玻璃管内红色固体逐渐变为黑色粉末 试管内石灰水变浑浊 节约能源(相对从矿石中冶炼金属,回收利用废旧金属灰节约70%的能源)
❹ 工业纯碱中常常含有NaCl、Na2SO4等杂质.为测定某工业纯碱的纯度,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依据实验设计,请
由实验装置可知,A中发生纯碱与硫酸的反应生成二氧化碳,B为干燥气体,C吸收回二氧化碳,利答用C中的质量查确定二氧化碳的质量,D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C中, (1)盛装稀硫酸的仪器名称是分液漏斗;装置D的作用为防止空气中的CO2、H2O进入U形管,干扰碳酸钠含量的测定, 故答案为:分液漏斗;防止空气中的CO2、H2O进入U形管,干扰碳酸钠含量的测定; (2)实验中,称量C反应前后的质量,且称量纯碱的质量,则一次实验中至少应进行称量操作的次数为3次,故答案为:3; (3)不考虑操作、药品及其用量等方面的影响,该实验中反应产生的CO2在装置A、B中有残留(或CO2未能被装置C中的碱石灰完全吸收),则实验测定结果偏低, 故答案为:偏低;反应产生的CO2在装置A、B中有残留(或CO2未能被装置C中的碱石灰完全吸收).
❺ 纯碱(Na2CO3)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图1是实验室模拟制碱原理制取Na2CO3的流程图.已知:向饱和
(1)SO42-、Ca2+、Mg2+等分别与Ba(OH)2溶液、Na2CO3溶液、Ba(OH)2溶液反应生成沉淀,可再通过过滤除去,Na2CO3溶液能除去过量的Ba(OH)2溶液,盐酸能除去过量的Na2CO3溶液和NaOH溶液,所以应先加Ba(OH)2溶液再加Na2CO3溶液,过滤,最后加入盐酸,NH3易溶于水,有利于吸收溶解度不大的CO2,所以向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NH3,后通人CO2, 故答案为:c;d;e;NH3易溶于水,有利于吸收溶解度不大的CO2; (2)灼烧固体碳酸氢钠制Na2CO3,在坩埚加热分解, 取少量滤液A于试管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证明A中含有 NH4+,NH4+和HCO3-都能与氢氧化钠反应:NH4++HCO3-+2OH-=NH3?H2O+CO32-+H2O, 故答案为:a;取少量滤液A于试管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证明A中含有NH4+;NH4++HCO3-+2OH-=NH3?H2O+CO32-+H2O;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选用石灰石和稀盐酸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采用固体+液体 不加热 |
❻ 关于候氏制碱法的实验室模拟实验
纯碱即苏打(soda),化学式为Na2CO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是食品、造纸、制药、玻璃、肥皂、印染等工业乃至人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一:布兰制碱法: 古代,人们从草木灰中提取碳酸钾,后来又从盐碱地和盐湖等天然资源中获取碳酸钠,但量太小。远不能满足化工生产需求,1791年法国医生路布兰首先获得制碱专利,以食盐为原料制碱,称路布兰制碱法,该法分三布: ①用氯化钠与硫酸反应制硫酸钠:2NaCl+H2SO4=Na2SO4+2HCl; ②用焦炭还原硫酸钠得硫化钠:Na2SO4+4C=Na2S+4CO↑ ③用硫化钠与石灰石反应制碳酸钠:Na2S+CaCO3=Na2CO3+CaS 缺点:; 该方法生产时需要高温,硫酸对设备腐蚀严重,CaS废弃物长期堆积臭气四溢,加之成本较高,后被氨碱法代替。 二: 氨碱法即索尔维制碱法, 是1862年,比利时人索尔维以食盐、氨、二氧化碳原料发明的制碱法,其反应也分三步进行: ①NH3+CO2+H2O=NH4HCO3 ②NH4HCO3+NaCl=NaHCO3+NH4Cl ③2NaHCO3=Na2CO3+CO2↑+H2O 反应生成的CO2可回收利用,NH4Cl又可与生石灰反应重新生成氨气:
2NH4Cl+CaO=2NH3↑+CaCl2+H2O 缺点: 该法实现了连续化生产,食盐利用率得到提高,使纯碱价格大大降低,并且产品质量纯净,故被称纯碱。 三: 候氏制碱法 对上述方法做了较大的改进,此法的最大特点是不从固体碳酸氢铵(NH4HCO3),而是由盐卤先吸收氨后再碳酸化以进行连续生产,此法的原理是:低温下用氨饱和的饱和食盐水通入二氧化碳(CO2)可析出碳酸氢钠(NaHCO3),此时母液中Na+减少而Cl-相对多,此时再加入细盐末,因同离子效应,低温氯化铵(NH4Cl)溶解度突然降低,而食盐(NaCl)的溶解度变化不大,所以氯化铵(NH4Cl)析出而食盐不析出,再用氨饱和后通二氧化碳(CO2),结果往返析出NaHCO3和NH4Cl,其中氨由氮与水中的氢化合制成,CO2是提取氢气和氮气的半水煤气之副产品,这样巧妙的把氮气工业和制碱工业联合起来,故候氏制碱法又称联合制碱法。该法生产的碱质量优良,纯白如雪,在1926年获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金质奖 资料: 一、生平简介 候德榜,著名化工专家,字致本。1890年8月9日生于福建省闽候县坡尾乡一农民家庭,1974年8月26日卒于北京。1907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美国教会办的福州英华书院,1910年考取清华留学预备学堂高等科,1913年以全部功课十科均满分完成预科学业并公费派往美国留学,1917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化工专业、1919年获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1921年获该校博士学位。1921年10月回国后出任中国化工工业开拓者范旭东开办的天津塘沽碱厂总工程师。 建国后,1951年任中国化学会理事长,1955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今中科院院士),1958年9月任中国科协副主席。1963年任中国化工学会理事长。 候德榜一生功绩卓越,为中国化学工业发展做出卓越贡献,是中国近代化工工业的奠基人,世界制碱权威。他一生共获20多项荣誉。撰写过《manufacture of soda》、《从化学家观点谈原子能》、《制碱工学》等10余部著作,发表过60多篇论文,被范旭东称为“国宝”,其塑像立于北京化工大学院内,为后人共仰。
❼ 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备纯碱,其实验流程如图甲:请回答下列问题:(1)食盐溶液中含SO42-
(1)除去硫酸根又不引入新离子的试剂是加过量Ba(OH)2或氯化钡,反应实质为:Ba2++SO42-=BaSO4↓, 过量的钡离子用硫酸根除,过量的氢氧根用盐酸中和,不能够用硝酸钡,因硝酸根离子无法去除,硫酸根和碳酸钠不反应,所以bd符合要求, 故选bd; (2)①d为导出产生的二氧化碳,e为导出产生的氨气,因氨气极易溶于水,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所以d接b,e接a,因氨气溶解度大,先通入氨气使溶液呈碱性,增大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增大碳酸氢根离子的浓度,所以实验过程中先通入氨气, 故答案为:b;a;氨气溶解度大,先通入氨气使溶液呈碱性,增大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增大碳酸氢根离子的浓度; ②检验NH4+的方法是加入强碱反应、加热能够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液变蓝的气体,该气体是氨气,从而证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H4+, 故答案为:加入强碱反应,加热能够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液变蓝的刺激性气体; ③制取的二氧化碳中含有氯化氢,氯化氢能与饱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通过洗气可除掉,所以瓶g内的溶液是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故答案为: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3)灼烧一般要在坩埚进行,同时需要的仪器还有坩埚钳、泥三角、三脚架等, 故答案为:坩埚、坩埚钳; (4)①A极是阴极,电极B上氯离子失电子生成氯气,所以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Cl2遇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Cl2+2I-=I2+2Cl-,碘单质遇淀粉变蓝, 故答案为:B;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 ②电解生成的氯气会和氢氧化钠充分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导致电解最终产物仅是次氯酸钠和氢气,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将酚酞氧化,故溶液不变红色, 故答案为:电解生成的氯气会和氢氧化钠充分反应,导致电解最终产物仅是次氯酸钠和氢气,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将酚酞氧化,故溶液不变红色.
❽ 工业生产的纯碱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下列装置是测定纯碱在该混合物中质量分数 的实验方法之一.①检
(1)根据干燥管的增重来计算碳酸钠的质量,干燥管增重的质量就是二氧化碳的质量,所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也会导致干燥管的增重,因此结果偏大,故答案为:偏大. (2)、和(1)的原因一样,故答案为:偏大. (3)水蒸气也会导致干燥管增重,所以要排除水蒸气的干扰,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故答案为:吸收水蒸气. (4)这是二氧化碳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故答案为:2NaOH+CO2═Na2CO3+H2O. (5)这是复分解反应生成气体,故答案为:Na2CO3+H2SO4═Na2SO4+CO2↑+H2O. (6)设碳酸钠的质量是X, Na2CO3+H2SO4═Na2SO4+CO2↑+H2O 106 44 X W-W1
═ 得:X═ 则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 ×100% 答:样品中的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 ×100%
❾ 工业纯碱中常含有少量的NaCl杂质,如图是测定纯碱样品中Na2CO3质量分数的实验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D装置增重为二氧化碳气体质量,装置D反应前的质量为172.2g,称量反应后回装置D的质量为176.6g,二氧化答碳质量=176.6g-172.2g=4.4g; 故答案为:4.4g; (2)开始时:排出装置中的CO2,以免空气中CO2对结果有影响;结束时:使生成的CO2全部被NaOH溶液吸收; 故答案为:开始时:排出装置中的CO2,以免空气中CO2对结果有影响;结束时:使生成的CO2全部被NaOH溶液吸收; (3)去掉C装置不用浓硫酸,就会将二氧化碳中的水分误认为是二氧化碳,会导致二氧化碳的质量偏大,算出来的碳酸钠质量也偏大,故结果偏大; 故答案为:①; (4)设样品中Na2CO3的质量为x.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106 44 x 176.6g-172.2g=4.4g x=10.6 g 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 ×100%=96.4%, 故答案为:96.4%.
❿ 实验室模拟工业炼铁的装置图如下图所示.写出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硬质玻璃管中的现
由题意可知,在高温条件下,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了铁和二回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是:答Fe 2 O 3 +3CO 2Fe+3CO 2 ;由于氧化铁是红色的,生成的铁粉是黑色的.所以,硬质玻璃管中的现象是:红色粉末逐渐变黑;由于尾气中含有的一氧化碳有毒能污染空气.所以,最右侧酒精灯的作用是:点燃尾气,防止CO污染空气. 故答为:Fe 2 O 3 +3CO 2Fe+3CO 2 ;红色粉末逐渐变黑;点燃尾气,防止CO污染空气. |
与纯碱工业模拟实验装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什么时候装阀门
发布:2025-10-07 17:55:31
浏览:51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