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么是SVC高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
SVC 是static var compensate静止无功补偿的缩抄写,这里的静止式相对同步调相机而言。现在的无功补偿都是静止式的。
SVC这个概念很大,所有的电容器和电抗器补偿都可以叫SVC。但市场上现在最主流应用是FC+MCR型无功补偿,FC fix capacitor 固定电容器缩写,这里的固定指,电容器组投入运行后不再参与调节无功输出,电容器只负责输出固定容量的无功,容量输出调节通过MCR magnetic controlled reactor 磁控电抗器,原理是通过控制电抗器铁芯饱和程度,控制电抗器的电感L值,进而控制电抗器容量输出。这种组合的方法可以使容量输出连续可调,电容器输出固定容性无功,电抗器吸收掉多余的无功,使整体无功输出满足系统需求。
市场上还有相控电抗器TCR,与MCR功能一样。电容器还有机械投切MSC mechanically switched capacitor和晶闸管投切TSC thyristor switched capacitor
所有的无功补偿装置核心功能就是输出系统所需无功,提高功率因数,连带的功能有支持系统电压、抑制电压波动和闪变、谐波治理。
㈡ 几种类型的低压电容投切装置的性能及优缺点分析
近年来,随着对供电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和节能降损的需要,无功补偿装置的使用量快速增长。随后各种不同无功补偿装置不断研发推出应用,如:静止无功补偿装置SVC、静止无功发生器SVG、晶闸管投切电容装置TSC等。但由于技术成熟性或投入成本大等各种因素影响,目前使用范围最广,投入成本低,最易普及的仍是低压无功补偿装置。本文仅对目前国内存在的几种类型的低压电容投切装置的性能及优缺点进行分析,供用户和设计人员参考,以达到合理使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节约资源的效果。 一、性能比较: 目前,国内的电容投切装置所采用的开关元件可以分为四大类:1、机械式接触器投切电容器装置(MSC)接触器投入过程中,电容器的初始电压为零,触点闭合瞬间,绝大多数 情况下电压不为零、有时可能处在高峰值(极少为零),因而产生非常大的电流,也就是常说的合闸涌流。实验表明合闸涌流严重时可达电容器额定电流的 50倍。这不仅影响电容器和接触器的使用寿命,而且对电网造成冲击,影响其它设备的正常工作。因此,后来采用串接电抗器和加入限流电阻来抑制涌流,这虽然可以控制涌流在额定电流的20倍以内,但从长期运行情况来看,其故障率仍然非常高,维修费用较高。 总的实践应用反映,其性能如下:优点:价格低,初期投入成本少,无漏电流。 缺点:涌流大,寿命短,故障多,维修费用高。 2、电子式无触点可控硅投切电容器装置(TSC)可控硅投切电容器,是利用了电子开关反应速度快的特点。采用过零触发电路,检测当施加到可控硅两端电压为零时,发出触发信号,可控硅导通。此时电容器的电压与电网电压相等,因此不会产生合闸涌流,解决了接触器合闸涌流的问题。但是,可控硅在导通运行时,可控硅结间会产生一伏左右的压降,通常15kvar三角形接法的电容器,额定电流为22A,则一个可控硅所消耗功率约为22W。如以一个150kvar电容柜来算,运行时其可控硅投切装置消耗功率可达600W,而且都变成热量,使机柜温度升高。同时可控硅有漏电流存在,当未接电容时,即使可控硅未导通,其输出端也是高电压。 优点:无涌流、无触点、使用寿命长、维修少、投切速度快(5ms之内)。 缺点:价格高(首期投入为接触器的6倍左右)发热严重、耗能、有漏电流。 3、复合开关投切电容装置(TSC+MSC)复合开关投切装置工作原理是先由可控硅在电压过零时投入电容器,然后再由磁保持交流接触器触点并联闭合,可控硅退出,电容器在磁保持继电器触点闭合下运行。因而实现了投入无涌流运行不发热的目的。但为了降低成本,通常选用两只小功率,低耐压可控硅串联使用,利用可控硅20ms内电流可过载10倍额定电流的特性,过零投入,再用继电器闭合运行。而磁保持继电器触点偏小,且额定机械寿命一般为5万次,从目前投入市场使用情况看,可控硅时有击穿,磁保持继电器也有卡住不动作现象,工作不够稳定。 总的讲,优点: 无涌流、不发热、节能缺点:价格为接触器的5倍、寿命短、故障较多、有漏电流、投切速度0.5s左右。 4、无涌流电容投切器(TSC+MSC)无涌流电容投切器是深圳友邦怡公司综合以上各种投切装置的优点后所研制的一项专利技术产品。此电容投切器是无触点开关在电压过零时投入电容器,然后转接到专用接触器下运行,不发热。其特点是无触点开关的额定电流是电容器额定电流相同,耐压为1600V。专用接触器的机械寿命和电寿命为100万次,因而保证了其工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经现场使用近一年时间,证明其过载能力强、节能效果明显。 优点:无涌流、不发热、节能、安全、寿命长。 缺点:价格为接触器的3倍左右,投切速度0.5s二、选型:用户通过对各种电容投切装置性能比较,根据工程上的要求,有目的进行选型,以实现满意的技术经济性能。作者通过实践,从以上分析,提出建议如下:(1)、用于无功量比较稳定,不需要频繁投切电容补偿的用户,可选用带限流电阻的接触器投切电容装置,这种装置比较经济、价格低。由于投切次数少,相应使用寿命就够长了。 (2)、对于需要快速频繁投切电容补偿的用户,如电焊、电梯等设备,应选用无触点可控硅投切电容装置,才能达到应有的补偿效果。 (3)、对于其它一般工厂、小区和普通设备,无功量变化时间大于30s的地区,则考虑选用对电网无冲击、节能、安全、经济、使用寿命长的无涌流电容投切器。
㈢ 无功补偿装置三种投切开关与型号的命名有什么区别
机械开关
CJ19-**(**代表约定发热电流A)
复合开关
JD-**B(**代表可控制电容的容量Kvar)
电子开关
ZTM-**A(**代表可控硅最大工作电流A)
㈣ 论文:电容器分组投切式无功补偿装置设计。该从哪里着手啊,感觉好难,急!!
补偿电容,不外乎就在电路上是并联电容,其作用就两,一是进行无功补版偿,二就是进权行滤波处理,所谓的分组投切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按照无功的大小进行分段投切,按照补偿能力的大小来投切,二呢是按照功率因数进行分段投切,但在功率因数这块时,一般是按照谐波次数对电容进行分段,比如5次为一段7次为2段,什么的来提高功率因数!知识有限,祝工作顺利!
㈤ SVG、SVC、FC这三种无功补偿装置的区别是什么
1、SVG静止无功发生器:采用电能变换技术实现无功补偿,该装置产生的无功和滤除谐波是靠其回内部电子开关频繁答动作来产生无功电流和与谐波电流相反的电流。
2、 SVC静止无功补偿装置:采用的是无源器件进行无功补偿,该装置产生的无功和滤除谐波是靠电容和电抗本身的性质产生的。
3、 FC无源滤波补偿装置:采用的是滤波电抗器和滤波电容器在特征次谐波频率下形成LC串联谐振,对该次谐波相当于一个低阻抗通道,使谐波电流大部分流入滤波回路。
㈥ 如何选择无功补偿装置
您好:楼上说的很对,您提的问题范围比较大,不过根据我的理解给您个参考,无功补偿有高压补偿,中压补偿和低压补偿,有串联补偿、并联补偿,有同步发电机补偿、无源补偿装置补偿和有源无功发生器补偿。系统运行情况也很复杂,有谐波严重超标的现场和谐波含量少的现场,就补偿方式有集中补偿、分散补偿和就地补偿等等,还有针对不同系统的补偿(如矿热炉低压补偿),无源补偿从投切方式有断路器(接触器)投切,晶闸管投切,复合开关投切。补偿方案上有SVC补偿、常规电容器补偿、SVG补偿等。
从您对问题的提出和对无功补偿的理解,我个人的理解是您提出的是低压配电室集中补偿,并且希望电容器组无源自动补偿。按这个理解给您的建议是,首先确定一下系统的谐波成份,因为谐波的大小影响到补偿装置的设计,然后,根据系统的无功确定补偿容量,系统无功的确定可以看供电部门的电费清单,也可以根据有功表/无功表的转动(闪动)比率计算功率因数,最后根据功率因数或无功需求(最大、最小)确定最大/最小补偿回路的分配和补偿设备的容量。如果您要是自己制作补偿设备,建议您还是先请教相关技术人员给您做个方案,如果要是买现成的无功补偿设备,以上程序和服务厂家都是无偿提供的。
㈦ 无功补偿装置SVC三字母的含义
SVC的全称是静止式无功补偿装置,静止两个字是与同步调相机的旋转相对应的。
国际大电网会议将SVC定义为7个子类:
①机械投切电容器(MSC)
②机械投切电抗器(MSR)
③自饱和电抗器(SR)
④晶闸管控制电抗器(TCR)
⑤晶闸管投切电容器(TSC)
⑥晶闸管投切电抗器(TSR)
⑦自换向或电网换向转换器(SCC/LCC)
根据以上这些子类,我们可以看出:除调相机之外,用电感或电容进行无功补偿的装置几乎均被定义为SVC。因此,目前一些资料或者广告中大量出现“SVC”字样,其原因不外乎两条:其一是作者自己并不明白SVC的定义,其二就是以普通人不懂的字母组合故弄玄虚。
㈧ 电容器补偿装置什么叫投切方式 ,什么叫投切。
就是将补偿电容在系统中进行投入与切除的过程。供电系统中存在感性负载,导致功率因数降低,所以要加补偿电容器进行无功补偿,不能欠补也不能过补,所以要根据功率因数进行投切。
㈨ 静止式动态无功补偿装置TCR和MCR的区别是什么有人知道吗知道的详细的有分加哦~~~
1、TCR:晶闸管控制电抗器(ThyristorControlled Reactor-TCR),与固定电容器(Fixed Capactor-FC)、机械投切电容器(Mechanically Switched Capactor-MSC)和机械投切电抗器(Mechanically SwitchedReactor-MSR)混合使用的装置称静止补偿器SVC(StaticVarCompensate)。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我国电网中先后有五站、六套SVC(广东的江门、湖南的云田、湖北的凤凰山(两套)、河南的小刘及辽宁的沙岭500kV变电站)投入运行。武汉和张家港钢铁公司扎钢机上也投入使用。
基于TCR的SVC,虽然具有快速抑制(响应时间10ms)电压波动,节约能源,能平滑的控制无功负荷的允许波动,负荷稳定,但由于可控硅管和电抗器处于同一相电压之下,电压高、功率大、占地面积大、可控硅管对冷却要求严格、价格高,TCR虽然可连续调整出力,但波形呈锯齿形,是一个很大的谐波源等缺点,而且还必须和FC同时运行。所以限制了它的发展。
2、MCR:磁控电抗器(MagneticallyControlled Reactor-MCR)。
磁控电抗器与TCR不同,可控硅元件的功率和工作电压仅为电抗器额定功率和电压的0.5%左右。与普通双绕组变压器相似,因此,不需专门的冷却水,占地少,可靠性高,波形失真小,损耗少,无故障时间12年,维护简单,不要专门的维护人员,价格便宜。
现代电网的无功补偿,正向着优化、动态和平滑调节方向发展,基于MCR的SVC动态补偿,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1)应用于高压线路上
抑制过电压、潜供电流和控制潮流。
2) 广泛应用于110~500kV变电站电网自动电压控制(Automatic Voltage Control,简称AVC)要求每个发电厂、变电站不仅要动态调节,而且要优化(注入电网的无功值)补偿,以提高电压质量和降低线损。目前使用的成组电容器不具备这个能力。SVC(MCR+FC+MSC)可以做到:增加了感性补偿,改变了电容器的调节特性。
3) 广泛应用于0.4~35kV电网中
应用在0.4~10kV配电变压器的动态补偿较晶闸管投切电容器(ThyristorSwitched Capactor-TSC)好,可准确的按要求调节功率因数、是负荷稳定的重要措施,还能抑制电压闪变,更安全可靠。
4) 无功负荷变化大,有谐波分量的负载的无功补偿更需要
例如牵引变电站,电弧炉,油田的抽油机,轧钢机,铝厂,整流负荷。
5) 广泛用于用户力率调整
准确的按供电部门要求调节功率因数,不罚款,可奖励。也有利于电网调压和稳定负荷。
6) 户型无功补偿
生活用电(例如空调和取暖等负荷)的绝大部分负荷在住户,同时率高,且功率因数低,造成电压降大,功率损失大,应作到在0.4kV的末端补偿,减少0.4kV线路中的无功电流分量,也是降低线损和提高电压质量的重要措施。
㈩ 装设无功补偿自动投切装置的目的是什么
如果不装抄设无功补偿装置,那么功率袭因数就会很低,现场的设备损耗加大,噪声、震动,输电线路也会因为要输送无功电流而加大负荷而减少了对有功电流的输送;其次就是谐波的问题,谐波对设备的干扰危害非常大;
所以装设无功补偿设备的目的就是减少以上情况的发生,采用就地补偿而提高线路的利用率,有效的治理谐波对设备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