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实验室氨气的原理,装置,收集及检验
加热固体铵盐和碱的混合物
反应原理:2NH₄Cl+Ca(OH)₂=加热= CaCl₂+2NH₃↑+2H₂O
反应装置:固体+固体加热制气体装置。包括试管、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夹)等。
净化装置(可省略):用碱石灰干燥。
收集装置:向下排空气法,验满方法是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变蓝色;或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置于试管口,有白烟产生。
尾气装置:收集时,一般在管口塞一团棉花球,可减少NH₃与空气的对流速度,收集到纯净的NH₃。
注意事项:
不能用NH₄NO₃跟Ca(OH)₂反应制氨气。硝酸铵受撞击、加热易爆炸,且产物与温度有关,可能产生NH₃、N₂、N₂O、NO。
实验室制NH₃不能用NaOH、KOH代替Ca(OH)₂。因为NaOH、KOH是强碱,具有吸湿性(潮解)易结块,不易与铵盐混合充分接触反应。又KOH、NaOH具有强腐蚀性在加热情况下,对玻璃仪器有腐蚀作用,所以不用NaOH、KOH代替Ca(OH))₂制NH₃。
用试管收集氨气要堵棉花。因为NH₃分子微粒直径小,易与空气发生对流,堵棉花目的是防止NH₃与空气对流,确保收集纯净;减少NH₃对空气的污染。
实验室制NH₃除水蒸气用碱石灰,而不采用浓H₂SO₄和固体CaCl₂。因为浓H₂SO₄与NH₃反应生成(NH₄)₂SO₄。NH₃与CaCl₂反应能生成CaCl₂·8NH₃(八氨合氯化钙)。
(1)合成氨装置设计开题报告扩展阅读:
氨气的工业制法:
空气中的氮气加氢
随着大型化的发展,氨合成圈已成为降低合成氨能耗的主要单元之一。近代大型氨合成装置的代表设计有三种:
1、布朗的三塔三废锅氨合成圈
布朗三塔三废锅氨合成圈由3个合成塔和3个废锅组成。塔内有催化剂筐,气体由外壳与筐体的间隙从底部向上流过,再由上向下轴向流过催化剂床。三塔催化剂装填量比二塔多,最终出口氨含量可以从16.5%提高到21%以上,减少了循环气量,节省了循环压缩功。
合成塔控制系统非常简单,各塔设有旁路用阀门调节气体入塔温度。由于氨合成反应平衡的限制,决定了催化剂温度,不需要调节催化剂床层反应温度。
2、伍德两塔三床两废锅氨合成圈
伍德两塔三床两废锅氨合成圈采用两个较小的合成塔,3个催化剂床,两塔塔后各连一个废锅。这种结构使反应温度分布十分接近最优的反应温度,气体的循环量和压降小,投资和能耗节省,副产高压蒸汽多。
3、托普索两塔三床两废锅氨合成圈
托普索S-250系统采用无下部换热的S-200合成塔和S-50合成塔组成。
还包括:
(1)废锅和锅炉给水换热器回收废热;
(2)合成塔进出气换热器,水冷器,氨冷器和冷交换器,氨分离器及新鲜气氨冷器等。合成塔为径向流动催化剂床,采用1.5mm~3mm小催化剂,压降为0.3MPa。由S-200型塔出来的合成气,经废热锅炉回收热量,并保证入S-50型塔的合适温度,以提高单程合成率。
Ⅱ 开题报告怎么写
毕业论文题目宜昌地区磷化工企业污染防治技的调查研究指导教师姓名
职 称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04级环境监察2班一、设计(论文)的基本要求(任务)1、广泛查阅有关国内外信息资料,系统地了解本选题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2、拟订现状调查方案和研究提纲;3、研究内容:3.1在面上调研的基础上,通过解剖典型化工企业, 搞清磷化工行业产品、产业结构、技术状况、经济贡献与竞争力、污染负荷、清洁生产与污染治理技术状况;3.2针对我省化工行业的产品和产业结构情况,污染防治状况对国内外化工行业进行相对应的调查和比较研究;3.3列出我省该化工行业主要环境问题清单和可行的实用技术,归纳需要进行攻关的关键共性技术;3.4 为环境管理提供技术依据.4、处理实验数据与研究结果,撰写毕业论文;5、论文答辩。二、课题条件及进度安排(一)课题条件本课题来源于湖北省环保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毕亚凡副教授具体负责的项目),具有课题展开的资金支持。另外项目组在此领域进行了多年细致深入的调查研究,已经积累了大量实践资料数据,指导老师具备该方向的理论基础知识,为学生毕业论文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二)进度安排1、课题讲析、讨论、具体安排:3天;2、现场实习、调研:时间21天;3月1日——3月21日实习。3、毕业论文:第5周-第14周,在现场调查与科研的基础上进行。文献调研;现场调查;实验室研究;毕业论文撰写。4、小组交流及修改:第15周。5、预答辩及毕业答辩:第16周。 2007年 12 月 20 日注:此表由指导教师填写。
附件208届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学生姓名 李晓琼专业班级04环境监察2班(2004010577)毕业论文题目宜昌地区磷化工企业污染防治技术调查研究指导教师姓名 黄永文 周旋职称高工 讲师一、课题背景化学工业已经成为我省工业行业的支柱产业之一,为此,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十一五”期间我省化学工业建设千亿元产业目标的要求。但我省化学工业当前存在的如下三大主要问题,制约了该产业的发展:1、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不合理,结构偏重、地区化工发展趋同等问题严重。目前,我省石油化工行业仍然是以农用化工、基本无机化工原料为主体,石油深加工及有机原料、精细化工等产业发展相对不足。附加值较高的精细化工产业产值比重不足40%,农药品种老化,不适应绿色农业的要求;与此同时,我省几个石化产品生产重点地市的产业结构趋同,大都以生产化肥和大宗化工原料为主,没有形成各具特色的石化产品产业格局。特别是近年来大批国内外和省内企业到我省磷资源所在地投资磷矿开采并建设大规模的磷复肥项目,其形势相当严峻。2、企业生产规模小,布局不合理。目前,全省合成氨生产企业43家,而生产能力在15万吨以上的企业5家;硫酸磷肥企业35家,硫酸生产能力在10万吨以上的企业8家;农药生产企业48家,生产能力过万吨仅1家企业;氯碱企业8家,生产能力在10万吨以上企业仅2家;黄磷生产企业17家,生产能力在万吨以上企业仅1家;鄂西北地区的黄姜皂素几十家加工厂90%都是小厂;我省涂料、有机原料、橡胶加工等行业生产规模均较小。3、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严重。因为我省石油化工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不合理,企业生产规模偏小,布局不合理,不仅影响产品的整体竞争力,还形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其主要表现是:(1)环境污染严重。特别突出的是三峡库区及丹江口库区,鄂西北地区的黄姜皂素几十家加工厂大部分位于丹江口库区,给南水北调水源区形成严重威胁。目前对我省化工行业的污染状况尚缺乏较为深入的调研和分析,化工行业的主要污染物排放与总量控制的相符性尚有较大距离,一批化工工业园在未进行规划环评的情况下仓促上马而留下后患。(2)一大批企业厂址不合理。位于饮用水源上游,存在严重的环境风险,在已进行的风险排查的基础上,急需进行细致的环境风险隐患排查。(3)化工厂的废水、废气治理难度大,缺乏治理关键技术或核心技术,难以实现达标排放。如:楚源、沙隆达等为代表的化工厂的废水、废气治理难度很大。 “十五”以来,我国环境形势不容乐观,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20多年里集中出现,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这种状况以化工行业最为突出。如何解决化工行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因此,本课题的研究不仅在湖北相当重要,对全国也有很高的借鉴价值。综上所述,必须对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找出规律,寻求对策措施,防止我省生态环境受到石油化学工业的污染和破坏,特别是对于保障饮用水源的安全,促进我省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有重大意义。二、毕业设计方案或毕业论文研究方案1、广泛查阅有关国内外信息资料,系统地了解本选题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2、在面上调研的基础上进行宜昌市重点化工企业的调研,包括产业结构、技术状况、经济贡献与竞争力、污染负荷、清洁生产与污染治理技术状况等;3、针对宜昌市重点化工企业污染防治状况的调查结果与国内外相关化工行业进行相对应的调查和比较研究;4、列出我省该化工行业主要污染防治技术和目前可行的实用技术,归纳需要进行攻关的关键共性技术;5、处理实验数据与研究结果,撰写毕业论文;6、论文答辩。 三、毕业设计(论文)预期成果及创新1、预期成果:毕业论文一篇2、课题研究意义及创新:首次对宜昌市磷化工企业污染防治技术进行系统调查研究,列出磷化工行业主要环境问题清单和可行的实用技术,归纳出需要进行攻关的关键共性技术,为我省化工企业环境管理及清洁生产的实行提供调研数据及技术依据. 教研室(学科部)审核意见 教研室(学科部)主任(签字) 年 月 日学院审核意见 主管院长(系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详情可以去三七毕业设计论文网看看
Ⅲ 谁能帮我写一篇论文开题报告:论文名称为:合成氨装置优化控制系统
拿钱来,我写
Ⅳ 实验室合成氨
答案: 解析: (1)①干燥N2、H2②通过观察气泡速率,调控N2、H2的体积比 (2)N2、H2、NH3 (3)将湿润的红色版石蕊试纸置权于乙导管出口,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证明有氨气生成(或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置于乙导管出口,有大量白烟产生,则证明有氨气生成) 提示: 本题考查NH3的制法、检验.N2和H2反应合成氨的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因此反应不能完全生成氨,会有N2和H2剩余.检验氨气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检验,二是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产生大量的白烟检验.
Ⅳ 请问毕业设计的开题报告和设计说明书该怎么写
我给你一个提纲
西安交通大学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选题报告书
论文选题名称:
姓 名:
研 究 方 向:
指 导 教 师:
入 学 时 间: 2003年9月
选题报告时间: 2006年5月
一、本研究课题的科学依据和意义(包括科学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水平和发展趋势,学术思想,理论根据。)。
一、立项理由、目的、意义
我国合成氨装置很多,但合成氨装置的控制水平都比较低,大部分厂家还停留在半自动化水平,靠人工控制的也不少,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能耗大、成本高、流程长,自动控制水平低。这种生产状况下生产的产品成本高,市场竞争力差,因此大部分化肥行业处于低利润甚至处于亏损状态。为了改变这种状态,除了改变比较落后的工艺流程外,实现装置生产过程优化控制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合成氨生产装置是我国化肥生产的基础,提高整个合成氨生产装置的自动化控制水平,对目前我国化肥行业状况,只有进一步稳定生产降低能耗,才能降低成本,增加效益。而实现合成氨装置的优化是投资少、见效快的有效措施之一。
合成氨装置优化控制的意义是提高整个合成氨装置的自动化水平,在现有工艺条件下,发挥优化控制的优势,使整个生产长期运行在最佳状态下,同时,优化系统的应用还能节约原材料消耗,降低能源消耗,提高产品的合格率,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二、国内外概况及发展趋势
自动化技术包括生产过程控制自动化和事务经营管理自动化两个方面,属于当今世界迅速发展和日趋成熟的高新技术。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也丰富了各种控制软件的发展,特别是优化控制从理论走向了实际。
随着微电子计算机、自动化理论和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国外企业采用最新的PC技术发展的DCS系统已普遍应用到各行业生产装置上去,特别在应用DCS的同时,发展了许多实用的优化软件。
在国外,合成氨生产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Ⅰ发明阶段;Ⅱ技术推广阶段;Ⅲ原料结构变迁阶段;Ⅳ单系列大型化阶段;Ⅴ节能降耗阶段。与工艺相适应的自动化技术也不断发展,特别是第Ⅲ阶段,不同的工艺出现对控制任务提出不同的要求,鉴于当时的仪表条件、控制理论发展情况,主要针对一些重要的工艺参数设置一些简单的控制回路,并逐步发展为一些串级、比值控制回路。如
作为先进的控制方案推广离不开计算机的发展,采用计算机控制系统后,随着计算机的发展,一方面一些控制系统得以有效实现,另一方面也为优化操作提供了硬件基础。针对合成氨厂的特点,一些非线性滤波采用了计算机辅助优化控制取得了成功,带来了合成氨生产的明显提高。目前,世界上许多氨厂都采用了计算机控制或DCS系统。合成氨厂的控制水平达到了一定高度,而且优化和计算机管理的研究和应用达到了一定程度,增加了产量,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二、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包括研究工作的总体安
排和进度,计算、实验方法和步骤及其可行性论证,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采用的研究方法为:先进行理论研究,从合成氨的工艺要求和生产设备具体提点入手,分析应该优化的装置和重点回路。从重点回路出发更具体的分析每一个优化参数所要关联的参数,了解和分析这个参数优化前的控制方法,在此基础上制定新的控制方法,并能用先进控制方法使其得到优化。写出控制方案,画出控制方框图。在此基础上编制控制程序。将控制程序输入到DCS系统,并进行离线调试和在线调试,并将优化程序投入运行。记录投入运行优化控制系统前的参数运行曲线和投入优化控制系统后的运行曲线。分析优化系统的运行情况,提出进一步的修改意见。重复上述过程,进行第二次实验。直到达到满意的效果。
工作计划:制定详细技术实施方案(1项目论证及前期调研、2方案设计和论证、3编制详细实施方案、4绘制有关设计图纸等);编制软件;软件调试和投运;软件运行考核;操作培训和技术交流;项目鉴定及归档资料。完成以上工作大约需要1年时间。
可能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可能遇到的实际困难是:不同的厂家的工艺差异性,使得优化系统不能通用,须针对具体情况和现场状况作进一步的修正和补充。由于工艺状况的复杂性,同一个被控参数,由于原料的变化、时间的推进、成分的变化等一些不可控因素的出现,使其不能达到优化的效果。尽可能将所有的影响参数引入优化系统。让不可控因素越少越好。
三、本项目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从八十年代开始,计算机控制系统和DCS系统逐步引进到我国生产过程控制中来,特别是化肥行业,90%以上的大化肥企业都引进了国外的DCS系统,80%以上的中化肥企业也都应用了国外的DCS系统,30-40%的小化肥企业也在部分装置上引进了国内及国外的控制系统。从DCS系统的引进情况看,大部分企业只是用DCS系统代替了原有的仪表系统,有小部分企业在个别回路做了一定的开发工作,总体看来,DCS的应用远远没有发挥其强大的功能优势。对于合成氨装置,该装置的最大特点是工艺流程长,反应在高温、高压下进行,自动化设计比较简单,手动操作率高。为了更好控制整个合成氨装置的运行,使整个生产能够达到节能、降耗、稳定、高产的目的,必须在原有初步设计的基础上,根据工艺操作的需要,进一步开发和利用DCS系统强大的软件功能,把现代控制理论中一些比较先进的控制算法,应用到合成氨装置中去。
四、预期研究成果。
由于化肥生产装置是综合化、大型化、连续化的生产方式,流程结构复杂。我国合成氨厂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对于这样装置能否实现最优设计、最优控制,对基本建设投资、安全生产、产品的成本等都将有很大的影响。合成氨装置中合成工段和变换工段以及造气工段的优化控制软件和硬件,其目的是利用计算机的手段对装置进行节能降耗,提高化肥厂的生存和竞争能力。
由于国内中小化肥装置均为非优化设计,各设备未经过正规的流程模拟,在加上装置改造一直在进行当中,操作条件(工艺参数)基本上都是根据经验确定,所以优化的难度比较大,同时优化的潜力也很大。
优化控制就是要在线优化操作参数,在现有工艺流程和设备的条件下,利用计算机对生产装置进行操作参数的优化,进行卡边操作,节能降耗,降低每吨氨的生产成本,实现装置的利润最大化。优化控制是企业挖潜增效的新的有效手段。采用数学模型的手段和多变量优化算法,通过建立造气、变换系统和合成系统的数学模型,实现了造气、变换岗位和合成岗位的在线优化控制。
五、已有的研究基础。
天华化工机械自动化研究设计院是长期从事化工自动化和仪表的专业性研究单位。从事化肥过程控制已有30多年的经验。有一支技术力量雄厚的专业研究队伍。从八十年代开始就着力于优化控制系统研制和应用,先后在刘家峡化肥厂、河北易县化肥厂、安阳化肥厂、柳州化肥厂、山东红日集团等几家合成氨装置中都设计并运用了比较DCS系统,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在DCS开发方面也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先后开发和应用了横河公司的YEWPARK MARKⅡ、μXL、CENTUM-XL、CS-1000,美国Honey well公司的TDC-2000、TDC-3000、Micro-3000、GUS等系统;美国Rosement 公司的RS3,PROVAX;德国西门子的PLC、PCS等。
本人自毕业以来,一直从事化肥检测与控制的研究和应用工作。先后承担了安阳化肥厂、柳州化肥厂、山东红日集团、金昌化工集团等单位DCS系统的设计、组态、编程和应用工作。并且在部分控制回路中已成功地应用了比较先进的控制方法。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在系统集成、控制优化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方法。另外,有导师、同行们的支持和帮助,我相信,经过努力一定能把这个项目做好。
六、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1 《小型合成氨厂生产操作问答》;杨春升,化学工业出版社
2 《小型合成氨厂生产工艺与操作》;王师祥、杨保和,化学工业出版社。
3 《 TDC-3000系统操作手册》 Honeywell公司。
4 《集散型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王常力、廖道文,清华大学出版社。
5 《新型控制系统》;俞金寿, 化学工业出版社。
6 《现代控制理论基础》;王照林,国防工业出版社。
7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论文集
8 《全国第五次化肥仪表自动化技术交流会以论文集》;化学工业部化肥司
9 《DCS、PLC及现场总线论文集》綦希林。
七、 副导师意见
副导师(签名) :
年 月 日
八、导师意见
导师(签名) :
年 月 日
Ⅵ 关于“合成氨工业生产的模拟”开题报告怎样写!
高中生需要写这个报告?有必要么,
合成氨工业生产,首先是将原料煤或者石油气化,如果是天燃气就不需要气化了,这是第一步,形成一氧化碳加氢,也就是合成气,将合成气加压氧化,进入合成工段后,变换、然后脱硫脱碳,液化后,成为合成氨。
Ⅶ 合成氨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德国化学家哈伯(F.Haber,1868-1934)从1902年开始研究由氮气和氢气直接合成氨。于1908年申请专利,即“循环法”,在此基础上,他继续研究,于1909年改进了合成,氨的含量达到6上。这是工业普遍采用的直接合成法。
反应过程中为解决氢气和氮气合成转化率低的问题,将氨产品从合成反应后的气体中分离出来,未反应气和新鲜氢氮气混合重新参与合成反应。
合成氨反应式如下(该反应为可逆反应,等号上反应条件为:“高温高压”,下为:“催化剂”):
(7)合成氨装置设计开题报告扩展阅读:
氨的主要用途:
氨的主要用途是氮肥、制冷剂、化工原料。无机方面主要用于制氨水、液氨、氮肥(尿素、碳铵等)、硝酸、铵盐、纯碱。有机方面广泛应用于合成纤维、塑料、染料、尿素等。
合成氨工业的特点:
1、农业对化肥的需求是合成氨工业发展的持久推动力。世界人口不断增长给粮食供应带来压力,而施用化学肥料是农业增产的有效途径。
氨水(即氨的水溶液)和液氨体本身就是一种氮肥;农业上广泛采用的尿素、硝酸铵、硫酸铵等固体氮肥,和磷酸铵、硝酸磷肥等复合肥料,都是以合成氨加工生产为主。
2、与能源工业关系密切。合成氨生产通常以各种燃料为原料,同时生产过程还需燃料供给能量,因此,合成氨是一种消耗大量能源的化工产品。每吨液氨的理论能耗为 21.28GJ,实际能耗远比理论能耗多,随着原料、工厂规模、流程与管理水平不同而有差异。
日产 1000t氨的大型合成氨装置生产液氨的实际能耗约为理论能耗的两倍(表2[ 大型氨厂生产合成氨的实际能耗])。
3、工艺复杂、技术密集。氨合成是在高压高温和催化剂存在下进行的,为气固相催化反应过程。由于氨合成催化剂(见无机化工催化剂)很易受硫的化合物、碳的氧化物和水蒸气毒害(见催化剂中毒)。
而从各种燃料制取的原料气中都含有不同数量的这些物质,故在原料气送往氨合成前,需将有害物质除去。因此合成氨生产总流程长,工艺也比较复杂,根据不同原料及不同的净化方法而有多种流程(见氨)。
Ⅷ 合成氨工艺流程
不要意思,我不能把流程图画出来。学了四年的大学化学,现把一些理论写下来,希望对你有点帮助。
在200MPa的高压和500℃的高温和催化剂作用下,N2+3H2====2NH3,经过压缩冷凝后,将余料在送回反应器进行反应,
合成氨指由氮和氢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存在下直接合成的氨。世界上的氨除少量从焦炉气中回收副产外,绝大部分是合成的氨。
合成氨主要用作化肥、冷冻剂和化工原料。
生产方法 生产合成氨的主要原料有天然气、石脑油、重质油和煤(或焦炭)等。
①天然气制氨。天然气先经脱硫,然后通过二次转化,再分别经过一氧化碳变换、二氧化碳脱除等工序,得到的氮氢混合气,其中尚含有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约0.1%~0.3%(体积),经甲烷化作用除去后,制得氢氮摩尔比为3的纯净气,经压缩机压缩而进入氨合成回路,制得产品氨。以石脑油为原料的合成氨生产流程与此流程相似。
②重质油制氨。重质油包括各种深度加工所得的渣油,可用部分氧化法制得合成氨原料气,生产过程比天然气蒸气转化法简单,但需要有空气分离装置。空气分离装置制得的氧用于重质油气化,氮作为氨合成原料外,液态氮还用作脱除一氧化碳、甲烷及氩的洗涤剂。
③煤(焦炭)制氨。随着石油化工和天然气化工的发展,以煤(焦炭)为原料制取氨的方式在世界上已很少采用。
用途 氨主要用于制造氮肥和复合肥料,氨作为工业原料和氨化饲料,用量约占世界产量的12%。硝酸、各种含氮的无机盐及有机中间体、磺胺药、聚氨酯、聚酰胺纤维和丁腈橡胶等都需直接以氨为原料。液氨常用作制冷剂。
贮运 商品氨中有一部分是以液态由制造厂运往外地。此外,为保证制造厂内合成氨和氨加工车间之间的供需平衡,防止因短期事故而停产,需设置液氨库。液氨库根据容量大小不同,有不冷冻、半冷冻和全冷冻三种类型。液氨的运输方式有海运、驳船运、管道运、槽车运、卡车运
合成氨是以碳氨为主要原料, 我司可承包的 合成氨生成成套项目, 规模有 4×104 吨/年, 6×104 吨/年, 10×104 吨/年, 30×104 吨/年, 其产品质量符合中国国家标准.
1. 工艺路线:
以无烟煤为原料生成合成氨常见过程是:
造气 -> 半水煤气脱硫 -> 压缩机1,2工段 -> 变换 -> 变换气脱硫 ->压缩机3段 -> 脱硫 ->压缩机4,5工段 -> 铜洗 -> 压缩机6段 -> 氨合成 -> 产品NH3
采用甲烷化法脱硫除原料气中CO. CO2 时, 合成氨工艺流程图如下:
造气 ->半水煤气脱硫 ->压缩机1,2段 ->变换 -> 变换气脱硫 -> 压缩机3段 ->脱碳 -> 精脱硫 ->甲烷化 ->压缩机4,5,6段 ->氨合成 ->产品NH3
2. 技术指标:
(1) 原料煤: 无烟煤: 粒度15-25mm 或25-100mm
固定75%蒸汽: 压力0.4MPa, 1-3MPa
(2) 产品: 合成氨:氨含量(99.8%) 残留物含量(0.2%)
3. 消耗定额: ( 以4×104 吨/年计算)
(1) 无烟煤( 入炉) : 1,300kg
(2) 电: 1,000KWH( 碳化流程), 1,300KWH( 脱碳流程)
(3) 循环水: 100M3
(4) 占地: 29,000M2
4. 主要设备:
(1) 造气炉
(2) 压缩机
(3) 铜洗
(4) 合成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