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解精炼铜(电解池)(2)2H
+ +2e
- = H
2 ↑4AgNO
3 +2H
2 O

4Ag+4HNO
3 +O
2 ↑
(3)C池(4)21.6 6.4
B. 为了测定MgCO3nH2O中的n值。某同学设计如右图实验装置
分液漏斗;
收集从广口瓶在逸出的气体;
驱赶广口瓶中溶液里的CO2气体;
n=(1-84a)/(18a);
有一些CO2未被完全吸收;
n=[(100-82.3)/18]/(39.5/40)
C. 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蒸腾作用。取三支试管,各注`````````````````
一组是甲和乙,变量时温度,实验结果是甲液面下降大;另一组是甲和丙,变量是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实验结果是甲液面下降大,实验结论是蒸腾作用与温度、接触面积等因素有关。
D. 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来测定钠的相对原子质量(已知氢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其步骤如下:①
都不是答案
我已经解答了呀
E. 为了探究菜豆种子萌发所需的条件,某同学设计 了如右图的实验, (说明:A,B,C三个装置都放在光照条件下
子叶,胚根
水分和空气
B,取另一组跟B条件一样的,用黑布罩住,一星期后观察.
F. 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装置探究“分子的性质实验”图Ⅰ是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大烧杯中的实验现象是__
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性氨气遇到的酚酞试液变红.图I是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版学实验权,大烧杯中的实验现象是甲烧杯中溶液由无色逐渐变红,丙烧杯内无明显变化;
甲烧杯中溶液由无色逐渐变红,丙烧杯内无明显变化(液面下降也可),此实验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分析讨论】:
(1)E试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与B、C中的酚酞溶液做对照或者对比;
(2)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①浓氨水显碱性②分子在不断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3)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能够防止氨气扩散到空气中,污染大气;能够得出在不同温度下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的差异.
故答案为:(1)与B、C中的酚酞溶液做对照或者对比;
(2)①浓氨水显碱性②分子在不断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3)能够防止氨气扩散到空气中,污染大气;能够得出在不同温度下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的差异.
G. 为了探究菜豆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条件,某同学设计了如右图的实验,(说明:A.B.C三个装置都放在光照的条
(1)菜豆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里,在种子萌发时,由子叶将营养物质转给胚芽、胚轴、胚根利用.由胚根发育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发育成连接根与茎的部位.
(2)对照组是实验变量没有变化的一组B组,实验组是变量有变化的一组A、C组..因此,如果参照该实验来探究菜豆种子萌发是否需要光,我们应该选择B组装置作为对照,还需要的另一实验组仿照B组进行,D组是用菜豆种子、湿棉花、在无光的条件下(遮光).如D组也萌发,表明种子的萌发与光无光,如不萌发表明种子的萌发需要光.
故答案为:
(1)子叶;胚根;
(2)B;
.
H. (18分)某同学设计了如下装置用于制取SO 2 和验证SO 2 的性质。分流漏斗内装75%的浓硫酸,锥形瓶内装固
⑴Na 2 SO 3 +H 2 SO 4 =Na 2 SO 4 +SO 2 ↑+H 2 O(2分) ⑵由红色变为无色(2分);先由紫色变为红色,后颜色逐渐褪去(2分);颜色又恢复为原来的红色(2分)⑶Br 2 +SO 2 +H 2 O=4H + +2Br - +SO 4 2- (3分)⑷平衡分液漏斗和锥形瓶内压强,使液体能够顺利流下(3分);防止烧杯内液体倒流入左侧试剂瓶内 (2分)⑸不能(2分)。
I. 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粗略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初中化学)
1、剧烈燃烧,产生很浓的白烟。 2、左 3、4;白磷易燃,着火点较低;空气中氧气约占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J.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作用没有明显的现象,某同学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A、B是气球).(1)若
(1)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导致装置内的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B气球逐渐变大,A气球逐渐变小,故答案为:现象;A气球逐渐缩小,B气球逐渐胀大,原因:CO2气体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被吸收,使锥形瓶内气压减小,外界气体进入气球B; (2)氯气可与水反应:C12+H2O=HCl+HClO,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盐酸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NaOH+HCl=NaCl+H2O,次氯酸钠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次氯酸钠和水,NaOH+HClO=NaClO+H2O,将这三个方程式相加,则会得到:C12+2NaOH=NaClO+NaCl+H2O,故填:C12+2NaOH=NaClO+NaCl+H2O; (3)使装置中产生的现象与(1)中的现象相反,则胶头滴管和锥形瓶中应加入能产生气体的物质,可以是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故填: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
与某同学设计如右图的装置相关的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