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小学科学创新实验案例(就是改进课本上的教师或学生实验)哪里有
岩石的风化实验:用鹅卵石在酒精灯上烤,一节课完成不了,所以必内须创新:把鹅卵石改成容小砖块;器材:小砖块、酒精灯、火柴、镊子、烧杯、水;学生分组实验,提问引导自主探究,根据所给器材,怎么样让岩石风化成碎末?分组小声讨论,举手发言,开始实验;为什么有的组实验没有成功?让学生自己查找原因。提示:应该在外焰烤3分钟,再放进水里,反复8次左右。(参考)
『贰』 小学科学实验设计方案
会跳远的乒乓球
思考:乒乓球放在高脚杯中,你怎样吹气,球才会跳出杯子呢?
材料:高脚杯2个、乒乓球1个
操作:
1 把两个高脚杯并排放置
2 将乒乓球放在第一个杯子中。
3 从不同角度吹气,看看乒乓球有什么状况:对着球的侧面吹气;对着球的上方吹气
讲解:
1、向球的侧面吹气,乒乓球不容易跳到第二个杯子里去(或跳出来)
2、向球的上方吹气,上方压力变小,乒乓球会浮起来,继续吹,就跳入第二个杯子去了
创造:换个新方法也能让乒乓球跳到下一个杯子里
会吹泡泡的瓶子
思考:你知道瓶子是怎样吹泡泡的吗?
材料:饮料瓶1个、冷热水各1杯、彩色水一杯、大盘子1个、橡皮泥1块、吸管若干
操作:
1 将吸管逐一连接,形成长管(连接口用胶带封好)。
2 将吸管放入瓶中,并用橡皮泥密封住瓶口,然后把瓶子放置在盘子中。
3 弯曲吸管,使吸管另一端进入有色水的玻璃杯中。
4 向瓶子壁上浇热水,杯子中的吸管会排放大量气泡。
5 向瓶子壁上浇冷水。
6 玻璃杯中的水会经过吸管流入瓶中。
讲解:
1 因为塑料瓶很薄,于是热可以穿过瓶壁,进入瓶子中的空气里。
2 瓶子中的空气受热后会膨胀。
3 水中的气泡就是空气膨胀时,被挤出瓶子的空气。
4 瓶子中的空气遇冷时收缩。
5 瓶子中的空气收缩时,水便占据了剩余的空间。
创造:瓶子盖太紧时,你知道如何用最好的方法打开它吗?
自己会走路的杯子
思考:杯子没有腿,它是怎样从上面走下来的
材料:杯子一个、蜡烛、火柴、玻璃、两本书、水
操作:
1、用一块玻璃板,放在水里浸一下
2、玻璃一头放在桌子上,另一头用几本书垫起来(高度约5厘米)
3、拿一个玻璃杯,杯口沾些水,倒扣在玻璃板上。
4、用点燃的蜡烛去烧杯子的底部,玻璃杯会自己缓缓地向下走去。
讲解:
当烛火烧杯底时,杯内的空气渐渐变热膨胀,要往外挤,但是,杯口是倒扣着的,又有一层水将杯口封闭,热空气
跑不出来,只能把杯子顶起一点儿,在自身重量的作用下,就自己下滑了。
纸杯旋转灯
思考:蜡烛纸杯灯为什么会转动?
材料:纸杯2个、牙签1支、蜡烛1支、胶带1卷、绳子1根、剪刀1把
操作:
1、取一纸杯,在杯身对称处各剪开一个方形大口,在杯底固定上蜡烛,作为灯的底座。
2、另一个纸杯则在杯身约等距离位置剪出三四个长方形的扇叶,在杯底中央处穿上绳子,并用牙签棒固定,作为灯的上座。
3、将两个纸杯上下对口用胶带贴好固定。
4、点上蜡烛,拉起绳子,看看有什么现象产生。
讲解:
1、蜡烛燃烧的时候,火焰尖端多呈朝上的方向。
2、空气受热会上升,然后沿着上方纸杯的扇叶口流动,因而造成旋转的现象。
创造:
你能让蜡烛纸杯灯向相反的方向转动吗?
注意:
注意蜡烛燃烧时的安全!
『叁』 老师您好!请您帮忙:小学科学改进创新实验题“利用傅科摆的原理,重新设计或者改进实验,证明地球在自转
http://eblog.cersp.com/userlog/1828/archives/2008/881481.shtml
这里有具体的实验方法,结论,希望有帮助
『肆』 你觉得在小学科学实验设计步骤中,最重要的步骤是哪一个请说明原因。
你觉得在小学科学实验设计步骤中,最重要的步骤就是要越有方法
『伍』 小学科学教师创新实验设计方案
你可以把自己曾经做过的一次感觉良好的实验过程再加已修改、补充,相信那应该不错!
『陆』 跪求小学科学创新实验案例(就是改进课本上的教师或学生实验)!谢谢
小学科学创新实验案例(就是改进课本上的教师或学生实验)我这里有,不知你需要哪一课!
『柒』 怎样指导学生进行小学科学实验设计
学生实验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一定的教学程序,运用感觉器官和一定的实验器材,完成实验操作活动,感知在实验中出现的事物和现象,并得出科学性的结论和规律的活动过程。它能使每个学生都有动手、动脑的机会,使学生的观察能更加仔细认真地进行。为此,教师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多下功夫,课前精心准备 教师要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选好实验内容,熟悉教材中每一个实验的特点,以便于学生进行定性、定量、定时的操作。教师还要检查分组实验器材的数量、可靠程度,做好课前的各种物质准备工作,布置好实验所需的实验环境, 例如:做摩擦起电实验时,教室需要保持干燥,做露、霜的形成实验时,地面要适当洒水。教师对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事先要有准备,如使用酒精灯时,桌面要放湿布,以便酒精洒出时能及时灭火,只有这样, 才能做好分组实验。 二、严密组织,指导实验操作 小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动性与表现欲望,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在设计实验时包含要解决问题的小实验、小游戏等,创造出一个让学生积极要求解决问题的环境 ,让他们在实验兴趣的驱使下动手操作。如:教学《叶画》一课时, 让学生根据采集制作的不同叶型的叶子,通过剪、拼、粘、贴等方法制作出金鱼、小树、春天等有趣的叶画,这样,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培养其审美能力。2、训练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技巧 学生只有正确地操作,才能产生理想的实验结果,获得可靠的数据,提高实验成功率。教师可以根据某些仪器的操作过程,对学生进行指导。如:酒精灯的使用,教师的示范指导可归纳为检查、揭帽、侧点、加热、盖灭。实际操作就是用前检查灯体、酒精量多少、灯芯状况, 揭掉灯帽,用火柴从侧面接触灯芯,用火焰的外焰加热,使用完毕后用灯帽盖灭酒精灯。学生开始操作后,教师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大多数学生的操作上,注意发现学生共性的操作错误,及时提醒学生,必要时进行正确的示范操作。在进行普遍指导的同时,教师还应注意个别指导,对操作困难或不认真、不仔细的学生多予以指导,防止操作技能的不均衡性。总之,教师要依据学生特点,做到因材施教,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提高。 三、在实验过程中,指导学生注意分析、观察、联想、思维 实验中的现象多是在动态中产生的,如物体振动时的发声,电路闭合时灯泡的发光等。观察动态事物与静态事物方法是不同的,需要学生注意力的高度集中、敏捷,并适时捕捉现象发生的时机。有些实验是连续的,例如,说明氧气性质的实验,实验现象是在动态变化产生,学生观察到带有火星的木条在刚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口时,开始重新燃烧,伸入瓶中后剧烈燃烧发出明亮的白光,过一段时间后,火焰熄灭,瓶口充满“白气”,瓶中澄清的石灰水变得浑浊。这一系列问题使学生产生了联想和思维,这种高度的兴奋会使学生产生探究原因的积极性,并推导出正确的结论。这样,学生就会善于在动态变化中获取准确的实验现象,提高观察、分析能力。 四、开展好课外实践活动、 由于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有些实验无法在课上完成, 教师要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的实验活动,以弥补课堂分组实验的不足。如指导学生利用一些材料制作教具,既可以解决教学仪器短缺的问题,节省资金,又可以使学生充分理解所学知识。 综上所述,实验教学是学生各种能力的综合训练过程,在每个环节中都体现了对学生进行观察、操作、思维的训练。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对实验教学予以高度重视,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使实验教学在自然教学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捌』 关于小学科学创新实验,举例说明
气体举重机
如果有人说,他能用呼出的气把10公斤重的东西升上一定的高度,你一定会认为他是在吹牛:“哪会有这样的事呢?根本不可能!”
可是,只要我告诉你一个简单的方法,呼出的气是完全可以举起10公斤重物的,你自己也能做到这一点,不信,你自己试一试。
材料准备:在桌子上放一个结实的长方形纸袋或是一个塑料袋,大小能放进两本厚书就行。再在上面放上一大堆书——拿你能找到的最厚、最重的书。这时,你可以开始往袋里吹气了。
注意:吹气口应该很小,这样吹起来比较容易一些,不需要费很大的力气。
吹气要慢一些,吹得要匀一些。你会发现你吹出来的气,进到袋里以后,随着袋子慢慢地鼓涨,轻而易举地就把上面一大堆书举起来了。这时,你会兴奋起来——原来我呼出来的气有这样神奇的作用呀!
其实,只要这个纸袋或塑料袋的尺寸是10厘米×20厘米(200平方厘米),你只要吹出稍微比一个大气压大一点的气,就可以使袋子得到一个20公斤的力。因此,很容易举起10公斤的重物。
『玖』 如何做好小学科学观察实验的设计
一、实验设计要符合科学学科的特点
二、实验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三、实验设计要联系当地的自然条件
教学的实践过程也是教学方法的探索研究过程,好的实验设计思想有利于学生有效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技能和能力,有利于义务教材内容的完成,也有待教师更进一步地探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