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乙酸乙酯的实验室制法装置图是什么
这里你看看吧回答
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lm=-1&cl=2&word=%D6%C6%C8%A1%D2%D2%CB%E1%D2%D2%F5%A5
B. 如图为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图.试回答:(1)B中所盛试剂是______,其作用是______.伸入B中的导管
(1)制备乙酸乙酯时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乙酸乙酯,目的是除去乙醇内和乙酸、降低乙酸容乙酯的溶解度,产物便于分层;导管不能插入溶液中,防止饱和碳酸钠溶液吸入反应试管中,
故答案为:饱和Na2CO3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和乙醇,有利于乙酸乙酯的分离;防止液体发生倒吸;
(2)乙酸乙酯密度小于饱和碳酸钠溶液,会浮在上层,乙酸乙酯为无色透明的油状液体具有果香气味;乙酸与乙醇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
故答案为:果香;取代.
C. 实验室用图示装置制取乙酸乙酯.(1)浓H2SO4的作用是:①______,②______.(2)右边收集试管内装有___
(1)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需浓硫酸作催化剂,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回,浓硫酸吸水利于答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方向移动,浓硫酸的作用为催化作用,吸水作用,
故答案为:催化剂;吸水剂;
(2)制备乙酸乙酯时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目的是中和挥发出来的乙酸,使之转化为乙酸钠溶于水中,便于闻乙酸乙酯的香味;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便于分层得到酯;导管不能插入溶液中,导管要插在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伸入液面下可能发生倒吸;液体乙酸乙醇沸点低,加热要加碎瓷片,防止暴沸;
故答案为: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挥发出来的乙酸和乙醇,减小乙酸乙酯溶解度,有利于分层;防止倒吸;防止暴沸;
(3)酯化反应的本质为酸脱羟基,醇脱氢,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该反应为可逆反应为CH3COOH+CH3CH2OH
浓硫酸 |
D. 如图为某实验小组制取乙酸乙酯的实验装置图,烧瓶中盛有乙醇和浓H2SO4.反应时,将乙酸从分液漏斗滴入烧
①酯化反应中,羧酸脱去羟基,醇脱去氢原子,所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C2H518OH?CH3CO18OC2H5+H2O, 故答案为:CH3COOH+C2H518OH?CH3CO18OC2H5+H2O; ②仪器A为冷凝管,为了提高冷凝效果,通水方法为逆向,即从b进水,a出水, 故答案为:冷凝管;b; ③乙酸和乙醇能够溶于碳酸钠溶液,而乙酸乙酯不溶于碳酸钠溶液,所以试剂a为饱和碳酸钠溶液;根据流程可知,试剂b将醋酸钠转化成醋酸,由于硝酸和盐酸具有挥发性,试剂b为硫酸;操作方法(1)分离互不相溶的混合液体,操作方法为为分液;操作方法(2)将乙醇与混合液分离,分离方法为蒸馏;操作(3)将乙酸从混合液分离,分离方法为为蒸馏, 故答案为:Na2CO3;H2SO4;分液;蒸馏;蒸馏.
E. 如图为制取乙酸乙酯的实验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1)揭示实验原理①乙酸与乙醇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加
(1)①酯化反应中羧酸提供羟基,醇应该氢原子,所以反应的机理可以表示为CH3COOH+H18OCH2CH3 浓硫酸 |
F. 下图为制取乙酸乙酯的实验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揭示实验原理乙酸与乙醇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加热可
①  ②否。醇和羧酸都失H,所以H换成D无法指示何种物质脱羟基。反应速率低,达不到回催化剂活答性温度;温度过高利于平衡逆向移动,酯产率降低。用分水器能够在反应进行时很容易的把水分离出来,从而使平衡正向移动,提高乙酸乙酯的产率。酚酞。碳酸钠层呈红色,上层的酯层呈无色。
G. 制取乙酸乙酯:用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导管不应该插到液面下
H. 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制取装置图和步骤
一、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图: 
三、装置中通蒸汽的导管不能插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之中目的: 防止由于加热不均匀,造成Na2CO3溶液倒吸入加热反应物的试管中。
I. 急!!!求实验装置图 !!!!乙酸乙酯的水解
有 视频,看看吧http://dv.ouou.com/play/v_e42b6ecf1ec21.html (1)实验目的:让学生掌握乙酸乙酯的水解
{2)实验用品:试管、乙酸乙酯、蒸馏水、稀硫酸、30%NaOH溶液
(3)实验步骤:
①取三支试管,分别向各试管中加入6滴乙酸乙酯,然后向第一支试管中加5.5mL蒸馏水;向第二支试
管里加0.5mL稀硫酸(1:5)和5mL蒸馏水;向第三支试管里加0.5mL30%氢氧化钠溶液和5mL蒸馏水。振荡
均匀后,把三支试管都放人70℃~80℃的水浴里加热,几分钟后闻三支试管内液体的气味。
②现象:第一支试管里乙酸乙酯的气味没有多大变化;第二支试管里还剩一点乙酸乙酯的气味;第三
支试管里乙酸乙酯的气味就全部消失了。
(4)实验注意问题:
①为了使实验有说服力,应取相同体积的酯和其它溶液。
②加入酯的量要少,否则短时间内水解不彻底。
③应用70℃—80℃的水浴加热,温度低反应速度太慢,温度高则使酯挥发;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
因不易控制温度。
(5)几点说明:
①在有酸或碱存在的条件下,酯类跟水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相应的酸或盐和醇。
②若无酸或碱存在的条件下,酯也能水解.只是水解速度很慢(如通常情况下,乙酸乙酯需16年才可达
到水解平衡)。
③因该反应为可逆反应,且生成物有酸,所以当有碱存在时,碱跟水解生成的酸发生中和反应,使反
应进行到底,酯完全水解,所以气味完全消失。油脂在碱存在的情况下水解又叫皂化反应。
④酸只起催化作用,缩短达到平衡用的时间,酯不能完全水解,只能水解一部分,故气味还剩一点,
不能完全消失。
J. 右图是实验室制乙酸乙酯的实验装置图:(1)写出试管A中各试剂的名称______(2)试管A中的要放入碎瓷片,
(1)试管A中发生反应生成乙酸乙酯,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加热的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 故答案为:乙酸、乙醇、浓硫酸; (2)对于液体加热蒸馏,应加入碎瓷片,防止暴沸; 酸与乙醇需浓硫酸作催化剂,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浓硫酸吸水利于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方向移动,故浓硫酸的作用为催化剂、吸水剂; 故答案为:防止暴沸;催化作用、吸水作用; (3)乙酸乙酯不溶于水,溶液分层,密度比水小,乙酸乙酯在上层,故现象为溶液分层,油层在上; 乙醇与乙酸都易挥发,制备的乙酸乙酯含有乙醇与乙酸,通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乙酸乙酯,中和挥发出来的乙酸,使之转化为乙酸钠溶于水中,便于闻乙酸乙酯的香味,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便于分层得到酯; 故答案为:溶液分层,油层在上;反应掉挥发出来的乙酸,使之转化为乙酸钠溶于水中,便于闻乙酸乙酯的香味,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便于分层得到酯; (4)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可以用分液的方法分离,分离乙酸乙酯时先将盛有混合物的试管充分振荡,使乙酸、乙醇溶解,静置分层后取上层得乙酸乙酯,分液使用的仪器是分液漏斗、烧杯等. 故答案为:分液;分液漏斗、烧杯. |
与乙酸乙酯实验装置示意图相关的资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