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黄连盐酸小檗碱的提取实验
黄连素,学名“盐酸小檗碱”,是从黄连、黄檗中提练出来的一种生物碱,对多种细菌,特别对痢疾杆菌作用最强,通常用于治疗细菌性胃肠炎、痢疾等消化疾病。
长期大量服用黄连素的副作用:
首先是导致肠道PH值(酸碱度)的改变,影响肠道消化酶的活性;
其次渗透压高,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将刺激肠道蠕动速度加快,食物靡团和肠道接触的有效时间减少,减短了吸收营养物质的时间;
第三是药物对肠道益生菌(正常菌群)的活性,有抑制作用,长期服用某些药物,会破坏人对维生素族及脂肪酸的吸收,而导致各种系统出现疾病。
㈡ 从黄连中提取黄连素的思考题
黄连素是一种生物碱,在水中的溶解度不是很大(因为是有机物)。但当加入1%HAc以后,生物碱就转化成有机盐类,溶解度就增大了许多,便于富集和提高提取率
㈢ 黄连中黄连素的提取的方法有哪些
1.提取:称取2g中药黄连,在研体中捣碎后,放入100ml圆底烧瓶中,加入20ml 95%的乙醇,安装球形回流冷凝管,用水浴加热回流,待温度上升至七十摄氏度时,控制温度在七十摄氏度,回流0•5个小时。 2.过滤浓缩:0•5个小时后,撤掉酒精灯,放置一个小时,安装漏斗,过滤。将滤液放入坩埚中,加热,浓缩至棕红色糖浆状,加入30-40ml醋酸,加热溶解,过滤,在滤液内滴加浓盐酸直至出现浑浊状(PH=1),放置冷却得到粗品。 3.重结晶:将粗品用蒸馏水重结晶三次。得到精致小檗碱。小檗碱的溶液中会有结晶体析出。
㈣ 从黄连中提取黄连素
1、黄连素的提取方法很多, 如浸渍法、煎煮法、渗滤法、一般回流提取法、连续回流法、超声提取法、超临界萃取等。不同的提取工艺对黄连素提取率有影响。
2、不同萃取溶剂、萃取温度、萃取时间、料液配比都队黄连素提取率有影响。
㈤ 黄连中黄连素的提取与纯化实验设计 很急······ 高分答谢···
黄连素(小聚碱)是抗菌消炎药,它能溶于水,(每20毫升水溶解1克),难溶于有机溶剂,但黄连素的盐酸盐都难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利用这个特性可以对它进行提取。
一、原料
原料为刺黄连,黄柏的叶、皮、根,硫酸、生石灰、食盐和浓度为95%的酒精。
二、提取方法
(一)硫酸浸取法
1.浸取:取刺黄连、黄柏破碎成粉,用0.5%硫酸水溶液浸泡24小时,经常予以搅拌。将浸泡液进行过滤,滤液为黄连素的硫酸盐,加石灰乳,调节滤液pH值至8~9,使硫酸根与石灰中和生成硫酸钙沉淀,药材中其他杂质也随之沉淀:吸取上层清液以供盐析。
2.盐析:在清液中加入清液量5~6%的食盐,使黄连素在浓食盐水溶液中沉淀析出,待沉淀完全后予以过滤,滤饼即为黄连素的粗制品。将粗制品放进5倍的沸水中溶解,趁热过滤以除杂质。往滤液中加盐酸,调pH值为2,待冷却后即析出较纯的黄连素结晶,过滤,在80℃恒温下烘于即得成品盐酸黄逢素。
(二)石灰法
将黄柏或小檗破碎成粉,加入1/10量的生石灰细粉,再加50倍的冷水浸泡,并经常搅拌, 24小时后过滤,得棕红色滤液(滤饼还可再次浸取),加入滤液量5%的食盐,搅拌使之溶解,黄连素便在盐水溶液中沉淀析出。待沉淀完全后予以过滤,滤饼即为黄连素粗制品。将粗制品加入20倍沸水中溶解,后加盐酸调节pH值为2,待冷却后析出较纯的黄连素结晶,滤出,在80℃恒温下烘干即得成品盐酸黄连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