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机械传动有哪些种类各种传动的优点和缺点有哪些
带传动:结构简单,安装和维护方便,传动效率较高,缺点是带用时间长了会拉长和磨损,易打滑。同步带传动:传动可靠,不打滑,价格比普通带传动较高。链传动:传动可靠,中心距可调整,安装和维修方便,占空间较大。齿轮传动:传动可靠,可传递较大载荷,精度低时有噪声。蜗轮蜗杆传动:传动速比较大,可传递较大负荷,传动效率较低,易发热。摩擦传动,靠磨擦力传动,结构紧凑,操作方便,效率较低。
还有行星轮传动、针轮摆线传动、螺纹传动、棘轮传动等等。
㈡ 机械中带传动的优缺点
优点:
1、可用于两轴中心距离较大的传动;
2、带具有弹性,可缓和冲击和振动载荷,运转平稳,无噪声;
3、当过载时,带即在轮上打滑,可防止其他零件损坏。
缺点:
1、传动的外廓尺寸较大;
2、由于带的弹性滑动,不能保证固定不变的传动比;
3、轴及轴承上受力较大。
利用张紧在带轮上的柔性带进行运动或动力传递的一种机械传动。根据传动原理的不同,有靠带与带轮间的摩擦力传动的摩擦型带传动,也有靠带与带轮上的齿相互啮合传动的同步带传动。
(2)火车传动装置设计优点扩展阅读:
带传动具有结构简单、传动平稳、能缓冲吸振、可以在大的轴间距和多轴间传递动力,且其造价低廉、不需润滑、维护容易等特点,在近代机械传动中应用十分广泛。
摩擦型带传动能过载打滑、运转噪声低,但传动比不准确(滑动率在2%以下);同步带传动可保证传动同步,但对载荷变动的吸收能力稍差,高速运转有噪声。 带传动除用以传递动力外,有时也用来输送物料、进行零件的整列等。
摩擦型带传动工作时,由于带轮两边的拉力差及其相应的变形差形成弹性滑动,导致带与从动轮的速度损失。弹性滑动率通常在1%~2%之间。
严重滑动,特别是过载打滑,会使带的运动处于不稳定状态,效率急剧降低,磨损加剧,严重影响带的寿命。滑动损失随紧、松边拉力差的增大而增大,随带体弹性模量的增大而减小。
㈢ 传动装置都有哪些作用
汽车传动系的基本功能就是将发动机发出的动力传给驱动车轮。它的首要任务就是与汽车发动机协同工作,以保证汽车能在不同使用条件下正常行驶,并具有良好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为此,汽车传动系都具备以下的功能:
1、减速和变速:
我们知道,只有当作用在驱动轮上的牵引力足以克服外界对汽车的阻力时,汽车才能起步和正常行驶。由实验得知,即使汽车在平直得沥青路面上以低速匀速行驶,也需要克服数值约相当于1.5%汽车总重力得滚动阻力。以东风EQ1090E型汽车为例,该车满载总质量为9290kg(总重力为91135N),其最小滚动阻力约为1367N。若要求满载汽车能在坡度为30%的道路上匀速上坡行驶,则所要克服的上坡阻力即达2734N。东风EQ1090E型汽车的6100Q-1发动机所能产生的最大扭距为353Nm(1200-1400rpm)。假设将这以扭距直接如数传给驱动轮,则驱动轮可能得到的牵引力仅为784N。显然,在此情况下,汽车不仅不能爬坡,即使在平直的良好路面上也不可能匀速行驶。
另一方面,6100Q-1发动机在发出最大功率99.3kW时的曲轴转速为3000rpm。假如将发动机与驱动轮直接连接,则对应这一曲轴转速的汽车速度将达510km/h。这样高的车速既不实用,也不可能实现(因为相应的牵引力太小,汽车根本无法启动)。
2、减速作用:
为解决这些矛盾,必须使传动系具有减速增距作用(简称减速作用),亦即使驱动轮的转速降低为发动机转速的若干分之一,相应地驱动轮所得到的扭距则增大到发动机扭距的若干倍。
汽车的使用条件,诸如汽车的实际装载量、道路坡度、路面状况,以及道路宽度和曲率、交通情况所允许的车速等等,都在很大范围内不断变化。这就要求汽车牵引力和速度也有相当大的变化范围。对活塞式内燃机来说,在其整个转速范围内,扭距的变化范围不大,而功率的及燃油消耗率的变化却很大,因而保证发动机功率较大而燃油消耗率较低的曲轴转速范围,即有利转速范围很窄。为了使发动机能保持在翻译公司有利转速范围内工作,而汽车牵引力和速度有能在足够大的范围内变化,应当使传动系传动比(所谓传动比就是驱动轮扭距与发动机扭距之比以及发动机转速与驱动轮转速之比)能在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变化,即传动系应起变速作用。
3、差速作用
当汽车转弯行驶时,左右车轮在同一时间内滚过的距离不同,如果两侧驱动轮仅用以根刚性轴驱动,则二者角速度必然相同,因而在汽车转弯时必然产生车轮相对于地面滑动的现象。这将使转向困难,汽车的动力消耗增加,传动系内某些零件和轮胎加速磨损。所以,我们需要在驱动桥内装置具有差速作用的部件——差速器,使左右两驱动轮可以以不同的角速度旋转。
㈣ 汽车传动系统的布置是怎样的有什么优点
汽车传动系统的总体布置主要是根据发动机与驱动车轮的位置划分的,一般有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和发动机前置全轮驱动等。
发动机前置的优点是操纵性好、发动机散热性好;发动机后置的优点是乘客舱发动机运转噪声小、空气污染小。驱动轮的布置主要是考虑整车的驱动能力及加速能力,即负荷较大的车轮为驱动轮。
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简称前置后驱,英文简称FR。发动机布置在汽车前部,动力经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驱动桥,最后传到驱动车轮,使汽车行驶。这种布置形式应用广泛,适用于除越野汽车外的各类汽车,如大多数的货车、部分乘用车和部分客车都采用这种布置形式。
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简称前置前驱,英文简称FF。发动机布置在汽车前部,动力经离合器、变速器、前驱动桥,最后传到前驱动车轮,使汽车行驶。这种布置形式在变速器与驱动桥之间省去了万向传动装置,使结构简单紧凑,整车质量小,高速行驶时操纵稳定性好。大多数乘用车采用这种布置形式,但这种布置形式的乘用车爬坡性能差,豪华乘用车一般不采用,而是采用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的布置形式。
根据发动机布置的方向可分为发动机前横置前轮驱动和发动机前纵置前轮驱动。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简称后置后驱,英文简称RR。发动机前置全轮驱动简称全轮驱动,英文简称XWD。
㈤ 火车的传动系统是怎么样的
内燃机车的传动装置原理
1、电传动
直流电传动、交直流电传动和交直交(简称交流)电传动。东风、东风2和东风3型机车,为直流电传动机车;东风4型以后研制的电传动内燃机车,均为交直流电传动机车 。1999年以后陆续出现了一些交流传动机车。比较成功的有大连厂的东风4DJ型 和戚墅堰厂的东风8CJ型。国产电传动机车都命名为东风*型进口的则是ND*型。电传动机车在国内最知名的是由戚墅堰机车车辆厂制造的东风11G型和东风8B型。
2、液力传动
一般(机械换向)液力传动和液力换向的液力传动;另有一种为液力一机械传动。北京型和东方红系列机车均为液力传动机车;多数GK系列工矿机车为液力换向机车。国产的液力传动一般是东方红*型和北京*型 还有工矿机车GK系列 进口的则是NY*型。液力传动机车在国内最知名的 就属美国通用电器公司的ND5型了。
3、机械传动
国内很少见;只在小功率的地方铁路和工矿机车上少有运用。
交直流电传动机车动作原理
机车蓄电池供96V启动,80KW启动发电机。启动发电机发动机车柴油机,柴油机运转带动同步主发电机运行,45KW的感应子励磁机通过整流输出直流电给同步主发电机转子励磁,主发电机正常发电,(当柴油机运转后 启动发电机转成他励发电机运行发出110V恒定直流电,供给空压机以及一些机车辅助设备,另外再给机车蓄电池充电),同步主发电机发出三相交流电,经过主整流柜,供给六台直流牵引电机,最后,机车启动。
㈥ 带传动的优点是
优点:传动平稳、缓冲吸振、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维护方便、 有良好的挠性和弹性内、过载打滑。
根据用途不容同,带传动可分为一般工业用传动带、汽车用传动带、农业机械用传动带和家用电器用传动带。摩擦型传动带根据其截面形状的不同又分平带、V带和特殊带(多楔带、圆带)等。
传动带的种类通常是根据工作机的种类、用途、使用环境和各种带的特性等综合选定。若有多种传动带满足传动需要时,则可根据传动结构的紧凑性、生产成本和运转费用,以及市场的供应等因素,综合选定最优方案。
(6)火车传动装置设计优点扩展阅读
带传动的注意事项:
(1)安装:减小中心距,松开张紧轮,装好后再调整。
(2)V带注意型号、基准长度。
(3)两带轮中心线平行,带轮断面垂直中心线,主、 从动轮的槽轮在同一平面内,轴与轴端变形要小。
(4)定期检查。不同带型、不同厂家生产、不同新旧程度的V带不宜同组使用。
(5)保持清洁,避免遇酸、碱或油污使带老化。
㈦ 机械传动有哪些种类及其各种传动的优点和缺点
机械传动有多种形式,主要可分为两类:①靠机件间的摩擦力传递动力和运动的摩擦传动,包括带传动、绳传动和摩擦轮传动等。摩擦传动容易实现无级变速,大都能适应轴间距较大的传动场合,过载打滑还能起到缓冲和保护传动装置的作用,但这种传动一般不能用于大功率的场合,也不能保证准确的传动比。②靠主动件与从动件啮合或借助中间件啮合传递动力或运动的啮合传动,包括齿轮传动、链传动、螺旋传动和谐波传动等。啮合传动能够用于大功率的场合,传动比准确,但一般要求较高的制造精度和安装精度。 机械传动按传力方式分,可分为 : 1 摩擦传动。 2 链条传动。 3 齿轮传动。 4 皮带传动。 5 涡轮涡杆传动。 6 棘轮传动。 7 曲轴连杆传动 8 气动传动。 9 液压传动(液压刨) 10 万向节传动 11 钢丝索传动(电梯中应用最广) 12 联轴器传动 13 花键传动。 1、带传动的特点 由于带富有弹性,并靠摩擦力进行传动,因此它具有结构简单,传动平稳、噪声小,能缓冲吸振,过载时带会在带轮上打滑,对其他零件起过载保护作用,适用于中心距较大的传动等优点。 但带传动也有不少缺点,主要有:不能保证准确的传动比,传动效率低(约为0.90~0.94),带的使用寿命短,不宜在高温、易燃以及有油和水的场合使用。 2,齿轮传动的基本特点 1、齿轮传递的功率和速度范围很大,功率可从很小到数十万千瓦,圆周速度可从很小到每秒一百多米以上。齿轮尺寸可从小于1mm到大于10m。 2、齿轮传动属于啮合传动,齿轮齿廓为特定曲线,瞬时传动比恒定,且传动平稳、可靠。 3、齿轮传动效率高,使用寿命长。 4、齿轮种类繁多,可以满足各种传动形式的需要。 5、齿轮的制造和安装的精度要求较高。4. 链传动的特点 1)能保证较精确的传动比(和皮带传动相比较) 2)可以在两轴中心距较远的情况下传递动力(与齿轮传动相比) 3)只能用于平行轴间传动 4)链条磨损后,链节变长,容易产生脱链现象。5. 蜗杆传动的特点 单级传动就能获得很大的传动比,结构紧凑,传动平稳,无噪声,但传动效率低。6. 螺旋传动的特点:传动精度高、工作平稳无噪音,易于自锁,能传递较大的动力等特点。
㈧ 为什么要采用变位齿轮传动正变位传动有何优点
变位齿轮有2个重要功用:一是凑中心距;二是可以选择性的增强或减弱某一齿轮的强度,使齿轮对匹配。
㈨ 齿轮传动系统有哪些优缺点
齿轮传动系统有很多优缺点。
一、齿轮传动系统的优点:
1)瞬时传动比恒定,工作平内稳性较高;
2)采用非容圆齿轮,瞬时传动比可按所需变化规律设计;
3)传动比变化范围大,特别是采用行星传动时,传动比可到100~200(单级),适用于减速或增速传动;
4)速度范围大,齿轮的圆周速度可从V<0.1M/S达到200m/s,或更高;转速可从n<1r/min到20000r/min以上;
5)传递功率范围大,承载能力高;
6)传动效率高,特别是精度较高的圆柱齿轮副,其效率可达η=0.99以上;
7)结构紧凑,如使用行星传动、少齿差传动,或谐波齿轮传动,可使部件更为缩小,成为同轴线传动;
8)维护简便。
二、齿轮传动系统的缺点:
1、制造和安装精度要求较高;
2、不适宜远距离两轴之间的传动;
3、渐开线标准齿轮基本尺寸的名称有齿顶圆、齿根圆、分度圆、模数、压力角等。
㈩ 磁悬浮列车的工作原理
磁悬浮列车由于悬浮起一定的高度,使车轮与导轨脱离,故不能依靠它们之间的摩擦力产生牵引力使车辆前进,而是采用一种叫做直线电机的推进装置作为列车的牵引动力。
直线电机是从旋转电机演变而来的。它的基本构成和作用原理与普通旋转电机类似,就如同将旋转电机沿半径方向切开展平而成。于是,其传动方式也就由旋转运动变为直线运动。
由于技术、安全和经济等方面的原因,特别是轮轨间粘着条件的限制,近代高速轮轨接触式传动系统,已经达到了最大的限制速度。20世纪初,许多发达国家均在探索取代传统的接触传动的新途径,纷纷开展了对直线电机的研究。直线电机最主要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推进力大,运行可靠,灵活性大,适应性强,不受离心力限制以及无噪音、无振动等。
在磁悬浮列车上采用直线电机,按“定子”和“转子”的设置位置分为两种基本形式:
1、长转子、短定子式。这种电机的“定子”安装在车辆的底部,“转子”线圈安装在轨道上;
2、长定子、短转子式。此种方式是将电机的“转子”线圈安装在车辆上,“定子”线圈安装在轨道上。
直线电机的推进原理是:当“定子”线圈接通电流后,产生磁场,沿轨道方向平行移动,“转子”线圈切割磁场产生的电流(或给“转子”线圈通电流),“转子”线圈在“定子”磁场中受电磁力作用,使“定子”和“转子”间产生相对直线运动,推动列车前进。推进力的大小取决于“定子”磁场的强度、“转子”线圈的电流以及线圈的长度。_
直线电机既然是从旋转电机演变而来,自然也有着直线同步电机和直线异步电机之分。在磁悬浮铁路上,直线电机的固定部分只能设置在地面上,运动部分放置在车辆上。其运动部分是“转子”还是“定子”,要根据不同形式的直线电机而定。在实际应用中,直线电机的“定子”和“转子”不可能完全相等,因为在相等的情况下,在列车行进过程中,其相互的电磁耦合部分会越来越小,影响正常运行。必须将“定子”和“转子”作成长短不等,使长的那一级尽可能地长,才能保证在所需行程范围内,得到尽可能满意的电磁耦合状态,从而获得最大的推进力。
一些研究磁悬浮列车起步较早、进站较快的国家,对这两种形式的直线电机都进行了研究,根据不同的磁悬浮方式,采用不同的直线电机,投入实用阶段
常导磁吸式磁悬浮铁路,一般均采用直线异步电机。在磁悬浮列车上安装三相电枢绕组,在轨道上安置垂直的铝制感应轨。这种方式结构比较简单,容易维护,造价低,投入实用时间短,适用于中低速运输系统;主要缺点是功率偏低,不利于高速运行。
随着超导技术的发展,直线同步电机被提高到了应用日程。在超导磁斥式磁悬浮铁路上多采用直线同步电机。处于超导状态下的导体一旦有电流通过,理论上即可保持永久通电状态,无须再继续供电。其超导电磁体安装在车辆上,在轨道沿线设置无源闭路线圈或非磁性金属板。当磁悬浮列车上的超导电磁体通过地面闭路线圈或非磁性金属板时,由于电磁感应而出现的两者之间的排斥力使车体浮起。同时作为磁浮装置的超导电磁线圈的采用,为直线同步电机的激磁线圈处于超导状态提供了方便条件。它们可以共存于同一个冷却系统中,或者同一线圈同时起到悬浮、导向和推进的作用。
直线同步电机与异步电机相比,电动机的功率因数提高了。又由于许多设备移到地面上,线路上的设备和造价增加了,但车辆设计可大大简化,故在超导磁悬浮铁路上均采用直线同步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