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了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小明所在的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A、B为两个规格相同的弹
(1)由于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作用,抵消物体一部分重力,版故弹簧秤A所受拉力减小权,减小数值就是浮力大小;排开的水流入薄塑料袋中,水的重力对弹簧秤B产生一个向下的拉力,故B读数增大,增大数值即为排开水的重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故弹簧秤A减小数值(浮力)等于弹簧秤B增大数值(排开水的重力);
(2)由图象可知,物体的重力G=5.0N,当物体所处深度为10cm时,拉力F=3.0N,则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G-F=5.0N-3.0N=2.0N.
由曲线图可知,金属块的重力G=5N,
∵G=mg,
∴金属块质量m=
=
=0.5kg=500g,
因为浮力为F
浮=2.0N,金属块浸没,
V=V排=
=
=2.0×10
-4m
3=200cm
3金属块的密度ρ=
=
=2.5g/cm
3;
(3)该实验的装置优点是:便于直接比较A、B两个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量,得出结论.
故答案为:(1)变小;变大;等于;
(2)2.0;2.5;
(3)便于直接比较A、B两个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量,得出结论.
2. (1)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块在水平桌面上的运动规律.物块在重物的牵引下开始运动,
①根据某段的平均速度等于中时刻的速度,则有:v5=
=
=1.00m/s
②由纸带可知,计数点7往后做内减速运容动,根据作差法得:
a=
=
(0.0660+0.0460)?(0.106+0.0861) |
(2×0.1)2 |
=-2.00m/s
2.
在减速阶段产生的加速度的力是滑动摩擦力和纸带受的阻力,所以计算结果比动摩擦因素的真实值偏大.
故答案为:1.0,2.0,偏大.
3. 用如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物块m1、m2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m2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m1上拖着的纸带打
(1)根据瞬时速度等于平均速度,则有:v2=
=
m/s=2.4m/s.
在0~2过程中系统动能的增量△E
K=
(内m
1+m
2)v
22=
×0.2×2.4
2J≈0.58J.
系统重力势容能的减小量为(m
2-m
1)gx=0.1×9.8×(0.384+0.216)J≈0.60J.
(2)计数点2时m
2物块所在位置为零势面,计数点3时m
2的重力势能为:E
P=-m
2gh=-0.15×0.264×10=-0.40J;
(3)根据系统机械能守恒有:(m
2-m
1)gh=
(m
1+m
2)v
2则
v
2=
gh
知图线的斜率k=
g=
解得g=9.7m/s
2.
故答案为:(1)0.58,0.60;(2)-0.40J;(3)9.7.
4. 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①请指出该同学在实验操作中存在的两处错误:a______;b
(1)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而该题中接了直流电;重物离打点计时器太回远,这样纸带上上所打点答很少,不利于减小误差.
(2)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则有:vE=
(3)根据mgh=
m
v2?mv | 2
5. 为了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小明所在的兴趣小组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A、B为两个规格相同的弹簧测力
(1)由于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作用,抵消物体一部分重力,故弹簧秤A所受拉力减小,减小数值就是浮力大小;排开的水流入薄塑料袋中,水的重力对弹簧秤B产生一个向下的拉力,故B读数增大,增大数值即为排开水的重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故弹簧秤A减小数值(浮力)等于弹簧秤B增大数值(排开水的重力); (2)由图象可知,物体的重力G=5.0N,当物体所处深度为10cm时,拉力F=3.0N,则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G-F=5.0N-3.0N=2.0N. 由曲线图可知,金属块的重力G=5N, ∵G=mg, ∴金属块质量m= = =0.5kg=500g, 因为浮力为F 浮=2.0N,金属块浸没, V=V排= = 2.0N | 1.0×103kg/m3×10N×/kg× |
=2.0×10 -4m 3=200cm 3金属块的密度ρ= = =2.5g/cm 3; 故答案为:(1)等于;(2)2.0;2.5
6. (1)在做《研究平抛物体运动》这一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1甲所示, 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A.安装
(1)①只有斜槽的末端保持水平,小球才具有水平初速度,其运动才是平抛运动;每次在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小球,是为了使小球有相同的水平初速度;如果小球在运动过程中与木板相接触就会改变它的运动轨迹,使其不是平抛运动,所以木板不仅要放平稳还要在竖直平面内.故A、C选项正确,D选项中,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必须相同,以保证小球有相同的水平初速度; 故选为AC ②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时,除了木板、小球、斜槽、铅笔、图钉、白纸之外,还需要的是器材是米尺、重垂线.米尺的作用是能读出轨迹上某点的坐标.重垂线的作用是确保木板与白纸是在竖直面内,使其与小球运动平面平行. 故选D; ③O、A、B是平抛运动轨迹上的三个点,由题意可知O点是抛出点. 竖直方向:由自由落体运动可得,h= g t 2 ,则有 t=
7. 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加速度与力关系”.现使小车A连接纸带后置于水平放置的一端带有定滑轮的
(1)在匀变速抄直线运动中,中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大小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故有: v2= = =0.504m/s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a= = 0.0579+0.0730?0.0280?0.0429 | 0.22 |
=1.50m/s 2(2)实验中是将物体的重力充当了小车的拉力,由于小车受到桌面的摩擦力,故会使合力小于物体的重力,造成较大的误差,故应未平衡摩擦力(或小车受到的摩擦阻力的影响).措施是把木板不带定滑轮的那一端适当垫高,以平衡摩擦力. 故答案为:①0.504,1.50;②小车运动时所受摩擦力较大,使导轨倾斜一定角度以平衡摩擦力.
8. 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1)对于实验的操作要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1)为了来保证小自球做平抛运动,斜槽末端必须水平,故C错误;而为了让小球每次做同样的平抛运动,小球每次应从同一位置滚下,故A正确;小球在运动中摩擦力每次都相同,故不需光滑,故B错误;为了得出更符合实际的轨迹,应尽量多的描出点,故D正确;故选AD; (2)因两段对应的水平距离相等,故两段运动的时间相等,而竖直位移分别为:6l和10l;故在竖直方向由△h=gt 2 可得t=2
9. (1)在做《研究平抛物体运动》这一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1甲所示,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A.安装斜
(1)①只有斜槽的末端保持水平,小球才具有水平初速度,其运动才是平抛运动;每次在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小球,是为了使小球有相同的水平初速度;如果小球在运动过程中与木板相接触就会改变它的运动轨迹,使其不是平抛运动,所以木板不仅要放平稳还要在竖直平面内.故A、C选项正确,D选项中,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必须相同,以保证小球有相同的水平初速度; 故选为AC ②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时,除了木板、小球、斜槽、铅笔、图钉、白纸之外,还需要的是器材是米尺、重垂线.米尺的作用是能读出轨迹上某点的坐标.重垂线的作用是确保木板与白纸是在竖直面内,使其与小球运动平面平行. 故选D; ③O、A、B是平抛运动轨迹上的三个点,由题意可知O点是抛出点. 竖直方向:由自由落体运动可得,h= g t2,则有t=
10. 如图甲所示是“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装置图.(1)关于这个实验,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A.小球
(1)A、小球从适当高度释放即可,释放小球的初始位置太高,需要的木板越宽专,不利于实验属,故A错误; B、要保证小球初速度相等,每次小球要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故B正确; C、小球在一竖直面内做平抛运动,实验前要用重锤线检查平板是否竖直,故C正确; D、小球做平抛运动时要靠近平板但不能与平板接触,故D正确; 故选BCD. (2)小球的水平距离x 1 =x 2 =12.40cm,则小球从A到B的运动时间与从B到C的运动时间相等, 在竖直方向上,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h=gt 2 ,则t=
与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物体a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燃气阀门压力表
发布:2025-10-08 08:55:53
浏览:725
设备怎么制造
发布:2025-10-08 08:16:12
浏览:973
锥轴承如何安装
发布:2025-10-08 06:35:13
浏览:685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