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检测装置气密性的理由

检测装置气密性的理由

发布时间:2021-10-23 15:12:46

㈠ 为什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密封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加气体的压力,进而理由气体来实现能源到动力的转换!
比如柴油机、汽油机等等

㈡ 怎样用简单的方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依据是什么

用检测气密性的仪器塞住试管口,然后把仪器的一端放入水中,用手握住试管,观察水中是否有气泡产生,如果有,则气密性良好,没有的话,松开手,观察仪器中是否有水柱出现。依据是气体受热膨胀。
气密性: 指化学实验仪器的气体密封性能
气密性试验主要是检验容器的各联接部位是否有泄漏现象。介质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危害或设计上不允许有微量泄漏的压力容器,必须进行气密性试验。
压力容器应按以下要求进行气密性试验:
(1)气密性试验应在液压试验合格后进行。对设计要求作气压试验的压力容器,气密性试验可与气压试验同时进行,试验压力应为气压试验的压力。
(2)碳素钢和低合金钢制成的压力容器,其试验用气体的温度应不低于5℃,其它材料制成的压力容器按设计图样规定。
(3)气密性试验所用气体,应为干燥、清洁的空气、氮气或其他惰性气体。
(4)进行气密性试验时,安全附件应安装齐全。
(5)试验时压力应缓慢上升,达到规定试验压力后保压10分钟,然后降至设计压力,对所有焊缝和连接部位涂刷肥皂水进行检查,以无泄漏为合格。如有泄漏,修补后重新进行液压试验和气密性试验。
气密性试验与气压试验是不一样的。首先,它们的目的不同,气密性试验是检验压力容器的严密性,气压试验是检验压力容器的耐压强度。其次试验压力不同,气密性试验压力为容器的设计压力,气压试验压力为设计压力的1.15倍。

检测装置的气密性

装置不漏气
手捂时温度升高,瓶内压强增大,会有气体冒出,手离开时温度降低,压强减小,由于之前放出了气体,所以水面会上升。

㈣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没有出现气泡的原因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1,用手紧握试管,观察水中的导管口有没有气泡冒出,如果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为什么?);如果没有气泡冒出,要仔细找原因,如是否应塞紧或更换橡胶塞,直至不漏气后才能进行实验。
2,装置的气密性是保证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检查气密性的方法是:把反应装置中的导管一端浸入水里,用手掌贴反应器的外壁(或用酒精灯微热),如果装置不漏气,容器里的空气受热膨胀,导管口就有气泡逸出;容器冷却后,又会有水升到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若装置漏气,则不会有气泡冒出。
3,对于该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主要是通过气体受热后体积膨胀,压强增大。
具体方法为:把导管口的下端浸入水中,用双手紧握试管底部。如果观察到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证明装置气密性好,不会漏气。
注意:若外部气温较高,实验现象不明显,我们可以使用酒精灯对试管底部微微加热,但现象一定要注意撤走酒精灯后,导管中能形成一段水柱,并且一段时间不下降,才能说明气密性好。
4,要进行其气密性检查,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使试管不直接通过漏斗与大气相通。要解决这一问题,显而易见的用水(或液体)做液封,从而实现这一目的。
具体方法为:夹紧弹簧夹,从漏斗加入一定量的水,使漏斗内的水面高于试管内的水面,停止加水后,漏斗中与试管中液面差(即水柱高度)保持不变,说明该装置不漏气。

㈤ 怎么检验锥形瓶和长颈漏斗的气密性,说明理由

在橡自胶管处加一个注射器,如图

(5)检测装置气密性的理由扩展阅读:

使气压改变的常见方法:

1、对容积较大的容器加热(用手、热毛巾、或微火)容器内受热气体膨胀,压强变大,现象是从导管出口(应浸没在水下)排出气泡,冷却时气体收缩,液体回流填补被排出的气体原来的位置,从而形成一段液柱;

2、通过漏斗向密闭容器内加水,水占领一定空间使容器内气体压强变大。现象是使加水的漏斗颈中的水被下方的气体“托住”,形成一段稳定的液柱;

3、借用注射器抽气或打气,改变气压。

㈥ 要检查装置气密性为什么要检查气密性

化学实验在任何情来况下都应该检查源装置的气密性,尤其是有气体参与或生成的反应,怕漏气影响实验目的或效果,如果中间有毒性气体会造成可想象的后果.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可以使用热敷法或注水法.一般有试管用热敷法,将试管用橡胶塞插好导管后将导管的另一端插入水槽中(盛水的),用手紧握试管,若水中有气泡,则装置不漏气;有集气瓶用注水法,将集气瓶用橡胶塞插好导管后,通过导管向集气瓶中注水,导管的水注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便不能再向其中注水了,则说明装置不漏气.(注:集气瓶的导管伸入的深一些,试管则不用)

㈦ 化学实验为啥要检查装置气密性怎样检查

为了防止漏气啦,检查很简单,稍微加热
导管口进入水中,看是否有气泡冒出
气密性检验的原则是,先让装置和附加的液体(一般指水),构成封闭的整体,改变这个整体的温度,导致压强的变化,来判断气密性好坏,由于装置的不同,检验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1.升高温度法,升高气体发生装置体系内气体的温度,可以临时增大其压强,从而使这个整体部分空气外逸(在液体处可观察到有气泡放出),当温度恢复到初始温度时,这个整体压强减小,导致浸没在水中的导气管内倒吸有一段水柱。
(1)对于一些制取气体量较小的装置,可采用手握法,把导管的一端浸在水里,两手紧贴容器(试管)的外壁,如果装置不漏气,里面的空气受热膨胀,导管口有气泡放出,手移开后,导气管内水柱上升,且较长时间不回落,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如果装置漏气须找出原因,进行调整、修理或更换,然后才能进行实验。
(2)上述方法有其缺点,如果环境的温度与人体的温度接近,用手握的方法,现象就不够明显,就应该采用微热法。也就是说手的温度与环境的温度差不多时,手握改变不了这个整体的温度及压强,用酒精灯在容器(可以用酒精灯直接或间接加热的容器)底部微微加热,或把容器浸在热水中,如果水中有气泡放出,停止加热后,导管内有一段水柱,且在一段时间内不回落,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液面差法。用止气夹夹住橡胶导管部分,向长颈漏斗中加水,使之下端浸在水中,继续加水形成一段水柱,产生高度差,在一段时间内水柱不发生回落,说明气密性良好。
对于具体问题。要具体对待,比如:实验室制取氢气,经除杂质(HCI气体及水分)后,再做它用。
这个装置如何检验气密性呢?此装置比较复杂,但检验原理是一样的,向长颈漏斗中加水,使之下端浸在水中,用热水微热B或C装置,如果在D处有气泡放出,A的长颈漏斗水面上升,停止加热,A中长颈漏斗液面恢复正常,D中导管倒吸—段水柱,证明气密性良好。

㈧ 为什么收集气体必须首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若没有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就有可能收集不到气体或收集到的气体不纯;若在检查气密性之前先将药品装入了容器,一旦发现由于仪器漏气,就会造成药品的浪费。

有一个变形-比如设置一个实验,让你明确从气体产生,到气体去杂、干燥,并验证气体的全流程,这时我们不仅要掌握气体的收集方法,还要了解气体的性质、所以不管如何我们一定要掌握最基本的原理,才可以以不变应万变。

(8)检测装置气密性的理由扩展阅读:

气体的收集方式一般有三种:向上排空气法、向下排空气法、排水法,这是最基本的,要在提到的时候立即想到。

1、向上排空气法是指在实验化学中制取气体时的一种方法。在气体的密度明显大于空气且不与空气反应时,用此方法。气体的密度明显比空气大,如二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氯化氢,氯气,氧气等。密度小的则用向下排空气法。且该气体不与空气中成分发生反应。

2、向下排空气法是指用于收集密度明显小于空气密度的气体的方法,如氢气,氨气。

3、排水法,即排水收集气体法,在实验化学中是一种收集气体的方法。在气体不与水反应、不易溶于水时,用此方法。

对于一种气体,应采用具体的哪种方式,要看气体的性质-密度、水溶性、是否与水和空气发生反应等。能否用排水法,要看气体是否难溶或不溶于水。能否用排空气法,向上或者向下则需要看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否接近29或者能与空气发生反应。

㈨ 为什么要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答案: 解析: 若没有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就有可能收集不到气体或收集到的气体不纯;若在检查气密性之前先将药品装入了容器,一旦发现由于仪器漏气,就会造成药品的浪费.

㈩ 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原理是什么

气密性的原理,就是封闭式的物体在内壁受压的情况下,是否有漏气现象。
如果检查的是焊接零件的气密性,探伤也是可行的。
现实中的完全封闭状态不可能存在,要根据气孔的允许偏差而定。

阅读全文

与检测装置气密性的理由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轴承外形尺寸是多少 浏览:620
西安进口品牌轴承价格如何计算 浏览:63
燃气阀门压力表 浏览:725
欧米茄自动机械怎么调日期 浏览:99
水空调制冷不制热怎么回事 浏览:374
暖气片两个阀门一个热一个不热 浏览:406
什么是深沟球轴承接触角 浏览:257
设备怎么制造 浏览:973
搅拌机实验简易装置图 浏览:354
惠州群力五金制品 浏览:729
机械之灵时装上衣选什么 浏览:765
美的空调开了制冷怎么关掉 浏览:350
什么仪器可以测甲醛 浏览:910
怎么改善机械臂放偏率 浏览:903
数据恢复工具箱最新 浏览:386
楼宇暖气自动调节装置 浏览:847
锥轴承如何安装 浏览:685
为什么机床需要预热 浏览:814
实验室水泵关闭前阀门应该怎么样 浏览:635
乙醇和水的分馏实验报告装置图 浏览: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