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分液漏斗加锥形瓶的装置,制取氧气,分液漏斗用伸至液面以下吗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中,如果采用分液漏斗,分液漏斗下端管口不需要伸入液面以下。
因为分液漏斗有活塞。加入液体完毕后把活塞关闭就可以了。
2. 图是李华同学设计的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图(①为分液漏斗,活塞可随时开关以控制液体滴加速度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CaCO 3 +2HCl═CaCl 2 +H 2 O+CO 2 ↑; (2)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专为29.如果某气体的属相对分子质量大于29,则这种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如果小于29,则密度比空气的小.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16×2=44,则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若锥形瓶中有50g质量分数为80%的石灰石,则碳酸钙的质量为:50g×80%=40g,设则最多可制取x二氧化碳气体.CaCO 3 +2HCl═CaCl 2 +H 2 O+CO 2 ↑; 10044 40gx
x=17.6g 故答为:(1)CaCO 3 +2HCl═CaCl 2 +H 2 O+CO 2 ↑; (2)44,向上排空气法.17.6g. |
3. (2009宜春模拟)图是李华同学设计的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图(①为分液漏斗,活塞可随时开关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CaCO3+2HCl═CaCl2+H2O+CO2↑;
(2)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版29.如果某气体的相权对分子质量大于29,则这种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如果小于29,则密度比空气的小.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16×2=44,则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若锥形瓶中有50g质量分数为80%的石灰石,则碳酸钙的质量为:50g×80%=40g,设则最多可制取x二氧化碳气体.CaCO3+2HCl═CaCl2+H2O+CO2↑;
10044
40gx
100 |
40g |
44 |
x |
4. 用分液漏斗的装置
1A 2A 3C 4A 5B 6A 7A 8B 9C 10C
5. 分液漏斗的装置图
那是过滤装置图,分液漏斗是用来分离液体的。
6. 化学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分液漏斗的作用是什么
分液漏斗。
原因:
1.使氧气不会从上端溢出,减少产量。
2.可以控制过氧化氢的流量与使用量。
不明白欢迎来求助!
望采纳,多谢了!
7. 分液漏斗的原理(作用)和图示
分液漏斗的原理是分液时根据“下流上倒”的原理,打开活塞让下层液体全部流出,关闭活塞。。
分液漏斗的颈部有一个活塞,这是它区别于普通漏斗及长颈漏斗的重要原因,因为普通漏斗和长颈漏斗的颈部没有活塞,它不能灵活控制液体。分液漏斗在使用前要将漏斗颈上的旋塞芯取出,涂上凡士林,但不可太多,以免阻塞流液孔。
当分液漏斗中的液体向下流时,活塞可控制液体的流量,若要终止反应,就要将活塞紧紧关闭,因此,可立即停止滴加液体。放液时,磨口塞上的凹槽与漏斗口颈上的小孔要对准,这时漏斗内外的空气相通,压强相等,漏斗里的液体才能顺利流出。
上层从上口倒出。分液漏斗不能加热。漏斗用后要洗涤干净。长时间不用的分液漏斗要把旋塞处擦拭干净,塞芯与塞槽之间放一纸条,并用一橡筋套住活塞,以防磨砂处粘连。
(7)分液漏斗模拟实验装置扩展阅读
对于一些可逆反应,通过不断滴加液体同时蒸馏出反应生成物,促使平衡不断向目标产物方向移动,实验中,滴液漏斗的下端要伸到液面以下。
在现用的磨口玻璃仪器中,无论是常压筒形滴液漏斗还是恒压筒形滴液漏斗, 其下端均为双层套管,并且内管略长于外管,主要用于有机反应中液体的滴加,外管带有磨口,用于插入反应容器使其接触处密封,同时对滴液漏斗的固定起到一定作用。
内管通过活塞与漏斗容器相连,用于液体的滴加,该结构保证液体滴加时呈滴状加入,而非沿反应器壁流入,既便于观察液体的滴加的速度,又液滴滴入靠容器中间位置,便于反应物的搅拌混合。
提高反应速率,减少副反应,若使用磨口分液漏斗,由于分液漏斗下端管柄为单层玻璃管,液体滴加时液体将沿器壁流入反应容器,不利于实验的操作,同时可能减慢反应速率或降低产率。
8. 怎么检验分液漏斗装置的气密性
有三种方法。
一.将实验仪器组装好后,将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加热试管,若过一会儿,导管口有连续的气泡冒出时,说明装置的气密性好。若没有上述现象,则气密性不好,这时要一段一段的仔细用上述方法检验。
二.将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用手捂住试管一会儿,若导管口有连续的气泡冒出时,则气密性好.
三.将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若导管的另一端插在组装仪器上,连成的仪器中最前面的是有插孔的空反应瓶时,先用分液漏斗向瓶中滴加半瓶水,将分液漏斗的下端插入液面以下,再滴加水.若瓶中液面上升,则气密性不好.
总结:前两种方法是利用了热胀冷缩的特性,而第三种方法是利用了压强的缘故,一般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就从这两方面因素考虑.
分液漏斗检验气密性原理
夹紧止水夹,在分液漏斗中加入较多水后,开启分液漏斗活塞,过一会儿,若分液漏斗中液面不再下降说明气密性良好;否则漏气。
检验装置气密性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1)长颈漏斗:常用加水法,通过是否形成液面差,判断气密性。
(2)分液漏斗:常用加热法。将装置末端的导管通入水中,能反应器加热,观察导管末端是否有气泡冒出,若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导管中形成一段水柱,则证明气密性良好。
不用是否能滴水的方法,原因:
(1)由于重力的作用,即使气密性良好,开始也会有液体滴下,只有滴下体积足够多的液体时,压强达到足够大时,水才不会滴下。
(2)加水法,不如加热法方便,且加水会使相关仪器变湿,有可能会给后而加药品带来不便。
9.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图. 回答下列问题:(1)分液漏斗中应放入的物质是______,锥形瓶中应放入
(1)A装置是固液常温型制气体装置,所以分液漏斗中应该放过氧化氢溶液,在锥形瓶里放二氧化锰,通过调节分液漏斗的阀门,即可控制滴加速度,也就能控制反应速度; (2)过氧化氢分解后生成水和氧气,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 2 O 2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很多,生成物呈熔融状态,直接落到瓶底,会使瓶底破裂,因此常在实验前预先放少量的水或细沙,将铁丝绕城螺旋状,是增大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有利于铁丝燃烧; (4)由于空气中氧气的浓度较小,因此铁丝在空气里不能燃烧,而在氧气的集气瓶中由于氧气很纯,所以铁丝能剧烈燃烧,生成黑色的固体,是四氧化三铁,该反应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3Fe+2O 2
故答案是: (1)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 (2)2H 2 O 2
(3)留有少量的水、增大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4)不能、氧气的浓度、3Fe+2O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