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小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
(1)做凸透镜成像实验,要使烛焰的焰心,凸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三者位于同一高度,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故答案为:成像在光屏的中心.
(2)如图,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
在凸透镜不动的情况下,在光屏上再成一个更小的实像,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可知,小华应当把蜡烛向左移动.
故答案为:照相机;左.
(3)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使会聚的光线错后会聚,光屏向右移动才能接到清晰的像.
故答案为:右.
(4)如果蜡烛燃烧时间较长,蜡烛变短,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可知向下移动凸透镜,使成的像向下移动,这样可以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故答案为:下.
⑵ 小明和小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
(1)因为两电阻串联,所以通过它们的电流相等,由Q=I 2 Rt可知,在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导体的电阻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由于甲中的电阻大于乙中的电阻,所以乙烧瓶中温度计的示数升得较快.
(2)利用此电路还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关系,实验时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观察 同一烧瓶(甲或乙)内的温度计示数升高的快慢.
故答案为:(1)乙;(2)电流;同一.
⑶ (1)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首先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目的是使______;小华用如图所示的装
(1)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杠杆上的刻度能表示力臂(或便于测量力臂);
力臂是指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当弹簧测力计倾斜时L1不是F的力臂,因此,不满足杠杆平衡的条件;
(2)该滑轮组有3段绳子承担滑轮的重故F=
G |
3 |
180N |
3 |
⑷ .小华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二力平衡条件,平衡时系于小卡片的两根细线_________(
二力平衡条件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所以平衡时系于小卡片的两根细线在同一直线上.
小卡片所受的施力物体是钩码;
如果在左边再挂一个钩码,左边钩码对小卡片的拉力大于右边钩码对小卡片的拉力,所以,松手后小卡片不能在原位置平衡.
故答案为:在;钩码;不能.
⑸ 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步骤如下,请完成各步骤中的填空:(1)小华
(1)小华将系于小纸板M两边中点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使纸板M在水平方版向上受到权两个力F1、F2的作用,在两个盘子里装有质量相同的砝码时,这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纸板处于平衡状态.当右边盘子里砝码的质量大于左边盘子里砝码的质量时,纸板将会向右加速运动;
(2)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小卡片两端的拉力就不在一条直线上,纸片就会转动,说明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不能平衡;
(4)小华实验用的小卡片重力小,悬在空中不受摩擦力影响;
小明实验用的小车放在水平桌面上,小车和桌面之间存在摩擦力,摩擦力是不能消除的,实验要受到摩擦力影响,所以选择A.
故答案为:
(1)相等;相反;能;向右加速运动;
(2)转动;在同一直线上;
(3)A.
⑹ 小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判断重力的方向,球a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____.
地球表面及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这个力叫重力,所以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重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小球A由于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对绳子施加了一个竖直向下的拉力,使绳子处于竖直方向,改变木板的倾角α,
可观察到悬线OA的方向保持不变;
若要进一步验证重力方向向下的结论,可以剪断悬线OA,观察小球的下落情况.
故答案为:地球;不变;剪断悬线OA.
⑺ 小华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步骤是:①先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②点燃
(1)由于红磷燃烧是与氧气反应生成了五氧化二磷.所以,实验中可观察到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消耗了空气中的氧气.
(2)红磷燃烧消耗了空气中的氧气,使得瓶内压强减少,打开弹簧夹后,可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其体积约占瓶容积的
1 |
5 |
1 |
5 |
4 |
5 |
1 |
5 |
1 |
5 |
1 |
5 |
⑻ 小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后发现测得的氧气的体积分数低于15,针对这一事
A、没有冷却就读数,气体体积膨胀,测得的氧气的体积分数低于
1 |
5 |
1 |
5 |
1 |
5 |
⑼ 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小华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温度-时间”图象如图所
(1)实验室中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由图可见,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3)水的沸点就是水沸腾时的温度,由图可见水在沸腾时保持97℃不变,因此水的沸点是97℃;
(4)图中有了一个纸盖,可以减少向外放热,从而缩短沸腾前的加热时间,这样增大了杯子中的气压,水的沸点比实际的要偏高.
故答案为:(1)热胀冷缩;
(2)不变;
(3)97;
(4)偏高.
⑽ 小华所在的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牛顿第二定律,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f=50Hz,当地的
(1)在实验前必须进行平衡摩擦力,其步骤如下:取下细线和砂桶,把木板不带滑内轮的一端适当垫高并反复调容节,直到轻推小车,使小车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样小车所受的摩擦力与小车沿斜面向下的重力的分力平衡.
(2)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可知:B点的瞬时速度等于AC间的平均速度,则有:
vB=
s1+s2 |
2T |
2.02+4.00 |
2×0.1 |
1 |
M |
1.2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