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请设计一个实验
请把你的设计的要求提出来
⑵ 请设计一个说明弹力大小与外力关系的定性实验方案,说明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和实验结论。
弹性形变大小与外力关系的定性实验实验
【实验步骤】如下图所示,第一次挂个一钩码,第二次挂两个钩码,第三次挂四个钩码,观察弹簧形变情况。
【实验结论】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
【实验装置】详见下图。
希望帮助到你,若有疑问,可以追问~~~
祝你学习进步,更上一层楼!(*^__^*)
附实验装置图如下:
⑶ 研究化学反应原理对于生产生活是很有意义的.(1)请设计一个实验装置,使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与氢
(1)使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与氢气,应设计成电解池,铜为阳极,电解质溶液为硫酸,阴极可为碳,装置图为;
③形成电解池反应,石墨为阳极,氯离子被氧化生成氯气,方程式为2Cl--2e-═Cl2↑,
故答案为:2Cl--2e-═Cl2↑;
(3)若X为锌,开关K置于M处,锌为负极,被氧化,铁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或牺牲阳极保护法),
故答案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或牺牲阳极保护法).
⑷ 请你设计一个验证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并说明实验过
1.在实验桌上用粉笔划一条直线,直线两端桌子边缘处安上两个定滑轮.
将小车放在直线中段,用粉笔在桌面上画出小车的四边.
然后将小车两端用线系好绕过定滑轮后下端各吊一个质量相等的小盘.
往两个小盘里分别放上质量不相等的砝码,可看到小车向砝码较重的一方运动.
2.往两个小盘里放上质量相等的砝码,可看到小车保持静止.
这时小车受到的两个小盘及其所载砝码的重力相等.
这样,又可以得出上述的二力平衡条件.
3.将小车一端撤去挂线及重物,换成用手握持测力计,让小车保持静止,记下测力计示数.
然后用测力计测出另一端小盘及挂线和砝码的总重,可看到两次读数相等,
由此再一次证实了二力的平衡条件.
⑸ 为使反应Cu+2HCl═CuCl2+H2↑进行,请设计一个实验装置图
使反应Cu+2HCl═CuCl2+H2↑进行,Cu作阳极,正极为材料任选,电解质溶液为盐酸,如图为.
⑹ 高一化学 现有一定量含有Na2O杂质的Na2O2试样, 请从下图中选用适当的实验装置,设计一个最简单的实验,测
其实,方法很多,不止一种
1、取样一定质量,与H2O反应,测定生成的NaOH的量,或者放出的O2的量
2、取样,一定质量,与足量盐酸反应,测定生成O2的量
3、取样,一定质量,与CaCO3和盐酸反应生成的CO2反应,测定生成O2的量,或者固体的增重
只是方法2,太剧烈,不好控制
其实方法1,可能更好
方法3,需要的装置相对较复杂
⑺ 请设计实验方案,于实验室由2-丁烯醛合成2·3-二羟基丁醛.写出原理和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先在干燥HCl气流下用乙二醇保护醛基,再使用四氧化锇+过氧化氢的组合氧化双键到邻二醇,最后酸性水解脱保护即可实现该转化。
3-羟基丁醛作为一种有机化学药品,是一种无色稠厚液体。可由乙醛在稀碱存在下,发生羟醛缩合反应生成。
(7)请设计一个23的实验装置扩展阅读:
乙醛在稀碱存在下,发生羟醛缩合反应,生成3-羟基丁醛,它在加热条件下失去一分子水,生成巴豆醛。第一步,碱与乙醛中的α-氢结合,形成一个烯醇负离子或负碳离子。
第二步是这个负离子作为亲核试剂,立即进攻另一个乙醛分子中的羰基碳原子,发生加成反应后生成一个中间负离子(烷氧负离子)。第三步,烷氧负离子与水作用得到羟醛和OH。
⑻ 请你设计一个验证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并说明实验过程。
实验过程: ①.在实验桌上用粉笔划一条直线,直线两端桌子边缘处安上两内个定滑轮. 将小容车放在直线中段,用粉笔在桌面上画出小车的四边. 然后将小车两端用线系好绕过定滑轮后下端各吊一个质量相等的小盘. 往两个小盘里分别放上质量不相等的砝码,可看到小车向砝码较重的一方运动. ②.往两个小盘里放上质量相等的砝码,可看到小车保持静止.这时小车受到的两个小盘及其所载砝码的重力相等.这样,又可以得出上述的二力平衡条件. ③.将小车一端撤去挂线及重物,换成用手握持测力计,让小车保持静止,记下测力计示数.然后用测力计测出另一端小盘及挂线和砝码的总重,可看到两次读数相等. |
⑼ 请利用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设计一个实验,测动滑轮的机械效率,请写出主要实验步骤、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
(1)将弹簧测力计调零,然后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钩码所受到的重力G,并记录到实验数据记录表中。(或用调好的弹簧测力计测出钩码所受到的重力G,并记录在表格中。) (2)按示意图组装实验器材。 (3)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动绳子自由端,使弹簧测力计从图中的位置A'匀速竖直上升到位置B',钩码从位置A匀速上升到位置B。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F,用刻度尺测出AB间的距离h,A'B'间的距离s,将F、s和h的数值记录到实验数据记录表中。 (4)根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