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煤气罐调压器拧乱了 怎么调可不可以调到最大或调到最小呢
煤气罐调压器拧乱了,可以调节调压阀上的旋钮,一般是“+”增压,“-”减压,也可版以调到最大或权最小,观察炉灶火焰燃烧情况,慢慢调整到合适。
煤气罐调压器连通在钢瓶和炉具之间,不仅能把瓶内的高压石油气变为低压石油气(从980千Pa降至100千Pa左右),还能把低压气,稳定在适合炉具安全燃烧的压强范围内。
即做到经调压器输出的煤气,在炉具火孔处的气压,随地随时得比外界大气压值大2940Pa左右,因此实际上调压器是一种自动稳压装置。
(1)燃气自动稳压装置扩展阅读
煤气罐调压器保养方法
煤气罐调压器上盖的呼吸孔是用来调节空气量,保证减压阀起降压和稳压作用的,不能受堵塞。如发现呼吸孔有堵塞,可用细铁线小心通透,但要防止刺破或损坏减压阀内的橡胶薄膜。
煤气钢瓶的位置如果放得不符合要求,有可能使煤气流入减压阀,造成橡胶密封圈溶解膨胀,使进气口间隙变小或堵塞,影响正常使用。此外,橡胶密封圈是易损件,长期使用后,会由于煤气的腐蚀作用出现坑凹现象,造成漏气。因此要应定期检查。
B. 燃气热水器需要装稳压阀吗
问题回答:恒温燃气热水器不需要装稳压阀,普通燃气热水器需要装稳压阀。
原因:目前,恒温燃气热水器比例阀带有稳压装置,故,不需要装稳压阀,其他普通燃气热水器因无稳压装置,建议装稳压阀。从2017年1月1日起,随着GB6932-2015正式实施,就无需装稳压阀,因为按新国标规定:所有燃气热水器必须有稳压装置。
C. 燃气灶自动熄火的那个装置叫什么
燃气复灶的自动熄火保护装制置包含切断气源的电磁阀和点火器,每个炉头都有两条针,一个是用来点火的,还有一条就是安全装置,它叫“热电偶”。当你在打火时火就能烧到它。这时,热电偶就会导热到炉具开关下面的一个电磁阀,电磁阀开始工作,开关就开始通气,炉具就能正常工作了!
D. 气体稳压装置是什么样子的
调压装置根据进出口压力以及气体流量进行设计,根据调压方式可分为自力式和手动式,根据调压管路程的数量可分为单路程和双路。
1.单路气体稳压装置:
E. 燃气调压器的结构
燃气调压器是液化石油气安全燃烧的一个重要部件,连通在钢瓶和炉具之间。
调压器不仅能把瓶内的高压石油气变为低压石油气(从980千Pa降至100千Pa左右),还能把低压气,稳定在适合炉具安全燃烧的压强范围内。即做到经它输出的石油气,在炉具火孔处的气压,随地随时地比外界大气压值大2940Pa左右,因此实际上调压器是一种自动稳压装置.
人们习惯地把它称为减压器,是只注意到了它降压的功能,而忽视了它稳压的本领.调压器整个设计之巧妙精细,正是表现在它的稳压本领方面,本文拟在这方面作详尽的说明。
下图是调压器的结构图,它主要由手轮、进气管、上阀盖、下阀盖、橡皮膜、进气喷嘴、阀垫、一个小杠杆、出气管等零部件组成。调压器中间是一块圆形的橡皮膜,它把调压器分为上下两个气室。上气室内有一弹簧,上端连着调节螺盖,下端连着橡皮膜。在上阀盖边沿处有一个直径为0.8毫m的小孔,使上气室与外界相通,此孔形象地称为呼吸孔.下气室中有一个精黄铜制成的杠杆,总长为5cm左右,转动性能非常灵敏。
杠杆右端与橡皮膜中心连接在一起,左端粘着阀垫,紧扣在进气喷嘴上,对喷出的高压石油气产生阻尼作用。此杠杆左右两端离支点距离为左短右长,是不等臂杠杆.其表现特点为:对杠杆右端作用力的微小变化,势必使杠杆左端的作用力产生一个较大的变化。在原理上讲,实现了对力的放大;在效果上讲,增加了对高压气的阻尼作用。
F. 热水器是否有燃气稳压功能
应该带燃气稳压装置。
万家乐了的电脑恒温机都带,对于燃气最小500MPA即可工作
G. 燃气灶熄火保护装置的原理是什么阿
1、热电偶技术:热电偶技术的燃气灶整个工作状态主要依赖温度感应来实现,若内发生意外熄火,容热电偶的温度回落,但却不会瞬间降低,虽然火焰已经被熄灭,但是气体依然由于热电偶本身温度尚高而继续向外排放,直至热电偶的温度冷却到不能工作为止。
2、离子熄火保护装置:离子熄火保护装置反应灵敏,从点火到断火只需0.1秒即可完成。但灵敏度过高也会带来不便,比如只是自然的微风将火焰暂时吹离了感应针,也会造成电磁阀切断气源,这样还得重新点火。同时,这种装置的工作需要电池来支持完成,一旦电量不足,这一装置就会失效。
拓展资料:
燃气灶,是指以液化石油气、人工煤气、天然气等气体燃料进行直火加热的厨房用具。燃气灶又叫炉盘,其大众化程度无人不知,但又很难见到一个通行的概念。一如柴禾灶、煤油炉、煤球炉等等。按气源讲,燃气灶主要分为液化气灶、煤气灶、天然气灶。按灶眼讲,分为单灶、双灶和多眼灶。
网络-燃气灶
H. 煤气灶自动熄火装置原理是什么
熄火保护装置燃气灶的原理是当火焰意外熄灭时,熄火保护燃气灶上的感应探针感应不到燃烧信号即温度,控制器得不到信号就会自动切断通往安全阀的维持电流,导致安全阀关闭,从而切断燃气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