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小明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CO还原CuO的实验.试回答:(1)图1装置存在着一个不足之处,你的改
(1)可使用酒精灯把从澄清石灰水中排出的尾气进行燃烧处理或用气球类装置进行收集后处理等;
故答案为:在B装置的末端放一盏燃着的酒精灯(或用气囊、气球等收集尾气;或将尾气导出,在左侧对装置加热的酒精灯上点燃);
(2)先加热再通入一氧化碳会使一氧化碳与装置内空气形成混合气体而引起爆炸,因此,应先通入一氧化碳排出空气后再进行加热;故答案为:先通入一氧化碳;
(3)A处氧化铜在高温下与一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光亮的红色铜和二氧化碳,可观察到氧化铜的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生成的气体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在B处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4)根据资料知,①Ca(OH)2与NaOH的化学性质相似;②稀硫酸与稀盐酸的化学性质相似.则:
①关闭活塞b,打开活塞a时,通入的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会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从而将二氧化碳除去,分离得到一氧化碳.②关闭活塞a,再打开活塞b,稀硫酸与上一步反应中生成的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从而分离得到二氧化碳.
(5)实验过程中,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不仅能生成铜,还可能生成中间产物氧化亚铜(化学式为Cu2O).如果要对反应后A处残留固体的组成进行探究,则猜想残留固体的组成可能为:全部为铜;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铜和氧化亚铜的混合物;氧化铜、氧化亚铜的混合物;铜、氧化铜和氧化亚铜的混合物
故答案为:
(1)在出口处添加一燃着的酒精灯;(2)先通一氧化碳;(3)黑色固体逐渐变成亮红色;
Ca(OH)2+CO2=CaCO3↓+H2O;(4)①CO;②CO2;(或写名称);(5)全部为铜;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铜和氧化亚铜的混合物;氧化铜、氧化亚铜的混合物;铜、氧化铜和氧化亚铜的混合物.
⑵ 用co还原cuo的实验装置装氧化铜的是试管吗
(1)石灰水变浑浊;石蕊试液变红 (2)防止CO污染空气 (3)实验停止时,撤去 A管右瑞的单孔塞后,空气进入.末冷却的单质铜又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了黑色的氧化铜
⑶ 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CO还原CuO的实验.试回答:(1)该装置存在一处不完善的地方是______
(1)一氧化来碳有毒,应该有尾源气处理装置,而本题无尾气处理装置,所以该实验的问题是无尾气处理装置; 因为一氧化碳可以燃烧生成对大气无污染的二氧化碳气体,所以可以用燃烧的方法把一氧化碳处理掉. 故答案为:缺少尾气处理装置,而把一氧化碳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了. 在出气口处添加一燃着的酒精灯,把未反应的一氧化碳燃烧掉(或在出气口处套一气球,用来收集未反应的一氧化碳) (2)若不先通一氧化碳气体,则该装置中混有空气,最后生成的铜在高温条件下会又被氧气氧化成氧化铜,所以在加热之前要先通一会儿一氧化碳. 故答案为:② (3)黑色的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可以被一氧化碳还原为红色的铜,同时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故答案为:黑色物质变成红色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O 2 +Ca(OH) 2 =CaCO 3 ↓+H 2 O |
⑷ 实验室用CO还原CuO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图中略去了铁架台等夹持装置)。 (1)实验过程中,若试管
(1)石灰水变浑浊;石蕊试液变红 (2)防止CO污染空气 (3)实验停止时,撤去 A管右瑞的单孔塞后,空气进入.末冷却的单质铜又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了黑色的氧化铜 |
⑸ 求用CO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步骤
“一通、二点、三灭、四停、五处理”
“一通”先通CO,“二点”后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
“三灭”实验完毕后,先熄灭酒精灯,“四停”等到室温时再停止通CO;“五处理”处理尾气,防止CO污染环境。
⑹ 能找一个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图吗(初三化学)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D2%BB%D1%F5%BB%AF%CC%BC%BB%B9%D4%AD%D1%F5%BB%AF%CD%AD&in=8058&cl=2&cm=1&sc=0&lm=-1&pn=0&rn=1&di=1683335256&ln=14
⑺ 某同学改进的CO还原CuO的实验装置如图:(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2)实验开始时先通入C
(1)根据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作答,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酒精灯;版
(2)实验室用一权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步骤:可概括为“实验开始先通一氧化碳,通一氧化碳以后再点灯”,先通入一氧化碳,排净试管内原有空气,再加热,以防止加热时混合气体发生爆炸.
(3)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实验装置A中试管内生成红色铜单质和二氧化碳,故答案为:CuO+C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