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糖果、果脯分装工厂需要哪些设备,需要多少资金另,需要哪些注册手续
1,不知道。
2,手续:营业执照,办刻章,代码证,国、地税证,开户许可证,环保审批,消防审批,生产许可证,质监局审批卫生。
⑵ 在线糖度仪的单位和百分比如何换算
进口在线糖锤度计、糖度计,采用先进的微波测量技术,可以实时在线测量糖的锤度和浓度,广泛应用于制糖业、食品业、饮料业、烟业、化工业、建材业、纺织业、塑料业等。
MS-570在线糖锤度计、糖度计采用一体式设计,大大简化安装方式,节约安装成本。此外它的结构牢固,无运动部件,机盒达到IP67的防护等级,适用于测量条件恶劣的环境,而且还提供多样化的后台操控软件,以便工作人员轻松采集测量数据,对于糖厂等生产环境恶劣的行业,工作人员无需再现场操作测量仪。
⑶ 在线糖度仪与手持糖度仪有什么区别
在线糖锤度计与在线糖度计的区别
首先解释下“锤度”的概念
锤度,简称BX,指溶液中所含的可溶性物质的重量占总重量的百分比。
作用
用于衡量溶液中,可溶性物质的重量占总重量的百分比
用例
锤度的测量常用在甜高粱茎杆汁液、蔗汁等溶液的可溶性物质的重量占总重量的百分比。如:蔗糖锤度是指蔗汁中固溶物质的重量占蔗汁重量的百分比,它包括蔗糖分在内的溶于蔗汁中的所有可溶性物质,因此它不是蔗糖分的真实值,但蔗汁锤度与蔗汁的蔗糖分含量有相关的关系,因此可以通过测定蔗汁的锤度来衡量甘蔗的成熟度。两者关系为:蔗糖分(%)=锤度*1.025-7.703(公式计算出来不是很准,特别在后期)。甘蔗的成熟期,自蔗茎上下部(尾部和基部)的锤度比从0.9到1.0此,分为初熟期、全熟期和过熟期,蔗茎上下锤度比为0.9——0.95时为初熟期,蔗茎上下锤度比为0.95——1.0时为全熟期,蔗茎上下锤度比大于1.0时为过熟期,俗称“退糖”。
在糖厂生产中,蔗糖锤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衡量煮糖时候蒸发掉的水的多少,剩余糖分的量,进而控制煮糖时间,而不是盲目煮糖浪费能源;还加精种等物质的多少,而不是盲目加物质,造成成品糖的质量不统一。
常用方法有使用玻璃糖浆锤度计,但该种锤度计只能间隔一段时间去测量锤度的多少,比如糖厂生产过程中,由于人力、物力有限,不能时时刻刻对糖溶液进行测量,大部分糖厂只能做到1小时测量一次,从而对生产工艺进行调整,不能做到实时调整,会造成资源的浪费,成品糖的质量不一。针对这个问题,许多科技公司纷纷生产在线锤度计,有的公司的在线锤度计,分辨率为0.01,准确度为0.1,能满足糖厂生产中对锤度的实时测量。在线锤度计能够提供给制造工厂、混和设备与清洗设备一起使用以持续测量各式液体的浓度。适用于混和、浓缩、发酵的控制与水性和碱性清洁剂等的浓度控制。
在线糖锤度计与在线糖度计的区别
糖度与锤度其实想要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只是常说的糖度计,主要是通过折光的原理来测量的,其测量仪器常见的有:刻度尺手持折射仪,迷你数显糖度计,阿贝折射仪,台式全自动数显折光仪。而锤度的测量方法应该是通过重力法测量的:糖锤度计使用方法:(1)将蔗糖溶液倒入200—250ml的干燥量筒中,加到量筒容积的3/4,并用温度计测定样品液的温度。(2)将洗净擦干的糖锤度计小心置入蔗糖溶液中,待静止后,再轻轻按下少许,待其浮起至平衡为止,读取糖液水平面与密度计相交处的刻度。(3)根据糖液的温度和糖锤度计的读数查表校正为20℃的数值。在线糖锤度计与在线糖度计的区别湖南楚一测控作为在线糖度测量、糖度在线检测、糖度在线测定引领者,专业从事在线糖度仪、在线糖度计、在线测糖仪、蔗糖糖度传感器、在线糖浆锥度计和在线糖锤度计的研发及生产。楚一测控推出的在线糖锤度计与在线糖度计,因为采用临界角全反射测量的技术,它非常适合于液体过程糖度及浓度的测试因为具有丰富多样的安装适配器,在线糖锤度计与在线糖度计适合于安装于大部分工作场所
⑷ 在线糖度计的应用范围
在制糖业,糖厂的制糖原料主要是甘蔗和甜菜。在制糖的整个生产过程中的四个阶段,包括糖液生产阶段、糖液提纯阶段、糖液蒸发阶段、糖业结晶阶段,需要实时在线测量糖的浓度和锤度,既是对制糖生产过程各工序结果的检验,又是控制生产操作的主要依据。其中,糖锤度表示糖液含糖的浓度,糖浓度是表示糖液中的蔗糖含量。糖液锤度和浓度以及其制成品的浓度测量在制糖工业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线微波糖锤度计MS-570,采用进口先进的微波测量技术,可以实时在线测量糖的锤度和浓度,广泛应用于制糖业、食品业、饮料业、烟业、化工业、建材业、纺织业、塑料业等。
⑸ 各位大虾,我在一个标书上看到要变压器在线监测装置,什么品牌的好呢
主变在线监测,主要是:油色谱和微水、铁芯接地电流、主变套管、绕组温度、版主变局放监测等
国内做这块的不权是多,是很多,而且有很多垃圾的厂家,软件不行,硬件也差,实际运用非常烂。但是,专业厂家的产品就会好很多,随便给你介绍下好了
油色谱这块,宁波理工、上海思源、南瑞,这些都是比较强的,而油色谱和微水的技术已经属于比较成熟的,软、硬件的开发也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推广应用的最多。
主变套管这块属于容型设备在线监测,福建和盛、广州的一个厂家、宁波理工、南瑞的还不错,容型设备的技术也算成熟,主要运用在CT、避雷器、PT上面。而主变套管推广比较少,主要是涉及停电和安全运行上的问题。
铁芯接地电流,也比较成熟,大多主变的监测设备,就是油色谱和铁芯,这一块设备的产品感觉差不多,只要是大厂家的都还可以,主要看要求的通信方式,和需要实现的功能。
至于,主变绕组测温和主变局部放电监测,运用的很少,实际监测价值还有待考量。这里就不介绍了
⑹ 糖业生产过程中,糖液、糖浆和白糖的哪些指标要在线测量
主要用于蜜三刀、蜜麻条等制品,涂挂在制品表面光亮透明,不沾手,不返砂,不脱落,具有良好的外观。用量:蔗糖1000克、饴糖1250克、水150克。制法:水加热后放入白糖溶化,熬至温度114℃,然后加入饴糖熬至110℃即成。或把三者直接混合熬到110℃。若用食指沾少许糖浆,两指粘合后分开,粘性较强,起长丝。滴在铁板上形成质软、不粘手的软球.挂沾糖浆(沾浆)i主要用于粘合成型或挂沾其它物质如果仁、粗砂糖或绵白糖、熟芝麻等,品种很多,如萨其玛、麻圆。糖浆冷后有一定粘性。用料:蔗糖1000克、饴糖1250克、水150克。制法i同上。温度至115℃左右。挑少许糖浆看其向下流动呈线状,断端呈珠状。或滴入水中、铁板上形成粘手的软球状。还可用铁丝圈取样,口吹铁丝圈上的糖薄膜,能形成羽毛状碎片即可。软糖糖浆:适用于软花生糖、酥糖等制品。用料:蔗糖1000克、饴糖8OO克、水100克。制法i同上。温度至130~C左右。滴入水中或铁板上,快速冷却形成硬球。若拉成丝状,硬脆,不粘手,不返砂。硬糖糖浆:用于花生片、浇切片等品种粘合。糖浆几乎没有水分,浓度高,冷却后硬脆、龟裂,不粘牙,不返砂。广泛用于糖业生产硬糖块。用料:蔗糖1000克、麦芽糖100克、水250克。或:蔗糖1000克、饴糖500克、水150克。制法:同上。糖浆呈深黄色,约l5o℃。熬制时火不能太大,以免糖焦化使色泽变深,造成假象。快速冷却形成硬球;拉丝丝硬脆,断裂有响声。
⑺ 我们是生产糖果的企业,用什么设备可以检测出多装或者少装啊
重量分选机就可以呀,天津慧芯科技就生产这种设备
⑻ 糖果生产线的糖果质量要求
糖果的感官品质,可从它的形状、外表、色泽、香气、滋味和硬度等方面进行检验。
形状和外表
1.糖果的形状应整齐端正,大小均匀一致,不能有弯曲、裂缝和倒刺等。
2.糖果的表面应光滑清洁,如硬糖的表面光亮洁白,外表皮的厚薄均匀一致,
馅心不外露。
3.包装纸应清洁干净。无包装纸的糖果,如拌砂糖的,砂粒应均匀附着;不拌砂糖的,表面应光滑明亮。色泽糖果的色泽要鲜明均匀,应有明显的色泽以区别其他品种。
⑼ 凝胶糖果生产过程检验制度
凝胶糖果生产过程检验制度,可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糖果质量检验标准,结合本单位的生产工艺特点、流程、质量/技术控制关键点、安全/职业健康主控制点,并结合本生产单位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制定。
参考资料:
1、《SB/T 10021-2008 糖果 凝胶糖果》:本标准是对SB10021—2001《凝胶糖果》的修改。本标准代替SB10021—2001《凝胶糖果》。本标准规定了凝胶糖果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要求。本标准适用于SB10346—2008中3.4条所指糖果的生产、检验和销售。
查找方式:标准分享网 > 行业标准 > 商业行业标准 > 标准内容页。
2、《几种主要糖果工艺与技术关键介绍》:http://wenku..com/view/ee9e2222aaea998fcc220e47.html。
⑽ 糖果的制作过程
果胶软糖
目前世界上软质糖果的销量中,果胶水果软糖占有相当的比例,原因是果胶软糖具有质地柔软、结构细腻、口感爽快、货架期长等优点。从加工角度来看,果胶软糖比淀粉软糖容易生产,生产周期也短。
原料配方 1.砂糖46公斤 柠檬酸钠0.40公斤 葡萄糖浆(DE~40%)30公斤 水30升 果胶1.50 公斤 柠檬酸0.72公斤 香精色素适量
原料配方2 砂糖 46.45公斤 柠檬酸 0.3公斤 葡萄糖浆(DE~40%)30公斤 水30升 果胶2.25公斤 香精色素适量
原料配方3 砂糖 45.5分 柠檬酸0.375公斤 葡萄糖浆(DE~10%)30公斤 水30升 果胶 1.7公斤 柠檬酸钠 0.35公斤 柠檬酸(50 %溶液)1.1升 精色素适量
原料配方4 砂糖46.0公斤 柠檬酸钠0.35公斤 葡萄糖浆30公斤 水30升 果胶1.5公斤 柠檬酸(50%溶液) 1.65升 香精色素适量
注:配方内所述果胶均采用不同种型号,选用时须加注意。配方1、2中,果胶与5公斤砂糖先混合,配方3、4中,果胶与5.5公斤砂糖先混合。
原材料要求 果胶软糖的基本原料与其它软糖相似,采用砂糖、葡萄糖浆、水果香精、色素和酸性添加物,不同的是采用果胶作为凝固剂。果胶是一种多糖物质,平均分子量约在50000~150000之间,果胶一般从柑桔类果皮和苹果酱内提取,它在植物内起强劲的细胞间凝结作用,果胶种类繁多,一般用于果胶软糖的是高甲氧基缓凝果胶。这类果胶有一大特点,它允许有相当长的浇模时间,而在可溶性固形物高的情况下不会发生早发凝固。
要加工出品质优良的果胶软糖,首先要选择好各种材料的配比。如果配比选择不当,糖体易发烊或结晶。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一般有三个:
(1)葡萄糖浆过量,水和转化糖太多;
(2)砂糖配比不对,固形物太高;
(3)果胶量太少。造成果胶太少的原因其一是果胶在加入前没有充分溶解,其二是熬煮过程中pH太高,果胶降解。一般较为常见的毛病是软糖放上几天后发烊。
制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加工果胶软糖的先决条件是果胶在加入之前必须充分溶解形成 果胶溶液。溶解果胶的最简单方法是采用高速混合机。经混合机的剪切效应,果效成为4~8%的溶液。另一种溶解方法是先把果胶砂糖混合体与水混合分散。为确保充分溶解,混合物可煮沸1分钟,得到4%的果胶溶液。溶解的果胶可以在加工过程中任何阶段加入。
选择好正确的配方之后,掌握加工过程可以从下述工艺要求考虑:(1)时间;(2)pH值;(3)可溶性固形物。这三者是互为连贯,加工时必须加以有效的平衡和控制。
时间包括二个方面:糖熬煮时间和浇模时间。由于果胶已形成完全溶液,如果熬煮以最短时间进行的话,那么糖的效果为最佳,同时对转化糖的控制也有利,浇模时间也要掌握得好,这是因为酸已经加入,时间过长,再加上温度高,易引起糖的转化。一般浇模应在酸加入后20~30分钟内完成。浇模温度不低于85℃,温度太低易发生早期凝固。
pH值是个相当重要的因素。熬煮时,pH一定要低于5.0,防止糖焦化和果胶降解,但又必须高于3.6,防止砂糖的过度转化。要达到这一目的,最安全的办法就是采用缓冲剂,即在100公斤成品量内加入0.4公斤柠檬酸钠和0.37公斤的柠檬酸。加入酸后pH跌至3.2~3.6,浇模成型时,正好是糖凝固范围。但须注意,酸类物质必须以溶液状加入。
可溶性固形物与pH关系密切,这两者是糖体凝结好坏的决定性因素。一般地,浇模时固形物在78%左右,pH3.2~3.6,为最理想的浇模条件。
总之,糖的凝固取决于糖介质中固形物和pH的恰当平衡。在一定的范围内固形物的减少有可能通过pH值的降低而得到补偿。反过来亦是这样。而时间又与凝固发生的温度有关系。一般地,浇模温度较高,那么在特定的pH——可溶性固形物条件下,允许用较长的时间浇模,或者允许以同样的时间,在更低的pH或更高的固形物条件下浇模。较低温度下浇模时,为了避免早期凝固,一般需要减少可溶性固形物,或在产品内产生较高的pH。这些变化导致浇模之后凝固时间延长。
目前生产果胶软糖均采用间歇法生产。因为间歇生产便于控制上述诸因素之间的关系。总之,加工果胶软糖是项十分难的工艺,只要果胶质量好,时间、pH温度和可溶性固形物都控制得好,完美无瑕的软糖是不难生产出来的。
奶糖及其制作方法
奶糖是由国外引进的,在我国仅有几十年的历史,由于它口味芳香,营养丰富,深受人民欢迎,所以发展很快。
奶糖是一种结构比较疏松的半软性糖果。糖体剖面有微小的气孔,带有韧性和弹性,耐咀嚼,口感柔软细腻。
奶糖以含有大量奶品而得名,这类糖的主要特点是具有奶的独特芳香,又称为焦香糖果。奶糖的外形多为圆柱形,也有长方形和方形。色泽多为乳白或微黄色。奶糖的平均含水量为5~8%,还原糖含量在14~25%之间。
奶糖可分为胶质奶糖和砂型奶糖。
胶质奶糖,包括太妃糖和卡拉密尔糖。胶体含量较多,糖体具有较强的韧性和弹性,比较坚硬,外形多为圆柱形,还原糖含量较高,为18~25%之间,随加入原材料不同而有多种品种。
砂型奶糖,又称费奇糖。糖中仅加少量胶体或不加胶体,还原糖含量较胶质奶糖少,在生产中经强烈搅拌而返砂。糖体结构疏松而脆硬,缺乏弹性和韧性,咀嚼时有粒状感觉。外形多为长方形或方形。随加入原材料不同而有多种名称。
奶糖的组成 奶糖的品种很多,组成也不同。下表是两类奶糖的基本组成。
组成
胶质型奶糖
砂质型奶糖
蔗糖
35~40%
55~60%
淀粉糖浆干固物
30~35%
15~20%
非脂乳固体
5~10%
5~10%
植物脂肪
15~20%
5~10%
乳脂
5~10%
1~3%
食盐
0.2~0.3%
——
胶体
1.5~2.0%
蔗糖和淀粉糖浆是组成奶糖的基础物质。蔗糖在熬煮中有一部分转化成转化糖。转化糖对奶糖的结构、风味和保存能力都有重要影响。蔗糖的吸水气性很小,只有当空气内的相对湿度超过90%时,才吸收水分。故奶糖中蔗糖的组成增多,有助于防止其吸水溶化。
淀粉糖浆是一种抗结晶物质。淀粉糖浆的主要组成为糊精、高糖、麦芽糖和葡萄糖。它们既可以防止奶糖返砂,也可以降低奶糖甜度,增加粘稠度,不使奶糖在强烈搅打下产生砂粒的晶体,保持奶糖的细腻结构。
晶体蔗糖和抗结晶体淀粉糖浆在熬糖过程中,在水的参与下,组成一个连续相。也就是说熬糖过程使两者的体系起了一根本变化,使蔗糖的颗粒状态组成为有抗结晶物质参加的分子状的透明液体混合糖浆。
明胶是奶糖骨架。它是由动物的骨、皮、肌腱等组织中提取而制成的。明胶可以吸水膨胀,在热水中易溶解。明胶的水溶液,经冷却后可以结成胶冻。这种胶冻的抗压能力很强,15%浓度明胶水溶液,形成胶冻后,可以支承每平方厘米500克的荷重。它可以使奶糖具有良好的坚韧性,耐嚼性和弹性,保持糖果的形态稳定。
乳制品系用鲜乳加工成的制品。包括炼乳、奶油和奶粉。在鲜乳中约有87%以上的水分。由于鲜乳水分高不利于工艺和贮运。所以在奶糖中多用乳制品而不用鲜乳。
乳制品在奶糖中不仅提高了其营养价值,而且起着乳化作用,进一步改变了奶糖物态体系。特别是它对奶糖起着增香作用和润滑作用。
炼乳是用鲜乳经真空浓缩,排除一部分水分的浓缩品。炼乳又分为淡炼乳,甜炼乳,全脂炼乳和脱脂炼乳。
在奶糖中最理想的是淡炼乳,它是鲜乳的浓缩制品,具有奶的浓厚芳香。不需要调制,可以直接使用,是奶糖理想的增香剂。
奶油又称黄油或白脱油,它是由鲜乳中分离出来的乳脂。它是由脂肪、乳和水三相组成的。熔点低于猪脂肪,约为28~33℃,在常温下为半固态,有令人愉快的脂香。奶油的可塑性是一种特殊的物质性质,它能阻止脂肪球和水两相在一般温度下分离。它有较强的亲水性,作为一种乳化剂它可以使糖果的结构细致均匀。糖果奶油具有脂肪和乳的双重作用,也是奶糖的良好增香剂。
奶粉是鲜乳浓缩后喷雾干燥而成的。按其所用鲜乳的脱脂与否分为全脂奶粉和脱脂奶粉。根据我国奶粉标准的规定,全脂奶粉的脂肪含量不得低于25%。因脱脂奶粉中的芳香物质大部分随脂肪而被分离除掉。其口味不如全脂奶粉。
由于奶粉的水分含量低,便于贮存和运输,在糖果中的用量很大。在糖果中使用奶粉的方法分为干调法和湿调法。干调法是将奶粉直接加入,这种方法虽方便,但其缺点有时溶解不完全,有颗粒状存在。湿调法一般是根据糖果的需水量加入温水调制成不同浓度,其优点是可使奶粉颗粒充分溶解。
在奶糖中所用的油脂,除了奶油外,主要是植物氢化油。它是将植物油经氢化而制成。常用的氢化油有两类,即月桂酸型和非月桂酸型。前者以椰子油和棕榈油为代表,后者是以豆油、棉籽油、花生油和葵花油等制成。
月桂酸型油脂含饱和脂肪酸较高,氢化较易,熔点在30~35℃,气味纯正,颜色洁白,是糖果用的理想氢化油脂。
非月桂酸型油脂饱和脂肪酸含量较低,需经精炼,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生产原理 奶糖是将砂糖、淀粉糖浆、胶体、乳制品、油脂和水经高度乳化而成的。在这种均匀地统一体中,很难分辨出其中某一种物质的单独存在,同时,经过放置也不会再发生分离现象。
油与水是互不相溶的两相,要使奶糖成为高度均一的乳浊体。就必须通过某种手段使油脂成为极小的球体,使其分布在水与胶体的分散介质中去,并被这种介质所包围,使之成为稳定的乳固体,强烈搅拌是完成这一过程的手段。
在奶糖中,乳制品是天然的乳化剂。乳中含有0.2~1%的磷脂。含乳制品少的奶糖要添加乳化剂,常用的乳化剂有大豆磷脂、单硬脂酸甘油脂、蔗糖酯和山梨醇脂肪酸脂等。它们能起到良好的乳化效果。
乳化剂分子结构的基团中,同时存在着亲水基和亲油基,在物料的乳化过程中,乳化剂亲水基的一端被吸附在糖液一端,亲油基的一端被吸附在油相一端,从而降低了两相间存在的斥力,变成相对稳定的紧紧吸附在一起的分散体系。
明胶是一种亲水性胶体,也是一种良好的起泡剂。当把明胶溶于水搅拌起泡时,它便吸附在气液介面上。当冲入糖液和加入乳制品后,在搅拌过程中,糖乳制品和油脂便均匀地分布在明胶泡沫层周围。在这种结构中,油脂以细小的油滴分散在这个体系中,加强了泡沫层的稳定性,经冷却后,由糖、乳制品、油脂和明胶所组成的胶质糖体,便逐渐由软变硬,最后形成一种疏松多孔,具有一定韧性和弹性的奶糖结构。
明胶的等电点为pH4.7,在pH4.7条件下,明胶的粘度和膨胀度最低。故在糖果生产中,严禁在pH4.7的环境下进行工艺操作。
强烈搅拌,可使蔗糖分子形成微小的结晶,这是砂质型奶糖所要求的工艺条件。
为了防止胶质型奶糖的返砂,一般是增加其还原糖含量,其范围为17~25%,而砂质型奶糖的还原糖含量较低,为14~25%。
制作方法 1.浸泡明胶。将选好的12°E以上的明胶,用20℃左右的温水浸泡,用水量一般为明胶的2.5倍左右,浸泡用水不要过多,因水分不易蒸发,致使糖体变软。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一般2小时左右就够了。稍微加热搅拌,冷却待用。
2.熬糖也焦香味的形成。熬糖的作用是将物料充分溶解、混合、蒸发掉多余的水分,使奶糖具有焦香味。焦香味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化学反应过程。
熬糖温度随不同物料、季节和其它条件而不同。各种胶质奶糖的出锅温度:一四季度为124~130℃;二三季度为126~132℃。
各种砂质型奶糖的出锅温度:一次冲浆者一般掌握在130℃左右。两次冲浆者:第一次冲浆的出锅温度124~126℃;第二次冲浆的出锅温度130~136℃。
出锅温度随下列条件而改变:(1)配料中砂糖含量高,出锅温度也应相应提高。(2)配料中淀粉糖浆含量越高,其出锅温度应相应降低。(3)奶油炼乳中含水量高者,出锅温度应相应提高;反之,则降低一些。(4)含蛋白质量高者,出锅温度应降低。(5)高温季节应提高出锅温度,低温季节可降低出锅温度。(6)长期贮存或运销于炎热地区者可适当提高出锅温度。
投入炼乳或奶油的温度根据不同物料条件和奶糖品种而不同。一般是在125~130℃投放,待熬温回升至所要求的温度,制成的糖体软硬适度时即可出锅。奶糖是在搅拌时加入。
3.搅拌和混合。在打蛋锅中搅拌的作用是:使物料充分混合,起泡,除掉部分水分。
将熬好的糖浆置于打蛋锅内,放入已溶化的明胶,开始慢转搅打,以防糖浆溅溢,待糖浆稍冷粘度增大后,再开快转搅打,最后加入奶粉和油脂混合均匀。
关于控制糖体软硬问题,不同奶糖所要求的软硬不同,一般是利用以下方法以控制糖体的软硬:(1)利用熬温控制。(2)采取措施,降低材料中的水分。降低奶油、明胶和炼乳中的水分。(3)延长搅拌时间,也可以除去部分水分。
改善奶糖质量,使组织细腻,口感不粗糙可采取下列措施:(1)先加水使奶粉溶解和乳化后,再加入糖液中,不直接将奶粉投入锅中。(2)将奶粉压碎过罗。(3)强烈搅拌,使物料充分混合乳化。(4)使用淡炼乳,不使用加糖炼乳。
4. 砂质型乳糖的砂质化。使砂质型乳糖的砂质化有以下几种措施:
(1)控制还原糖含量,在打蛋机内通过强烈搅拌使蔗糖重新结晶。
(2)在熬糖后期,将物料进行激烈摩擦,使蔗糖产生晶体而返砂,不过这种方法不易控制结晶速度和晶粒大小。
(3)先制成一种晶糖基:晶糖基是砂糖晶体和糖浆的混合物。它是由两相构成的,即结晶相和糖浆相。结晶相占50~60%,糖浆相占50~40%。结晶相中的晶核很小,约在5~30微米之间,大小在10微米以下者,可产生细腻的口感。
制作晶糖基的配方是,蔗糖80~90%,淀粉糖浆20~10%,溶化后熬至118℃,然后冷却至60℃以下,在产砂机内制成白色可塑体,冷却后成为固体。
使用时,将熬好的糖膏冷却至70℃以下,加入20~30%的晶糖基,搅拌混合,晶糖基在砂质型奶糖中起着晶核的诱晶作用,最终使制品形成细致的砂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