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流体流动阻力测得实验)在对装置做排气工作时,是否一定要关闭流程尾部的出口阀为什么
流量计校核实验过程一、文丘里流量计(一)实验目的 1、找出文丘里流量计的流量和压差之间的关系曲线。 2、测定文丘里流量计的流量系数。(二)基本原理 根据柏努利原理,流量与文氏流量计前后的压差有如下关系: (4-14)式中: —体积流量m3/s; —文氏管喉颈截面积,m2; Cv —文丘里流量计流量系数,无因次; R —U形压差计的读数,m; —压差计内指示液密度,kg/m3。—流体密度。kg/m3。但是,流量系数的数值,往往要受到文氏计的结构和加工精度,以及流体性质、温度、压力的影响。因此,在现场使用这类数量计之前往往需要对流量计进行校正,即测定不同流量下的压差计读数,直接绘成曲线,或求得CV与Re之间关系曲线(流量系数CV在喉径与管径之比一定时随Re数而变,其值由实验测得),以备使用时查校。(三)实验装置实验装置及流程如图4-12所示,文氏流量计装在φ34×3mm不锈钢管上,为了保证正常测量条件,流量计前、后必须有足够长的直管段,其长度应使流体流过管件产生的涡流全部消失(具体安装尺寸应查规定)。文氏计的压差用U形压差计测量,压差计上部装有放气夹和平衡夹,放气夹用以排出测压管中积存的空气,平衡夹用以平衡压差计两臂的压力,防止冲走水银,实验用水,由泵从水箱输入管路,由计量槽计量流量,然后放回水箱,循环使用,水温由温度计测量。图4-12 流量计实验装置流程图1、入口阀;2、文氏计;3、排水管;4、计量槽;5、液面计;6、排水阀;7、U形水银压差计;8、平衡夹;9、放气夹。(四)实验方法 1、熟悉实验装置及流程,观察压差计测压导管与文氏计测压接头的连接,打开平衡夹和放气夹。 2、打开管道进口阀,排除管道中的气体,逐渐关小出口阀,使管道处于正压,让水经测压导管由放气管流出,以排出测压系统中的空气,待空气排净后,先关闭U形压差计上部的放气夹,然后关闭平衡夹。 3、关闭出口阀门,检查压差计左右两臂读数是否相等,否则,表明测压系统中有空气积存,需要重新排气。 4、在进口阀全开的条件下,用出口阀调节流量进行实验,由小流量到大流量或反之,记取8~10组数据,水的体积流量可根据计量槽中水量的增长和相应时间确定。 5、做完实验后,将出口阀关闭,检查压差计读数是否为零,若不为零应分析原因,并考虑是否要重做。 6、最后,将进口阀门关闭。松开压差计上部平衡夹和放气夹。(五)数据处理 1、在双对数坐标纸上,用流量 对压差计数R作图,确定流量与压差之关系。 2、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流量系数Cv和对应点的Re数,在双对数坐标纸上标绘CV-Re数之间的关系。(六)讨论 1、试分析流量系数与哪些因素有关? 2、在你所绘制的 ~R图中,所得直线斜率是多少?理论上斜率应是多少? 二、孔板流量计(一)实验目的 1、找出孔板流量计的流量和压差计读数之间的关系曲线。 2、测定孔板测量计的孔流系数,并给出C0~Re的关系曲线。(二)基本原理 根据柏努利原理,流量与孔板流量计前后的压差有如下关系: (4-15)式中 —体积流量,m3/s; —孔板流量计的孔流系数,无因次; —孔口面积,m2; R —U形压关计的读数,m; —压差计内指标液密度,kg/m3; — 被测流体密度,kg/m3; 孔流系数的数值,往往要受到流量计本身的结构和加式精度,以及流体性质、温度、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现场使用这类流量计往往需对流量计进行校核,即测定不同流量下的压差计读数,直接绘成曲线,或求得Co与Re之间的关系曲线,以备使用时查校。(三)实验装置实验装置及流程如图4-13所示,水从水箱经离心泵,经出口阀(调节流量用),再经过孔板流量计,最后由活动摆头控制,流入计量槽,流量计量结束后,放回水箱,孔板流量计的孔径为24.33mm,管道采用1 聚丙烯塑料管(内径36.26mm),水温由温度计测量。图4-13 流量计校核及流体阻力实验流程图1.离心泵 2.出口阀 3.孔板流量计 4.U形压差计5.倒U形压差计 6.计量槽 7.水箱 8.活动摆头
❷ 流体综合实验中,测管路特性曲线过程中,阀门开度,通过什么措施改变离心泵转速
离心泵的工作点是指离心泵特性曲线与管路特性曲线的交点,即离心泵在系统内的管路工作容,泵给出的能量与管路输送液体所消耗的能量相等的点称为离心泵工作点。
离心泵的流量调节
离心泵在指定的管路上工作时,由于生产任务发生变化,出现泵的工作流量与生产要求不相适应;或己选好的离心泵在特定的管路中运转时,所提供的流量不一定符合输送任务的要求。对于这两种情况,都需要对泵进行流量调节,实质上是改变泵的工作点。由于泵的工作点为泵的特性和管路特性所决定,因此改变两种特性曲线之一均可达到调节流量的目的。
改变阀门的开度
改变离心泵出口管路上调节阀门的开度,即可改变管路特性曲线。例如,当阀门关小时,管路的局部阻力加大,管路特性曲线变陡。
2.改变泵的转速
改变泵的转速,实质上是改变泵的特性曲线。泵原来的转速为n,工作点为M,若将泵的转速提高到n1,泵的特性曲线H—Q向上移,工作点由M变至M1,流量由QM加大到QM1;若将泵的转速降至n2,H—Q曲线便向下移,工作点移至M2,流量减少至QM2。这种调节方法能保持管路特性曲线不变。流量随转速下降而减小,动力消耗也相应降低,因此从能量消耗来看是比较合理的。
❸ 小李同学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探究过程中的实验装置如图.下列五了选项是他探究过程中的部分片
(1)提出问题:空气的压强与空气的流速有关系吗?
猜想:右果空气的压强与空气的流速有关系,在两张纸之间吹气,两张纸将相互靠近.
设计实验:用手握住两张纸,让纸自由下垂,在两张纸之间吹气.
实验现象:在两张纸之间吹气,两张纸相互靠近.
实验结论:向中间吹气时,中间空气流动速度大,压强小,纸外侧的压强不变,纸受到的向内的压强大于向外的压强,把纸压向中间.得到的结论是在气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故答案为:A,D,B,多.
❹ 流体输送综合实验
所有的误差都是三方面
第一的环境产生的误差
另一个是人员操作引起
再者是数据处理产生
所有的实验误差都是来自这三方面 授人以渔!
具体到这个问题的答案 例如:
电源电压的不稳定
温度的差异 等等
❺ 能否用伯努利方程实验的装置判断流体的形态
不可以,伯努利方程只是在保守场中能量守恒定律的一种表达方式,流体形态需要用雷诺准数表示!
❻ 流体力学:在离心式水泵实验装置上测得出水管内泵出口处表压强和水泵体积流量。求泵的输出功率。
功率来P=ρgHQ,主要是求出扬程H,按定义H=(源p2-p1)/ρg+(v2^2-v1^2)/2g+z2-z1;
2是泵出口位置,1是进口。
已知流量Q,直径可求出进出口速度。z2-z1是出口进口高度差,没给就忽略吧。
p2已知,p1应该测量出来。没给建立液面到入口伯努利方程,还得忽略损失,结果p1/ρg+h+v1^2/2g=pa=0。
❼ 急!!!!关于化工原理流体力学的综合实验的问题
1. 直管阻力产生原因为流体黏性引起的内摩擦力,即流动阻力使得部分机内械能转化为流体的内能容,导致机械能不守恒;而局部阻力主要是由于流道截面和流动方向的突变引起的边界层分离和回流漩涡造成的。
测定方法主要如下:
直管阻力:利用压力计测定所测流体在所测水平等径管内流动的压差,一定要水平等径!!
再根据 压差=流体密度*阻力损失 就可求得直管阻力
局部阻力:一样的方法
2. 泵的工作点确定很简单:将离心泵的特性曲线(泵扬程-泵体积流量)和管路的特性曲线(管路所需压头-管路体积流量)联立求解,交点就是泵的工作点。
3. 水平和垂直管在相同条件下所测的阻力损失是一样的。由伯努利方程很好推算的。但是实际测量出来的数值可能有些许偏差,主要是要完全让水平和垂直管内的流体的流速,流型和速度场完全分布一致的话,很难达到,所以造成一些偏差。但是理论上两者的测量值是一致的。
希望可以帮到你哈。。。
(*^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