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桑代克恶猫实验装置图

桑代克恶猫实验装置图

发布时间:2021-10-16 23:33:45

① 桑代克的迷笼实验

猫走迷笼实验

桑代克将一只饥饿的小猫放入一个装有开门设施的迷笼(如下图)中,把食物放在笼外可望不可及的地方,然后观察并记录小猫在笼子中的表现。

结果发现,小猫刚刚被放进去时,想用爪子直接抓取笼外的食物,但没有成功。接着便表现出极度的不安和逃脱的冲动,竭力想“挤”出笼子。它在笼中乱叫、乱抓、乱跳,在一系列盲目、紊乱的行为之中,偶然触到了开门的设施,逃出迷笼并取到食物。

当第二次将小猫放入迷笼中时,它虽然仍旧表现出类似于第一次的多余动作,但大多是在靠近开门设施附近活动,而且逃出迷笼所需时间比第一次短。

经过多次重复后,小猫明显地表现出在迷笼中错误、盲目的动作随练习次数的增加而逐步减少的趋势,以至最后一被放入笼中即可触动开门机关,逃出并得到食物。

这表明,小猫通过不断尝试,已经完成了一个开启笼门的学习。

(1)桑代克恶猫实验装置图扩展阅读:

桑代克主要贡献

(1)创立了教育心理学这门学科,使教育心理学从教育学和儿童心理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因此,桑代克被称为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2)借用大量生物学和生理学的概念来建立他的联想主义心理学说。其结论大多是建立在心理实验的基础上的,这使他的理论具有较强的客观性,为实验心理学的研究作出了贡献。

(3)发展了古典联想主义心理学。他的学习心理学是以“联结”一词贯穿始终的,所以他自称为“联结主义者”。其联结主义的主要特点就是强调情境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而不讲观念之间的联想或联结。因此将完全客观的参照系与他的心理学理论结合起来。

他所提出的学习规律在提法上也与早期联想主义心理学者有所不同。 主要缺点表现在:桑代克的学习理论具有机械性。他只注意人的外部行为,为了研究这种行为把它分解成最简单的要素,即刺激—反应单元。但是他忽视了对心理元素和意识的研究。

毫无疑问,桑代克是心理学发展中的重要人物之一。尽管他的很多见解引起人们的争论和反驳,但是他的学习理论在心理学上始终占有重要的地位。他的一些观点,特别是他的效果律一直是人们争论的一个主题,至今仍有人为验证效果律和强化的作用,而埋头进行细致的实验研究工作。

虽然在桑代克之后又出现了一些新的学习理论和模式,但他对动物和人类学习的研究方法和结论在心理学史上的影响是不可抹杀的。

参考资料:网络-桑代克

② 爱德华·李·桑代克的桑代克的“八嘎箱”实验

桑代克用木条钉成的箱子里,有一能打开门的脚踏板。当门开启后,猫即可逃出箱子,并能得到箱子外的奖赏――鱼。
试验开始了。一开始,饿猫进入箱子中时,只是毫无目的地乱咬、乱撞,后来偶然碰上脚踏板,饿猫打开箱门,逃出箱子,得到了食物。
接着第二次,桑代克再把饿猫关在箱子中,如此多次重复,最后,猫一进入箱中即能打开箱门。
桑代克据此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有机体形成“刺激”(S)与“反应”(R)之间的联结。他明确地指出“学习即联结,心即是一个人的联结系统。”同时,他还认为学习的过程是一种渐进的尝试错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无关的错误的反应逐渐减少,而正确的反应最终形成。根据他的这一理论,人们称他的关于学习的论述为“试误说”。

③ 巴甫洛夫,桑代克,斯金纳的学习理论之间有什么区别

主要区别是观点不同。

1、巴甫洛夫认为“所有的学习都是联系的形成,而联系的形成就是思想、思维、知识”。他所说的联系就是指暂时神经联系。巴甫洛夫利用条件反射的方法对人和动物的高级神经活动作了许多推测,发现了人和动物学习的最基本的机制。

他认为,学习就是形成条件反射,一个原是中性的刺激与一个原来就能引起某种反应的刺激相结合,而使动物学会对那个中性刺激作出反应。主要是无条件刺激与条件刺激相结合而产生作用,从而发生反射反应,是一种刺激辨别学习。

2、桑代克提出的尝试——错误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是“通过尝试在一定的情景与特定的反应之间建立某种联结”。

他认为:“学习就是联结,心即是人的联结系统”。“所谓联结,即指某情境仅能唤起某种反应的倾向而言”。“假如有某一情境(简称为S1)出现在某人的生活中,此人所能做出的反应可能有千万种,但非个个都有同样出现的机会。

是常常有一种明显的倾向,仅能唤起某一反应,或少反应其中的某一个”。这就是学习的结果。

3、斯金纳认为操作学习与反射学习是不同的。反射学习是S—R的过程,而操作学习则是(S)—R—S的过程,重要的是跟随反应之后的刺激(强化物),而不是反应之前的刺激。

他认为,操作性行为在人类生活中比应答性行为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斯金纳认为,行为分为两类: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

(3)桑代克恶猫实验装置图扩展阅读:

巴甫洛夫在学术上的贡献,主要在于三方面:

1、心脏的神经功能;

2、消化腺的生理机制(获诺贝尔奖);

3、条件反射研究。

对以后心理学发展影响最大的是由他的条件反射研究所演变成的经典条件作用学习理论。

桑代克主要贡献:

1、创立了教育心理学这门学科,使教育心理学从教育学和儿童心理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因此,桑代克被称为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2、借用大量生物学和生理学的概念来建立他的联想主义心理学说。其结论大多是建立在心理实验的基础上的,这使他的理论具有较强的客观性,为实验心理学的研究作出了贡献。

3、发展了古典联想主义心理学。他的学习心理学是以“联结”一词贯穿始终的,所以他自称为“联结主义者”。其联结主义的主要特点就是强调情境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而不讲观念之间的联想或联结。因此将完全客观的参照系与他的心理学理论结合起来。

他所提出的学习规律在提法上也与早期联想主义心理学者有所不同。 主要缺点表现在:桑代克的学习理论具有机械性。他只注意人的外部行为,为了研究这种行为把它分解成最简单的要素,即刺激—反应单元。但是他忽视了对心理元素和意识的研究。

他长期致力于研究鸽子和老鼠的操作性条件反射行为,提出了“及时强化”的概念以及强化的时间规律,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论。

斯金纳的主要贡献:  

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应用于对人的研究,他认为,人是没有尊严和自由的,人们作出某种行为,不做出某种行为,只取决于一个影响因素,那就是行为的后果。

人并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行为,而是根据奖惩来决定自己以何种方式行动,因此,人既没有选择自己行为的自由,也没有任何的尊严,人和动物没有什么两样。  

斯金纳还将自己的强化理论推广到教育心理学领域,他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并研制设计出了新型的教学机器。在他的领导之下,新教材开始编制,教学机器也在各大中学校广为应用,一时间在教育界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程序教学运动。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伊万·彼得罗维奇·巴甫洛夫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桑代克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伯尔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纳

④ 迷笼实验 什么意思

迷笼实验;将饿猫关入笼中,笼外放一条鱼,饿猫急于冲出笼门去吃笼外的鱼,但是要想打开笼门,饿猫必须一气完成三个分离的动作,首先要提起两个门闩,然后是按压一块带有铰链的台板,最后是把横于门口的板条拨至垂直的位置。

经观察,猫第一次被放入迷箱时,拼命挣扎,或咬或抓,试图逃出迷箱。终于,它偶然碰到踏板,逃出箱外,吃到了食物。在这些努力和尝试中,它可能无意中一下子抓到门闩或踩到台板或触及横条,结果使门打开,多次实验后,饿猫的无效动作越来越少。

最后一入迷笼就会立即以一种正确的方式去触及机关打开门,桑代克记下猫逃出迷箱所需时间后,即把猫再放回迷箱内,进行下一轮尝试。猫仍然会经过乱抓乱咬的过程,不过所需时间可能会少一些,经过如此多次连续尝试,猫逃出迷箱所需的时间越来越少,无效动作逐渐被排除。

以致到了最后,猫一进迷箱内,即去按动踏板,跑出迷箱,获得食物。根据实验,可以画出猫的学习曲线。桑代克把猫在迷笼中不断地尝试、不断地排除错误最终学会开门出来取食的过程称为尝试错误学习,并提出了学习的“尝试-错误”理论。

他认为,动物在每次尝试的过程中,都建立起一种刺激-反应型联系,那些能够导致成功的反应被保留,而那些无效的反应则会逐渐被排除,所以,动物学习就是从各种刺激-反应中挑选那些导致成功的刺激反应型。

(4)桑代克恶猫实验装置图扩展阅读;

迷笼实验实验结论:桑代克认为猫是在进行“尝试错误”的学习,经过多次的尝试错误,饿猫学会了打开笼门的动作。根据这些实验,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并不具有推理演绎的思维,并不具备何观念的作用。

动物的学习方式是试误式的,即动物是通过反复尝试错误而获得经验的。这种学习的实质就是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形成联结,即“感应结”。因此学习即联结的形成与巩固。通过大量的人和动物的实验,桑代克总结出三条学习定律。

①准备律:强调学习开始前预备定势的作用,用于对学习的解释以及动机性原则;

②练习律:强调联结的应用。反应在情境中用得越多,它与这个情境发生的联结越牢固。反之,长期不用这个反应,这种联结就趋于减弱。

③效果律:如果个体对某种情境所起的反应形成可变联结之后伴随着一种满足的状况,这种联结就会增强,反之,如果伴随的是一种使人感到厌烦的状况,这种联结就会减弱。

⑤ 桑代克联结学习理论对学习的界定及学习要遵循哪些重要的原则

桑代克联结主义学习理论关于学习的本质:通过不断的尝试错误而形成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学习的过程即不断尝试错误的过程。
桑代克的这种理论源于他的饿猫开迷箱实验:
把一只饥饿的猫放在关键的箱子里,通过箱子饿猫可以看见外面放的鱼。箱子上有个按钮,可以打开箱子。饿猫在箱子里胡乱扑腾的过程中无意按到了开关,逃出来吃到了外面的鱼。经过多次尝试错误,猫学会了碰按钮开箱门的行为。
桑代克主张学习无关推理,而是直接选择和联结。他把对动物的研究结论推广到人类学习,任务动物学习所展现的那种基本的机械现象对人类学习也同样适用。

桑代克关于学习的规律:
1、效果律
喜悦加强联结,厌烦减弱联结。(后来桑代克修改了效果率,认为有时惩罚比奖励更能加强联结,惩罚间接影响学习,即产生厌烦。)
2、准备律
分三种情况:(1)做好了准备让其行动,将会产生满意的结果。(2)做好了准备不让其行动,将会产生烦恼的结果。(3)没有准备强迫其行动,将会产生烦恼的结果。
3、练习律
联结的强度取决于使用联结的的频次。(后来桑代克通过蒙眼画线实验放弃了练习律。)

以上全部资料出自莫雷主编的2005年初版的《教育心理学》。

⑥ 桑代克 迁徙理论

桑代克

把联想和习惯融合进自己的理论体系,把联想主义改变成联结主义,即最早的刺激-反应学习理论。

人物小传

桑代克(Edward Lee Thorndike,1874~1949),桑代克作为动物心理学的鼻祖,联结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创建了教育心理学,与吴伟士共同研究学习迁移,并设计了心理测验,为美国教育测验运动的领袖之一。他是一位站在行为主义学派边上的心理学家。生于美国麻省一位牧师家庭,他生性害羞、孤独,只有在学习中才能找到乐趣,也特别有学习的天赋,他一生致力于心理学研究,著述颇多。 他于1895年到哈佛大学受教于詹姆斯,做小鸡走迷津实验。后转到哥伦比亚大学学习,继续利用猫和狗等做实验。1898年在卡特尔的指导下,以《动物的智慧:动物联想过程的实验研究》的论文获得博士学位。在该校教育学院工作40年,先后任教员(1899)、副教授(1901)、教授(1903),于1940年退休。1942年又回哈佛大学任詹姆斯讲座,继续从事心理学研究,直到1949年去世。

桑代克的研究兴趣十分广泛,他是美国哥伦比亚学派的主要代表,又是动物心理实验的首创者,教育心理学体系和联结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并设计了心理测验,为美国教育测验运动的领袖之一。正因为如此,一些史学家将他划归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派,但也有不少人认为他更象行为主义学派的人物,可他本人却认为他并不属于任何一个学派。

桑代克的著作很多,有500多种,其中有不少是巨著和专著。主要著作有《动物智慧》(1911)、《教育心理学》(三卷本,1903/1913-1914)、《智力测验》(1927)、《人类的学习》(1931)、《需要、兴趣和态度的心理学》(1935)、《人类与社会秩序》(1940)等。

经典实验:

桑代克的“问题箱”实验

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E.L. Thorndike ) , 他曾做过许多动物学习的实验,并用以解释学习的实质与机制。其中,让饿猫逃出“问题箱”的学习是他的经典实验之一。

具体实验情况是这样的。

桑代克用木条钉成的箱子里,有一能打开门的脚踏板。当门开启后,猫即可逃出箱子,并能得到箱子外的奖赏――鱼。

试验开始了。一开始,饿猫进入箱子中时,只是无目的地乱咬、乱撞,后来偶然碰上脚踏板,饿猫打开箱门,逃出箱子,得到了食物。

接着第二次,桑代克再把饿猫关在箱子中,如此多次重复,最后,猫一进入箱中即能打开箱门。

(结论:行为改进是通过一种机械过程自动完成)

人类被试的实验

(结论:人类被试可以学会始终以根据特定的刺激作出反应但同时又完全没有意识到这种刺激)

桑代克据此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有机体形成“刺激”(S)与“反应”(R)之间的联结。他明确地指出“学习即联结,心即是一个人的联结系统。”同时,他还认为学习的过程是一种渐进的尝试错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无关的错误的反应逐渐减少,而正确的反应最终形成。根据他的这一理论,人们称他的关于学习的论述为“试误说”。

动物的学习方式是试误,人的学习方式要复杂些,根据复杂性程度分四类:

1、 形成动物学习中所发生的那种联结

2、 形成含有观念的联结

3、 分析和抽象

4、 选择性思维式推理

通过大量的人和动物的实验,桑代克总结了三条学习定律:

1. 准备律:强调学习开始前预备定势的作用。

2. 练习律:强调联结的应用。

3. 效果律:凡导致满意结果的行为被加强,而带来烦恼的行为则会被削弱或淘汰。

“效果律”后来被持这种学习观的理论家发展成为“强化”学说,其中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斯金纳(B.F.Skinner ) 对桑代克的“试误说”进一步研究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同时提出学习原则:

1、 多重反应律:学习者对同一刺激情境可能会作出多种多样的反应

2、 定势律:或称为“态度”或“顺应”的原则。

3、 选择性反应律:有机体在学习时往往会有选择地对刺激情境中的某些要素作出反应,而对其他要素不予理会。

4、 同化律:或称“类推”的原则,当有机体对新的刺激情境作出反应时,这种反应往往是他在以往类似情境中习得的反应相类似的。

5、 联想性转换律:有机体已习得的对一组刺激的反应,可以逐渐转换成对一组新的刺激的反应。

理论弱点:过于简化学习过程的本质,以人为被试的实验方法比较粗糙简单,经不起他人的检验

⑦ 用饿猫逃出笼箱的著名实验,解释试误学习现象的心理学家是谁

桑代克提出了学习的尝试一错误说,
他最初研究学习问题是从各种动物实验开始,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小猫逃出迷笼的实验。

⑧ 有哪些关于心理学动物实验的案例急!!

4个精彩的心理学实验

俄国生理学家伊凡.巴浦洛夫观察到狗的唾液分泌是对食物的一种反应。他又发现如果随同食物反复给狗一个响铃的刺激,只有铃响没有食物也会引起狗分泌唾液,这就是条件反射。

(1)铃声的诱惑

习得、强化和泛化

狗在进食时由于自然的生理反应会分泌唾液,是非条件反射,食物是无条件刺激,狗的反应是无条件反射;狗听到铃声不会引起唾液分泌,铃声与唾液分泌无关,称为无条件刺激;如在每次给狗进食之前先听铃声,反复多次后,铃声一现,狗就会分泌唾液,此时铃声已成为进食的信号,即条件刺激;当铃声单独出现引起唾液分泌时,条件反射就习得了。无关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结合称为强化,增加强化的次数可以对条件反射进行巩固。条件刺激并不限于听觉刺激。一切来自体内外的有效刺激只要跟无条件刺激的时间上结合,就可以成为条件刺激,形成条件反射。当一种条件反射巩固后,再用另一个新刺激与条件反射结合,还可以形成第二级条件反射或第三级条件反射。在条件反射建立后,与条件刺激相似的也具有一定程度的条件刺激的效应,这是条件反射泛化。

消退与分化

如果条件反射没有得到强化,就会出现条件反射的抑制,主要有消退抑制和分化。如果多次只进行条件刺激而不用无条件刺激给予强化,那么条件反射的反应强度将逐渐减弱,直至消失,即条件反射的消退。如狗只对经常受到强化的刺激产生食物分泌条件反射,而对其他近似的刺激产生抑制效应,这是条件反射的分化。

巴浦洛夫认为,消退的原因是原先在皮质中可以产生兴奋过程的条件刺激变成了引起抑制的刺激。这种抑制成为消退抑制,使大脑皮质产生主动的抑制过程。如果将已消退的条件反射放置一个时期不做实验,它可以自然恢复;同样,如果重新强化条件刺激,条件反射也会恢复,因此,条件反射的消退不是原先已有的暂时联系的消失,而是暂时联系的抑制。一般来说,消退速度与条件反射的稳固程度成正比。

(2)在“斯金纳箱”里学习成瘾

斯金纳是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他通过动物实验建立了操作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曾给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和世界的中小学教育带来广泛影响。斯金纳的理论发现是从动物学习的实验开始的,他设计了一只被称为“斯金纳箱”的实验装置。

“斯金纳箱”

“斯金纳箱”是一个四周有隔音板里面有自动记录装置的金属箱。箱子里有一只饥饿的老鼠和一个按钮。箱内的老鼠在熟悉这个新的环境后,总会无意地触到这个按钮,每当它触到这个小按钮时,一小颗食物就会落入箱中。反复几次之后,它就把按压按钮与得到食物联系了起来。为了解决饥饿的问题,它会“有意识”地去按压按钮,这就是一种“学习”行为。

斯金纳又发现,如果被实验的老鼠在经过几次压按钮得不到食物后,那么它就会停止;但是,如果按压按钮后每隔一次或不定时地掉进一粒食物的话,它会干得比先前更起劲。于是,斯金纳在老鼠对按钮与食物建立联系后,又增加了一个条件刺激物:箱内的一盏小灯。将灯打开时,压按钮,老鼠可以得到食物;在黑暗的环境中,老鼠无论怎样压按钮也得不到食物。于是,老鼠很快学会了只在灯亮的时候才去压按钮。

操作条件作用理论

斯金纳所设计的实验,测得的这种“学习”行为被称之为“操作条件反射”。强化物是指反应发生概率增加或维持某种反应水平的某种刺激。在实验过程中,食物和小灯是斯金纳用来强化老鼠行为的强化物。斯金纳区别了强化物的两种类型:正强化物和负强化物。前者是当环境中增加某种刺激,由机体反应概率增加;后者是当某种刺激在有机体环境中消失时,反应概率降低。斯金纳还区分了强化的两个来源:一级强化物和二级强化物。前者是所有在没有任何学习发生情况下也起强化作用的刺激,如食物和水等满足生理基本需要的东西;后者则包括那些在开始时不起强化作用的刺激,如权力、财富、社会地位等。

(3)开启“桑代克灯笼”

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通过运用实验法对动物心理的研究,创立了学习心理联接主义学说。在“饿猫逃出迷笼”的实验中,桑代克没有像以往那样通过引导来训练动物完成某些动作,而是让动物自己学会了开笼的动作。

开启迷笼

桑代克设计了一个笼子,后来被称为“桑代克迷笼”。他把一只饥饿的猫关进笼子里,在笼外面放了食物。打开迷笼需要按压一块带有铰链的台板,这样两个门闩就会被提起,横在门口的板条转为垂直的位置。刚放入笼中的饿猫总是表现出本能反应,采取抓、咬、钻、挤等各种方式试图逃出笼子。通过这些连续不断的努力和尝试,它可能会在无意中碰开门闩或踩到台板以及横条打开了门,吃到了鱼。这种情况多次出现后,饿猫无效的动作逐渐减少,并学会了一进迷笼就立刻打开门的方法。这种通过不断的尝试和排除错误并最终学会某种动作的过程被桑代克称为尝试错误学习。

“尝试-错误”理论

桑代克认为,动物在每次尝试之后都会建立起一种刺激-反应型联系,其中会带来成功的反应被保留,而那些无效的反应则被排除,这就是学习的实质。通过对动物心理的试验和研究,桑代克提出了关于人类学系的三条规律。

1)准备律:在学习开始前,学习者需要预备定势,既增强学习的动机。如果学习者按照准备好的步骤去做,就会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满足感;如果学习者有充分准备却没有按准备去做,则会产生烦恼感;如果学习者没有准备而被强制去从事某种活动,则会产生厌恶感。

2)练习律:如果可以获得奖励的刺激,那么学习者将不断的重复学会的反应,以增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

3)效果律:任何导致满足感的行为都将被加强,而带来厌恶感的行为则会被削弱或抛弃。学习者在同样的情境中作出不同的反应后,那些获得满足感的反应或紧跟着满足感的反应,就会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更加牢固地与这种情景产生联结。

(4)猩猩的顿悟

人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遭遇挫折时,顿悟会经常造访,它在思维的阴影里投下一道“灵感”的光芒,带来人们苦萦的答案。不仅人会顿悟,心理学家苛勒发现非洲沿海小岛上的黑猩猩也会顿悟。

取香蕉的难题

德国心理学家苛勒曾在1913年至1917年,应“普鲁士科学院”的邀请,到非洲沿海的西班牙属地特纳利夫岛研究猩猩的行为。1925年,他出版了《猩猩的智慧》一书,其中“取香蕉”的实验非常有名。

取香蕉的实验在一间房子里进行。房顶上悬挂着一串香蕉,猩猩可以看到却够不着,地上放着几只箱子。苛勒观察到:起初,猩猩试图跳起来抓香蕉,但它够不到,于是它不再跳了,而是在房间里走来走去,仿佛在观察房间里的东西。又过了一段时间,,猩猩突然走到箱子前,一动不动,又过了一会,它把箱子挪到香蕉下面,站到箱子上抓香蕉。当一只箱子不够高时,猩猩还会把两个或更多的箱子叠起来。

顿悟学习

克勒得出的结论是,猩猩不是通过尝试-错误的方法来学会取香蕉,而是突然学会的。用“知觉重组”的理论可以解释这种学习行为:猩猩突然发现了香蕉和箱子之间的关系,于是在它的知识结构中将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了重新组合,从而发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这就是顿悟学习。

顿悟出现的原因尚待研究,已有的看法是:首先,顿悟依赖于情景,只有当答案与当前情景之间的关系容易觉察时,顿悟才有出现的可能,例如,在取香蕉的实验中,只有在箱子里香蕉很近的情形下,猩猩才会把取香蕉与箱子二者联系起来考虑;其次,顿悟产生之后,可以重复出现,如猩猩在学会叠一个箱子后会想到叠更多的箱子来取香蕉的方法。所以,苛勒认为猩猩的学习行为不是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一个特定的联系,而是在某种手段和特定目的之间形成了一种认知关系。

⑨ 桑代克的三大定律

1、准备律

准备律( law of readiness )是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当某一刺激与某一反应准备联结时,给予联结就引起学习者的满意,反之就会引起烦恼 。

2、练习律

练习律(law of exercise)是指一个学会了的反应的重复将增加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也就是刺激—反应(S-R)之间的联结,练习和使用越多,就越来越得到加强,反之会变弱。

3、效果律

效果律(law of effect)是指如果一个动作跟随着情境中一个满意的变化,在类似的情境中这个动作重复的可能性将增加,但如果跟随的是一个不满意的变化,这个动作重复的可能性将减少。导致满意后果的行为被加强,带来烦恼的行为则被削弱或淘汰。

(9)桑代克恶猫实验装置图扩展阅读

在进入某种学习活动之前,如果学习者做好了与相应的学习活动相关的预备性反应(包括生理和心理的),学习者就能够比较自如地掌握学习的内容。实验中,桑代克丢进去的猫,必须是饿猫。只有这样这只猫才会努力地想从笼子中逃出去,学会开笼门。

同样,我们老师在实践中会发现,如果当学生本身并没有做好学习的准备,让他学习的效果是非常不理想的,所以作为老师,切记不要搞突击测验,应该让学生进行预习做好学习的准备,才能够取得更高的学习效率。准备律给予我们的教育启示: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其获得准备状态。

阅读全文

与桑代克恶猫实验装置图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铸造牙用什么材料最好 浏览:219
办公设备的净残值如何 浏览:736
腾亚南京塑料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浏览:744
购机工具箱 浏览:720
注塑后机械手用来干什么 浏览:50
水表阀门s代表什么意思 浏览:533
博世电动工具木工专用 浏览:38
8匹柴油机飞轮轴承怎么拆下 浏览:884
收割机轴承拿不下来怎么弄 浏览:634
电疗仪器指哪些 浏览:134
病房测心跳的仪器叫什么 浏览:191
大型设备上岗证怎么打印 浏览:86
诺信数控机床控制系统怎么连网 浏览:839
直播卖货用什么设备清晰度好 浏览:190
机械装置拆装工具 浏览:888
防护阀门用字母怎么代表 浏览:115
影视器材设备包括哪些 浏览:802
空冷轴承运行中内外温差多少 浏览:769
matlab安装遗传算法工具箱 浏览:367
冰柜为什么制冷频繁 浏览: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