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自动泊车是什么原理
自动泊车又称为自动泊车入位。
自动泊车的技术原理:
遍布车辆周围的雷达探头测量自身与周围物体之间的距离和角度,然后通过车载电脑计算出操作流程配合车速调整方向盘的转动。
该系统包括环境数据采集系统、中央处理器和车辆策略控制系统,环境数据采集系统包括图像采集系统和车载距离探测系统,可采集图像数据及周围物体距车身的距离数据,并通过数据线传输给中央处理器。
中央处理器可将采集到的数据分析处理后,得出汽车的当前位置、目标位置以及周围的环境参数,依据上述参数作出自动泊车策略,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
车辆策略控制系统接受电信号后,依据指令作出汽车的行驶如角度、方向等方面的操控,直至停车入位。
不同的自动泊车系统采用不同的方法来检测汽车周围的物体。有些在汽车前后保险杠四周装上了感应器,它们既可以充当发送器,也可以充当接收器。这些感应器会发送信号,当信号碰到车身周边的障碍物时会反射回来。然后,车上的计算机会利用其接收信号所需的时间来确定障碍物的位置。其他一些系统则使用安装在保险杠上的摄像头或雷达来检测障碍物。但最终结果都是一样的:汽车会检测到已停好的车辆、停车位的大小以及与路边的距离,然后将车子驶入停车位。
一定要注意的:
·即使有自动泊车系统提供帮助也不能代替驾驶员注意力,仍需要观察确认。
·不是所有空隙都能自动停车入位,需预留更多空间达到系统要求条件方可操作。
·自动泊车并不是完全不用驾驶员任何操作,还是需要根据提示来控制刹车及挂入相应挡位,当驾驶员人为干预时(如打方向),则自动泊车系统会当即停止。
·自动泊车系统激活后,一般是先寻找合适的停车位,不是所有停车位都可实现自动泊车。如今不少系统已经不仅支持侧方停车了,还能实现倒库停车。
·各品牌车型自动泊车系统的操作方式及启用条件都不尽相同。
·树叶、废弃物或冰雪盖住路沿时,驻车转向辅助系统可能很难识别到路沿。此外树叶和冰雪还会造成超声波信号反射时严重散射,使系统接收到可能导致出错的弱超声回波。
·如果空位上有尺寸较小的警示柱等障碍,系统可能会识别不出而把该空位作为有效的停车位,车速降低有助于提高系统识别空位中小尺寸物品的可能性。
·在自动泊车过程中仍会有声音提示驾驶员可能发生的碰撞。
2. 东风4B型的事故停车装置
、机车动力装置 东风4B型机车采用16V240ZJB型柴油机。 16V240ZJB型柴油机为V型、16缸、废气涡轮增压、空气中间冷却、直接喷射燃烧室、四冲程大功率中速柴油机。 3、机车电传动 东风4B型机车采用交直流电传动装置。TQFR-3000型同步牵引发电机(通称主发电机)的转子轴端,通过弹性联轴器与柴油机相联。电机座端与柴油机联接箱连接,电机轴伸为锥度结构。它通过带有橡胶减震装置的万向联轴节,经变速箱增速后带动起动发电机和感应子励磁机以及测速发电机。 同步牵引发电机产生的三相交流电,经整流柜三相桥式全波整流后,输送给6台并联的ZQDR一410型牵引电动机。再由牵引电动机通过传动齿轮驱动车轮旋转,从而使机车运行。从整流柜到牵引电动机之间,电路的通断由6个主接触器分别控制。另外,还设有两个转换开关,用它转换牵引电动机励磁绕组的电流方向,从而改变牵引电动机的转向j控制机车的前进或后退。 机车在电阻制动工况下,两个转换开关将牵引电动机改接成他励直流发电机工况,6台牵引电动机的励磁绕组被串联在一起,由同步牵引发电机经整流柜制动电空接触器供给励磁,电机转子由轮对驱动,将列车运行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并分别输往制动电阻,转化为热量,再由轴流式风机吹风,将热量散到大气中,从而实现电阻制动。 4、机车走行部 机车走行部为两台可以互换的三轴转向架,采用拉杆式轴箱、牵引杆机构、全焊接构架。 机车整个上部结构通过8个弹性摩擦旁承座落在两台转向架上。每台转向架与车体间由一组低位平行四杆牵引杆机构相联,以传递牵引力和制动力。转向架轴箱采用弹性拉杆定位,轴箱内采用滚动轴承。转向架具有二系悬挂,一系是轴箱弹簧,二系由橡胶圆饼串联组成,位于旁承上方,以吸收高频振动。每个车轴上均悬挂一台牵引电动机。在车架与转向架之间,设有弹性侧挡。当机车在曲线上运行时,弹性侧档可与牵引杆杆件系统一起形成一个假想的中心区域,以便转向架绕此申心区域相对车体作回转运动。每个动轮均设有一个闸缸,采用单侧单闸瓦,并带有闸瓦自动调节器。 5、车体 机车的车体采用框架式承载车体。车体由底架,侧壁、顶棚、隔墙组焊成为一个整体的全钢焊接结构。 车体钢结构的主要承载杆件,采用 16Mn钢材。它具有良好的可焊性能,机械强度优于一般的A3钢材。 机车车钩采用大连厂通用件 "改进下开式3号车钩",它是在下开式3号车钩基础上改进而来。其特点是车钩保留了原3号钩的良好防跳装置,又利用了货车13号车钩的主要零件。钩体和铸钢件与13号钩体通用,用时仅将13号钩体内的下防跳凸台铲去即可。另外,钩尾框、从板均采用货车件,缓冲器为二号缓冲器。 6、机车辅助系统 (1)燃油系统 机车燃油系统由燃油箱、燃油粗滤器、燃油输送泵、安全阀、逆止阀和截止阀、燃油预热器及管路等组成。 (2)机油系统 东风。型机车机油系统是以机油泵作为迫使机油循环流动,机油经过滤清和冷却后,向柴油机各零部件的摩擦表面供给一定压力和温度的洁净机油,并冷却活塞。机油带出摩擦及部分燃烧的热量,最后流回柴油机油底壳内。整个机油系统,包括柴油机油底壳、恍油泵、机油热交换器、机油滤清器、柴油机内部润滑系统、机油离心精滤器、起动机油泵、油压继电器和仪表、各种阀及管路等。此外,还有对机油进行预热的辅助机油泵。 (3)冷却水系统 东风4B型机车冷却水系统,为兼顾气缸和增压空气不同的冷却要求,分为高、低 (中冷)温两个冷却系统。主要部件有膨胀水箱、冷却水泵、空气冷却器 (中冷器)、机油热交换器、散热器、冷却风扇、静液压油热交换器及逆止阀、管路等。它们按一定的次序由管路和管件连接起来,组成两个循环回路。 高温水循环系统,主要冷却柴油机气缸套、气缸盖和涡轮增压器出气壳。低温水循环系统,冷却增压空气和机油。两个水系统共用一个膨胀水箱。 东风4b型机车上采用铜管筋片式散热器,总共56组。其中高温水用刀组,低温水用32组。散热器以V形安装在冷却室的钢骨架上。钢架上部装有用静压马达驱动的冷却风扇。 (4)空气系统 机车采用两台NPT5型空气压缩机,为直流110V电动机驱动。空气压缩机在额定转速lOOOr/min时,供风量为2400L/min,风压为650-900kPa。空气压缩机压出的压缩空气,除供JZ-7型空气制动机系统应用外,还供给机车自动控制系统和撒砂系统应用。 (5)辅助传动系统 东风4B型机车辅助传动系统,主要由机械传动、静液压传动和由直流电动机直接驱动三种型式组成。由辅助传动装置传递动力的辅助设备,有励磁机、起动发电机、前通风机、测速发电机、后通风机、冷却风扇及由直流电动机直接驱动的空气压缩机等。 在柴油机输出端,由柴油机曲轴经牵引发电机电枢轴和弹性法兰、万向轴与起动变速箱相联。起动变速箱共有两个输出轴分成四个输出端;经两个弹性套柱销联轴器分别带动起动发电机和励磁机;经尼龙绳联轴器带动通风机;经三角皮带带动测速发电机。 在柴油机自由端,由柴油机曲轴经传动轴直接带动静液压变速箱。通过静液压变速箱两侧输出轴的内花键,直接带动静液压泵,然后由静液压系统管路将泵打出的高压油输送给静液压马达;直接带动冷却风扇。静液压变速箱中间轴下部的输出轴;经尼龙绳联结轴带动后通风机。 三、技术改进 东风4B型机车在运用中作了下列改进: (1)柴油机装用多种新型增压器· 东风4B型机车16V240ZJB型柴油机,原来装用45GP802-IA和45GP802-4型增压器。由于该增压器喘振裕度小、综合效率低、工作性能差等缺点,先后改用过ZN300、ZN310、ZN290和VTC254-13等新型增压器。前两种增压器的安装尺寸及油、水、气接口位置和尺寸,均与45GP802型增压器一致,因此可在柴油机和机车上不作改造即可方便地更换。后两种增压器由于结构尺寸和接口位置及尺寸有较大变化,因此柴油机和机车上需作较大的改动才能装用。 (2)增压器采用YFL-A80x15LW型高级机油滤清器 原装用的肥5型机油滤清器的滤芯由 2幻目的铜丝网圆盘组成,在实际使用中难以保证机油的清洁度,影响了增压器转子与轴承的可靠工作。为此,采用新研制的 YFL-A80x15LW型机油滤清器。该滤器的滤材采用51迸的美国PALL公司的复合滤材专利,其滤清度可达15jLim。其外形与接口尺寸与原滤清器相同,便于互换。 (3)柴油机自由端中间齿轮支架的改进 柴油机中间齿轮支架在运用中发生断裂。经有限元计算分析,加大了支架轴根部过渡圆弧半径,并改进了支架轴端的定位设计。 (4)柴油机排气系统小波纹管的改进 东风4B型机车在运用中发生小波纹管衬筒端边焊缝开裂、破损脱落,打坏增压器。为此将衬筒板适当加厚,并将衬筒端翻边,使其适当高出法兰平面。当连接螺栓把紧时,可将衬筒翻边牢牢压住,从而解决这一造成机破事故的问题。排气总管的大波纹管的衬筒结构也曾作过类似的改进。 (5)柴油机曲轴箱差示压力计的改进 差示压力计是柴油机安全保护装置之一。原设计结构在机车运用中经常发生误动作。为保证机车安全运行,将差示压力计U彩管的大气端接至与大气相通的车底架横梁空间。 (6)机油滤清器的改进 东风4B型机车机油滤清器原为二级网式。第一级为钢丝缠绕式,钢丝之间的间隙为50um;第二级为铜丝网盘,尺寸为200目,名义空隙为80um。该滤清器不能满足柴油机对机油滤清度的要求。后引进英国的VOKES滤器,将其超细毛毡深式滤芯进行国产化,研制出由无纺布 (化纤毡)制成的滤芯,其滤清度可提高到10~15um。 (7)为保障行车安全,从1986年开始,机车加装三项设备,即机车自动停车装置、机车信号装置和列车无线调度电话装置。 (8)1989年开始,东风4B型机车加装两级电阻制动装置。 DF4B型内燃机车主要技术参数 用途 干线客运、货运 轨距1435mm 轴式Co-Co 轴径1050mm 轴重23±3% 整备重量 138±3% 通过最小曲线半径 145m 最大速度 客运:120km/h 货运:100km/h 持续速度 客运:28.5km/h 货运:21.6km/h 起动牵引力 客运:327.5KN 货运:435KN 持续牵引力 客运:243KN 货运:324KN 外形尺寸(长x宽x高) 21100x3309x4755mm
记得采纳啊
3. 电力机车存在哪些主要的技术问题
1 使用环境条件
1.1 机车在下列使用环境条件下,应能按额定功率正常工作:
1.1.1 海拔不超过1200m;
注:当机车使用于海拔1200m至2500m的地区时,由该地区的周围空气温度和海拔对牵引电动机温升的影响来决定其功率修正值。
1.1.2 周围空气温度(遮阴处)在-25℃到+40℃之间;
1.1.3 最湿月月平均最大相对湿度不大于90%(该月月平均最低温度为+25℃);
1.2 机车应能承受风、沙、雨、雪的侵袭。
2 基本要求
2.1 机车在受电弓降下时,其外限尺寸应符合GB 146-59《标准轨距铁路 机车车辆限界和建筑接近限界分类及基本尺寸》的有关规定。
2.2 车轮直径为1250+3mm。
2.2.1 同轴左右轮径之差不超过1mm;
2.2.2 同一机车各轮径之差不超过2mm。
2.3 轮对内侧距为1353±3mm。
2.4 车钩中心线距轨面高度为880±10mm。
2.5 机车在全整备状态下:
2.5.2 同一机车每个动轴的实际轴重,与该机车实际平均轴重之差,不应超过实际平均轴重的±2%;
2.5.3 最大轴重与线路允许值之差,不应超过线路允许值的1%;
2.5.4 每个车轮轮重与该轴两轮平均轮重之差,不超过该轴两轮平均轮重的±4%。
2.6 机车应能以5km/h速度安全通过半径125m的曲线。并应能在半径250m的曲线上进行正常摘挂作业。
2.7 机车受电弓电压额定值为25kV,并在20kV到29kV变化范围内能正常工作,在事故供电电压降到19kV时也能正常工作。
2.8 受电弓工作高度应在距轨面高度5200mm到6500mm之间。
2.9 受电弓滑板工作长度为1250mm。
2.10 机车起动牵引力应不小于产品设计值。
2.11 机车的振动性能应符合有关规定,并与各种设备所能承受的振动能力相适应。
2.12 机车在持续制工况下的牵引力、功率、功率因数、速度、机车总效率、原边电流谐波成份和最大电制动功率应符合设计任务书的规定。
2.13 机车牵引电动机负荷分配的偏差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规定。
2.14 机车的牵引力——速度特性(包括各种磁场削弱状态,调压开关机车的不同电压级、相控机车的各种控制方式)和制动力——速度特性(包括各种励磁电流状态)应满足产品设计要求。
2.15 机车上的各种设备应能承受振动频率f为1~50Hz的垂向、横向和纵向振动,其振动加速度:当f为10~50Hz时等于1g,当f为1~10Hz时等于0.1g(g为重力加速度)。
2.16 机车上的各种设备应能承受相应于机车纵向加速度3g的冲击。对于机车变压器和整流装置还应承受横向加速度2g的冲击。
2.17 机车以最大速度于平直道上施行紧急制动时,应在规定的距离内停车。
3 一般规定
3.1 机车上各种电气、机械设备应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零部件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3.2 机车上各种设备的配置应有良好的可接近性,便于检修和成组吊装。
3.3 机车应设有架车支座、车体吊装装置和车体与转向架连接装置,便于救援起吊。
3.4 各机器间和走廊应设照明。车内车下均应设置照明用电源插座。
3.5 机车各通风设备的进出风口应装有滤清及防护装置。
3.6 机车应设有轮缘自动润滑装置。
3.7 机车应设有无动力回送设施。
3.8 相同零部件应能互换。
3.9 机车两侧应有牵引电动机、辅助电路、控制电路外接电源插座。
3.10 机车上应设衣柜、工具柜、电炉等。
4 司机室
4.1 司机室应视野宽广、保证能清楚方便地了望到前方信号、线路和接触网,不得因窗立框或反射光(从窗玻璃或从其它反射面反射来的日光或人造光)而迫使司机采取不正常的位置和引起精神过度紧张或眼睛过分疲劳。
4.2 司机室的窗玻璃应用安全玻璃,前窗应有电热器、刮雨器和遮阳板。
4.3 机车入口门应向车内开,门框净空宽度不小于540mm,高度不小于1700mm。门窗关闭时要严密,运行中不得有振动噪声发生。
4.4 司机室人工照明在地板中央照度为4lx,司机操纵台上方为7lx,一般照明关闭后应保证司机活动不发生困难。指示灯和人工照明不应引起司机对信号产生错觉。
4.5 司机室各种操纵装置应便于司机操纵,不致引起司机疲劳。
4.6 司机座椅为固定软座,可以转动,可以上下、前后调节。
4.7 所有门窗关闭时的司机室噪声,在机车速度小于120km/h和所有辅助机组全部运转情况下,不得超过80dB(A)噪声级。
4.8 司机室应设风扇。若有空气调节器,在夏季车外周围空气温度为35℃时,司机室应维持27℃;外面周围空气温度为40℃时,司机室应维持30℃,以每人平均供风30m3/h计,一般风速小于0.5m/s,冬季风速小于0.3m/s。
4.9 司机室应有取暖设备,在冬季气温下,机车运行时应维持司机室中央温度不低于10℃。加热力求均匀,不引起局部过热。取暖设备可以调整温度,适应快速加温的需要。
4.10 仪表和指示灯在日光下和晚上关闭照明时,都能在500mm远处清楚看见显示,读出指示值。
5 机械部分
5.1 机车在运行整备状态下,在平直道上,缓解制动时,以钢轨面为基准,其车体底架和转向架构架的高度差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规定。
5.2 车体以及安装在车体外部的各种设备外壳的所有开孔、门、孔盖、盖板应能防止雨、雪侵人。
5.3 在车体底架上承受相当于运行整备状态时车体及其设备的垂直静载荷的同时,沿车钩中心水平位置施加不少于200tf纵向静压力时,车体总应力应不超过设计值。
5.4 机车总风缸压力达到9kgf/cm2时,压缩机停止工作,风压稳定后,空气系统的气密性按GB 3318-82《电力机车组装后的检查与试验规则》检查。
5.5 机车的空气压缩机和辅助空气压缩机的性能、生产量及风缸容积应满足设计要求。空气压力调节器的开断电路压力值为9±0.2kgf/cm2;闭合电路压力值为7.5±0.2kgf/cm2。安全阀的动作压力为9.5±0.2kgf/cm2。空气压力调节器和安全阀的动作应准确、可靠。
5.6 机车基础制动装置应装有闸瓦间隙调整器,其闸瓦压力对于独立式杠杆传动装置不得超过产品设计值的±5%;对于组合式杠杆传动装置不得超过产品设计值的±10%。
5.7 管路安装前要作处理,保证清洁。
5.8 每个司机室内应设有紧急制动装置及手制动操纵装置。
5.9 机车手制动率应大于20%(按铸铁闸瓦计算)。
5.10 机车撒砂装置应能在总风缸的空气压力范围内作用良好,保证砂子能正确落在轨面。撒砂量应能在0.7~1.5L/min(即1~2.5kg/min)范围内进行调节。每个砂箱的容量不小于0.1m3。
5.11 机车的轴箱温升不得超过30℃,抱轴承温升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规定。
5.12 转向架构架,应消除内应力。
5.13 机车应设高度可调整的排障器,排障器中央底部应能承受相当于14th静压力的冲击力。排障器形状应利于排除轨道障碍物。
5.14 牵引电动机可从转向架上方起吊,牵引电动机可连同轮对一起由落轮坑落下。
6 电气部分
6.1 各电路须进行耐电压试验,试验电压值为该电路电气设备最低试验电压值的85%。
6.2 机车的主电路、辅助电路、控制电路应有可靠的保护。并且故障信号显示和故障切除装置,以维持机车故障运行的可能。
6.3 当电网电压在29kV到19kV范围内变化时,以及网压突变时,辅助电动机应能正常工作。
6.4 机车上电子控制设备应有足够的抗干扰能力,网压波动和邻近机车开断电路时均不影响其正常工作。
6.5 蓄电池充电设备对蓄电池组的充电应该是足够的,但不是过度的充电。
蓄电池的容量应不小于100Ah。
6.6 机车上各种电测量指示仪表的准确度应不低于2.5级,至少有一个机车速度表带有记录装置,记录时间、速度、里程、列车管压力,并应有速度接点。
6.7 各种通风系统的通风量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并设有风速保护。
7 安全设施
7.1 机车上的带高压电设备,上车顶梯子以及外部高压供电插座应设有防止接触造成事故的联锁装置,其作用应可靠,操作简便。
7.2 机车上应有接地棒,必要时可使接触网可靠接地。
7.3 各电气设备保护性接地要可靠,接地连接线有足够的截面积,各车轴上接地电刷须可靠地保护轴承,不受接地电流影响。
7.4 机车上应有自动信号装置,自动停车装置和通讯联络装置。司机操作台设有紧急停车按钮。
7.5 机车应设有高低音喇叭。
7.6 机车必须配置一定数量适于电气装置和油类灭火的消防设备。
7.7 电线的绝缘层护套,牵引电动机风道软管,以及机车上其它材料应尽可能采用非延燃性材料或防火材料。
7.8 机车应设可调焦距的头灯,灯管灯泡应能方便更换。
7.9 机车应有各种警告标志。如:标在司机室内的最大速度值,紧急制动装置,带高压电设备,消防设备。
7.10 走廊地板面应平整,防滑。
8 布线
8.1 机车应使用多股铜芯电缆,其绝缘等级应与工作电压相符。机车高压电路,辅助电路和控制电路的电线电缆应纳入电线管槽,不得已交叉时,高压线的接触部分要包扎绝缘层。
8.2 电线管槽安装应牢固、电线要用线卡、扎线带等以适当间隔固定,防止振动造成损伤故障。
8.3 每根电线两端应有清晰牢固的电线号码标记,铜母线要打钢印号码。
8.4 接线端子采用压接。两接线端子间电线不允许剪接。
8.5 电线管、槽的设置应防止油、水或其它污物侵入。
9 试验与验收
9.1 机车组装后,应按GB 3318-82的规定进行试验,并按有关规定进行验收。
9.2 机车型式试验以前,工厂应对机车进行调整。新产品在调整过程中,工厂可对机车进行必要的修改和线路牵引试运行。试运行的里程,由工厂按机车类型、最大速度和采用新设备情况来确定。原则上,系列产品应比试制产品短些,低速的比高速的短些。对将进行型式试验的机车,其最大允许试运行里程不大于5000km。
9.3 机车在下列情况下应进行型式试验:
新设计制造的机车;
批量生产的机车经重大技术改造,其性能、构造、材料有较大改变者;
机车停产一年以上又重新生产时;
转厂后新生产的机车;
批量生产的机车生产一定数量后,有必要重新确认其性能时,应该抽样进行型式试验。
9.4 批量生产的机车,验收前均应进行例行试验。例行试验的结果应与型式试验基本相符。
9.5 正式提交验收的机车应有机车合格证书,使用维护说明书和机车履历簿等。
9.6 机车交车时,制造厂应向使用部门提供按有关技术文件规定的随车工具、专用工具和随车备品。
10 标志与保修
10.1 机车应按有关标准涂、装各项标记、铭牌及标志灯等。
10.2 制造厂应明确给出机车及其主要另部件的保修期。在使用部门遵守机车使用维护说明书规定的情况下,在保修期内如因制造质量不良而损坏或不能正常工作时,制造厂应免费及时修理或更换零部件。
附录
主要术语解释
(参考件)
1 机车自重—机车组装完成后的重量。
2 机车总重—机车自重、乘务员定员人数及随车工具重量及加足规定砂、润滑油等重量之和(又称机车计算重量及机车运转整备重量)。
3 轮重—整备状态下的机车,停放在平直轨道上,车轮作用于钢轨上的垂直载荷。
4 轴重—同一车轴上左右轮重之和。
5 机车额定功率—各牵引电动机轴上输出功率的总和,对应于牵引电动机在额定电压和满磁场下的持续制工况。因此它也是机车的持续制功率。
6 机车的小时制功率—对应于牵引电动机在额定电压和满磁场下的小时制工况的功率。
7 轮周功率—计算传动的综合效率后,各牵引电动机在各动轮轴上发出的功率。它由轮周牵引力与机车速度相乘而得。
8 车钩功率—机车车钩处测得的功率。
9 机车最大速度—车轮在半磨耗状态下,所允许使用的机车最大速度。
10 持续制速度(又称持续制功率下的速度)—机车发挥额定功率时的速度(本速度适用于具有半磨耗状态下的车轮的机车)。
11 小时制速度(又称小时制功率下的速度)—机车发挥小时制功率时的速度(本速度适用于具有半磨耗状态的车轮的机车)。
12 轮周牵引力—牵引电动机在牵引运行时、作用于动轮轮周的力。
13 车钩牵引力—机车车钩测得的牵引力。除非另有说明,即指在平直轨道上的车钩牵引力。
14 持续制牵引力(又称持续制功率下的牵引力)—机车发挥额定功率时的轮周牵引力(本牵引力适用于具有半磨耗状态的车轮的机车)。
15 小时制牵引力(又称小时制功率下的牵引力)—机车发挥小时制功率时的轮周牵引力(本牵引力适用于具有半磨耗状态的车轮的机车)。
4. 自动泊车的结构原理
自动泊车系统,可以使汽车自动地以正确的停靠位泊车,该系统包括一环境数据采集系统、一中央处理器和一车辆策略控制系统,所述的环境数据采集系统包括一图像采集系统和一车载距离探测系统,可采集图像数据及周围物体距车身的距离数据,并通过数据线传输给中央处理器;所述的中央处理器可将采集到的数据分析处理后,得出汽车的当前位置、目标位置以及周围的环境参数,依据上述参数作出自动泊车策略,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所述的车辆策略控制系统接受电信号后,依据指令作出汽车的行驶如角度、方向及动力支援方面的操控。
原理:遍布车辆周围的雷达探头测量自身与周围物体之间的距离和角度,然后通过车载电脑计算出操作流程配合车速调整方向盘的转动,驾驶者只需要控制车速即可。在未来几年,越来越多的高档进口车会将该配置列为标配,甚至出现在国产车上,也不用惊讶,因为这套系统并不复杂。
【自动泊车系统起作用条件】
·系统必须处于激活状态
·停车空位长度要求长于车身1.2米或以上
·车辆与其他车位车辆间距需在0.5-1.5M
·ESP不能关闭
·倒车过程中驾驶员作用于方向盘的力矩小于5Nm(基本等于不能触碰方向盘)
·如果挂倒挡后,在特定时间内(一般是3分钟)没有进行或完成倒车,系统自动取消泊车功能。
·树叶、废弃物或冰雪盖住路沿时,驻车转向辅助系统可能很难识别到路沿。此外树叶和冰雪还会造成超声波信号反射时严重散射,使系统接收到可能导致出错的弱超声回波。
·在靠近大门关闭的院子入口处时,系统可能将其当做理想的停车位。
·如果空位上有尺寸较小的交通警示柱,系统可能会识别不出而把该空位作为有效的停车位,车速降低有助于提高系统识别空位中小尺寸物品的可能性。
5. 货车的车型和装载吨位
车型按照分类标准不同有不同的分类。看你问的问题,车型和装载吨位,大概可以这么分
1、4.2米车,载重5吨以内;
2、6.2米车,载重8吨以内;
3、7.2米车,载重10吨以内;
4、9.6米以上就可以根据车轴数量来确定载重量,单轴(2桥)载重15吨内,双轴(3桥)20吨内,双轴(4桥)25吨内;
5、12.5米车目前有4桥、5桥、6桥这几种,载重分别20吨、35吨、45吨内;
6、17米车一般是6桥,载重在40吨左右。
货车由发动机、底盘、车身和电器系统四部分组成。货车运行主要由发动机和底盘参加运动,其中底盘包括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
货车运行原理:当我们发动汽车以后,发动机会产生动力,并将动力传给变速箱,动力经过变速箱里的齿轮将高转速小力矩动力转化为低转速大力矩动力,再通过传动轴传到驱动后桥,驱动后桥带动驱动后轮转动,于是一辆车就运动起来了。
各部分功能及主要部件:
A、发动机:汽车的动力来源,功能是使燃料燃烧产生动力,然后通过传动系驱动车轮带动汽车行驶。
B、底盘:分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制动系来介绍。
传动系:将发动机的动力传给驱动轮,主要包括离合器、变速箱、传动轴、驱动桥。
行驶系:将汽车各总成及部件连成一个整体并对全车起支撑作用,保证汽车正常行驶。主要包括车架,前轴,车轮,悬架。
转向系:保证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能按照驾驶员选择的方向行驶,主要包括转向操纵机构,转向器,转向传动装置。
制动系:使汽车减速、停车和保证汽车可靠的停驻。主要包括制动操纵机构,制动器,传动装置。
C、车身:驾驶员工作和装载货物的场所。包括驾驶室和车厢。
D、电气设备:辅助驾驶员驾驶汽车的电器系统,包括蓄电池,起动系,照明设备,仪表等。
6. 办理自动停车设备安装资质要求和条件
办理自动停车设备安装资质要求和条件包括以下的停车设备都可以升降横移类,简易升降类,垂直升降类,平面移动类,巷道堆垛类,垂直循环类,多层循环类,水平循环类,汽车专用升降机,如果是企业自己办理,需要作很多的准备工作,这些需要人力物力财力,还得要花大部分的时间才能搞定下来。但是交给企业咨询公司就比较省事。先策企业是做这方面的,品牌不错,服务专业,具体可以咨询:刘先生
热线:400==034==1118,希望能帮到您。二、工作依据
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机电类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规则(试行)》。
三、办理单位 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
四、办理程序
(一)取证条件
1.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或已取得所在地合法注册,
(二)申请材料准备
申请单位持以下申请材料,邮寄或报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行政审批窗口:
(三)受理
;(四)评审
申请单位的申请被受理后,约请经国家质检总局确定的鉴定评审机构进行许可条件评审。评审细则参考《机械式停车设备安装改造维修施工单位鉴定评审细则(试行)》。
(五)审查
省质监局特种设备处接到鉴定评审机构的评审记录和《评审报告》等鉴定评审材料后,应根据相关规则规定进行审查,并作出是否颁发《许可证》的决定。审查合格的,报国家质检总局打印证书。
(六)发证
省质监局特种设备处接到国家质检总局打印的证书后,由行政审批窗口通知企业领取。五、办理流程
企业申请——受理——鉴定评审——审查发证
六、许可期限
7. 机车必须配备的设备有哪些
1、头盔
头盔是保护头部的装具,是人们交通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头盔又有全盔、拉力盔、拉力揭面盔、揭面盔、多功能盔、3/4半盔,越野盔等。不同的使用方式选用不同的头盔类型。目前市场上比较常见的高端头盔品牌为日本的Arai、shioei,美国Scorpion Exo和 德国舒伯特头盔。目前shioei、Scorpion Exo和德国舒伯特被中国市场欢迎,并且安徽蜗牛快跑是Scorpion Exo在中国的总代理。
头盔使用坚韧无比且轻盈的材质制作外壳在遇到外力撞击时有效的保护头部,高端的头盔采用KwilWick做内衬材质,具备有出色的吸汗性和有效的凉爽触感,提高头盔舒适度和抗菌、低过敏性。ScorpionEXO蝎子头盔配有Airfit脸颊充气系统可以提高车手的舒适度和安全性。这也是为什么头盔越来越被普及乃至强制佩戴,未佩戴不让上路的原因。
因为未戴头盔而出现的事故屡见不鲜,“一盔一带”的实行也是很好的保护了骑行者的安全,养成自我保护的意思,当你在发生意外时头盔就成了保命的东西。
2、骑行服
骑行服的特点是防雨,和抗撕裂性,大量运用 GORE-TEX 和凯 夫拉材质,使每套衣服都能抵抗各种极端恶劣环境。高端的骑行服,在肩部、肘部、膝部都有防护具。骑行服又有外套、中层和内层之分。
骑行服外套的标准材质为耐磨材质CORDURA考度拉,由皮质、皮镶布和织布不同的面料构成,比一般材质更加的牢固,材质耐磨损, 抗撕裂性强。遇到摩擦具有很好的保护性,价格适中。而高级的骑行服材质为GORE-TEX(高太科斯),区别为皮质和织布两种,是目前世界上既能做到“防水”又“透气”的最好材质。它能有效防住外来的雨水,又可以把内部的水蒸气排出。在下雨天完全可以当作雨衣,材质价格昂贵。
目前在市面上比较高端的骑行服有德国的STADLER 斯泰德勒品牌,而中端市场比较受欢迎的是德国的Held骑行服品牌。
3、骑行靴
骑行鞋靴是保护骑士脚部的特殊鞋子,相比日常的人们穿的鞋,它有更多的保护性,在遇到摔车时能有效地保护骑士脚部,特别是在越野和长途骑行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专业的骑行鞋在脚踝处,比普通鞋子包裹性更强,使得脚踝不会因为摔伤而受到二次伤害!好的骑行鞋也可以让脚踝处更舒适,为双脚提供更好地保护。
不同作用的骑行靴其材质和功能都有不同的作用,而高端的骑行靴都会有Hdry防水透气功能。目前市面上出品的骑行靴品牌很多,Forma品牌的骑行靴后来者居上,很多摩托车测评电视台或者网红节目对其评价颇高,该品牌也成为摩托车骑行靴行业具创新性的品牌。
4、骑行手套
骑行手套是骑士装备里相当重要的一个装备之一,它不止可以防风保暖,更是在遇到摔车时有效保护手部的唯一装备,因为人在摔倒时会伸出双手来支撑住,是人类的一种自然本能反应。
手套有长版手套、短版手套和半截五指手套之分。以功能性不同又区分为运动手套、透气手套、保暖手套和防水手套。而手套中比较普遍的是德国的Held手套被摩友所喜爱,其采用了HELD特有的2合1技术:一层GORE-TEX防水,一层透气,骑手根据不同天气情况可以灵活选择哪一层。
很多在手掌处采用山羊皮设计具有很好的抓握感而且防滑。手背采用抗撕裂材质,手指手背设计特殊保护块更好地保护车手。手套加厚设计即使在寒冷的冬季也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暖效果。食指处有特殊的皮革可以操作智能手机。手腕和开口处双重魔术贴设计更好的调节松紧舒适度。手掌雨刮器设计下雨也不用担心头盔镜片的雨水模糊视线问题。采用反光设计,增加夜间骑行的安全性。
综合以上几点得出:摩托车骑行,这几个装备你必须拥有。特别是骑摩托车戴头盔已是法律强制要求的,作为摩托车骑手请做好安全的防护措施,不要抱有侥幸心理,安全出行保护千万家!
8. 目前主流车辆检测器有哪几种,能够提供的交通数据有哪些
车辆检测器种类繁多,总的概括起来可以大致分为三类:
一是磁频车辆检测器,类似于大家接触较多的环形感应线圈检测器和无线地磁车检器,近年来,地磁检测器的热度不断攀升,无线地磁车检器迅速成为热门产品;
二是波频类车辆检测器,比如微波雷达车辆检测器、红外线车检器和超声波车辆检测器,靠距离推算的算法来检测路面车辆的经过和占用信息;
三是视频类车辆检测系统,像现在应用较多的高位视频车辆检测器就是这类的,这个系列是在传统的电视监视系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受限于技术层面的问题,其检测数据的实时性难以保证,近年来也有了一定的突破,仍是当前交通检测系统的重要支柱。
在路侧停车领域,安装简单无需布线的NB-IoT 地磁车位检测器已成为主流产品,可以提供车辆的通过信息(含通行时间、停留时间、驶入时间、驶离时间等)、车型等等。据统计,截至 2020年 3 月底,全国正式实行道路停车智能化收费的地区达 242 个市县,项目总计338 个。各类前端采集设备中应用最多的是地磁技术,在采用单一前端技术的项目中,地磁项目有 186 个,占比达 55%,在采用多种前端技术复合使用的项目中,地磁使用率占比 32%,均高居榜首。另外,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新增路侧停车类项目,仍然是地磁+POS 技术路线为主。
根据当前的趋势可以预见,地磁复合检测模式的智能车辆检测、车位检测器将成为交通车辆检测的‘扛把子’
以下统计数据来源于中国停车网
9. 机车行车安全装备包括那些
机车行车安全装备包括: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臵(简称监控装臵)、机车自动停车装臵(简称自停装臵)、机车信号、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简称无线列调)以及与之配套的传感、信息输入、信息输出和连接设备等。
根据《铁路机车行车安全装备管理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3条
铁路机车行车安全装备是指装设于机车、动车以及自轮运转特种设备上,用于直接防止列车运行事故或辅助机车乘务员提高操纵列车运行安全能力的装备,主要包括: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臵(简称监控装臵)、机车自动停车装臵(简称自停装臵)、机车信号、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简称无线列调)以及与之配套的传感、信息输入、信息输出和连接设备等。铁路机车行车安全装备是机车的组成部分。监控装臵同时是实现铁路机务行车安全科学管理的重要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