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机械传动装置系统的特性

机械传动装置系统的特性

发布时间:2021-10-16 07:07:44

㈠ 主要的机械传动装置及其作用

齿轮传动:旋转运动,精度高
齿条传动:直线运动,精度高
皮带传动:内旋转运动,精度低,冲击容小
凸轮传动:往复运动,顺序动作
涡轮涡杆传动:变比大,精度高
螺杆传动:往复运动,精度高
链条传动:精度低,结构简单还有象电机带活塞的,不知道叫什么。
(非机械专业,答错勿笑!)

㈡ 机械传动的功能是什么

机械传动在机械工程中应用非常广泛,主要是指利用机械方式传递动力和运动的传回动。分为两类:一是靠机件间的答摩擦力传递动力与摩擦传动,二是靠主动件与从动件啮合或借助中间件啮合传递动力或运动的啮合传动。

主要功用
工作机一般都要靠原动机供给一定形式的能量,但是,把原动机和工作机直接连接起来的情况很少,往往需要在二者之间加入传递动力或改变运动状态的传动装置:
(1)工作机所需要的速度一般与原动机的最优速度不相符合。。
(2)很多工作机都需要根据生产要求进行速度调整,但是依靠原动机的速度来达到这一目的是不经济的,也不可能。
(3)在有些情况下,需要用一台原动机带动若干个工作速度不同的工作机。
(4)为了安全及维护方便,或因机器的外廓尺寸受到限制等原因,不能将原动机和工作机直接连接在一起。

㈢ 机械系统设计的系统法有哪些内容特性

机械系统设计的系统法就是把研究的对象作为系统或系统的要素和结构,从整体上系统地、全面地进行确定的科学方法。它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着眼于整体与局部、系统与环境、人与机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并且综合地、精确地考察研究对象,从而最佳地处理所研究的问题。下面侧重阐述系统分解和系统分析的相关内容。
1、系统分解
任何较大的复杂的系统均可分成若干部分或层次,对于时间过程系统可以分成若干阶段。如何将所研究的系统按不同层次或阶段,以至逐个地把组成系统的要素或子系统区分开来进行分析,使复杂的系统整体变换成许多简单的子系统,这就是系统的分解问题。系统整体如何通过分解简化为若干个子系统,这对于认识整体系统,作出决策,以及协调配合都关系极大。系统分解大体可以分成以下几种类型:
(1)按空间结构关系进行分解
这是系统分解的常用方法。将系统按空间关系划分为若干相互关联的子系统,同一层次的子系统属平行关系。
例如,一个机械厂如按空间关系可以划分为铸造车间、锻造车间、金工车间、装配车间、检修车间等相对独立的各个子系统,彼此之间虽有联系,但基本上属于平行关系。
(2)按系统总目标进行分解
这是将整体系统的总目标划分为若干部分的分目标。这种系统分析法有利体现系统不同的属性。
例如,一台行走式谷物联合收获机其总目标是收获谷物。它可以分解为动力、传动、执行(包括作物茎秆切断、谷粒与谷穗分离、谷粒清选等)、操纵控制、行走、支承等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各个子系统分别实现分目标。这种划分任务明确、目的性强。
(3)按系统模型的关联性进行分解
这种方法借助于系统模型的关联性对系统分解。首先对系统建立主框图模型,用图示法或图表法反映各子目标的相互关系;其次按掌握的资料建立定量的数学模型,反映各子目标的函数关系;其三,将属性模型转换为计算机语言以便进行分析计算。通过模型的关联性分解得到系统的各子系统的相互关系。
(4)按系统控制和管理过程进行分解
为了便于系统工程施工以及进入运行阶段的控制和管理,在工程系统中,还必须把一个完整的控制问题变换成一组控制的子问题,然后采取不同方法加以解决。
机械系统的分解采用第2种方法居多。在进行系统分解时,要特别关注系统的整体性和相关性,并把容易综合获得最优的整体方案作为首要条件。
系统分解可以平面分解,也可以分级分解,或者兼有二者的组合分解
系统分解时应注意下述各点:
1)分解数和层次应适宜分解数太少,子系统仍很复杂,不便于子系统的模型化和优化等设计工作;分解数和层次太多,又会给总体系统的综合设计造成困难。
2)避免过于复杂的分界面对那些联系紧密的要素不宜分解拆开,即分解的界面应尽可能选择在要素间结合枝数(联系数)较少和作用较弱的地方。
3)保持能量流、物质流和信息流的合理流动途径通常机械系统工作时都存在着能量、物料和信息三种流的传递和变换,它们在从系统输入到系统输出的过程中,按一定方向和途径流动,既不可中断阻塞,也不能造成干涉或紊流,即便分解成各个子系统,它们的流动途径仍应明确和畅通。
4)了解系统分解与功能分解的关联及不同系统分解时,每个子系统仍是一个子系统,它把具有比较紧密结合关系的要素集合在一起,其结构成员虽稍为简单,但其功能往往还有多项。而功能分解时是按功能体系进行逐级分解,直至不能再分解的单元功能为止。
2、系统分析
系统分析是一种科学的决策方法,其目的是帮助决策者,对所要决策的问题逐步提高其清晰度。它是采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用定性和定量的工具,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系统结构和系统状态的分析,提出各种可行的方案和替代方案,并进行分析和评价,为决策者选择最优系统方案提供主要依据。
系统分析的一般程序如下:
1)系统目标设定系统目标是系统分析的出发点和进行评价、决策的主要依据。因此,应进行系统研究——通过对广泛的资料的分析,获得有关信息,并利用有效方法(如进行统计和检验等)对信息进行处理,以确定系统目标。
2)构造模型模型是实体系统的抽象,它应能表示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各部分的相互作用,以及在运用条件下因果作用和反作用的相互关系。构造模型的目的是用较少的风险、时间和费用来对实体系统作研究和实验,以便更好地得到系统的性能。模型包括数学模型、实物模型、计算机模拟及各种图表等。在构造模型时,必须全面考虑系统的各影响因素,分清主次,尽可能如实描述系统的主要特征。在能满足系统目标的前提下,应尽量简化,以需要、简明、易解为原则。
机械系统是物理系统,描述物理系统的模型常用图像模型和数学模型。由于计算机技术的渗透,数学模型的应用越来越广,尤其是需要对系统进行精确定量分析的场合。
虽然构造模型对于系统分析是很重要的,但也不能排除经验分析和类比判断。当设计师能够根据自己或他人的经验直观地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时,也可不必建立模型,但应提出可靠的例证。
3)系统最优化系统最优化就是应用最优化理论和方法,对各个候选方案进行最优化设计和计算,以获得最优的系统方案。
由于系统的变量众多,结构通常都很复杂,在系统目标设定时,常常有多个目标,其中有些可能是矛盾的,很难完全兼顾,因此,在多目标的系统分解中,常采取合理的妥协和折中的办法,如满意性设计或协调性设计。前者为不一定追求系统的真正最优,而是寻求一个综合考虑功能、技术、经济、使用等因素后的满意的系统;后者在系统中,不一定每项性能指标都达到最优,虽然从局部看不都是最优,但从整体看则是最优,整个系统具有良好的协调性。
4)系统评价系统评价是对系统分析过程和结果的鉴定,其主要目的是判断所设计的系统是否达到了预定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
系统的评价对于决策的有效性关系极大,正确的评价可以使决策获得成功,取得很大的效益,错误的评价可以导致决策失败,付出沉重的代价。
系统评价时,首先要根据系统目标规定一组评价指标,确定系统的评价项目,制定评价的准则。不同的系统应该有不同的评价指标。系统评价的项目是由构成系统的性能要素来确定的,主要包括系统的功能、速度、成本、可靠性、实用性、适应性、寿命、技术水平、生存能力、竞争能力、重量、体积、外观、能耗等因素。由这些因素构成描述系统的有序集合,可以根据系统所处的实际环境条件安排它们的评价顺序。通过对各因素赋予反映价值地位的加权系数,形成一种评价的价值体系。这种价值体系主要是从技术和经济的角度来进行衡量的。
系统评价应视被评价系统的特点和企业具体条件确定指标体系。一般机械系统采用较多的评价指标体系是价值和投资体系,对系统总投资费用和总收益进行分析和评价,以选择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最优系统方案。

㈣ 二级机械传动各有什么特点设计机械传动多级传动应考虑哪些因素

1:结构上首先要考虑自由度的问题,也就是工作空间范围的问题,自由度越多结构和控制系统越复杂,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机械手以2~6个自由度的为多,当然,一般需要有3个自由度以上的才能称为机械手,3个或3个以下的一般称为坐标机器人。 除了自由度之外最重要的就是精度和刚性问题(后者在多自由度机械手中非常重要),前者关系到工作准确性,后者则关系到工作时的负载大小及速度。 2:关于驱动系统,如果是中小负载中高工作速度,建议选用全电驱动或电气联合驱动,反之则可以考虑电液气混合驱动。 3:关于设计方法,建议以使用目的为导向来考虑,具体无经验,不多说。 4:关于发展趋势:目前世界高端工业机械手均有高精化,高速化,多轴化,轻量化的发展趋势。定位精度可以满足微米及亚微米级要求,运行速度可以达到3M/S,量产产品达到6轴,负载2KG的产品系统总重已突破100KG。

㈤ 机械传动有哪些种类及其各种传动的优点和缺点

机械传动有多种形式,主要可分为两类:①靠机件间的摩擦力传递动力和运动的摩擦传动,包括带传动、绳传动和摩擦轮传动等。摩擦传动容易实现无级变速,大都能适应轴间距较大的传动场合,过载打滑还能起到缓冲和保护传动装置的作用,但这种传动一般不能用于大功率的场合,也不能保证准确的传动比。②靠主动件与从动件啮合或借助中间件啮合传递动力或运动的啮合传动,包括齿轮传动、链传动、螺旋传动和谐波传动等。啮合传动能够用于大功率的场合,传动比准确,但一般要求较高的制造精度和安装精度。 机械传动按传力方式分,可分为 : 1 摩擦传动。 2 链条传动。 3 齿轮传动。 4 皮带传动。 5 涡轮涡杆传动。 6 棘轮传动。 7 曲轴连杆传动 8 气动传动。 9 液压传动(液压刨) 10 万向节传动 11 钢丝索传动(电梯中应用最广) 12 联轴器传动 13 花键传动。 1、带传动的特点 由于带富有弹性,并靠摩擦力进行传动,因此它具有结构简单,传动平稳、噪声小,能缓冲吸振,过载时带会在带轮上打滑,对其他零件起过载保护作用,适用于中心距较大的传动等优点。 但带传动也有不少缺点,主要有:不能保证准确的传动比,传动效率低(约为0.90~0.94),带的使用寿命短,不宜在高温、易燃以及有油和水的场合使用。 2,齿轮传动的基本特点 1、齿轮传递的功率和速度范围很大,功率可从很小到数十万千瓦,圆周速度可从很小到每秒一百多米以上。齿轮尺寸可从小于1mm到大于10m。 2、齿轮传动属于啮合传动,齿轮齿廓为特定曲线,瞬时传动比恒定,且传动平稳、可靠。 3、齿轮传动效率高,使用寿命长。 4、齿轮种类繁多,可以满足各种传动形式的需要。 5、齿轮的制造和安装的精度要求较高。4. 链传动的特点 1)能保证较精确的传动比(和皮带传动相比较) 2)可以在两轴中心距较远的情况下传递动力(与齿轮传动相比) 3)只能用于平行轴间传动 4)链条磨损后,链节变长,容易产生脱链现象。5. 蜗杆传动的特点 单级传动就能获得很大的传动比,结构紧凑,传动平稳,无噪声,但传动效率低。6. 螺旋传动的特点:传动精度高、工作平稳无噪音,易于自锁,能传递较大的动力等特点。

㈥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机械传动装置应具有哪些特征

首先要有一定的机械强度保证长时间的功效运作,然后防尘安全性要好,此外,牵扯到电方面的要做好电信号的传输不要有动作延误和延迟,包括误动作

㈦ 坦克机械传动装置有哪些特点

坦克机械传动装置和液体传动装置性能比较:关于坦克速度的变化范围:液体传动由于有液体元件,液体元件的主、被动部分是由液体来传递能量,所以可使坦克速度能连续变化,能降低速度到零而保待足够的牵引力。

机械传动是有级的,坦克速度不能连续,如不切断发动机动力,车速不能降到零。

关于坦克牵引力的变化范围:两种传动装置都可扩大发动机的扭距变化范围,但是机械传动不能扩大发动机的扭距适应性系数K。

液体传动中,由于液体元件本身的特性,能扩大K值。也就是说可以扩大坦克的适应性。

关于发动机的功率利用状况:液体元件的特性可使发动机在其最大功率范围内工作,因而可充分利用发动机的功率。

而在机械传动中,发动机功率的利用程度是受档数限制的,档数越多,功率利用越好。一般不如液体传动。

由于有液体元件的滑转,所以当外界阻力突然增大时,装液体传动的坦克,其发动机不会熄火。而装机械传动的坦克,则可能导致发动机熄火。

就传动功率来说,液体传动比机械传动低。为此,近代坦克的液体元件在高速时都采用了闭锁装置,即使其在高速时由变矩器变为效率较高的偶合器,以提高其传动效率。

从结构上看,机械传动简单,容易制造,因而成本低,便于大量生产,且维修保养容易。

总之,从坦克机动性方面来看,液体传动优于机械传动。

但不等于说,所有的坦克都要用液体传动,因为作为战斗车辆来说,机械传动有简单、可靠、耐用、成本低廉等突出优点,所以前苏联都采用机械传动,当然机械传动在前苏联现代坦克中有了很大的改进和发展。

㈧ 1)试总结归纳机械传动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2)说明传动系统方案是如何确定的,有何特点

第一部分为电动机选择及传动系统总的传动比分配;主要确定电动机类型和结构形式、工作机主动轴功率、电动输出功率及传动系统总的传动比分配。第二部分为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主要确定各轴转速、各轴的输入功率、及各轴转矩。第三部分为有关锥齿轮的计算,选择齿轮、材料、精度、等级、确定齿轮齿数、转矩、载荷系数、轮宽系数及齿根弯曲疲劳强度校核。第四部分为带轮的设计包括带轮类型的选择、带轮尺寸参数的确定。第五部分为联轴器类型的选择及联轴器尺寸(型号)的确定 。
该变速器主要由齿轮、轴、轴承、箱体等组成。为方便减速器的制造、装配及使用 ,还在减速器上设置一系列附件,如检查孔、透气孔、油标尺或油面指示器、吊钩及起盖螺钉等。在原动机于变速器间采用是机械设备中应用较多的传动装置带传动,主要有主动轮、从动轮和传动带组成。工作时靠带与带轮间的摩擦或啮合实现主、从动轮间运动和动力的传递,具有结构简单、传动平稳、价格低廉、缓冲吸振及过载打滑以保护其他零件的优点。
设计者以严谨务实的认真态度进行了此次设计,但由于知识水平与实际经验有限。在设计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缺点和疏漏,诚请位评审老师能给于批评和指正。
摘 要
这次毕业设计是由封闭在刚性壳内所有内容的齿轮传动是一独立完整的机构。通过这一次设计可以初步掌握一般简单机械的一套完整的设计及方法,构成减速器的通用零部件。
这次毕业设计主要介绍了减速器的类型作用及构成等,全方位的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如:机械制图,金属材料工艺学公差等已学过的理论知识。在实际生产中得以分析和解决。减速器的一般类型有:圆柱齿轮减速器、圆锥齿轮减速器、齿轮-蜗杆减速器,轴装式减速器、组装式减速器、联体式减速器。
在这次设计中进一步培养了工程设计的独立能力,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掌握常用的机械零件,机械传动装置和简单机械设计的方法
和步骤,要求综合的考虑使用经济工艺性等方面的要求。确定合理的设计方案

㈨ 简述机械传动装置的性能要求

从基本结构来看,抄伺服系统主要有三袭部分组成:控制器、功率驱动装置、反馈装置和电动机。控制器按照数控系统的给定值和通过反馈装置检测的实质运行值的差,调节控制量:功率驱动装置作为系统的主回路,一方面按控制量的大小将电网中的电能作用到电动机上,调节电动机转矩的大小,另一方面按电动机的亚球吧恒压恒频的电网供电转矩的大小,另一方面按电动机的要求把恒压恒频的电网供电转换为电动机所需的交流电火直流电;电动机则按供电大小拖动机械云装。

㈩ 机械传动的方式及特点

传动方式:皮带传动
链传动
齿轮传动
蜗杆传动
螺纹(丝杆)传动
齿轮齿条传动
其他传动机构: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间隙运动机构
特点:
皮带传动:
1) 平皮带传动:
a) 结构简单,可以传动的中心距较大,传动中不产生震动
b) 滑动系数大,传递功率较小
2) 三角皮带传动:
a) 滑动系数比平皮带传动小,传递功率大(多根皮带组合使用),传动中不产生震动
b) 摩擦较大,皮带轮加工比平皮带轮困难
* 三角皮带传动时,由于皮带截面上各点的直径不同(D, d1, d2),因此各点的回转速度不同,而皮带本身是一个整体,由此皮带上部和下部相对皮带轮的槽作相反方向的滑移,产生较大摩擦,也易因摩擦产生热。
* 由于三角皮带的周长是标准固定的,对于非标中心距的皮带传动不能采用标准的三角皮带,这时可以选用“活络三角皮带”,该类皮带与标准皮带具有相同的截面,但它是由小块连接件用螺钉紧固的,因此在使用中可以按所需的长度任意增加或减少连接件。这类皮带传动的功率要比同类规格的标准三角皮带小。
链传动:
1) 能保证准确的平均速比
2) 可以作中心距较大的两轮轴间传递动力和运动
3) 链条较容易磨损,磨损后的链条节距加大,链条易脱落
4) 链条传动的速度较低,运行时有噪声
齿轮传动:
1)传动的运动速度比套筒链快,运行时的噪声比套筒链的低,是高速链传动的形式。
2)对链轮材料和热处理的要求较高,因为齿形链对链轮圆周面的压力和摩擦较大,易引起磨损。
蜗杆传动:
1) 由于蜗杆相当于一个螺杆,当蜗杆的导程角小于摩擦角时,蜗杆传动带有自锁性,这时涡轮副只能由蜗杆驱动涡轮,不能由涡轮驱动蜗杆。
2) 蜗轮副传动的结构紧凑,涡轮箱的外形尺寸较小。
3) 蜗轮副传动平稳,无噪声
4) 蜗轮副传动是滑动摩擦,在传动中摩擦损害较大,因此传动效率较低。采用自锁蜗杆传动时,效率约为50%。
5) 由于蜗杆传动时,蜗杆和蜗轮轮齿间的运动速度较大,摩擦也大,为了提高蜗轮副传动的寿命,一般蜗杆采用钢材制造,而蜗轮采用耐磨的材料如青铜等制造。
螺纹(丝杆)传动:
能将较小的回转力矩转变为较大的轴向力。
能达到较高的传动精度,通过回转的角度能转化为较为精确的直线运动距离。
螺纹传动的工作平稳,易于自锁。
结构简单,制造方便。
缺点是摩擦损失较大,传动效率较低。

阅读全文

与机械传动装置系统的特性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铸造牙用什么材料最好 浏览:219
办公设备的净残值如何 浏览:736
腾亚南京塑料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浏览:744
购机工具箱 浏览:720
注塑后机械手用来干什么 浏览:50
水表阀门s代表什么意思 浏览:533
博世电动工具木工专用 浏览:38
8匹柴油机飞轮轴承怎么拆下 浏览:884
收割机轴承拿不下来怎么弄 浏览:634
电疗仪器指哪些 浏览:134
病房测心跳的仪器叫什么 浏览:191
大型设备上岗证怎么打印 浏览:86
诺信数控机床控制系统怎么连网 浏览:839
直播卖货用什么设备清晰度好 浏览:190
机械装置拆装工具 浏览:888
防护阀门用字母怎么代表 浏览:115
影视器材设备包括哪些 浏览:802
空冷轴承运行中内外温差多少 浏览:769
matlab安装遗传算法工具箱 浏览:367
冰柜为什么制冷频繁 浏览: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