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实验装置可以分为
(抄1)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将右侧导气管插入到盛有水的烧杯中,对烧瓶外壁微微加热,若烧杯中有气泡产生,停止微热冷却后导气管末端形成一段水柱,且保持一段时间不下降,说明此装置气密性良好;
故答案为: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将右侧导气管插入到盛有水的烧杯中,对烧瓶外壁微微加热,若烧杯中有气泡产生,停止微热冷却后导气管末端形成一段水柱,且保持一段时间不下降,说明此装置气密性良好;
(2)反应物的状态是固态和液态,反应条件是常温,应选固-液不加热型的发生装置;氧化钙与水反应放出热量,使氨气在水中溶解度降低而逸出,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使平衡NH 3 +H 2 O
② 实验装置
白云岩溶解实验装置与上一章介绍的石灰岩溶解实验装置相同,差别仅在于用白云岩旋转盘取代石灰岩旋转盘,故此处不再重复。
同样,白云岩溶解过程通过电导仪测定溶液电导并由计算机记录其变化来了解。本次实验中,溶液总硬度与电导率存在如下线性关系:
TH(mmol·L-1)=5.56×10-3σ(μS·cm-1)-0.01 相关系数r=0.999
因此,由溶液电导的自动记录,可获得溶解过程中总硬度的变化,这样,白云岩溶解速率为
R=(V/A)(dTH/dt)/2
式中:V为溶液体积;A为旋转盘表面积;因子2表示1mol白云岩溶解产生2mol的硬度。
图9.1(a),(b)分别是低CO2分压和高CO2分压时的典型实验曲线。其中直线段表明在固定旋速和(或)固定碳酸酐酶浓度条件下,总硬度随时间是近似线性增加的。
实验时扩散边界层厚度ε可由下述Levich(1962)公式给出:
ε=1.61(D/ν)1/3(ν/ω)1/2
式中:D是分子扩散系数;ν为水的运动黏滞系数;ω即旋转角速度。
由此在本次实验中当旋速最低100r·min-1时ε=5×10-3cm,而最高3200r·min-1时ε=8.84×10-4cm,因为所有的实验雷诺数(Re=r2ω/ν,r旋转盘半径)低于2×105,所以保证了实验是在层流的情况下进行的。
③ 如图:本实验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1)本实验要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做这个实验,主要是利用
(1)为了确定像的位置,让蜡烛A的像和蜡烛B重合,既能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实验中要使用透明的玻璃板.
(2)因为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影响到实验效果,所以应选用薄玻璃板,用1mm厚的.
(3)两只蜡烛大小相同,后面的蜡烛又和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就证明了像与物大小相同,所以两只蜡烛等长是为了方便比较像与物大小关系用的.
(4)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如果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像不在水平桌面上,所以无论怎样沿水平桌面移动蜡烛C都不能使C与B的像完全重合.
故答案为:(1)确定像的位置;(2)1;(3)方便比较像、物的大小关系;(4)玻璃板不竖直.
④ 本套装置与传统实验的装置的区别,各有何利弊
(1)注射器复内气体减少制的量就是氧气的体积,则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5ml?9ml25ml+15ml×100%=15%;(2)装置二与装置一装置比较,装置二中的气球在玻璃管的后部,更易让空气流通,氧气与铜能充分反应;实验过程中,注射器应不停推拉活塞;(3)在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实验后发现测定氧气的体积分数低于五分之一,可能的原因有:①铜粉的量可能不足,没有将氧气消耗尽;②装置可能漏气,;③实验中可能未冷却至室温就读数等.故答案:(1)硬质玻璃管中空气的体积反应前注射器中空气体积反应后注射器中气体体积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25mL15mL9mL 15% (2)装置二; 装置二能使气体经过氧化铜,充分反应;不停推拉活塞.(3)铜粉的量不足;未待装置完全冷却至室温就读数.
⑤ 本实验装置为什么仅限于测定非金属材料的导热系数
本实验装置采用稳态平板法,仅限于测定非金属材料的导热系数。
稳态平板法是一种应用一维稳态导热过程的基本原理来测定材料导热系数的方法, 可以用来进行导热系数的测定试验,测定材料的导热系数及其和温度的关系。
一. 实验目的
1.巩固和深化稳定导热过程的基本理论,学习用平板法测定材料导热系数的实验方法和技能。
2.测定试验材料的导热系数。
3.确定试验材料导热系数与温度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
导热系数是表征材料导热能力的物理量。对于不同的材料,导热系数是不同的;对同一材料,导热系数还会随着温度、压力、湿度、物质的结构和重度等因素而变异。各种材料的导热系数都用试验方法来测定,如果要分别考虑因素的影响,就需要针对各种因素加以试验,往往不能只在一种试验设备上进行。稳态平板法是一种应用一维稳态导热过程的基本原理来测定材料导热系数的方法,可以用来进行导热系数的测定试验,测定材料的导热系数及其和温度的关系。
⑥ 如何利用本实验装置测量未知双缝间距
利用本实验装置测量未知双方的间距的话,那么他这个是需要运用到这个专门的测量工具的测量工具的是非常专业的,如果是没有的算工资的话,他的测出来的数值的话,就有些是有所偏差的。
⑦ 什么是恒定干燥条件 本实验装置中采用了哪些措施
指干燥介质的温度、湿度、流速及与物料的接触方式,都在整个干燥过程中内均保持恒定。
这是一容种对问题的简化处理方式,可适用于大量空气干燥少量湿物料的情况,空气的定性温度等于进、出口温度平均值。
(—)平衡水分与自由水分
1. 平衡水分
与一定状态的湿空气充分接触后,物料中不能除去的水分称为平衡水分。用表示,
此时干燥过程达到此操作条件下的平衡状态。
=f(物料性质,空气状态,两者接触状态)。
(1)当空气状态恒定时,不同物料的平衡水分相差很大,同一物料的平衡水分随空气状态而变化;
(2)当=0时,均为0,说明湿物料只有与绝干空气相接触,才有可能得到绝干物料;
(3)一般近似认为物料的平衡含水量与空气温度无关。
2.自由水分
物料中超过平衡水分的那部分水分称自由水分,这种水分可用干燥操作除去。
(二)结合水与非结合水
1.结合水
与物料结合能力很强的水分,存在于如细胞壁中、微孔中,不易除去。
说明:这种结合能力包括:化学力和物理化学力等强结合力。
2. 非结合水
结合力较弱,包括机械附着于固体表面的水分,这种水分容易由干燥操作除去。
⑧ 据图回答问题:(1)本实验装置的目的是:______(2)要使实验效果明显,本实验装置应放在______环境中,
(1)本实验的装置是为了验证呼吸作用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实验现象回是能够使澄清的答石灰水变浑浊.
(2)此装置应放置在黑暗的环境中,如果在光下的话,光合作用的强度超过呼吸作用,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在植物体内就被植物光合作用当成了原料,二氧化碳通过叶片的气孔散发的体外较少,实验效果不明显.
(3)过一段时间后,用手挤压塑料袋会发现石灰水变混浊,说明植物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因为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故答案为:
(1)验证绿色植物呼吸时的释放二氧化碳;
(2)阴暗;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3)变浑浊;植物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⑨ 实验室中用CO还原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得到铁,设计的实验装置如下:(1)本实验的主要步骤为______
(1)CO还原氧化铁反应前先通一段时间一氧化碳再加热,以免加热时CO与空气混合专,可能引起爆属炸,当氧化铁全部转化为铁停止加热后需继续通一氧化碳直到固体冷却防止生成的铁被氧化;故答案为④①③②
(2)赤铁矿的主要成分为Fe2O3得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