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若干个)开展了有关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实验研究,实验开始时打开活塞开关,
若容器1的烧杯中加入的是CO2的缓冲液,U型管左侧液面的变化是(上升),植物的净光合作用速率是__15__mL/h。为了更准确的测定,应对实验结果进行校正(排除非生物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如果校正装置的实验结果是左侧液面比右侧液面低,则校正之后的净光合速率比原来大)。
是这样的,所谓校正装置,其实就是一个空白的没有活植物的空装置,经过8个小时后,如果发现校正装置左边下降了,说明没有植物液面也会变化,植物经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有一部分要填充这个“坑”,因此实际值比你测量的值肯定要高出一些(就是校正装置中左边下降的),所以加上这个校正值后要比测量值大。
2. 探究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的实验装置
(1)为了去除实验叶片内原有淀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实验前要把实验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让叶片内原有的淀粉通过其自身的呼吸作用消耗尽.呼吸作用的反应式: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2)实验结果是叶片A的绿色部分变蓝色,说明该部分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比较叶片A的绿色部分和非绿色部分的实验结果可知: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3)丙装置是验证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的实验.种子萌发时,有机物彻底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将萌发的种子瓶内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具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说明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
(4)实验丁装置插的是温度计,以释放的热量导致温度计的度数发生变化,说明呼吸作用释放能量.A瓶装的是已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释放能量,所以A瓶的温度计度数上升;B瓶装的是已煮熟的种子,不能进行呼吸作用释放能量,所以B瓶的温度计度数不变.将带火星的卫生香放进A瓶,发现它会熄灭,说明A瓶中的氧气被萌发的种子吸收了.
故答案为:(1)叶绿体;
(2)二氧化碳;
(3)二氧化碳
(4)能量;熄灭;萌发的种子.
3. 如图为种子呼吸作用和植物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图,请据图回答: (1)瓶中加适量水后种子的呼吸作用会加
(1)种子萌发需要适量的水,瓶中加水后种子的呼吸作用加强,放出大量的二内氧化碳和能量,容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的增多使玻璃罩的幼苗的光合作用增强. (2)如果把漏斗和玻璃管都堵塞,幼苗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出的氧无法进入瓶中,导致种子的呼吸作用因缺乏原料氧气而减弱. (3)碘液遇淀粉变成蓝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将玻璃罩内叶片取下脱色后滴加碘液观察到的现象变蓝色,说明进行了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 (4)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因此,该装置在光下放置一段时间后,玻璃罩内壁会出现许多水珠,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蒸腾作用,植物体失水的门户是气孔. 故答案为: (1)二氧化碳;原料; (2)没有氧气进入 (3)变蓝;淀粉 (4)蒸腾;气孔 |
4. 下图为种子呼吸作用和植物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图,请据图回答:(7分)(1)瓶中加适量水后种子的呼吸作用
(1)二氧化碳原料(2)没有氧气进入(3)变蓝淀粉(4)蒸腾作用气孔
5. 如图是测定呼吸作用的实验装置,图中的 (1)A瓶内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通入气体中的CO 2 ,以免影响实验结果,B瓶内石灰水的作用是检测版空气中的CO 2 是否去除干权净. 6. 如图四组图,分别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某些实验装置. 能证明在光合作用的过程中释放了氧气的实验装置
7. 如图是在一定温度下测定某植物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强度的实验装置(呼吸底物为葡萄糖,不考虑装置中微生物
A、种子无氧呼吸不消抄耗袭氧气,产生的二氧化碳被NaOH溶液吸收,故在遮光条件下,烧杯中盛放NaOH溶液,不可用于测定种子无氧呼吸强度;但有氧呼吸消耗氧气,产生的二氧化碳被NaOH溶液吸收,故在遮光条件下,烧杯中盛放NaOH溶液,可用于测定种子有氧呼吸强度,A错误; 8. 为d研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某同学设计d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瓶中的植物是正常生长的活体生物).
(二)复在光照条件e,植物可以进行制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碳,对测定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干扰,所以测定植物的呼吸作用时,需要将植物放在黑暗无光的环境中,防止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9.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请分析作答:(1)若要探究光
(1)甲和乙构成对复照试验,变量是光制照,探究的是光照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甲和丙可构成一组对照试验,实验的变量是植物,可证明在有光条件下氧气是有绿色植物释放出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