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用装置①除去Cl2中含有的少量HClB.用装置
A.氯气难溶于饱和食盐水,用图1所示装置除去Cl2中含有的少量HCl,故A正确;
B.氯化内钠难挥发容,水易挥发,可用蒸发分离,故B正确;
C.一氧化碳和CO2与氯化钙都不反应,故C错误;
D.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试管炸裂,故D错误.
故选AB.
㈡ 用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图1选择合适的试剂,可分别制取少量CO2
A.NO不能利用排空气法收集,图中装置可制取少量CO2、O2,故A错误;
B.Fe为阳极,能制备氢氧化亚铁,煤油能隔绝空气,可防止氢氧化亚铁被氧化,能较长时间观察其颜色,故B正确;
C.Cu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氮与水反应,不能利用排水法测量气体的体积,故C错误;
D.乙醇易挥发,乙醇、乙烯均能被高锰酸钾氧化,图中装置不能说明乙醇发生消去反应,应排除乙醇的干扰,故D错误;
故选B.
㈢ 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用此装置可以验证溴乙烷发生了消去反应B.
A.乙醇具有挥发性,所以制取的乙烯中含有乙醇,也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对乙烯的检验造成干扰,故A错误;
B.制备银氨溶液,应在硝酸银溶液中滴加氨水,至沉淀恰好溶解时为止,故B错误;
C.水和乙醇互溶,且二者沸点不同,所以利用沸点不同采用蒸馏的方法提取工业酒精,冷凝管中下口为进水口,上口为出水口,温度计测量蒸气温度,所以温度计水银球位于蒸馏烧瓶支管口处,故C正确;
D.苯的密度比水小,溴的苯溶液从上口倒出,故D错误;
故选C.
㈣ 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图1 ...
c
试题分析:a、图1所示装置除去cl
2
中含有的少量hcl,错误,b、加热fecl
3
溶液促进fecl
3
的水解,错误;c、cl
2
与naoh反应造成烧瓶内压强减小,形成喷泉,正确;d、nh
3
的密度小于空气,进气管应在集气瓶口处,错误。
㈤ 高中化学: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显然不是,因为比H
+
Al3
+的多电子阴极产生氢气,而不是铝元素
B.,煤油,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可液体密封
这是铝热反应实验室实践
点燃镁氯酸钾反应释放出大量的热量,使铝的反应与二氧化锰
3MnO2
+4
AL
=加热=
2Al2O3
+3分钟
D.不,啊,条件是不一样的加热
碳酸氢钠直接加热,和Na2CO3
碳酸氢钠分解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比低浓度Na2CO3
碳酸氢钠内碳酸氢钠分解也无法解释来解释的NaHCO3热稳定性比低浓度Na2CO3
㈥ 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用图l装置完成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B.用图2
A.乙酸乙酯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水解,应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且导管不能插入液面以下,防止倒吸,故A错误;
B.硫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反应不能顺利进行,应用硫酸和碳酸钠溶液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故B错误;
C.四氯化碳和水互不相溶,可用分液法分离,故C正确;
D.制备氢氧化亚铁时,Fe应为阳极,故D错误.
故选C.
㈦ 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图①除去CO2中的HClB.图②装置制备Fe(OH
A.碳酸钠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将原物质除掉,故A错误;
B.Fe为阳极,能制备氢氧化亚铁,煤油能隔绝空气,可防止氢氧化亚铁被氧化,能较长时间观察其颜色,故B正确;
C.C2H5OH和H2O互溶,不能用分液分离,故C错误;
D.乙醇易挥发,乙醇、乙烯均能被高锰酸钾氧化,图中装置不能说明乙醇发生消去反应,应排除乙醇的干扰,故D错误;
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