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中国火箭发射自动熄火装置

中国火箭发射自动熄火装置

发布时间:2021-10-15 05:23:00

A. 刚看了个视频,中国95年96年发射火箭失败了吗我怎么不知道

失败了...

1996年2月15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下称“长三乙”)点火起飞后约两秒,火箭飞行姿态出现异常,火箭低头并偏离发射方向向右倾斜。飞行约22秒,火箭头部坠地,撞到离发射架不到2公里的山坡上,随即发生剧烈爆炸,星箭俱毁,并造成人员伤亡。

这是长三乙首次发射国际通信卫星,长三乙是当时中国航天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捆绑了4个助推器。“我是长三乙的总设计师兼总指挥,我们的胆子也够大了,首飞就承担发射一颗国际卫星,全世界公开广播,这在国际上也没有先例。

但是,“火箭起飞22秒,就像运动员跳高,跨过一个横杆不往上飞就斜掉下去了。”

那段时光是龙乐豪刻骨铭心的疼,也让这位总设计师“一夜白头”。他说,“那时才真正知道什么叫痛苦。说实话,我没想到失败得这么惨。”

因为承担国外卫星发射,国际惯例是允许失败的,但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把失败原因调查清楚。“改进措施是不是有效?你说了不算,要找第三方来评定。我们当时请了美、德、法、英的5个专家来,我跟他们报告了3天,他们非常认可。当时我从事火箭研究30多年了,从经验来看,火箭的总体设计方案没有问题”。

14年后,龙乐豪谈起这次失败时说,“我没有灰心,问题不在于有没有失败,重要的是如何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改进研制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今后的失败或避免失败。”

后来,故障原因查明为一个电子元件失效。面对舆论的压力,龙乐豪带领团队不断推理,反复试验,全面审查了火箭总体技术方案,再次认定正确无疑,并在此基础上,围绕设计、生产、产品质量控制、研制管理等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复查,完成了12类、122项试验,提出44项、256条改进措施,从而确保了后续飞行试验皆获成功。

B. 火箭发射原理

火箭发射原理:1、力的反作用力2、通过不断地减少自身重量,3、惯性的存在。

火箭是以热气流高速向后喷出,利用产生的反作用力向前运动的喷气推进装置。它自身携带燃烧剂与氧化剂,不依赖空气中的氧助燃,既可在大气中,又可在外层空间飞行。火箭在飞行过程中随着火箭推进剂的消耗,其质量不断减小,是变质量飞行体。

具体如下:

发射火箭由地面控制中心倒记数到零便下令第一级火箭发动机点火。在震天动地的轰鸣声中,火箭拔地而起,冉冉上升。加速飞行段由此开始了,经过几十秒钟,运载火箭开始按预定程序缓慢向预定方向转变。

100多秒钟后,在70公里左右高度,第一级火箭发动机关机分离,第二级接着点火,继续加速飞行,这时火箭已飞出稠密大气层,可按程序抛掉卫星的整流罩。在火箭达到预定速度和高度时,第三级火箭发动机关机分离,至此加速飞行段结束。

随后,运载火箭靠已获得的能量,在地球引力作用下,开始惯性飞行段,直到与预定轨道相切的位置止。此时第三级火箭发动机点火,开始了最后加速段飞行。当加速到预定速度时第三级发动机关机。火箭的运载使命就全部完成了。

(2)中国火箭发射自动熄火装置扩展阅读

用途:现代火箭可用作快速远距离运送工具,如作为探空、发射人造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的运载工具,以及其他飞行器的助推器等。如用于投送作战用的战斗部(弹头),便构成火箭武器。火箭是目前(截止2009年)唯一能使物体达到宇宙速度,克服或摆脱地球引力,进入宇宙空间的运载工具,而火箭的速度是由火箭发动机工作获得的。

C. 92年中国火箭发射失败原因

影响“澳星”升空的“祸首”竟是一块比米粒还要小得多的铝质多余物。它使程序配电器上的控制接点短路,从而酿成一、三助推火箭误关机的恶果。

运载火箭由几十万个元件组成,其中任何一个细小的环节出现失误都会导致整个发射失败。1980年,欧洲航天局发射火箭时,操作人员不慎将一个组合件的商标碰掉,落进燃料供应系统造成了堵塞,使火箭中途坠入大海。

于是,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摆开了赶制长征二号捆绑火箭的战场。经过日夜工作,航天工作人员终于在100天之后,成功制造了另一颗长征二号火箭,并成功地将“澳星”发射成功。

(3)中国火箭发射自动熄火装置扩展阅读

长征五号遥二火箭发射失利故障原因

2017年7月2日,长征五号遥二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实施发射,火箭飞行至346秒时突发故障。根据分析仿真计算及地面试验结果,故障原因为芯一级液氢液氧发动机一分机涡轮排气装置在复杂力热环境下,局部结构发生异常,发动机推力瞬时大幅下降,致使发射任务失利。

D. 中国航天火箭发射失误 历史上还哪些航天发射失败记录

1、1967年1月:格里索姆、查菲和怀特3名美国宇航员在卡纳维尔角进行阿波罗1号飞船模拟发射时,因飞船失火而丧生。

2、1980年3月18日:前苏联东方号运载火箭在普列谢茨克发射场进行燃料加注时发生爆炸,45名技术人员当场被炸死,另有5人在送往医院后死亡。这次事故直到1989年才有了报道。

3、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从卡纳维拉尔角升空72秒后爆炸,包括一名教师在内的7名美国宇航勇士丧生。

4、1986年4月18日:据信携带着军事侦察卫星的一枚美国大力神34D运载火箭从加州范登堡空军基地起飞8.5秒后发生爆炸。

5、1986年5月3日:携带有价值5700万美元的一颗气象卫星的美国德尔它运载火箭从卡纳维拉尔角起飞71秒后主发动机突然熄火,90秒时自毁。

6、1990年2月22日:欧洲阿里安运载火箭在发射两颗日本卫星时,在从法属圭亚那库鲁发射场起飞1分40秒后发生爆炸。这是阿里安火箭的第36次发射。

7、1990年9月7日:美国一枚大力神火箭的部分箭体在爱德华兹空军基地从吊车上坠地,引发的大火火焰高达45米,造成至少1人死亡。

8、1990年10月4日:苏联一枚天顶号火箭在拜科努尔发射电子侦察卫星时于起飞几秒后发生爆炸,发射设施遭受严重损坏。

9、1991年6月18日:携带有美国航宇局及几所大学的10个试验件、高15米的勘探者火箭在从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后因偏离正常飞行路线而被自毁。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航天灾难

E. 中国火箭发射失误为什么

技术越尖端,风险就越大,这是科技界的常识。汇聚无数尖端技术的航天业,更是暗藏凶险,仅仅一粒浮尘就可能导致元件失灵并酿成大祸。看惯了“发射成功”新闻的广大网民,近日得到一条“中国航天火箭发射出现异常”的消息,不禁错愕疑惑,忧心忡忡。链科技小编今天为大家理理头绪。

这就是险象环生的航天发射!在得知中星9A未能进入预定轨道之后,网友们议论纷纷,有的表现出担心,有的表现出大度。链科技小编认为,这两种态度都有可取之处,“担心”意味着我们还需严谨,“大度”意味着卸下包袱,继续前行。科技探索,一波三折,危机四伏,防不胜防。一丝铁屑、一根发丝、一粒灰尘、一块泡沫,它就是一次次事故背后的真正“内幕”。愿我们的思维成熟起来,科学对待每一次失利吧。

我们曾经有过的失败,它们是深刻的教训。

1.1974年11月5日长征二号在酒泉发射中心进行了第一次发射返回式卫星一号。由于火箭上控制系统中的一根导线暗伤断裂,导致姿态失去控制,飞行试验失败。

2.1984年1月29日长征三号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一颗试验卫星时取得部分成功,然而对于航天发射这种不能丝毫马虎的事情来说也就意味着失败!

3.1991年12月28日 长征三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东方红二号甲通信卫星时失败.

4.1992年12月21日在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E进行发射澳普图斯B2卫星,当火箭起飞后约48秒澳普图斯B2卫星爆炸。

5.1995年01月26日长征二号捆在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亚太二号通信卫星时失败。

6.1996年2月15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国际通信卫星708。由于一个电子元器件的失效,使得惯性基准倾斜,火箭按错误的姿态信号进行姿态矫正,导致火箭在飞行22秒以后,触地爆炸,星箭俱毁,发射失败,造成了中国航天史上一次重大事故。

7.1996年8月18日,“长征三号”火箭在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未能将“中星七号”送入预定轨道。

但是,在中国航天火箭发射的历史上,还有11次风暴一号火箭的发射却鲜为人知,未被记录到长征系列火箭的发射中。那11次发射都是在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期间进行的,火箭都是由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的。

1972年8月10日,风暴一号火箭进行了首次发射,并获得了基本成功,验证了火箭总体设计方案的基本正确,各系统工作协调,为正式发射卫星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但是,由于当时处在"文革"中,左的一套十分流行,好大喜功。只管工程快马加鞭求进度,而不求在技术上吃透,在质量上严格把关。这就导致了科学试验不尊重客观规律,不切实际,必定要遇到挫折。期间,1973年9月和1974年7月进行过两次飞行试验,均未成功。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对质量控制不严,特别是对进行充分的地面试验不够重视,出了故障找客观原因和外部原因多,听不得不同意见。技术吃不透,原因找不准,故障不能准确定位,采取的措施针对性不强。所以在1975年连续两次成功后,又产生了骄傲和轻敌情绪,导致1976年、1978年又有新的故障发生,造成了飞行试验的失败,其中的教训非常深刻。

1979年7月28日清晨,风暴一号火箭托举着实践二号、实践二号甲、实践二号乙3颗空间物理探测卫星从酒泉卫星发射基地起飞。火箭一级、二级主机工作正常,但在滑行段飞行中游动发动机推力下降,直至起飞后297秒自行关机。火箭终因飞行姿态失稳在空中自毁。直到1981年9月20日5时28分,火箭点火起飞,经过7分20秒,3颗卫星按照设定的程序逐一与火箭分离,进入各自预定的轨道。一箭三星发射终于获得了成功。在风暴一号的11次发射中,共成功了7次,失败了4次。

开拓者一号运载火箭同样经历过两次失败:

2002年9月15日,开拓者一号升空不久就掉下来。

2003年9月16日,开拓者一号没有把卫星送入轨道。

最近的一次:2006年10月29日发射的首颗直播卫星“鑫诺2号”失效,卫星无法为地面提供通信广播传输服务。故障原因是卫星上的太阳帆板和通信天线未能展开,但是卫星还能收到地面的指令。这颗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制造,经历了十年研制周期,成本据估算在20亿元人民币以上的卫星,被修复的机会渺茫,将可能坠入大气层烧毁。

看到这么多令国人心痛的发射失败记录,我想航天人更能感到刻骨铭心的疼痛。航天人要加油,希望你们严谨刻苦工作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做贡献,使中国真正跨入航天强国行列。我们会一如既往的支持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中国航天,任重而道远!

F. 中国的航天发射曾经出现过大的事故吗

发生过。最严重的一次是1996年的!

996年2月15日在西昌用长征-3B大推力火箭发射国际708通信卫星,火箭点火升空22秒后发射爆炸,造成6人死亡,50多人受伤,这是中国航天史上最大的挫折,也是世界第五大航天事故。
事故发生后,中国航天商业发射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一些商业发射被取消。之后的整整10年,中国都没有进行国际商业发射,近年来,由于中国成功实现了载人航天和嫦娥一号计划,中国航天的国际商业发射开始复苏,2006年长征-3B火箭成功发射了尼日利亚通信卫星,这颗卫星是由中国制造的(以前发射的商业卫星都是外国制造的),是中国首次整星出口。也是中国1996年以来的首次国际商业发射。2008年10月30日,长征3B火箭再次把一颗中国制造整星出口的委内瑞拉通信卫星成功送上太空。

中国火箭发射失败记录:

1. 1973年9月18日,酒泉,风暴一号发射长空一号 失败
2. 1974年7月14日,酒泉,风暴一号发射长空一号失败
3. 1974年11月5日,酒泉,长征二号发射返回式卫星失败
4. 1976年11月10日,酒泉,风暴一号发射长空一号失败
5. 1979年7月27日,酒泉,风暴一号发射实践二号(一箭三星)
6. 1984年1月29日,西昌,长征三号发射东方红二号通信试验卫星失败
7 1991年12月28日,西昌,长征三号发射东方红二甲失败
8. 1992年12月21日,西昌,长征 2E发射澳星失败
9. 1995年1月25日,西昌,长征2E发射Apstar-2 失败
10. 1996年2月15日,西昌,长征3B发射Intelsat-708 失败
11. 1996年8月18日,西昌,长征 3发射中星七号失败

G. 中国发射的所有的火箭

中国长征系列火箭发射记录
发射序号 运载火箭 发射日期 卫星 任务 发射基地 结果 备 注
1 CZ-1 F-01 1970.04.24 东方红一号 LEO 甘肃酒泉(JSLC) 成功 播送东方红乐曲
2 CZ-1 F-02 1971.03.03 实践一号 LEO 甘肃酒泉(JSLC) 成功 运行8年多
3 CZ-2 F-01 1974.11.05 返回式科学试验卫星(尖兵1号) LEO 甘肃酒泉(JSLC) 失败 光学侦察卫星
4 CZ-2C F-01 1975.11.26 第1颗返回式卫星(尖兵1号) LEO 甘肃酒泉(JSLC) 成功 光学侦察卫星,运行3天后返回
5 CZ-2C F-02 1976.12.07 第2颗返回式卫星(尖兵1号) LEO 甘肃酒泉(JSLC) 成功 光学侦察卫星,运行3天后返回
6 CZ-2C F-03 1978.01.26 第3颗返回式卫星(尖兵1号) LEO 甘肃酒泉(JSLC) 成功 光学侦察卫星,运行3天后返回
7 CZ-2C F-04 1982.09.09 第4颗返回式卫星(尖兵1号) LEO 甘肃酒泉(JSLC) 成功 光学侦察卫星,运行5天后返回
8 CZ-2C F-05 1983.08.19 第5颗返回式卫星(尖兵1号) LEO 甘肃酒泉(JSLC) 成功 光学侦察卫星,运行5天后返回
9 CZ-3 F-01 1984.01.29 东方红二号实验通信卫星 GTO 四川西昌(XSLC) 失败 发射成功,星未入轨
10 CZ-3 F-02 1984.04.08 东方红二号实验通信卫星 GTO 四川西昌(XSLC) 成功 定点东径125°上空
11 CZ-2C F-06 1984.09.12 第6颗返回式卫星(尖兵1号) LEO 甘肃酒泉(JSLC) 成功 光学侦察卫星,运行5天后返回
12 CZ-2C F-07 1985.10.21 第7颗返回式卫星(尖兵1号) LEO 甘肃酒泉(JSLC) 成功 光学侦察卫星,运行5天后返回
13 CZ-3 F-03 1986.02.01 东方红二号甲实验通信卫星 GTO 四川西昌(XSLC) 成功 定点东径103°上空
14 CZ-2C F-08 1986.10.06 第8颗返回式卫星(尖兵1号) LEO 甘肃酒泉(JSLC) 成功 光学侦察卫星,运行5天后返回
15 CZ-2C F-09 1987.08.05 返回式卫星(搭载法国微重力实验装置) LEO 甘肃酒泉(JSLC) 成功 光学侦察卫星,运行5天后返回
16 CZ-2C F-10 1987.09.09 第10颗返回式卫星(尖兵1号A) LEO 甘肃酒泉(JSLC) 成功 光学侦察卫星,运行8天后返回
17 CZ-3 F-04 1988.03.07 东方红二号甲通信卫星(中星1号) GTO 四川西昌(XSLC) 成功 定点东径87.5°上空
18 CZ-2C F-11 1988.08.05 返回式卫星(搭载德国微重力实验装置) LEO 甘肃酒泉(JSLC) 成功 光学侦察卫星,运行8天后返回
19 CZ-4 F-01 1988.09.07 风云一号极轨气象卫星 SSO 山西太原(TSLC) 成功
20 CZ-3 F-05 1988.12.22 东方红二号甲通信卫星(中星2号) GTO 四川西昌(XSLC) 成功 定点东径110.5°上空
21 CZ-3 F-06 1990.02.04 东方红二号甲通信卫星(中星3号) GTO 四川西昌(XSLC) 成功 定点东径98°上空
22 CZ-3 F-07 1990.04.07 亚洲1号通信卫星(美国休斯公司) GTO 四川西昌(XSLC) 成功 外星1
23 CZ-2E F-01 1990.07.16 巴基斯坦科学实验卫星/澳星模拟星 LEO 四川西昌(XSLC) 成功 一箭双星。外星2,外星3
24 CZ-4 F-02 1990.09.03 风云一号B/大气1号甲/乙(气球卫星) SSO 山西太原(TSLC) 成功 一箭三星
25 CZ-2C F-12 1990.10.05 第12颗返回式卫星(尖兵1号A) LEO 甘肃酒泉(JSLC) 成功 光学侦察卫星,运行8天后返回
26 CZ-3 F-08 1991.12.28 东方红二号甲通信卫星(中星4号) GTO 四川西昌(XSLC) 失败 发射成功,星未入轨
27 CZ-2D F-01 1992.08.09 第13颗返回式卫星(尖兵1号B) LEO 甘肃酒泉(JSLC) 成功 光学侦察卫星,运行15天后返回

H. 中国发射火箭时的火箭是怎么稳稳地站在发射架上的。

我国的发射架高大的原因是所有的火箭燃料加注等都在地上,而美国和俄罗斯的火箭在发射前都把燃料加注好了,只是检查其它方面的问题,相比较而言,在安全方面我国的发射方法比较稳妥。但是比美,俄的慢一些,多用一些时间。

I. 为什么中国火箭发射塔和美国、欧洲的火箭发射塔不一样

你说的发射塔是发射系统地面保障设施中的一个组件,以中美常用的系统为例发射系统大概有以下部分:勤务塔、脐带塔、二号发射台 、发射控制室(LCC)、瞄准间、跟踪测量站、低温推进剂加注系统、常温推进剂加注系统、一号发射台。这种发射装置更方便对发射载荷和箭体进行检测。
当然老美的发射台比咱们要好,效率也要高,是二垂模式,发射台与脐带塔一体式,可以移动的,而西昌的是勤务塔是移动的。美国的发射中心都是在没有安全威胁的环境下设计的,西昌在丛山之间规划建立,难度差别巨大。
从弹体的运输上,我们就比人家难度大,估计西昌设计时安全是第一位的,效率次之。工业技术整体水平上的差距确实是存在的。酒泉比西昌太原的条件好,比较期待的是海南的新基地,应该是所有基地中最现代化的。

俄罗斯坚持爪型发射装置,但也分相当多的亚型,配合不同发射任务,至于总构上的相似是一种技术惯性使然吧,也可能与早期苏联火箭助推器尺寸有关系。

希望能帮到你。

J. 中国火箭发射共失败过几次

我印象中有两次。一次是给国外发射卫星赚外汇,半空中就炸了。还有一次是,点火没成功,万幸,当时还是直播,但是后来成功发射了。中国的成功率还是很高的。

阅读全文

与中国火箭发射自动熄火装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铸造牙用什么材料最好 浏览:219
办公设备的净残值如何 浏览:736
腾亚南京塑料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浏览:744
购机工具箱 浏览:720
注塑后机械手用来干什么 浏览:50
水表阀门s代表什么意思 浏览:533
博世电动工具木工专用 浏览:38
8匹柴油机飞轮轴承怎么拆下 浏览:884
收割机轴承拿不下来怎么弄 浏览:634
电疗仪器指哪些 浏览:134
病房测心跳的仪器叫什么 浏览:191
大型设备上岗证怎么打印 浏览:86
诺信数控机床控制系统怎么连网 浏览:839
直播卖货用什么设备清晰度好 浏览:190
机械装置拆装工具 浏览:888
防护阀门用字母怎么代表 浏览:115
影视器材设备包括哪些 浏览:802
空冷轴承运行中内外温差多少 浏览:769
matlab安装遗传算法工具箱 浏览:367
冰柜为什么制冷频繁 浏览: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