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注塑机射出装置作用

注塑机射出装置作用

发布时间:2021-10-14 09:41:58

❶ 谁有注塑机显示屏里的各个功能的意思及作用呢比如‘射出’‘保压’。。。之类的。谢谢

1. 螺杆向模具方向移动就叫注射,相反移动就要射退或叫防涎或叫松退;
2. 注射结束后螺杆转入压力保持阶段,此时系统里有一定的压力,由于冷却收缩的缘故继续向模内补充塑料,此时螺杆移动缓慢,这个阶段叫保压;
3. 把塑料粒子融化并计量的动作就叫储料或叫预塑,通过螺杆旋转和加热圈加热使塑料融化;
4. 使喷嘴向模具方向移动就叫喷嘴进或射台进,相反就叫喷嘴退或射台退,喷嘴与模具浇口接触就叫喷嘴进到位;
5. 使两个半模合上的动作就叫合模,使两个半模分开的动作叫开模;
6. 开模结束后把公模上的产品顶下来的动作就叫顶出或叫脱模,通过顶杆实现这个动作,顶杆后退就叫顶退或叫脱模退;
7. 把产品从模具上分离下来有时也用吹气动作,一般是一些重量轻,壁薄的产品,如一次性快餐盒;
8. 有些产品中空或形状复杂那会用到中子或叫抽插芯,此时模具不是一个整体,而是由多个部分通过中子油缸组合到一块;
9. 模具有厚薄,为适应不同的模厚就需要用到调模动作,分调模前进和调模退两个动作,进模厚变薄,退模厚变厚;
以上动作在键盘上都有对应的按键,可以在手动模式下或调模模式下操作。

❷ 注塑的射出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注塑行业问题。不好意思,看到问题迟了。
在注塑成型工艺中,溶胶是螺杆通过旋转剪切,将原料变为流动形态推送至炮筒头部。这个设置具体位置,压力,速度,背压,要根据制品的大小来确定,初学者,建议你去车间别的机器上看看,教你个办法,你可以看过别的机器后,自己估计一个值,设置到溶胶最后一个位置,如果正常射料后,操作屏的射料位置为0mm或者0.1mm时,就把溶胶位置再调大一点。一般情况下,射料后的值为大于或接近10mm为宜。
射出是螺杆将炮筒头部的料通过一定的压力,速度推送至模具内部。射出的大小直接影响制品的成型,压力,速度,时间,都会导致很多问题的产生。
保压,顾名思义,保持压力,是注塑机射料后,因为模具内部的料还不能完全定型,增加一个力,把制品托住,不让料回流。
希望能够帮助你,具体的请追问。购买注塑机,请咨询!祝你水平步步高升!

❸ 注塑机的射出位置跟射出压力速度有什么关系

射出压力和位置是影响射出速度和射出量的关键参数,一般情况下:

1、在某段射出行程中,射出压力越大,在该行程中射出速度越快

2、射出位置主要用来控制各射出阶段的射出量,比如:从开始射出A到料流到浇口位置B一般为快速充胶,过浇口为防止喷射痕和应力采用低速,这时就需要有一个转换位置B,在A到B的行程中射出压力大,通过B后射出压力小。

注射系统的作用:注射系统是注塑机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一般有柱塞式、螺杆式、螺杆预塑柱塞注射式3种主要形式。应用最广泛的是螺杆式。

其作用是,在注塑料机的一个循环中,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将一定数量的塑料加热塑化后,在一定的压力和速度下,通过螺杆将熔融塑料注入模具型腔中。注射结束后,对注射到模腔中的熔料保持定型。

(3)注塑机射出装置作用扩展阅读:

注塑机的工作原理与打针用的注射器相似,它是借助螺杆(或柱塞)的推力,将已塑化好的熔融状态(即粘流态)的塑料注射入闭合好的模腔内,经固化定型后取得制品的工艺过程。

注射成型是一个循环的过程,每一周期主要包括:定量加料—熔融塑化—施压注射—充模冷却—启模取件。取出塑件后又再闭模,进行下一个循环。

一般螺杆式注塑机的成型工艺过程是:首先将粒状或粉状塑料加入机筒内,并通过螺杆的旋转和机筒外壁加热使塑料成为熔融状态,然后机器进行合模和注射座前移,使喷嘴贴紧模具的浇口道,接着向注射缸通入压力油。

使螺杆向前推进,从而以很高的压力和较快的速度将熔料注入温度较低的闭合模具内,经过一定时间和压力保持(又称保压)、冷却,使其固化成型,便可开模取出制品(保压的目的是防止模腔中熔料的反流、向模腔内补充物料,以及保证制品具有一定的密度和尺寸公差)。

注射成型的基本要求是塑化、注射和成型。塑化是实现和保证成型制品质量的前提,而为满足成型的要求,注射必须保证有足够的压力和速度。同时,由于注射压力很高,相应地在模腔中产生很高的压力(模腔内的平均压力一般在20~45MPa之间),因此必须有足够大的合模力。由此可见,注射装置和合模装置是注塑机的关键部件。

❹ 注塑机各部位起什么作用

(1)注射系统
注射系统的作用:注射系统是注塑机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一般有柱塞式、螺杆式、螺杆预塑柱塞注射式3种主要形式。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螺杆式。其作用是,在注塑料机的一个循环中,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将一定数量的塑料加热塑化后,在一定的压力和速度下,通过螺杆将熔融塑料注入模具型腔中。注射结束后,对注射到模腔中的熔料保持定型。 注射系统的组成:注射系统由塑化装置和动力传递装置组成。 螺杆式注塑机塑化装置主要由加料装置、料筒、螺杆、射咀部分组成。动力传递装置包括注射油缸、注射座移动油缸以及螺杆驱动装置(熔胶马达)。
(2)合模系统
合模系统的作用:合模系统的作用是保证模具闭合、开启及顶出制品。同时,在模具闭合后,供给予模具足够的锁模力,以抵抗熔融塑料进入模腔产生的模腔压力,防止模具开缝,造成制品的不良现状。 合模系统的组成:合模系统主要由合模装置、调模机构、顶出机构、前后固定模板、移动模板、合模油缸和安全保护机构组成。
(3)液压系统
液压传动系统的作用是实现注塑机按工艺过程所要求的各种动作提供动力,并满足注塑机各部分所需压力、速度、温度等的要求。它主要由各自种液压元件和液压辅助元件所组成,其中油泵和电机是注塑机的动力来源。各种阀控制油液压力和流量,从而满足注射成型工艺各项要求。
(4)电气控制系统
电气控制系统与液压系统合理配合,可实现注射机的工艺过程要求(压力、温度、速度、时间)和各种程序动作。主要由电器、电子元件、仪表、加热器、传感器等组成。一般有四种控制方式,手动、半自动、全自动、调整。
(5)加热/冷却系统
编辑本段
加热系统是用来加热料筒及注射喷嘴的,注塑机料筒一般采用电热圈作为加热装置,安装在料筒的外部,并用热电偶分段检测。热量通过筒壁导热为物料塑化提供热源;冷却系统主要是用来冷却油温,油温过高会引起多种故障出现所以油温必须加以控制。另一处需要冷却的位置在料管下料口附近,防止原料在下料口熔化,导致原料不能正常下料。
(6)润滑系统
编辑本段
润滑系统是注塑机的动模板、调模装置、连杆机铰等处有相对运动的部位提供润滑条件的回路,以便减少能耗和提高零件寿命,润滑可以是定期的手动润滑,也可以是自动电动润滑;
(7)安全保护与监测系统
编辑本段
注塑机的安全装置主要是用来保护人、机安全的装置。主要由安全门、液压阀、限位开关、光电检测元件等组成,实现电气——机械——液压的联锁保护。 监测系统主要对注塑机的油温、料温、系统超载,以及工艺和设备故障进行监测,发现异常情况进行指示或报警。

❺ 注塑机的射出动作是如何设定的,什么时候用射出一,什么时候用射出一、二、三、四等。

这个问题呀比较有深度,一般看产品的性质来决定,我在这里给你做个工作原理解释,看是否对你有帮助。一般我们有熔胶位置(也叫加料到位位置)我们不防设到50.那在来看射胶位置,如果射一设为40,那就是说从50到40这个距离的胶量采用的就是射一的压力跟速度。射二设为25,那就是从40到25这段胶采用的就是射二的压力跟速度。以此类推。至于什么时候用射出一、二、三、四等,这个就要看产品了,一般小产品用二段就可以了,为什么要采用几段呢?是因为如果一直用一段会因为单用一段压力过大就会产品有毛边,压力过小就会射不饱,那你要问不能调到刚刚好吗,很难的,因为刚开始射的时候胶道还是冷的,压力小了注不进去,等料流过了在用这个压力可能就会大了,不知道这样的回答是否对你有帮助。

❻ 注塑机射胶原理

1)注射系统
注射系统的作用:注射系统是注塑机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一般有柱塞式、螺杆式、螺杆预塑柱塞注 立式注塑机
射式3种主要形式。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螺杆式。其作用是,在注塑料机的一个循环中,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将一定数量的塑料加热塑化后,在一定的压力和速度下,通过螺杆将熔融塑料注入模具型腔中。注射结束后,对注射到模腔中的熔料保持定型。 注射系统的组成:注射系统由塑化装置和动力传递装置组成。 螺杆式注塑机塑化装置主要由加料装置、料筒、螺杆、射咀部分组成。动力传递装置包括注射油缸、注射座移动油缸以及螺杆驱动装置(熔胶马达)。
(2)合模系统
合模系统的作用:合模系统的作用是保证模具闭合、开启及顶出制品。同时,在模具闭合后,供给予模具足够的锁模力,以抵抗熔融塑料进入模腔产生的模腔压力,防止模具开缝,造成制品的不良现状。 合模系统的组成:合模系统主要由合模装置、调模机构、顶出机构、前后固定模板、移动模板、合模油缸和安全保护机构组成。
(3)液压系统
液压传动系统的作用是实现注塑机按工艺过程所要求的各种动作提供动力,并满足注塑机各部分所需压力、速度、温度等的要求。它主要由各自种液压元件和液压辅助元件所组成,其中油泵和电机是注塑机的动力来源。各种阀控制油液压力和流量,从而满足注射成型工艺各项要求。
(4)电气控制系统
电气控制系统与液压系统合理配合,可实现注射机的工艺过程要求(压力、温度、速度、时间)和各种 原理示意图
程序动作。主要由电器、电子元件、仪表、加热器、传感器等组成。一般有四种控制方式,手动、半自动、全自动、调整。
(5)加热/冷却系统
加热系统是用来加热料筒及注射喷嘴的,注塑机料筒一般采用电热圈作为加热装置,安装在料筒的外部,并用热电偶分段检测。热量通过筒壁导热为物料塑化提供热源;冷却系统主要是用来冷却油温,油温过高会引起多种故障出现所以油温必须加以控制。另一处需要冷却的位置在料管下料口附近,防止原料在下料口熔化,导致原料不能正常下料。
(6)润滑系统
润滑系统是注塑机的动模板、调模装置、连杆机铰等处有相对运动的部位提供润滑条件的回路,以便减少能耗和提高零件寿命,润滑可以是定期的手动润滑,也可以是自动电动润滑;
(7)安全保护与监测系统
注塑机的安全装置主要是用来保护人、机安全的装置。主要由安全门、液压阀、限位开关、光电检测元件等组成,实现电气——机械——液压的联锁保护。 监测系统主要对注塑机的油温、料温、系统超载,以及工艺和设备故障进行监测,发现异常情况进行指示或报警。

❼ 注塑机的射出位置是什么意思

注塑机的射出位置螺杆注射时以设定的速度和压力达到设定的位置.

知识拓展:

射出位置,与储料没多大关系。不过射出位置不可能超过储料位置的。用多段注射是针对不同的产品优化注塑工艺,减少或避免产品注塑缺陷的,具体的在产品的哪个位置要看那一段料能充填到产品哪个位置。一般的话第一段是打胶口,最后一段射胶位置为0,是进行补缩保压。

注塑机又名注射成型机或注射机。它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塑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分为立式、卧式、全电式。注塑机能加热塑料,对熔融塑料施加高压,使其射出而充满模具型腔。

注塑机分类:

(1)按塑化方式分类

1. 柱塞式塑料注射成型机
它的混炼性很差的,塑化性也不好,要加装分流梭装置。已很少使用。
2. 往复式螺杆式塑料注射成型机;
依靠螺杆进行塑化与注射,混炼性和塑化性都很好,现在使用最多。
3. 螺杆——柱塞式塑料注射成型机依靠螺杆进行塑化与依靠柱塞进行注射,两个过程分开来。

(2)按合模方式分类

1.机械式
2.液压式
3..液压——机械式

❽ 注塑射出位置有什么作用对产品有什么影响

注塑机射出位置主要用于多段射出,依产品需要而设定,第一段设定料头的位置,其他是依照产品转折和厚薄来设定位置,压力,速度;全部注射位置加起来才是射出行程,它一定比加料行程小,否则就缺胶射不饱了;最大位置是看机台大小,位置尺行程长度而定,你可以手动加料或者松退到最后端,就可以知道最大射出行程了。

❾ 什么是塑胶射出成型机它是用来做什么的成品又是什么呢

塑胶射出成型机是用於注塑出产品的机器,产品非常广泛,像一般的NOTEBOOK,LCD框,手机壳,电视机壳等等,几乎所有塑胶件都是这样做出来的。
以下是注塑机的工作原理和注塑成型的过程:

1、注塑成型机的工作原理
注塑机的工作原理与打针用的注射器相似,它是借助螺杆(或柱塞)的推力,将已塑化好的熔融状态(即粘流态)的塑料注射入闭合好的模腔内,经固化定型后取得制品的工艺过程。
注射成型是一个循环的过程,每一周期主要包括:定量加料——熔融塑化——施压注射——充模冷却——启模取件。取出塑件后又再闭模,进行下一个循环。

2、注塑机的结构
注塑机根据塑化方式分为柱塞式注塑机和螺杆式注塑机,按机器的传动方式又可分为液压式、机械式和液压——机械(连杆)式,按操作方式分为自动、半自动、手动注塑机。
(1)卧式注塑机:这是最常见的类型。其合模部分和注射部分处于同一水平中心线上,且模具是沿水平方向打开的。其特点是:机身矮,易于操作和维修;机器重心低,安装较平稳;制品顶出后可利用重力作用自动落下,易于实现全自动操作。目前,市场上的注塑机多采用此种型式。
(2)立式注塑机:其合模部分和注射部分处于同一垂直中心线上,且模具是沿垂直方向打开的。因此,其占地面积较小,容易安放嵌件,装卸模具较方便,自料斗落入的物料能较均匀地进行塑化。但制品顶出后不易自动落下,必须用手取下,不易实现自动操作。立式注塑机宜用于小型注塑机,一般是在60克以下的注塑机采用较多,大、中型机不宜采用。
(3)角式注塑机:其注射方向和模具分界面在同一个面上,它特别适合于加工中心部分不允许留有浇口痕迹的平面制品。它占地面积比卧式注塑机小,但放入模具内的嵌件容易倾斜落下。这种型式的注塑机宜用于小机。
(4)多模转盘式注塑机:它是一种多工位操作的特殊注塑机,其特点是合模装置采用了转盘式结构,模具围绕转轴转动。这种型式的注塑机充分发挥了注射装置的塑化能力,可以缩短生产周期,提高机器的生产能力,因而特别适合于冷却定型时间长或因安放嵌件而需要较多辅助时间的大批量制品的生产。但因合模系统庞大、复杂,合模装置的合模力往往较小,故这种注塑机在塑胶鞋底等制品生产中应用较多。
一般注塑机包括注射装置、合模装置、液压系统和电气控制系统等部分。
注射成型的基本要求是塑化、注射和成型。塑化是实现和保证成型制品质量的前提,而为满足成型的要求,注射必须保证有足够的压力和速度。同时,由于注射压力很高,相应地在模腔中产生很高的压力(模腔内的平均压力一般在20~45MPa之间),因此必须有足够大的合模力。由此可见,注射装置和合模装置是注塑机的关键部件。

3.注塑机的操作

3.1注塑机的动作程序
合模→预塑→倒缩→喷嘴前进→注射→保压→喷嘴后退→冷却→开模→顶出→开门→取工件→关门→合模。

3.2注塑机操作项目:注塑机操作项目包括控制键盘操作、电器控制柜操作和液压系统操作三个方面。分别进行注射过程动作、加料动作、注射压力、注射速度、顶出形式的选择,料筒各段温度及电流、电压的监控,注射压力和背压压力的调节等。

3.2.1注射过程动作选择
一般注塑机既可手动操作,也可以半自动和全自动操作。
手动操作是在一个生产周期中,每一个动作都是由操作者拨动操作开关而实现的。一般在试机调模时才选用。
半自动操作时机器可以自动完成一个工作周期的动作,但每一个生产周期完毕后操作者必须拉开安全门,取下工件,再关上安全门,机器方可以继续下一个周期的生产。
全自动操作时注塑机在完成一个工作周期的动作后,可自动进入下一个工作周期。在正常的连续工作过程中无须停机进行控制和调整。但须注意,如需要全自动工作,则(1)中途不要打开安全门,否则全自动操作中断;(2)要及时加料;(3)若选用电眼感应,应注意不要遮闭了电眼。
实际上,在全自动操作中通常也是需要中途临时停机的,如给机器模具喷射脱模剂等。
正常生产时,一般选用半自动或全自动操作。操作开始时,应根据生产需要选择操作方式(手动、半自动或全自动),并相应拨动手动、半自动或全自动开关。
半自动及全自动的工作程序已由线路本身确定好,操作人员只需在电柜面上更改速度和压力的大小、时间的长短、顶针的次数等等,不会因操作者调错键钮而使工作程序出现混乱。
当一个周期中各个动作未调整妥当之前,应先选择手动操作,确认每个动作正常之后,再选择半自动或全自动操作。

3.2.2预塑动作选择
根据预塑加料前后注座是否后退,即喷嘴是否离开模具,注塑机一般设有三种选择。
(1)固定加料:预塑前和预塑后喷嘴都始终贴进模具,注座也不移动。
(2)前加料:喷嘴顶着模具进行预塑加料,预塑完毕,注座后退,喷嘴离开模具。选择这种方式的目的是:预塑时利用模具注射孔抵住喷嘴,避免熔料在背压较高时从喷嘴流出,预塑后可以避免喷嘴和模具长时间接触而产生热量传递,影响它们各自温度的相对稳定。
(3)后加料:注射完成后,注座后退,喷嘴离开模具然后预塑,预塑完注座前进。该动作适用于加工成型温度特别窄的塑料,由于喷嘴与模具接触时间短,避免了热量的流失,也避免了熔料在喷嘴孔内的凝固。
注射结束、冷却计时器计时完毕后,预塑动作开始。螺杆旋转将塑料熔融料挤送到螺杆头前面。由于螺杆前端单向阀的作用,熔融塑料积存在机筒的前端,将螺杆向后迫退。当螺杆退到预定的位置时(此位置由行程开关确定,控制螺杆后退的距离,实现定量加料),预塑停止,螺杆停止转动。紧接着是倒缩动作,倒缩即螺杆做微量的轴向后退,此动作可使聚集在喷嘴处的熔料的压力得以解除,克服由于机筒内外压力的不平衡而引起的“流涎”现象。若不需要倒缩,则应把倒缩停止,开关调到适当位置,让预塑停止。开关被压上的同一时刻,倒缩停止开关也被压上。当螺杆做倒缩动作后退到压上停止开关时,倒缩停止。接着注座开始后退。当注座后退至压上停止开关时,注座停止后退。若采用固定加料方式,则应注意调整好行程开关的位置。
一般生产多采用固定加料方式以节省注座进退操作时间,加快生产周期。

❿ 注塑机的射出123段的距离起什么作用

注塑一般程序是:注射、保压、冷却(同时塑化)、开模、顶出、合模,如此循环。
这这里讲的“射出”应该是指“注射”过程吧,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注射1段就够了,而这个距离就表示需要注射的料量(距离X料筒内截面积X密度=料量)。

而有些产品在充填时候,在不同料量的阶段可能需要不同的速度和压力,这样就有了分成几段的功能。

阅读全文

与注塑机射出装置作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铸造牙用什么材料最好 浏览:219
办公设备的净残值如何 浏览:736
腾亚南京塑料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浏览:744
购机工具箱 浏览:720
注塑后机械手用来干什么 浏览:50
水表阀门s代表什么意思 浏览:533
博世电动工具木工专用 浏览:38
8匹柴油机飞轮轴承怎么拆下 浏览:884
收割机轴承拿不下来怎么弄 浏览:634
电疗仪器指哪些 浏览:134
病房测心跳的仪器叫什么 浏览:191
大型设备上岗证怎么打印 浏览:86
诺信数控机床控制系统怎么连网 浏览:839
直播卖货用什么设备清晰度好 浏览:190
机械装置拆装工具 浏览:888
防护阀门用字母怎么代表 浏览:115
影视器材设备包括哪些 浏览:802
空冷轴承运行中内外温差多少 浏览:769
matlab安装遗传算法工具箱 浏览:367
冰柜为什么制冷频繁 浏览: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