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甲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

甲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

发布时间:2021-10-14 02:38:42

1. (14分)为探究实验室制乙烯及乙烯和溴水的加成反应。甲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并进行了实验。当温

(14分)(1) CH 3 CH 2 OH 2 SO 4 (2分)
(3)①安全装置,防倒吸(2分)
②吸收乙烯、二氧化硫气体(2分)检验乙烯、二氧化硫气体是否除净(2分)

2. 为了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同学们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装置来进行实验.(1)图甲是让


(1)图甲,两小球滚下高度相同,速度相同,两小球的质量不同,探究的是动能与质专量的关属系,得出的结论是,速度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2)图乙两小球的质量相等,滚下的高度不同,探究的是动能与速度的关系;
图乙中两小球的质量相同,滚下的高度越大,到达水平面的速度越大,将木块推得越远,得出的结论是:质量相同时,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3)a、研究超载隐患时,应控制小球下滑的高度相同而质量不同,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应选择甲图所示实验进行比较;
b、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在同等条件下超速带来的安全隐患更大一些
故答案为:
(1)速度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2)质量相同时,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3)a、甲;b、速度.

3. (2014柳南区二模)全班同学进行物理实验小聪小组跟老师一起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光的

(1)由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当小铁板向后折,小铁板上就看不到反射光线,说明了: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
(3)因为先有入射角,才有反射角(或先有入射光线,才有反射光线),所以小聪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2)小聪;先有入射角,才有反射角(或先有入射光线,才有反射光线).

4.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多组实验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1)甲同学设计计出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白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发黄光、放出热量、冒出大量的白烟;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从白磷开始燃烧到最后熄灭的过程中,集气瓶内水面的变化情况是先下降,后上升,因为开始时,燃烧放热使气体体积膨胀,冷却后收缩,因此先下降,后上升;根据a、b、c三个数据,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已知C=500ml,a=100ml,a上面的空气五等分,则b=180mL;因此氧气的体积分数=

80mL
400mL
×100%=20%;实验前集气瓶里要装进适量a体积的水的作用是:形成液封,防止实验过程中集气瓶内的气体从长导管中向外逸散而影响实验结果;在上述实验中,下列操作的实施和实验现象的出现,会导致实验最后产生的实际值大于理论值的是:实验前集气瓶里没有装a体积的水,使一部分气体在导管逸出;
故答案为:实验过程:②引燃白磷;③发黄光、放出热量、冒出大量的白烟;4P+5O2
点燃
.

5.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对Cl2使有色物质褪色的机理进行了探究.甲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并进行实

(1)因为氯气是一种酸性气体,能被碱石灰吸收,所以得不到预期中的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的现象,故实验失败的原因是使用的干燥剂碱石灰将Cl2吸收了,
故答案为:使用的干燥剂碱石灰将Cl2吸收;
(2)具有漂白性的是次氯酸,而不是氯气本身.换用适合的干燥剂后,由于通到有色布条上的是干燥的氯气,氯气在干燥的有色布条上不能生成次氯酸,所以干燥的有色布条不褪色;而在湿润的有色布条上可以生成具有漂白性的次氯酸,所以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由此得出Cl2使有色物质褪色的机理是Cl2和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具有漂白作用才导致有色布条褪色,
故答案为:干燥的有色布条不褪色,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Cl2和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具有漂白作用;
(3)氯气有毒,排入大气会造成污染,所以本题缺少尾气处理装置,氯气是酸性气体,所以用NaOH溶液吸收尾气,图为
(4)氯气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NaCl、NaClO、H2O,NaCl、NaClO是可溶性钠盐,故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
故答案为:Cl2+2OH-=Cl-+ClO-+H2O.

6. 为探究光合作用放出了氧气,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1)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回答:①为使实验达

(1)①因为此装置来证明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因此就要将该装置放在光下;②观察是否有气泡进入试管,如果有气泡进入试管,说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③氧气有助燃的性质,此装置中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能够使快要熄灭的卫生香复燃,说明试管内收集的气体是氧气,从而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氧气.
(2)根据光合作用的公式:二氧化碳+水

7. 某同学在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所用的钩码每只的质量都是30

(1)根据实验数据在坐标纸上描出点,如图,可以看到,所有的点基本上在同一条直线上,可以判定F与L的关系是

砝码质量(g) 0 30 60 90 120 150
弹簧总长(cm) 6.00 7.19 8.40 9.61 10.80 12.00
弹力大小(N) 0 0.3 0.6 0.9 1.2 1.5
一次函数.画出一条直线,使尽可能多的点落在直线上,或直线的两侧.该图线跟横轴交点的横坐标表示弹簧的原长.
△F
△x

求得:k=25N/m
故答案为:(1)如图,F与L的关系是一次函数.该图线跟横轴交点的横坐标表示弹簧的原长.
(2)该图线跟横轴交点的横坐标表示弹簧的原长.k=25N/m.

8. 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通过改变重物的质量来探究滑块运动的加速度和所受拉力F的关系。

倾斜 A

9. 为探究实验室制乙烯及乙烯和溴水的加成反应,甲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并进行了实验.当温度升

(1)利用乙醇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发生分子内脱水制取乙烯,乙醇发生了消去反应:CH3CH2OH

浓硫酸

10. 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探究“分子的性质实验”:图Ⅰ时按教材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甲、乙、丙三个烧

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性氨气遇到的酚酞试液变红.图I是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版学实验,权大烧杯中的实验现象是甲烧杯中溶液由无色逐渐变红,丙、乙烧杯内无明显变化;
【分析讨论】
(1)通过E试管放有酚酞溶液没有变色进行对比说明酚酞试液变红的原因是氨分子运动的结果;
(2)通过实验现象说明了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氨分子能到酚酞试液中说明了氨分子在不断的运动,运动到酚酞试液中的,还能说明温度高分子运动速度快,温度低运动速度慢;
(3)改进后的装置氨分子在密闭容器中运动不到空气中,不污染空气,在试管中进行的实验节约药品.现象明显.
故答案为:甲烧杯酚酞试液变红;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溶液无色;
(1)进行对比;
(2)①分子是客观存在,并总在不断运动的;②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
(3)能尽量防止氨气逸出污染空气,更能体验化学变化的过程;能够说明分子运动的快慢等.

与甲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铸造牙用什么材料最好 浏览:219
办公设备的净残值如何 浏览:736
腾亚南京塑料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浏览:744
购机工具箱 浏览:720
注塑后机械手用来干什么 浏览:50
水表阀门s代表什么意思 浏览:533
博世电动工具木工专用 浏览:38
8匹柴油机飞轮轴承怎么拆下 浏览:884
收割机轴承拿不下来怎么弄 浏览:634
电疗仪器指哪些 浏览:134
病房测心跳的仪器叫什么 浏览:191
大型设备上岗证怎么打印 浏览:86
诺信数控机床控制系统怎么连网 浏览:839
直播卖货用什么设备清晰度好 浏览:190
机械装置拆装工具 浏览:888
防护阀门用字母怎么代表 浏览:115
影视器材设备包括哪些 浏览:802
空冷轴承运行中内外温差多少 浏览:769
matlab安装遗传算法工具箱 浏览:367
冰柜为什么制冷频繁 浏览:474
© Arrange www.fbslhl.com 2009-2021
温馨提示: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