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除雾器的结构
除雾器主要是由板片、支承装置构成。板片通常由高分子材料(如聚丙稀PP、FRP等)或不锈钢(如316L、317L等)2大类材料制作而成。一般分为流线型和折线型。
2. 湿式负压诱导除尘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湿式负压诱导除尘器是通过诱导风机建立负压源,将含尘气体卷吸进入雾化亲和腔和振弦分离腔,实现空气与粉尘的分离,达到净化之目的。
3. 管束除尘器工作原理
管束除雾器的结构包括管束筒体、增速器、分离器、汇流环和导流环,筒体垂直并且光洁,圆滑没有偏心,通过增速器确保以小的阻力条件提升气流的旋转运动速度,用分离器实现不同粒径的雾滴在烟气中的分离,通过汇流环控制液膜厚度,维持的气流分布状态,导流环控制气口状态,防止捕悉液滴被二次夹带。
4. 管束除尘器,下面原除雾器还需要保留吗
当然需要保留了,要组合使用才能更有效果
5. 高效除尘除雾装置除尘效率一般多少
旋风除尘器
的除尘效率,要看它所要处理对象的特点,对于除掉粒径在5-10微米以上的粉尘,它的效率是较高的,一般不低于90%。
6. 管束式除雾器和无级式除雾器哪个好
脱硫除雾器一般用折流板结构的,也有流线型的,不过流线型的只能通过模具做出来,作用是使脱硫后的带水烟气通过弯道减速、碰撞等物理作用把烟气中的水汽除去,避免风机带水。一般还应该配有除雾器冲洗系统。根据你说的情况,你应该用的是碳钢塔+内部防腐,除雾器材质用316L完全可以。个人感觉用304的就完全满足使用了,316L的不好加工,价格还贵。
7. 管束除雾器
在上下汽包的锅炉中就有对流管束;对流管束的管子热负荷最高,这部分的管子受热水变成蒸汽,由下往上运动;其主要作用就是吸收热量传给水和蒸汽和作为锅炉水循环的上升部分。
8. 管束除雾器管束除尘器真的好用吗
旋流子除雾器只能适用小烟气量的除雾,其原因为:液滴靠离心力向外侧移动,如除雾直径过大,大部分微小液滴其未到达外侧壁板就已经离开除雾器,不能与其他液滴凝聚,也就使除雾效果并不理想。
为此,减小旋流子外径尺寸就成关键。新技术是将旋流子做成小直径模块,并上下2-3个旋流子组成一个单元(视工况设计)。大烟气量的大型脱硫塔则布置数个或数十个旋流子单元,从而达到良好的除尘除雾效果。
其为小直径圆柱状,下部设置3层旋流子除尘除雾器及折板式除雾器一层。
为保证旋流子不发生堵塞现象,以及外侧壁不积灰,在下部旋流子中心盲板处设置有喷水装置,可定期或不定期对外侧管壁和旋流板进行冲洗。
为达到良好的除尘除雾效果,根据烟气量大小布置一体化除尘除雾单元输入,以控制进入筒内烟气流速在合适的范围。
为防止液滴随烟气向上流动,在外筒内侧设置一定数量的聚液环,一方面可制止液滴随烟气向上一定,另一方面可使液滴进一步凝聚长大。
为防止较大的浆液凝结在旋流子单元内及给检修提供检修平台,我们推荐在管束式除雾器下层保留或者增添一级粗除折板式除雾器。
吸收塔喷淋后的净烟气首先经过气旋除尘除雾区,烟气中含有大量的雾滴,雾滴由浆液液滴、凝结液滴和尘颗粒组成,大量的细小液滴与颗粒在经过气旋除尘除雾器的旋流板时,与旋流板叶片发生碰撞,烟气中的小颗粒雾滴经过碰撞聚集成为大颗粒,同时在旋流板叶片上形成液膜,烟气中的粉尘与液膜碰撞后被捕捉下来,液膜厚度逐渐增加从叶片脱离向下流入吸收塔浆池,实现除尘除雾滴作用。烟气经过旋流板后,运动方向由原来的垂直向上运动变成旋转上升运动,未被旋流板捕捉的雾滴在旋转运动过程中受离心力的作用向气旋筒表面运动,气旋筒表面同样是存在均匀的液膜,运动到液膜表面的雾滴及粉尘同样被捕捉,从而进一步达到了除尘除雾的作用。
一般经过三级旋流板除尘除雾器后,可以使得烟气中的雾滴含量降至30mg/Nm3,粉尘浓度降至5mg/Nm3。
9. 如何提高管束式除雾器的除尘效率
旋风除尘器的除尘效率,要看它所要处理对象的特点,对于除掉粒径在5-10微米以上的粉尘,它的效率是较高的,一般不低于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