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小鼠乙醚麻醉实验装置

小鼠乙醚麻醉实验装置

发布时间:2021-10-13 14:29:08

❶ 请教小鼠吸入麻醉问题

浸有乙醚的脱脂棉 与小鼠一起放在倒置烧杯中 没有固定 没有放小鼠嘴里 麻醉过后取出操作 过程感觉蛮粗放的

❷ 我的狗病了 要打针 怎么麻醉啊

麻醉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使病犬对疼痛的反应暂时减轻或消失的方法。麻醉的方法很多,给犬常用的有局部麻醉法和全身麻醉法。
(1)局部麻醉法。是指用局部麻醉剂,如普鲁卡因、可卡因等使犬体某一解剖区域内的疼痛反应暂时消失的方法。
临床上常用的局部麻醉法有2种:①表面麻醉法。即麻醉剂直接作用于组织表面的神经末梢,使该部痛觉消失的方法。多用于黏膜和浆膜的麻醉。如在口腔及鼻腔黏膜、眼结膜等部位麻醉时,用3%~10%可卡因溶液滴入或喷于表面,经2~5分钟麻醉,可持续10~15分钟;当直肠和阴道黏膜需麻醉时,可用棉纱浸以2%~3%普鲁卡因溶液塞入其中,经10~15分钟即可产生麻醉作用。②浸润麻醉。即用适量的0.25%~2%普鲁卡因溶液注射皮下、黏膜下或深部组织中,靠药液的张力扩散,浸润组织,达到麻醉的目的。多用于局部的小手术。
(2)全身性麻醉。是指应用全身麻醉剂使犬的神经中枢呈现暂时性抑制作用的方法。此时,中枢神经系统对外界的反射消失,骨骼肌处于松弛状态。
进行犬的全身麻醉,现今常用方法有4种:①戍巴比妥钠。每千克体重30毫克,配成2%溶液作静脉或腹腔内注射。注射后迅速进入麻醉期,麻醉持续时间2~4小时。②硫喷妥钠。每千克体重20~25毫克,配成2%~2.5%溶液作静脉注射或腹腔注射,麻醉效果与戍巴比妥钠基本相同。③盐酸氯丙嗪。每千克体重用1~2毫克,一般作肌肉注射,麻醉持续时间1~2小时。④846麻醉合剂。每千克体重用0.04~0.08毫升,肌肉注射,3~5分钟开始麻醉,麻醉可持续1~2小时。

❸ 实验室怎么制取乙醚它是运用什么原理使人昏迷的

1、实验室制取乙醚:将乙醇与浓硫酸化合物加热到140℃时可发生分子间回脱水生成产物乙醚。

2、使答人昏迷的原理:全身麻醉。急性大量接触,早期出现兴奋,继而嗜睡。

当乙醚中含有过氧化物时,在蒸发后所分离残留的过氧化物加热到100℃以上时能引起强烈爆炸; 这些过氧化物可加5%硫酸亚铁水溶液振摇除去。与无水硝酸、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物反应也会发生猛烈爆炸。

(3)小鼠乙醚麻醉实验装置扩展阅读:

乙醚的急救措施:

1、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2、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3、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4、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❹ 您还有有关动物的药理实验过程及结果吗最好是小白鼠的!并且是可以写进论文作参考的那种!谢啦!

1.药理实验动物的麻醉

在药理实验中,对动物实行外科手术或进行某种实验处理时,常需要使动物全身或局部暂时痛觉消失或痛觉迟钝,以利于进行实验。因此,作为药理人员,我们必须掌握实验动物的麻醉方法,在此基础上,设计、应用合理的麻醉方案,才可以满足手术需要和保证实验动物安全,又能减少麻醉与手术给动物带来的刺激,提高实验的精确度。本文将文献内容与本人所在药理室麻醉动物的经验相结合,叙述麻醉药物的分类,特性,麻醉方法及影响麻醉的因素及麻醉的选择原则,以求为广大药理工作者进行实验动物的麻醉提供一些参考。

1 麻醉药物的分类,特性,麻醉方法
药理实验动物的麻醉药物从物理性质上可以分成两类,即挥发性麻醉剂、非挥发性麻醉剂。
1.1挥发性麻醉剂的分类,特性,麻醉方法
挥发性麻醉剂包括乙醚、氟烷、甲氧氟烷、氯仿等,其中乙醚常用于全身麻醉的吸入麻醉。乙醚无色透明,是挥发性很强的液体,有特殊气味,易燃易爆,使用时必须远离火焰,用后盖紧瓶盖。乙醚与空气中的氧接触产生刺激性很强的乙醛及过氧化物,故应该储存在棕色的玻璃瓶中,置干燥阴暗的地方。乙醚麻醉的优点是麻醉后恢复比较快,但麻醉深度不易掌握。麻醉时间过长,容易导致动物死亡。麻醉时间过短的话,动物仍未进入麻醉期。适用于时间比较短的手术操作或实验处理,如大鼠胃幽门结扎术。乙醚麻醉的另外一个缺点是人容易不慎吸入乙醚,损害实验操作者健康。大鼠、小鼠乙醚麻醉较常见。将乙醚倒入干燥器中,再将大鼠放入干燥器,经过1-2分钟左右,大鼠出现抑制,尔后失去运动能力,肌肉松弛,立即取出大鼠,将其固定于实验台上,将含有乙醚棉球或纱布靠近其鼻部,适时追加乙醚吸入量,以维持其麻醉深度和时间。小鼠麻醉用一试管装有乙醚棉球,将试管口对住小鼠口鼻部,1-2分钟左右,小鼠反应迟钝,四肢紧张性明显降低即可。
1.2非挥发性麻醉剂的分类,特性,麻醉方法
非挥发性麻醉剂又分全身麻醉剂和局部麻醉剂。全身麻醉剂常用的有巴比妥类,氯胺酮,水合氯醛。巴比妥钠是最常用的一种动物麻醉剂。其安全范围大,毒性小,麻醉潜伏期短,维持时间较长。适用于时间较长的手术操作。小型动物多为腹腔给药,中型动物多为静脉给药。氯胺酮麻醉剂注射后很快使动物进入浅睡眠状态,但不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深度抑制,所以,麻醉的安全期相对高,是一种镇痛麻醉剂。一般多用于犬、猫等动物的基础麻醉和啮齿类动物的麻醉。因能通过胎盘屏障,怀孕的动物必须慎重。水合氯醛作用特点与巴比妥类药物相似,使用方法采用腹腔注射或静脉注射,但其安全范围小,且对皮肤和粘膜有较强的刺激作用,使用时要注意。
局部麻醉剂常用的有普鲁卡因、利多卡因、的卡因。普鲁卡因麻醉速度快,注射后1-3分钟内可产生麻醉,可以维持30分钟-45分钟。为了延长其作用时间,常在溶液中加入少量肾上腺素。它的副作用:在大量药物被吸收后,表现出中枢神经系统先兴奋后抑制。这种作用可用巴比妥类药物预防。利多卡因常用于表面、浸润、传导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它的效力和穿透能力比普鲁卡因强两倍。的卡因结构与普鲁卡因相似,局麻作用比普鲁卡因强10倍。进行局部浸润麻醉时,首先把动物固定好,然后在实验操作的局部皮肤区域,用皮试针头先作皮内注射,形成橘皮样皮丘。然后换局麻长针头,由皮点进针,放射到皮点周围继续注射,直至要求麻醉区域的皮肤都浸润到为止。可以根据实验操作要求的深度,按皮下、筋膜、肌肉、腹膜或骨膜的顺序,依次注入麻药,以达到麻醉神经末梢的目的。

2 影响麻醉的因素
2.1 年龄和体重
动物对药物的反应随年龄的不同而有差异。幼年动物对麻醉的敏感性一般大于成年和老年。对麻醉反应的年龄差异,可能与解毒酶活性有关。幼年动物因缺乏这些酶,故对麻醉很敏感。另外,幼年动物,特别是刚出生的动物,肝肾功能未发育完全,药物消除能力低,这些因素使游离型药物及进入组织的药量增多,易发生蓄积中毒现象。
体重小的动物每单位体重的基础代谢率较大动物高,因此,动物越小,每单位体重所需的麻醉药剂量越大。一些慢性实验,观察时间较长,可选择年幼、体重较小的动物做实验。
2.2 性别
不同性别的动物对麻醉药物的敏感性不同,对各种刺激的反应也不尽一致,雌性动物性周期不同阶段和怀孕、授乳时的机体反应性有较大的改变,因此,药理实验一般选择雄性动物或雌雄各半。
2.3 生理和健康状况
体重、肌肉发达的动物较脂肪多的动物所需麻醉药量大,因为脂肪为相对非代谢组织,其基础代谢率较低。活动可增加代谢率,因此,好动的动物所需的麻醉量大。身体状况差的动物,所需麻醉药量小,耐受性降低。
2.4 动物饲养
保证足够的营养供应是维持动物健康的重要因素,其中饲料对动物的关系更为密切。动物的生长、发育、繁殖、抵御疾病的能力及一切生命活动都依赖于营养丰富的饲料。动物在麻醉之前一周应给于精心的饲养管理,使其处于良好的健康状态。饲喂营养均衡的饲料,营养成分不能过高或过低,如大量食肉的犬其基础代谢率提高90%;小鼠的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低于20%易产生肠道疾病;豚鼠饲料中维生素缺乏易引起坏血病。
2.5 环境因素
主要包括温度、湿度、空气的流速和清洁度。温度一般保持在20~25℃,实验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都能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对麻醉药物的敏感性升高,易发生中毒现象,因而影响麻醉效果。湿度对动物的体温调解和健康状况的直接影响,间接影响着动物对麻醉药物的反应性。因此,进行动物麻醉的实验室,相对湿度宜保持在50%~60%。空气的清洁度要求氨浓度小于20mg/L、气流速度10 - 25cm/s。氨浓度过高可刺激动物粘膜而引起流泪、咳嗽等,严重者可引起粘膜发炎、肺水肿或肺炎。

3 麻醉药物的选择原则
3.1 以安全性、有效性作为选择麻醉药物的中心原则
尽量选择安全范围大而且麻醉效果好的药物。在用药前要检查药物的生产日期和使用期限,即使未超出使用期限,如发现药物溶液有沉淀、浑浊现象,也应弃用。
3.2 根据不同实验动物选择麻醉药物
注意动物种属的差异,应选用对实验动物较为敏感的麻醉药物。即使同一种甚至是同一只实验动物,其生理状态不同,对麻醉药物的选择也不尽相同。如怀孕动物不选能通过胎盘的麻醉药。
3.3 根据不同药理实验选择麻醉药物
如动物实验需要动物保持较长时间麻醉状态、麻醉程度较深,可选择具有较强镇静催眠作用的戊巴比妥钠;如所需时间较短、麻醉程度较浅,可使用中枢性抑制但作用短效的乙醚,以及对中枢抑制弱、苏醒快的盐酸氯胺酮及速眠新。还可以使用复合麻醉,更好地达到不同动物实验所需的麻醉效果。
3.4 做好麻醉前的准备工作
动物宜禁食,大动物禁食10~12小时,用犬做长时间实验前1小时应灌肠,以排除积粪。
3.5 掌握好麻醉深度
要根据动物体重、药物浓度,仔细计算好所需的麻醉药物剂量。应考虑麻醉剂的纯度。国产的产品麻醉效果往往不如进口的,实际使用时,要注意增加剂量。在静脉注射麻醉时,不可将药物一次性快速推入,而是间歇性地缓慢推进,在注射到预定剂量3/4 后,更要减慢推进速度,并一边注射,一边观察动物的角膜反射、肌松程度和疼痛反应,达到实验所需麻醉状态时,立即停止药物的注射。
3.6 做好麻醉后的动物监护
采取保温措施。在麻醉期间,动物的体温调节机能受到抑制,会出现体温下降,影响实验结果。必须保持动物气道的通畅和组织的营养。追加麻醉药物要严格控制剂量(一般不超过麻醉剂量的1∕3)。出现麻醉过深情况后,应立即采取抢救措施。应备有常用的抢救药物,如尼可刹米、东莨菪碱、肾上腺素等。

综上所述,实验动物的麻醉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作。我们不仅要掌握动物麻醉的基本知识和技术,还要了解影响实验动物麻醉的各种因素,麻醉药物的选择原则,在具体实验中,理论结合实际,才能正确进行麻醉处理,保障动物实验的成功。

2.王浆酸的药理实验及应用

网址在这哦:http://wenku..com/view/14236a7f5acfa1c7aa00cc68.html

希望我的答案读LZ有帮助,望LZ看在我是第一个回答的份上,采纳下吧!

❺ 做生物学实验时可以用乙醚作为麻醉剂,那为何医院没有把它作为麻醉剂用

以前有在人体上使用,但出现过医疗事故。现在已经很少使用,因为其较廉价,现在主要作为在动物类的麻醉剂。现在人类临床上极少使用具体原因如下: 乙醚为吸入性全身麻醉药。虽然其毒性较小,镇痛作用强,对心脏、肝脏、肾脏的毒性小,又可促使骨骼肌松弛;但其存在以下缺点:(1)气味不佳,对人体呼吸道刺激性强,能促使口鼻腔和气管支气管粘膜、粘液腺分泌增多,气道难以保证通畅,吸入全麻诱导中,屏气、呛咳、喉或支气管痉挛时常发生,术后肺部并发症多;(2)化学性质不稳定,暴露于空气中,遇光或受热即变质,生成过氧化物或乙醛,刺激性更强,且毒性增加;纯度要求高,微量的杂质即增加全麻诱导和维持的困难,事后并发症更多;(3)全麻的作用起效慢,诱导期不仅太长,且可有兴奋阶段,临床上需另用全麻诱导药;(4)苏醒期间胃肠道紊乱常见,恶心呕吐发生率可高达 50%以上;⑥乙醚麻醉时,胆汁分泌减少,肝糖原耗竭,血糖升高,此改变对正常人可无重要意义,但对核尿病患者或肝脏病变者则未必然。(7)麻醉后苏醒期长,易发生意外;因而现在很少使用。

❻ 实验动物的药物浓度可以参考其他文献不同疾病的浓度吗

1.药理实验动物的麻醉

在药理实验中,对动物实行外科手术或进行某种实验处理时,常需要使动物全身或局部暂时痛觉消失或痛觉迟钝,以利于进行实验.因此,作为药理人员,我们必须掌握实验动物的麻醉方法,在此基础上,设计、应用合理的麻醉方案,才可以满足手术需要和保证实验动物安全,又能减少麻醉与手术给动物带来的刺激,提高实验的精确度.本文将文献内容与本人所在药理室麻醉动物的经验相结合,叙述麻醉药物的分类,特性,麻醉方法及影响麻醉的因素及麻醉的选择原则,以求为广大药理工作者进行实验动物的麻醉提供一些参考.
1 麻醉药物的分类,特性,麻醉方法
药理实验动物的麻醉药物从物理性质上可以分成两类,即挥发性麻醉剂、非挥发性麻醉剂.
1.1挥发性麻醉剂的分类,特性,麻醉方法
挥发性麻醉剂包括乙醚、氟烷、甲氧氟烷、氯仿等,其中乙醚常用于全身麻醉的吸入麻醉.乙醚无色透明,是挥发性很强的液体,有特殊气味,易燃易爆,使用时必须远离火焰,用后盖紧瓶盖.乙醚与空气中的氧接触产生刺激性很强的乙醛及过氧化物,故应该储存在棕色的玻璃瓶中,置干燥阴暗的地方.乙醚麻醉的优点是麻醉后恢复比较快,但麻醉深度不易掌握.麻醉时间过长,容易导致动物死亡.麻醉时间过短的话,动物仍未进入麻醉期.适用于时间比较短的手术操作或实验处理,如大鼠胃幽门结扎术.乙醚麻醉的另外一个缺点是人容易不慎吸入乙醚,损害实验操作者健康.大鼠、小鼠乙醚麻醉较常见.将乙醚倒入干燥器中,再将大鼠放入干燥器,经过1-2分钟左右,大鼠出现抑制,尔后失去运动能力,肌肉松弛,立即取出大鼠,将其固定于实验台上,将含有乙醚棉球或纱布靠近其鼻部,适时追加乙醚吸入量,以维持其麻醉深度和时间.小鼠麻醉用一试管装有乙醚棉球,将试管口对住小鼠口鼻部,1-2分钟左右,小鼠反应迟钝,四肢紧张性明显降低即可.
1.2非挥发性麻醉剂的分类,特性,麻醉方法
非挥发性麻醉剂又分全身麻醉剂和局部麻醉剂.全身麻醉剂常用的有巴比妥类,氯胺酮,水合氯醛.巴比妥钠是最常用的一种动物麻醉剂.其安全范围大,毒性小,麻醉潜伏期短,维持时间较长.适用于时间较长的手术操作.小型动物多为腹腔给药,中型动物多为静脉给药.氯胺酮麻醉剂注射后很快使动物进入浅睡眠状态,但不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深度抑制,所以,麻醉的安全期相对高,是一种镇痛麻醉剂.一般多用于犬、猫等动物的基础麻醉和啮齿类动物的麻醉.因能通过胎盘屏障,怀孕的动物必须慎重.水合氯醛作用特点与巴比妥类药物相似,使用方法采用腹腔注射或静脉注射,但其安全范围小,且对皮肤和粘膜有较强的刺激作用,使用时要注意.
局部麻醉剂常用的有普鲁卡因、利多卡因、的卡因.普鲁卡因麻醉速度快,注射后1-3分钟内可产生麻醉,可以维持30分钟-45分钟.为了延长其作用时间,常在溶液中加入少量肾上腺素.它的副作用:在大量药物被吸收后,表现出中枢神经系统先兴奋后抑制.这种作用可用巴比妥类药物预防.利多卡因常用于表面、浸润、传导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它的效力和穿透能力比普鲁卡因强两倍.的卡因结构与普鲁卡因相似,局麻作用比普鲁卡因强10倍.进行局部浸润麻醉时,首先把动物固定好,然后在实验操作的局部皮肤区域,用皮试针头先作皮内注射,形成橘皮样皮丘.然后换局麻长针头,由皮点进针,放射到皮点周围继续注射,直至要求麻醉区域的皮肤都浸润到为止.可以根据实验操作要求的深度,按皮下、筋膜、肌肉、腹膜或骨膜的顺序,依次注入麻药,以达到麻醉神经末梢的目的.
2 影响麻醉的因素
2.1 年龄和体重
动物对药物的反应随年龄的不同而有差异.幼年动物对麻醉的敏感性一般大于成年和老年.对麻醉反应的年龄差异,可能与解毒酶活性有关.幼年动物因缺乏这些酶,故对麻醉很敏感.另外,幼年动物,特别是刚出生的动物,肝肾功能未发育完全,药物消除能力低,这些因素使游离型药物及进入组织的药量增多,易发生蓄积中毒现象.
体重小的动物每单位体重的基础代谢率较大动物高,因此,动物越小,每单位体重所需的麻醉药剂量越大.一些慢性实验,观察时间较长,可选择年幼、体重较小的动物做实验.
2.2 性别
不同性别的动物对麻醉药物的敏感性不同,对各种刺激的反应也不尽一致,雌性动物性周期不同阶段和怀孕、授乳时的机体反应性有较大的改变,因此,药理实验一般选择雄性动物或雌雄各半.
2.3 生理和健康状况
体重、肌肉发达的动物较脂肪多的动物所需麻醉药量大,因为脂肪为相对非代谢组织,其基础代谢率较低.活动可增加代谢率,因此,好动的动物所需的麻醉量大.身体状况差的动物,所需麻醉药量小,耐受性降低.
2.4 动物饲养
保证足够的营养供应是维持动物健康的重要因素,其中饲料对动物的关系更为密切.动物的生长、发育、繁殖、抵御疾病的能力及一切生命活动都依赖于营养丰富的饲料.动物在麻醉之前一周应给于精心的饲养管理,使其处于良好的健康状态.饲喂营养均衡的饲料,营养成分不能过高或过低,如大量食肉的犬其基础代谢率提高90%;小鼠的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低于20%易产生肠道疾病;豚鼠饲料中维生素缺乏易引起坏血病.
2.5 环境因素
主要包括温度、湿度、空气的流速和清洁度.温度一般保持在20~25℃,实验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都能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对麻醉药物的敏感性升高,易发生中毒现象,因而影响麻醉效果.湿度对动物的体温调解和健康状况的直接影响,间接影响着动物对麻醉药物的反应性.因此,进行动物麻醉的实验室,相对湿度宜保持在50%~60%.空气的清洁度要求氨浓度小于20mg/L、气流速度10 - 25cm/s.氨浓度过高可刺激动物粘膜而引起流泪、咳嗽等,严重者可引起粘膜发炎、肺水肿或肺炎.
3 麻醉药物的选择原则
3.1 以安全性、有效性作为选择麻醉药物的中心原则
尽量选择安全范围大而且麻醉效果好的药物.在用药前要检查药物的生产日期和使用期限,即使未超出使用期限,如发现药物溶液有沉淀、浑浊现象,也应弃用.
3.2 根据不同实验动物选择麻醉药物
注意动物种属的差异,应选用对实验动物较为敏感的麻醉药物.即使同一种甚至是同一只实验动物,其生理状态不同,对麻醉药物的选择也不尽相同.如怀孕动物不选能通过胎盘的麻醉药.
3.3 根据不同药理实验选择麻醉药物
如动物实验需要动物保持较长时间麻醉状态、麻醉程度较深,可选择具有较强镇静催眠作用的戊巴比妥钠;如所需时间较短、麻醉程度较浅,可使用中枢性抑制但作用短效的乙醚,以及对中枢抑制弱、苏醒快的盐酸氯胺酮及速眠新.还可以使用复合麻醉,更好地达到不同动物实验所需的麻醉效果.
3.4 做好麻醉前的准备工作
动物宜禁食,大动物禁食10~12小时,用犬做长时间实验前1小时应灌肠,以排除积粪.
3.5 掌握好麻醉深度
要根据动物体重、药物浓度,仔细计算好所需的麻醉药物剂量.应考虑麻醉剂的纯度.国产的产品麻醉效果往往不如进口的,实际使用时,要注意增加剂量.在静脉注射麻醉时,不可将药物一次性快速推入,而是间歇性地缓慢推进,在注射到预定剂量3/4 后,更要减慢推进速度,并一边注射,一边观察动物的角膜反射、肌松程度和疼痛反应,达到实验所需麻醉状态时,立即停止药物的注射.
3.6 做好麻醉后的动物监护
采取保温措施.在麻醉期间,动物的体温调节机能受到抑制,会出现体温下降,影响实验结果.必须保持动物气道的通畅和组织的营养.追加麻醉药物要严格控制剂量(一般不超过麻醉剂量的1∕3).出现麻醉过深情况后,应立即采取抢救措施.应备有常用的抢救药物,如尼可刹米、东莨菪碱、肾上腺素等.
综上所述,实验动物的麻醉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作.我们不仅要掌握动物麻醉的基本知识和技术,还要了解影响实验动物麻醉的各种因素,麻醉药物的选择原则,在具体实验中,理论结合实际,才能正确进行麻醉处理,保障动物实验的成功.
2.王浆酸的药理实验及应用

❼ 乙醚麻醉小鼠

麻醉一般都是吸入试,你的浓度大小和苏醒时间无关,和你的麻醉深度有关,一般来说,和空气或氧气混合,浓度保持在2%-4%,最大的话能用到6%,麻醉深度就是疼度对机体的刺激性更小,肌肉更松弛。
一般来说都是有个呼吸机进行麻醉,另外,乙醚可燃性较高,务必小心。

❽ 为什么乙醚曾经用作麻醉剂,但是在实验室里萃取乙醚,大家却不会晕倒

实验室萃取乙醚还没有达到麻醉的剂量,剂量达到了也会晕倒的。
特别提醒:乙醚属于极易燃的试剂,闪点非常低。为了保证安全,利用乙醚萃取还要注意通风,最好在通风橱中进行。

阅读全文

与小鼠乙醚麻醉实验装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铸造牙用什么材料最好 浏览:219
办公设备的净残值如何 浏览:736
腾亚南京塑料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浏览:744
购机工具箱 浏览:720
注塑后机械手用来干什么 浏览:50
水表阀门s代表什么意思 浏览:533
博世电动工具木工专用 浏览:38
8匹柴油机飞轮轴承怎么拆下 浏览:884
收割机轴承拿不下来怎么弄 浏览:634
电疗仪器指哪些 浏览:134
病房测心跳的仪器叫什么 浏览:191
大型设备上岗证怎么打印 浏览:86
诺信数控机床控制系统怎么连网 浏览:839
直播卖货用什么设备清晰度好 浏览:190
机械装置拆装工具 浏览:888
防护阀门用字母怎么代表 浏览:115
影视器材设备包括哪些 浏览:802
空冷轴承运行中内外温差多少 浏览:769
matlab安装遗传算法工具箱 浏览:367
冰柜为什么制冷频繁 浏览: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