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菌种室环境检测,培养皿有霉菌是什么原因
有读过自己的提问吗,反正我是根本看不懂你在问什么
菌种室是个什么房间?放菌种的?
环境检测??是做空气沉降菌测试?
培养皿有霉菌,细菌平板上长霉菌还是虎红平板上长霉菌??
就算空气检测,细菌培养皿上长霉菌也是正常的,诶,算了,不知道你想说什么
Ⅱ 微生物检测-霉菌
霉菌和酵母计数操作细则
1 设备和材料
1.1 温箱:25~28℃。
1.2 振荡器。
1.3 天平。
1.4 显微镜。
1.5 玻塞三角瓶:300mL。
1.6 试管:15mm×150mm。
1.7 平皿:直径9cm。
1.8 吸管:1mL及10mL。
1.9 酒精灯。
1.10 载物玻片。
1.11 盖玻片。
1.12 广口瓶。
1.13 牛皮纸袋:121℃灭菌20min。
1.14 金属勺、刀等。
1.15 试管架。
1.16 接种针。
1.17 橡皮乳头。
2 培养基和试剂
2.1 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附加抗菌素,按GB 4789.28中4.79规定。
2.2 孟加拉红培养基:按GB 4789.28中4.81规定。
2.3 灭菌蒸馏水。
2.4 乙醇。
3 操作步骤
3.1 采样:取样时须特别注意样品的代表性和避免采样时的污染。首先准备好灭菌容器和采样工具,如灭菌牛皮纸袋或广口瓶,金属刀或勺等。在卫生学调查基础上,采取有代表性的样品。样品采集后应尽快检验,否则应将样品放在低温干燥处。
粮食(包括粮库贮粮,粮店或家庭小量存粮)样品的采集,可根据粮囤或粮垛的大小和类型,分层定点取样,一般可分三层五点,或分层随机采取不同点的样品,充分混合后,取500g左右送检。小量存粮可使用金属小勺采取上、中、下各部位的混合样品。
谷物加工制品(包括熟饭、糕点、面包等)、发酵食品、乳及乳制品以及其他液体食品,用灭菌工具采集可疑霉变食品250g,装入灭菌容器内送检。
3.2 以无菌操作称取检样25g(或25mL),放人含有225mL灭菌水的玻塞三角瓶中,振摇30min,即为1:10稀释液。
3.3 用灭菌吸管吸取1∶10稀释液10mL,注入试管中,另用带橡皮乳头的1mL灭菌吸管反复吹吸50次,使霉菌孢子充分散开。
3.4 取1mL1∶10稀释液注入含有9mL灭菌水的试管中,另换一支1mL灭菌吸管吹吸5次,此液为1∶100稀释液。
3.5 按上述操作顺序做10倍递增稀释液,每稀释一次,换用一支1mL灭菌吸管,根据对样品污染情况的估计,选择3个合适的稀释度,分别在做10倍稀释的同时,吸取1mL稀释液于灭菌平皿中,每个稀释度做2个平皿,然后将凉至45℃左右的培养基注入平皿中,待琼脂凝固后,倒置于25~28℃温箱中,3d后开始观察,共培养观察5d。
3.6 计算方法:通常选择菌落数在10~150之间的平皿进行计数,同稀释度的2个平皿的菌落平均数乘以稀释倍数,即为每克(或毫升)检样中所含霉菌和酵母数。
3.7 报告:每克(或毫升)食品所含霉菌和酵母数以个/g(个/mL)表示。
Ⅲ 霉菌性阴道炎怎么检查
如果是霉菌性阴道炎,一般不会造成大腿根有疙瘩。不过霉菌性阴道炎容易造成外阴炎,也就是皮肤骚痒的比较厉害,可以用康妇软膏抹一下。如果要检查是不是有霉菌性阴道炎,需要去医院化验一下白带常规的。如果是霉菌性阴道炎,夫妻俩同时治疗。
Ⅳ 大肠杆菌和霉菌的检测方法
请参照;
GB4789-2003《食品微生物检验方法》中大肠菌群和霉菌检验。
Ⅳ 检查霉菌形态的主要方法
霉菌菌丝较粗大,细胞易收缩变形,而且孢子很容易飞散,所以制标本时常用乳酸石炭酸棉蓝染色液。此染色液制成的霉菌标本片其特点是:(a)细胞不变形;(b)具有杀菌防腐作用,且不易干燥,能保持较长时间;(c)溶液本身呈蓝色,有一定染色效果。
实验方法原理
霉菌自然生长状态下的形态,常用载玻片观察,此法是接种霉菌孢子于载玻片上的适宜培养基上,培养后用显微镜观察。此外,为了得到清晰、完整、保持自然状态的霉菌形态还可利用玻璃纸透析培养法进行观察。此法是利用玻璃纸的半透膜特性及透光性,将霉菌生长在覆盖于琼脂培养基表面的玻璃纸上,然后将长菌的玻璃纸剪取一小片,贴放在载玻片上用显微镜观察。
实验材料
曲霉青霉根霉毛霉
试剂、试剂盒
乳酸石炭酸棉蓝染色液甘油查氏培养基平板马铃薯培养基
仪器、耗材
载玻片盖玻片U形棒解剖刀玻璃纸滤纸
实验步骤
1. 一般观察法
于洁净载玻片上,滴一滴乳酸石炭酸棉蓝染色液,用解剖针从霉菌菌落的边缘处取小量带有孢子的菌丝置染色液中,再细心地将菌丝挑散开,然后小心地盖上盖玻片,注意不要产生气泡。置显微镜下先用低倍镜观察,必要时再换高倍镜。
2. 载玻片观察法
(1)将略小于培养皿底内径的滤纸放入皿内,再放上U形玻棒,其上放一洁净的载玻片,然后将二个盖玻片分别斜立在载玻片的两端,盖上皿盖,把数套(根据需要而定)如此装置的培养皿叠起,包扎好,用1.05 kg/cm2,121.3℃灭菌20分钟或干热灭菌,备用。
Ⅵ 如何检测培养细胞霉菌和细菌的污染
如何检测培养细胞霉菌和细菌的污染
1、细菌:细菌在普通倒置显微镜下为黑色细沙状,根据感染细菌的不同,可有不同的外形,培养液一般会浑浊变黄,对细胞生长影响明显。仔细检查一下器皿的灭菌情况,是否在高压灭菌时放气时间足够,压力足够!尤其是和储存培养液接触的移液管等物品,连续两次污染的话有可能造成储存液污染,一定要注意!下次使用前检查一下培养液是否存在浑浊的现象!可在培养液中加相应的抗生素处理
2、霉菌:培养液是清亮的,倒置显微镜下无杂质,37度孵箱培养2-3天,仍清亮,但出现絮状杂质,镜下可见呈细丝状的团状漂浮物,可看到明显的菌丝,细胞仍可生长,但时间长之后,细胞的活力状态变差,用硫酸铜溶液擦拭CO2孵箱内,再把水盘里也加上饱和量的硫酸铜。或者在培养箱的托盘加入饱和的消毒磷酸氢二钠高盐液体,可以防止霉菌污染。 CO2孵箱被霉菌污染后,可把所有细胞暂时转移,采用过氧乙酸擦洗孵箱(包括隔板,箱壁)。并把过氧乙酸放置在孵箱内一个小时,使其蒸汽弥漫。待过氧乙酸的气味消散后,再移入细胞。孵箱应定期清洁(2月左右),尤其在多雨的季节。 其它培养箱清洗方法是:用84液擦洗-清水擦洗-75%酒精擦洗-紫外灯照。
预防霉菌污染,可在培养基里加3u/ml的两性霉素或制霉菌素或放线菌素D或双抗;但细胞一旦污染,很难挽救,制霉菌素或放线菌素D或双抗都于事无补,建议舍弃该污染细胞。,将环境彻底消毒,如果所有细胞都污染,可能是系统污染,检查一下培养基和器材,如果只是个别污染,可能是操作问题,就要注意操作
3、支原体:黑色的,好象多为多形,培养液一般培养液一般会浑浊,原体感染,国内血清很多都没有做支原体阴性检测,而支原体是牛血清中最常见的微生物之一。而且它不能用过滤的用泰乐菌素,兽用支原体病的药,但可用于细胞培养,无任何不良反应。
4、黑蛟虫:可以穿透滤膜,也可以通过空气传播,低倍下为黑色点状,高倍下可看见黑色的小虫游来游去,培养液也是不浑的,一般不会太影响,细胞还是可以用的。常常是细胞生长状态良好,且观测到的运动物无明显增多,且培养液颜色、透明度无明显变化,可在同一批号的血清养的细胞中发现类似现象。对细胞生长状态不会有明显影响,在细胞增殖旺盛之后会自然消失,除更换血清外无须特殊处理。建议如果细胞有可能是此种污染的话,可以增加细胞的种板密度,以提高细胞的生存率。
5、真菌:一般培养液清亮,不变色,镜下有丝状物,有些真菌开始很像死细胞碎片,只是它很多很多的小块很清楚,象珊瑚状,不象细胞碎片分不清,慢慢的会长出很细的黑色丝状物。
真菌生长的比较慢,不象细菌那么容易被发现,但是一旦发现有它的存在细胞就被污染了,也很难救活了。
6、原虫:培养液可轻微浑浊,显微镜下那些细小的点状物数量非常多,轻微活动,细胞虽然可以生长但繁殖速度却明显减慢,而且细胞状态不好,边缘不清楚,细胞不透亮。他们与细胞可共生但会与细胞争夺营养。这种共生是非常普遍的,但他们的数量小,细胞站优势所以不会影响到细胞的正常生长,只有当他们到达一定的数量时就会影响到细胞的生长,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污染的可能原因:可能原因很多比如配液消毒问题、操作问题、环境问题等等
关于培养基的无菌状况,取培养基至培养瓶中(不加细胞),37度试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如果没有细菌生长 就是操作的问题。
也可以在培养基中事先加入双抗(硫酸链霉素和氨苄青霉素)。但双抗有时会影响细胞的状
态,所以在做转染、检测细胞某项指标前一定要撤去双抗,以避免影响实验结果。
1、孵箱应定期用三氧机消毒 或者 紫外光照射,并用酒精和新洁尔灭试擦孵箱同时孵箱内的水应是三蒸水
2、超净台\取材\器材\培养液\培养瓶\操作等因素
3、超净台的风机不能过大,风机到6-8格。否则也可能能致霉菌污染
4、无菌室经甲醛熏蒸消毒后,可用同等量的氨水喷洒中和,约几小时即可进入操作。
Ⅶ 黄曲霉毒素快速检测仪原理及生产厂家,
CSY-E96H黄曲霉毒素快速检测仪 (黄曲霉素快速检测仪|黄曲霉素检测仪|黄曲霉毒素测试仪)采用固相酶联免疫吸附ELISA的原理,即酶联免疫法;可定量检测粮食、食品、饲料、油脂、乳制品、药物、饮料、牛奶、酒等产品中的黄曲霉毒素(B1,B2,G1,G2 M1 M2 )含量。并且可以连接食品安全监控系统,黄曲霉毒素快速检测仪、广泛应用于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卫生防疫、环境保护、工商管理、水产品批发市场、面制品生产基地、养殖场、粮库、超市、商场、各大食品安全监测系统等部门。
Ⅷ 吹灌旋设备上的瓶装水自动检测是什么装置
首先,让我们看看无臭氧矿泉水生产过程中要面临哪些风险?
1.产品水的微生物风险
由于不添加臭氧,失去了臭氧对产品水灌装过程的持续灭菌能力,因此,在水中不添加臭氧的情况下,怎么消除致病菌及其它微生物对产品水的影响成为新的问题。
2.包材(瓶子、盖子)的微生物风险
由于传统的臭氧水灌装过程中,灌装好的瓶装水在臭氧衰减过程中,水中的臭氧仍然有持续的灭菌能力,因此对包材的初始灭菌要求相对较低。然而,在不添加臭氧的灌装环节,势必要加强对包材的消毒处理,以便能够控制成品水的微生物指标。
3.生产环境的微生物风险
传统的含臭氧的矿泉水灌装过程中,由于臭氧的持续灭菌能力的存在,灌装环境通常具备千级净化间的条件即可。如果水中不再添加臭氧,灌装设备敞开在普通的千级净化间中,由于维修保养人员和工具及零部件的进出带进来微生物的风险几率势必会加大。
其次,要消除潜在的风险,需要在灌装过程中采用哪些技术呢?
1.水处理系统必须使用空气隔离技术、CIP和SIP技术
天然矿泉水水源地通常都在山区、森林或者原野里,污染小,相对纯净,但有些地方的取水口附近土壤、岩层、植被及空气环境还比较复杂,对已经涌出的矿泉水容易造成影响,特别是微生物污染。所以矿泉水在灌装前的整体水处理系统设计中,除了水源地保护外,在取水、输水、储存、过滤处理等各环节要根据水源地环境和水质的不同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整体工艺设计。
水处理系统必须使用空气隔离技术,系统全流程应可靠的封闭,避免和周围空气接触带入微生物而影响水质,工艺中避免不了的和空气接触的环节一定要设置足够级别的空气过滤器做隔离,如储罐要安装内置精密过滤器的呼吸器。相应的环节要配备完善的CIP清洗和SIP灭菌系统。
2.包材灭菌技术
(1)离子气静电除尘技术
瓶坯和瓶盖在运输、储存和投放使用过程中极易产生静电,静电又会吸附灰尘,灰尘又是各种微生物的载体,容易对包材造成污染。而新型的离子气静电除尘技术可以用于对瓶坯、瓶盖的清洁除尘。这种包材清洁技术不仅高效节能,而且节省大量传统消毒水冲洗技术要消耗的消毒剂和珍贵的水资源。
(2)UV紫外线瓶坯、瓶盖灭菌技术
(3)H2O2双氧水VHP喷雾灭菌技术
H2O2双氧水作为安全高效的灭菌剂在医学上广泛使用,近几年在饮料包装领域也开始使用这种技术。这一技术将双氧水原液汽化后喷入瓶坯和瓶盖表面,并保持在有效的灭菌高活性温区一段时间对瓶坯和瓶盖进行高效灭菌。与传统的消毒液喷冲灭菌技术相比,节约大量消毒液和调配用水,节省大量能源和设备占地,也简化了调配设备和操作。
(4)IR红外线结合UV紫外线杀菌炉
IR红外线加热炉将瓶坯加热到100-120℃的吹瓶工艺温度的过程中,高温对杀灭微生物有一定的灭菌能力,同时还为雾化的H2O2双氧水灭菌提供了最佳激活温区,使得H2O2双氧水灭菌过程无需额外的能耗。这样,传统的IR红外线加热炉也成为了雾化双氧水对瓶坯灭菌的杀菌炉。更进一步,在瓶坯加热炉里,除了IR红外线灯箱外,还增加了UV紫外线灯箱对处于较低温度的瓶坯螺纹区域进行UV紫外线灭菌。这样对瓶坯的灭菌更彻底,更可靠。
(5)吹瓶气的过滤精度高达0.01μm阻截各种细菌霉菌
吹瓶使用的高压压缩空气经过0.01μm的无菌过滤器过滤,确保吹瓶气不会将微生物带给瓶子。
3.设备环境控制技术
(1)双层环境净化技术
吹灌旋设备放置在外层的万级净化间中。吹灌旋设备本身自带静态达到百级的灌装净化装置,双层净化确保核心区充满正压无菌空气,杜绝灌装和旋盖过程的微生物污染。
(2)空瓶传递区域正压洁净区技术
在吹瓶机瓶坯和空瓶传递区域上方增加FFU单元,安装U15级HEPA高效过滤器形成正压洁净区,防止周围环境中微生物落入瓶坯及空瓶中。
在从吹瓶区到灌装区的交接传递区设置正压气密的隔离区,同样用U15级的HEPA高效过滤器形成正压无菌隔离气幕,有效阻隔干区和湿区气流。
综上所述,传统的灭菌能力LOG3的瓶装矿泉水生产设备进行无臭氧矿泉水的生产存在诸多风险,而用灭菌能力LOG5的无菌灌装设备生产无臭氧矿泉水又太过昂贵。因此,在传统的灭菌能力LOG3的瓶装矿泉水生产设备基础上,增加前述的各项新技术措施,可以实现无臭氧矿泉水灌装设备LOG4的灭菌能力,这样为无臭氧矿泉水的生产提供了一种可靠而相对经济的解决方案。
相信,随着矿泉水灌装技术的新生,这一抹清新的创新的无臭氧灌装技术必将绽放绿色生机,给消费者带来更健康更自然的矿泉水,带来安心舒适的生命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