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隔舱传动装置常见故障

隔舱传动装置常见故障

发布时间:2021-10-12 19:32:33

① 汽车常见故障和解决方法有哪些

1、发动机不能启动,主要原因有:检查分电器、火花塞、高压线路等是否因汽车淋雨或洗车而受潮。检查蓄电池电压是否足够;

处理方法:先将车辆熄火,将受潮部分的机件晾干再发动汽车;利用连接电缆与其他(拷问)车辆电池连接进行暂时性供电,以便启动车辆。

2、换挡时车辆熄火,主要原因有:发动机怠速过低;怠速截止阀未拧紧,插头脱落。

处理方法:根据车辆情况将挡位调整到正确的怠速挡上;如果怠速截止阀或连接部分的插头脱落,将其重新插好即可。

3、车辆行驶时方向盘发抖,主要原因有:车辆轮胎上是否粘有泥块、石头等杂物;轮胎经撞击变形或车轮平衡块脱落;更换轮胎后未进行四轮定位。

处理方法:清除轮胎缝隙中的石块及粘贴在车轮上的杂物。为避免安全隐患应及时更换变形的轮胎,并就近寻找汽修店安装平衡块。应及时寻找专业汽修店进行四轮定位,避免安全隐患。

(1)隔舱传动装置常见故障扩展阅读:

另外,空调的制冷原理是通过制冷剂迅速蒸发吸热,使流经的空气温度迅速下降。由于蒸发器的温度低,而空气温度高,空气中的水分子颗粒会在蒸发器上凝结成水珠;

而空气中的灰尘或衣服、座椅上的小绒毛等物质,容易依附在冷凝器的表面,从而导致发霉,细菌会大量繁殖。所以空调系统一定要定期更换空调滤芯,清洁空气道,保证汽车驾驶人员以及乘车人员身体的健康。

② 风力发电机组常见故障

风电机组的故障率随着风电机组技术的发展而逐渐降低,但是对比于传统的发电系统,如蒸汽轮机、燃气轮机、水轮机等,风电机组的故障率还是相对较高的,其运行可靠性还有待进一步的增强和提高。总的来说,由于工作环境恶劣、载荷复杂多变,风电机组较易发生故障; 海上风电机组由于会受到风暴、波浪的影响以及盐雾的腐蚀,比陆上风电机组更加容易发生故障; 另外风电机组的故障频率也随着风电机组尺寸的增大而相应有所提高。据统计,风电机组中故障率较高的部件有电气系统、转子叶片、变桨系统、液压系统、控制系统和齿轮箱等,各个部件的故障分布如图1 所示。虽然风电机组中发生电气和控制系统的故障较为频繁,但是维修该类故障所导致的风电机组停机时间是比较短的; 传动系统上的主轴、齿轮箱、发电机等故障率较低的故障,维修时间往往比较长,其中齿轮箱故障导致的风电机组停机时间最长,不同部件(子系统)故障引起的停机维修时间如图2所示。

图1 风力发电机组中各零部件引起的故障分布
Fault distribution caused by different parts and subassemblies in wind turbine

图2 风力发电机组中各零部件故障引起的停机时间
Downtime caused by different parts and subassemblies in wind turbine
1 叶片
叶片( 桨叶) 是风电机组捕捉风能的核心部件,其工作环境恶劣,即便在风电机组正常工作时,叶片上往往承受着较高的应力,容易发生如下一些故障: 由于污染、剥落等原因引起叶片表面粗糙度的增加; 由于结构松动导致的叶片内部材料的移动、雨水通过裂纹进入叶片内部等原因导致叶片不平衡; 叶片变形、桨距控制失效等原因引起叶片空气动力学的不平衡; 疲劳、雷击等原因导致的叶片表面或内部结构出现裂纹等故障。
叶片受力产生裂纹或发生变形时,会释放出高频( 一般在1 kHz ~ 1 MHz) 的、时变的、非平稳的、瞬态的声发射信号。因此声发射检测已经被成功地应用于叶片损伤的探测与评估。由于叶片故障导致转子叶片受力不均,这些应力通过主轴传递会最终作用在机舱上,容易引起机舱的晃动,Caselitz P 等人通过在主轴上安装多个振动传感器,采集低频(0.1 ~ 10 Hz) 的振动信号,应用算法成功地分析了叶片转动不平衡等故障。
2 齿轮箱
齿轮箱是连接风电机组主轴和发电机的传动部件,其功能是将主轴上较低的转速提高到相对较高的转速,以满足发电机工作所需的转速要求。齿轮箱一般由一级行星齿轮和两级平行齿轮传动构成,其工作条件恶劣、工况复杂、传递功率大。齿轮箱中的行星齿轮、高速轴侧轴承、中间轴轴承、行星齿轮传动侧轴承以及其润滑系统较容易发生故障。风电机组运行过程中,受交变应力、冲击载荷等作用的影响,齿轮容易发生齿面磨损、齿面擦伤、点蚀、断齿等故障; 轴承容易发生磨损、滚道滑伤、滚子打滑、外圈跑圈等故障。虽然齿轮箱不是风电机组中发生故障最频繁的部件,但是由齿轮箱故障引起的停机维修时间却是最长的,而且维修费用很高。因此齿轮箱的故障诊断与预测得到了广泛的关注。Huang Q 等人通过对齿轮箱的振动信号分析,利用小波神经网络的方法成功地诊断了齿轮箱故障; 另外基于轴承温度、润滑油温度和油液磨粒等信息的分析方法也相继被提出用于齿轮箱故障的检测。
3 电机( 发电机或电动机)
双馈发电机和永磁同步发电机在目前的风力发电机组技术中广泛被使用。其中双馈式风力发电机组的转速较高,其额定转速为1 500 r /min,因此机组中需要齿轮箱用于增速,这样使得机组重量较重,另外发电机的高速运转存在着一定的噪声污染; 电机为异步发电机,变流器连接转子,变流器功率可以双向流动,通过转子交流励磁调节实现变速恒频运行,机组的运行范围很宽,在额定转速60% ~ 110%的范围内都可以获得良好的功率输出。
直驱式风力发电机组由风轮直接耦合电机转子工作,电机转速较低,一般为每分钟几十转。直驱式风力发电机组一般采用永磁同步电机,电机启动转矩较大,定子绕组经全功率变流器接入电网,机组运行范围较宽,但发电机结构复杂、直径较大、成本较高。除了发电机以外,电动机也广泛地应用于风电机组的偏航、变桨等系统中。
电机的故障通常分为电气故障和机械故障。电气方面故障有绕组短路、断路、过热、三相不平衡等。机械故障有轴承过热、损坏,定、转子间的气隙异常,转轴磨损变形等。通过对振动、电流、温度等信号的分析,可实现对电机故障的检测。
4 偏航、变桨和刹车系统
偏航系统主要有两个功能:
1) 使风力发电机组跟踪风向;
2) 由于跟踪风向容易使得从机舱内引出的电缆发生缠绕,当缠绕过多时,偏航系统可用于解除电缆缠绕的问题。
变桨系统的作用是当风速改变时,通过控制叶片的角度来改变风电机组获得空气动力的转矩,实现功率控制; 当风速过高或风电机组故障时,调整叶片到顺桨状态,实现制动。偏航和变桨系统工作较为频繁,偏航和变桨轴承承受的扭矩较大,偏航轴承部分裸露在环境中,容易受到沙尘侵害,盐(水) 雾腐蚀等影响而发生故障。变桨轴承由于其不完全旋转的工作特点,容易发生润滑不良的问题,导致轴承磨损等故障。刹车系统用于防止转子叶片旋转过快,以及当风电机组其他部件发生故障时,实现风电机组的停机。由于摩擦片磨损、受力过大等原因,刹车系统也较容易发生故障。液压系统由于具有单位体积小、动态响应好、传动力大、扭矩大等优良特点,在风电机组的偏航、变桨和刹车系统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液压回路相互干涉,使其故障机理复杂,失效模式多样。液压系统常见的故障有液压油污染、漏油、电磁阀、溢流阀故障、液压泵故障、油液过热、异常振动和噪声等。
5 变流器和变压器
随着风电机组单机容量的增加,电气系统能否可靠运行变得越来越重要。据统计资料表明,电气系统是风电机组中故障发生率最高的子系统,电气系统故障在风电机组所有的故障中约占比20%。虽然由电气故障引起的风电机组停机时间不长,但电气系统频繁发生故障,同样会导致高昂维修成本。随着风电机组容量的进一步提高,电气系统的故障频率也会随着增加。
电气系统的故障通常指由于过压、过流、过热、振动、湿度过大等原因所导致的电容、印刷电路板或功率半导体器件(如MOSFET 和IGBT) 等电子元器件的失效。它们的失效分别占了电气系统零部件故障中的30%、26%和21%。
6 控制系统和传感器
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系统在偏航、桨距调节、电缆解绕、保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控制系统中通常包含了各类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机构,经由传感器将各类信号采集并传送至控制器,进行分析处理和逻辑运算,通过执行机构控制和保护风电机组的各个子系统,保障风电机组在安全、可靠、优化的状态下工作。
风力发电机组中安装了各式各样的传感器,如风速仪、风向标、速度解码器、位置编码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振动传感器、偏航传感器等。由于工作环境恶劣,传感器的故障率较高。有统计资料表明,在风力发电机组中,14% 以上和40% 以上的风电机组故障分别是由传感器本身和传感器相关系统的故障引起的。
除了传感器外,控制系统的其他故障可分为硬件故障和软件故障。硬件故障包括控制板电路故障、伺服机构故障等。软件故障表现为系统出现偶发性的死机、不动作等问题,通常由于设计不合理、内存溢出等原因所导致的,通过重新启动控制系统等动作可消除该类故障。

③ 96a坦克火炮系统最容易出现的故障有哪些

88C式主战坦克即96式主战坦克,性能相当于苏制T-72坦克。88C式坦克是88式坦克中最代表性的坦克,又称96式主战坦克,是我军自行研制的第三代主战坦克,是目前我解放军的主战装备。96式坦克是中国坦克发展的一次飞跃,88式坦克采用了自动装弹机、大口径火炮、下反稳像式火控系统、模块复合装甲和外挂装甲等多种先进技术。 96A型是96式坦克的改进型,是在三代大改坦克服役之前,解决我国三代坦克数量不足的一个权宜之计。通过安装附加装甲和上反稳像式观瞄解决了96式坦克防护力和火控能力不足的缺点,综合性能与俄制T90C型坦克相当。 该坦克是我军第二代主战坦克系列的最新型号,继承了东方坦克重量轻,结构紧凑,外形低矮的特点,安装了先进的火控系统和多种光电技术的应用,加上先进的计算机,红外等高新技术的车裁设备,使火力反应时间更短,打击精度更高,生存能力更强。战斗全重42吨,坦克乖员3人,采用带尾舱的焊接复合装甲炮塔,车体长6.6米,宽为3.41米,车高为2.3米,车底距地高0.44米,火线高为1.81米,火炮口径125毫米,采用长身管的50倍口径的125毫米高膛压滑膛坦克炮,穿甲威力,在2000米距离上发射第三代钨合金翼稳脱壳穿甲弹时,穿甲能力600毫米; 发射特种合金翼稳弹时,穿甲能力960毫米均制钢板水平。该炮还能发射我国仿制的俄125毫米口径炮射导弹,该导弹最大射程5.2公里,最大破甲深度700毫米,辅助武器:12.7毫米高射机枪一挺,[备弹500发];7。62毫米并列机枪,一挺[备弹2500发]; 炮弹基数40发;火控系统,为性能先进的稳像式火控系统,夜战能力,装有热成像仪,夜间或复杂气象条件下,对坦克目标观察距离达2000米,具备了在昼/夜间于运动状态下对运动目标射击能力;坦克防护能力:炮塔由复合装甲板构成,可挂装复合反应装甲板或屏蔽装甲。车内装有高效自动灭火/抑爆装置,可在10毫秒内熄灭火灾;最大行程为600公里,最大速度65千米/小时。 该型坦克已具备了抗衡第三代主战坦克的能力。目前继济南军区,北京军区之后,我军兰州军区,和成都军区也开始大量列装该新型坦克。 ZTZ-96A(也成96改,或96G)主战坦克属该系列坦克的最新改进型,这次阅兵也是它首次公开。这种坦克的动力和装甲均不及ZTZ-99 主战坦克,但它采用和ZTZ-99 主战坦克一样的125毫米坦克炮,所以二者火炮威力相同,非常适合在松软的农田、山地或其它复杂地形上作战。96式主战坦克在火力、火控系统和防护性能上要优于俄军T-72和T-80的早期型号,在机动性上与T-72大致相当,其总体性能在T-72之上,具有抗衡T-80U/90、M60A1、“豹”Ⅱ等世界一流坦克的能力。并能在多种复杂战术背景下遂行战斗任务。与世界上最先进的主战坦克如M1A2、“豹”ⅡA5/A6、“勒克莱尔”和倭国90式相比,96式主战坦克在火力、防护能力和环境适应性上毫不逊色,但在通信指挥系统、火控系统、动力传动装置、机部件可靠性、制造加工工艺水平和使用维修性上与上述先进坦克尚有一定差距。不过只要升级火控系统,就足以抗衡周边地区任何一种主战坦克。 99式主战坦克是中国陆军最先进,最新型的主战坦克,也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主战坦克之一。其具备优异的防弹外型,其炮塔和车体均采用复合装甲,抗弹能力成倍提高,是中国陆军装甲师和机步师的主要突击力量,被称为中国的陆战王牌的第三代主战坦克。作为中国第三代坦克,其强大的火力性能和综合性能为其赢得了称赞。99式主战坦克的底盘借鉴了前苏联T-72主战坦克底盘,战斗全重超过51吨,火炮向前时车全长约10米, ZTZ99式主战坦克 车长7.6米,宽3.5米,高2.37米。与以往的国产坦克相比,99式主战坦克的几何尺寸增大许多,为容纳125毫米火炮、大功率发动机、先进火控系统等提供了条件。99式主战坦克的车重到达51吨,加上大量应用复合装甲,防护水平比起80系列坦克有了质的飞跃,达到西方第三代主战坦克的水平。 99式主战坦克采用了传统的坦克布局,从前往后舱室依次是驾驶舱、战斗舱和动力舱。99式主战坦克的驾驶员位于车体前部正中,车长和炮长位于战斗舱,炮长在左,车长在右。动力传动舱在后,和战斗舱用装甲甲板隔开。 与我军传统坦克不同,在外观上,99式的炮塔没有采用苏式传统的卵形铸造炮塔,而是采用焊接结构的西方式炮塔。在复合装甲的时代,焊接炮塔开始展现优势,因为比起T-72的卵形铸造炮塔,焊接炮塔利于布置大厚度、大倾角的复合装甲模块。M1A2、豹2、挑战者等西方三代坦克正是因为采用焊接炮塔,确立了对T-72、T-80坦克的防护优势。99式坦克的动力系统采用WR703/150HB系列柴油机,这种发动机是从德国MTU公司MB870系列V型液冷柴油发动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发动机输出功率可高达1500马力。对99式坦克超过50吨的战斗全重来说,该发动机可以提供较高的机动性能。99式坦克采用了扭转弹簧悬挂系统,最大公路时速可以达到70-80千米/小时,0~32公里加速时间仅为12秒,最大行程可达450公里。 99式主战坦克与前苏联T-72坦克的配置类似,乘员数量为3人。 主要装备有一门50倍口径的国产125毫米高膛压滑膛坦克炮,装备三种弹种,分别是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破甲弹、榴弹,以及炮射导弹。弹药基数估计超过40发,该炮装有性能可靠的自动装弹机,火炮射速可达10发/分。发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时初速为1760米/秒,直射距离 2300米,对均质装甲的穿甲厚度600毫米以上,发射破甲弹时初速1000米/秒。使用钨合金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时,可在2000米距离上击穿890毫米的均质装甲,而使用特种合金穿甲弹时,同距离穿甲能力达960毫米以上。该炮能发射我国仿制的俄125毫米口径炮射导弹,该导弹最大射程5.2公里,最大破甲深度700毫米。辅助武器:炮塔上右方12.7mm高射机枪一挺,备弹500发;火炮右侧有7.62mm并列机枪一挺,备弹2500发; 炮弹基数40发;炮塔两侧各有5个82MM烟幕弹发射器。 99式主战坦克装有车长与炮长独立观瞄装置与热像仪、激光测距系统,加上先进的计算机稳像式火控系统与导航系统,包括热成像仪、稳定式测距瞄准具、弹道计算机、车长控制面板、横风传感器、倾斜传感器、角速度传感器等。其炮塔左后方的组合式光电系统,包括有热成像仪和激光测距机,它的出现表明我国坦克的夜视夜瞄能力有了突破性的进展。探测距离号称可达7~9千米,恶劣气候条件下仍能达到3~4千米,行进间对2000米外目标的首发命中率达85%。火控系统的反应时间小于6秒。由于采用了先进的计算机稳像式火控系统,使得99式坦克具备了在行进中对活动目标的射击能力,首发命中率在90%以上。车长具有超越射击能力,虽然相关条件不明,这些数据已达到西方第三代主战坦克的水准。此外,还采用了国际上先进而流行的猎-歼式火控系统(也称双指挥仪式),其最显著的特点是,车长可以对火控系统进行超越(炮长的)控制,包括射击、跟踪目标和指示目标等;在坦克炮塔后部装有激光目眩压制干扰装置。最大作用距离4000米,“激光压制观瞄系统”,就目前来看,相对于西方主要国家的主战坦克,我们的这套系统的确可以称得上是独具特色,4000米内可让敌军坦克瞬间变成瞎子。夜战能力方面装有我国第二代凝视焦平面热成像仪,夜间或复杂气象条件下,对坦克目标观察距离达7--9公里,平均无故障时间为4000小时。在能见度只有100米左右的恶劣环境中对目标的发现距离为4000米,识别距离为3100米,具备了在昼/夜间于运动状态下对运动目标射击能力。 99式主战坦克上安装了先进的下反稳像式火控系统,该系统属于指挥仪型数字式坦克火控系统。它通过一个二自由度陀螺仪稳定瞄准镜中的下反射棱镜来实现炮长瞄准线的双向稳定。在瞄准时,炮长操纵瞄准镜,使瞄准线瞄准跟踪目标,则火炮随动于瞄准线。当炮长在坦克行进间从瞄准镜向外观察目标时,瞄准镜中的目标和背景几乎是不动的,极大的方便了炮长在坦克行进间进行射击,而且射击时只需一次瞄准。一名99式主战坦克的炮手在接受采访时也说,三代坦克只要瞄上目标,火炮就像磁铁一样被目标吸引着,不论车体如何起伏,火炮仍指向目标方向。由于下反稳像式火控系统的装备,99式主战坦克不同于过去的中国坦克,它可以在行进间进行更为精准的射击。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98式坦克炮塔右后部有一部车载式的光电对抗装置,它主要对付敌方坦克的激光测距机和反坦克导弹的红外制导系统,它针对敌方发出的激光束和红外制导信号向坦克乘员及时发出警告,并自动控制对抗系统加以迷茫。它的出现,使得98 式坦克有了近程反导的主动防御能力,此类设备属世界领先水平的设备。防护性能99式主战坦克的炮塔没有采取鹅卵石式铸造炮塔, 加装了楔形附加装甲模块99式主战坦克 而是采取了全焊接钢装甲结构,这样避免了在浇铸过程中造成的装甲厚度不均匀,使得其装甲防护性能较老式中国坦克有了较大的提高。99式坦克厚度为220毫米、倾角为68度的复合装甲,再加装了前部的楔形模块化装甲,正面的防护达700毫米,车体防护能力相当于500~600毫米厚的均质钢装甲,如果在炮塔和车体上加装新型主动反应装甲后,抗装甲和破甲弹的能力可达1000~1200毫米。众所周知,坦克最大着弹部位是炮塔,99式主战坦克在炮塔装甲上下了大工夫,其防护性能十分出众。在1997年冬季进行的低温试验中,99式坦克经受了14发105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的攻击,没有一发能够击穿它的前装甲。并在正面防护弧度范围内安装了复合装甲。炮塔构形扁平 99G炮塔两侧的附加装甲 ,拥有极佳的抗弹性。炮塔由复合装甲板构成,炮塔前的复合装甲厚度600毫米左右,炮塔的其它部位则被铁栅栏及各种附加物所包围(这些东西对破甲弹有一定的防护力)。由于复合装甲为组合件,故可随着装甲技术的进步而更新。可挂装复合反应装甲板或屏蔽装甲。车内装有高效自动灭火/抑爆装置,可在10毫秒内熄灭火灾,99式坦克的车体及炮塔均为全焊接钢装甲结构,并在正面防护弧度范围内安装了复合装甲。另外值得注意的是,98式坦克炮塔右后部有一部车载式的光电对抗装置,它主要对付敌方坦克的激光测距机和反坦克导弹的红外制导系统,它针对敌方发出的激光束和红外制导信号向坦克乘员及时发出警告,并自动控制对抗系统加以迷茫。它的出现,使得98 式坦克有了近程反导的主动防御能力,此类设备属世界领先水平的设备。另外,99式坦克还可以加装我国已经研制成功的三代附加反应装甲,使得其防护力更加强大。 除了装甲防护,99式主战坦克在炮塔两侧拥有10具发射筒,可以发射烟幕弹制造烟幕干扰敌方。另外,将燃油喷入排气管,99式坦克可以制造可持续4分钟长达400米的烟幕。 防护能力:美国的m1a2车体和炮塔的装甲厚度相当于600毫米和700毫米的均质装甲,德国的豹2a6车体和炮塔的装甲厚度相当于580毫米和700毫米的均质装甲,日本的90式车体和炮塔的装甲厚度相当于500毫米和560毫米的均质装甲,由此看来,我们的ztz99主战坦克与西方坦克的防护水平基本上在同一层次上。与世界知名第三代主战坦克比较在火力上,99式与M1A2基本相当,可能超过俄罗斯的T-90。火控系统方面,得益国内电子工业的进步,99式也达到M1A2的水平,超过T-90。但是M1A2升级至M1A2SEP后,在信息化方面仍强于99式,当然车载信息共享系统涉及到整个陆军、乃至三军作战体系的联网,进行单车比较并不适宜。 在防护方面,99式的防护力仍不如装备了贫铀装甲的M1A2 ;因为采用铸造炮塔,安装了大厚度、大倾角的复合装甲及附加装甲,99式的炮塔正面防护可能优于T-90。在机动性能上,99式的功率重量比已超越M1A2,也优于T-90。但由于实际机动性能还要考虑传动系统、悬挂系统的表现,这两个系统一向是国产坦克的弱项,所以对99式的机动性能不宜估计过高。 总体上看,99式主战坦已跻身于国际上最出色的主战坦克行列,这毋庸置疑。

④ 苏联m-1步兵战车的武器有哪些

主要武器为1门73毫米的2A28低压滑膛炮,后坐力小,炮重115千克。在炮塔后下方有自动装弹机构,由在战斗舱周围的40发弹盘供弹。用自动装弹机再装弹时火炮需升到仰角为3°30′的位置。炮弹也可人工装填。配用定装式尾翼稳定破甲弹,初速400米/秒。采用C-9重型反坦克火箭筒所使用的火箭增程弹时最大飞行速度可达665米/秒,进射距离800米,最大射程1300米,射速8发/分。主炮的俯仰与炮塔驱动均采用电操纵,必要时也可手动操作。

在主炮右侧有1挺7.62毫米的T并列机枪,弹药基数2000发。炮塔内有通风装置,用于排除炮塔内的火药气体。

在主炮上方有赛格反坦克导弹单轨发射架,配有导弹4枚,在车体和炮塔内各存放2枚。导弹通过炮塔顶部前面的窗口装填,装填时间约为50秒,射程500~3000米,只能昼间发射,操纵装置位于炮手座位下面。

动力舱在驾驶员和车长右侧,采用6缸V型120°夹角相柴油机,功率为221千瓦。转向装置在车体前部,进出气百叶窗均位于车体顶部。车内有高压空气系统用于起动发动机,吹洗驾驶员和车长的潜望镜,操纵阀门护盖、进气管、排尘阀的联杆和气村停车制动器的拉杆以及分离主离合器等。

行动部分采用扭杆悬挂,主动轮在前,诱导轮在后,每侧有6个负重轮和3个托带轮。第一和第六负重轮处有液压减振器。在履带上方有薄钢板制成的护板,当车辆在雪地行驶时可卸下。履带为钢质双销式,销耳之间形成水戽,以便在履带划水推进时增加推力。该车具有浮渡能力,在浮渡入水前应将车首防浪板竖起,排水泵打开,并将驾驶员中间的潜望镜换成高潜望镜。当车辆浮渡时传动装置的档位不能高于三档,水的流速不应大于1.2米/秒。

载员舱可容纳全副武器士兵8人,每侧4人,背靠背乘坐,人员通过车后双开门出入。后门为间隔式,左右门内的空间分别能储油60升和70升。每扇门上都有1个观察镜,左边门上还有射孔。

载员舱顶部有4个舱盖,车体两侧各有4个射孔和电热式潜望镜。每个射孔附近都有废弹壳收集器和用于排除火药气体的通风装置。两侧前方的射孔通常用于7.62毫米P机枪射击,其余用于7.62毫米的A千米冲锋枪射击。每挺P机枪的弹药基数为1200发,车内还有步兵随身携带的1具P-7单兵反坦克火箭筒,火箭弹5发。在每个装备该车的摩步排中还有1辆车携带2具萨姆-7单兵防空导弹发射装置。

该车有三防装置,当发生核爆炸时,发动机、动力舱百叶窗、各舱盖、风扇、增压装置以及炮塔的电驱动装置立即关闭,并将空气滤清系统打开。冲击波过后将空气增压装置开启,在超压的情况下,将经过滤清的空气送往乘员舱和载员舱。

该车超压系统由三防滤清装置、带尘土分离器的增压风机组成,后者位于车长位置后方顶部。

该风机与T-62坦克、TP60和TP50装甲人员输送车上的相似,只是风机的叶片数量有所增加,以便增大泵往三防滤清装置的风量和风速。当所有的舱盖关闭时,污染空气通过炮塔后面的进气管进入超压系统,经过炮塔座圈周围的导管导入增压风机,通过导轮的旋转作用,将尘土与空气分离。

在寒冷气候条件下,分离的空气先进入加温装置,如果需要也可先直接进入三防滤清装置,将化学战剂或放射性战剂和生物战剂滤掉,进入加温装置,然后再送入乘员舱或载员舱。

增压空气能在车内形成超压以防止放射性、生物或化学等战剂经过没有密封的孔隙如射孔等进入车内。当三防装置工作时如果通风装置也同时开启,则超压效果将会降低。

为便于在能见度差和定向困难的条件下行驶,车上配有陀螺半罗盘作为导航装置。

⑤ 关于以色列“梅卡瓦”坦克的几个问题

1 左右重量会有区别 但因为坦克很重 因此发动机的重量相对就小了 影响不会很大 这么多车都采用这个布置 虽然也有同样问题 但也没见因此出了很麻烦的事
2 炮塔里有弹药 先用炮塔里的 车体里的备弹不是随时可以取的 因此战斗间隙就要利用起来 把车体里的备弹移到炮塔里去填补空位
3 一样会烧 只是相对于苏式坦克 西方坦克的防爆灭火装置完善很多 反应速度也更快 因此即使油箱起火 也能很快被熄灭
4 驾驶员显然防护要比其他人薄弱些 但驾驶室不是说打就打 驾驶室在正面投影里只有整个正面的1/6面积而已 你要首先能命中正面 其次还要命中驾驶室 像火箭筒之类的武器 是没法精确打到驾驶室的 能打中车体已经不错了
======
5 主动轮前置的车辆 前进时履带上支段和后支段张紧 受力区段长。主动轮后置的车辆 前进时只有较短的后支段履带张紧 履带效率较高 主动轮后置时 抗弹性能好 一旦前置的诱导轮被炮火击伤 可以采用缩短履带(不经过诱导轮)的临时办法将战车撤离战场 所以现代主战坦克大都采用主动轮后置方案
=======
油箱即使有分割 也无法起到反应装甲的作用 爆炸过程实际上是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 反应过程中产生高热和大量气体 炸药为什么能爆炸 因为炸药之中含有大量氧化剂 不需要由空气提供氧 因此炸药在水中也能起作用 而油料本身不含氧化剂 无法在被穿透的一瞬间找到足够爆炸的氧气 因此油箱被击穿后先会漏油 漏出的油和空气充分接触 这才能被火苗点燃 发生爆炸
=======
梅卡瓦的4种型号 都是主动轮前置 并不存在传动轴穿过中间的情况

⑥ 船舶主机安装应注意哪些问题

船舶主机安装应注意哪些问题?

第一、注意安全。安全工作是重中之重!安全第一,任何时候都不得马虎,需要高度重视!

第二、熟练掌握所有设备的有关参数与全部的安装工艺技术等,熟练把握现场安装经验,有关情况分章节说明如下:

第一章船舶主机的安装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主机安装的工作内容;

2.学习基座准备的内容和方法;

3.学习主机吊装的方法;

4.掌握主机定位的方法:根据轴系法兰定位;按轴系理论中线定位;

5.学习土机固定的方法;

6.掌握大型低速柴油机的安装方法。

能力目标

1,会准备基座;

2,能吊运主机;

3.会定位主机;

4.能固定主机;

5.能进行大型低速柴油机的解体和部件组装:机座、主轴承和曲轴、机架、气缸体、活

塞装置及缸盖。

第一节概述

船舶主机是船舶动力装置的核心,其安装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关系到动力装置的正常运行和船舶的航行性能。

主机的类型主要有柴油机、汽轮机和燃气轮机,不同类型的主机,有着不同的结构特点和工作方式,在船上安装时应按不同的机型而采用相应的工艺方法。柴油机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主机,本章主要讨论柴油机主机的安装工艺。

主机发出的功率通过轴系传递给推进器,主机与轴系相连接,主机、轴系和推进器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因而主机的安装应与轴系的安装一并考虑。造船时,主机与轴系的安装顺序无外乎有三种:先安轴系再安主机;先安主机再安轴系;主机和轴系同时安装。在船台上先安装轴系,船舶下水后,再以轴系为基准安装主机,这是长期以来一直沿用的一种安装工艺。因为这种方法容易使主机的输出轴回转中心与轴系的回转中心同轴,同时避免了船舶下水后船体变形的影响。这种方法的缺点是生产周期较长。在船台上,以轴系理论中心线为基准,安装主机和轴系,可以先安装主机,然后再根据主机的实际位置确定轴系的位置并进行轴系的安装。也可以主机和轴系同时安装。这种方法,在主机定位后,可以进行管系和各种附属设备的安装,扩大了安装工作面,缩短了生产周期。但是这种方法往往难以避免船舶下水后船体变形带来的影响,而在安装轴系时由于主机已固定,尾轴也已固定,两者固定所产生的偏差必然要由轴系来消化,约束增加,安装难度较大。在工程实践中,究竟采取哪种安装顺序,要视造船总工艺、工厂的实际条件和工期而定。

主机安装后,必须保证主机与轴系的相对位置正确,并且在运转时保持这种相对位置关系。为了防止其他因素对主机安装质量的影响,在主机安装之前,必须完成下列工作:

(1)主机和轴系通过区域内船舶结构,上层建筑等重大设备调运安装工作基本完成。

(2)机舱至船尾的所有隔舱及双层底舱的试水工作均应结束。

主机安装的工作内容可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1)主机基座(底座)的准备。

(2)主机的定位(校中)。

(3)主机的固定。

(4)质量检验。

第二节主机基座(底座)的准备

主机是通过垫片或减振器安装在船体基座上的,基座是与船体直接相连的支承座。根据不同的机型,基座一般有两种形式。对于大型低速柴油机,没有单独的墓座,机舱双层底是由加厚的钢板焊接而成,主机的机座就落位在此加厚的钢板上。中小型柴油机,通常带有凸出的油底壳,因此在双层底上,还需焊接一个由型钢和钢板焊接起来的金属构件。在面板上,为了减少加工面而焊有固定垫片,固定垫片与柴油机机座之间配有活动垫片,用以调整主机的高度,主机与基座用螺栓固定在一起。

第二章船舶轴系的安装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轴系的作用和组成及典型结构的安装要求;

2,掌握轴系零部件制造与装配的技术条件;

3.掌握轴系安装工艺的主要内容;

4.学习确定轴系理论中心线的方法:钢丝拉线法、光学仪器法;

5.学习轴系孔的镗削:加工圆线及检验圆线的确定、镗孔的技术要求、镗排装置、镗

排机在船上的安装、镗孔工艺;

6.学习尾轴管装置的安装;

7.掌握轴系校中的含义和方法:轴系按直线性校中、轴系按轴承上允许负荷校中、船

舶轴系合理校中;

8.学习轴系安装的方法:轴系的连接、中间轴承的紧固、安装质量的检验。

能力目标

1.会确定轴系理论中心线;

2.会镗削轴系孔;

3.能安装尾轴管装置;

4.能校中轴系;

5.能正确安装轴系。

第一节船舶轴系概述

一、轴系的作用及组成

船舶轴系的作用是将主机发出的功率传递给螺旋桨;螺旋桨旋转后产生的轴向推力通过轴系传给推力轴承,再由推力轴承传给船体,使船舶前进或后退。因此,船舶轴系是船舶动力装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轴系工作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船舶的正常航行,并对主机的运转有直接关系。所以,对轴系的制造与安装都有较高的技术要求,都要符合技术标准的有关规定。

船舶轴系,通常指从主机曲轴末端(或减速齿轮箱末端)法兰开始,到尾轴(或螺旋桨轴)为止的传动装置。其主要部件有:推力轴及其轴承,中间轴及其轴承,尾轴(或螺旋桨轴)及尾轴承,人字架轴承,尾轴管及密封装置,各轴的联轴节。有些船舶还另有短轴,用来调整轴系长度。此外,还有隔舱壁填料函和带式制动器等。

轴系的结构种类很多,有常用型螺旋桨推进装置轴系;可调螺距螺旋桨推进装置轴系;正反转螺旋桨推进装置轴系;可回转式螺旋桨推进装置轴系等。它们相互之间区别很大,各不相同。但就目前我国民用船舶来看,除工程船舶与内河某些小船之外,大多数属于常用型螺旋桨推进装置轴系。因此,本书仅介绍常用型螺旋桨推进装置轴系的制造与安装工艺。

在民用船舶中,通常采用单轴系或双轴系,而客轮一般为双轴系。单轴系位于船中纵剖面上,而双轴系则位于船的两侧,并相互对称。双轴系船舶的操纵性能比较好,动力装置的生命力比较强,用于内河船舶居多,但双轴系船舶的结构复杂,建造的工作量大,成本也高。

根据主机及螺旋桨布置的要求,有时轴线与基线成倾斜角。或与纵剖面成偏斜角β。轴系的倾斜使主机处于不良的工作状态,降低了螺旋桨的有效推力。为了使螺旋桨的有效推力不致显著下降,以及保证主机工作的安全可靠,一般α角限制在0°~5°之间,而β角限制在0°~3°之间。对于一般快艇,由于条件的限制,α角可达12°~16°,但很少超过16°。对于单轴系船舶,通常轴系与垂线(或龙骨线)是平行的,即。α=0°,但双轴系船舶则很少能满足无倾斜角的要求。

在船舶总休设计时,机舱可以布置在中部,也可以布置在尾部。当机舱布置在中部时,轴系就比较长;当机舱布置在尾部时,轴系就比较短。—般来说,具有两根或两根以上中间轴的轴系.称为长轴系,中机刑的大型船舶的轴系长度有的达100m,其中间轴多达十余根;只有一根,其长度可短至7~8m,或者没有中间轴的轴系称为短轴系。长轴系的柔性比较好,比较容易凋整,但调整、安装的工作量大。短轴系的刚性比较大,安装的要求也就高一些。双轴系船舶,左右主机回转方向必须相反,当船舶在正车前进时,右舷主机一般为右转,而左舷主机为左转。如果主机回转方向一致,则可通过换向机构来实现。当一台主机驱动左右两套轴系时,也可安装换向机构来使左右轴系反向旋转。

当主机或减速箱内部设有推力轴承时,轴系就可以不必设置独立的推力轴承了。推力轴及其轴承的作用有两点:一是承受螺旋桨所产生的轴向推力,并传递给船体,使船舶产生运动;二是防止螺旋桨产生的轴向推力直接推动主机曲轴,使曲轴发生移动及歪斜,而损坏主机的机件。

常见的推力轴承有两种结构形式,一种是旧船上常见的马蹄片式推力轴承;另一种是单环推力轴承(又称米歇尔式推力轴承),前者已被淘汰。

隔舱壁填料函的作用是在轴系通过舱壁时,使舱壁保持水密,以保证船舶的抗沉性。当机舱布置在尾部,就不用隔舱壁填料函。

在双轴系船舶中,轴系一般带有制动机构,这是为了在航行中需要停下某一套动力装置时,就用制动机构把它制动住,使轴系不因水流影响而转动。此外,制动机构也可以帮助主机缩短换向时间。

尾轴管一般都有前后两个轴承,前轴承短,后轴承较长。有的大型船舶尾轴管比较短,因此只设置一个尾管轴承。这时,尾轴首端往往共设置一个中间轴承式的前轴承,便于维护管理。也有些船舶的尾轴管较长,设有三个尾管轴承。尾管轴承绝大多数采用滑动轴承。当尾管轴承采用铁梨木、橡胶、层压板和尼龙等材料时,则用水作为冷却润滑剂。这时,尾轴通常都用铜质保护套或玻璃钢保护层来保护尾轴轴颈,以防止海水对尾轴的锈蚀。在老式船上多采用舷外水自然冷却,这种冷却方式容易造成水流不畅的“死角”,又往往由于泥沙进入尾轴管而造成轴和轴承的急剧磨损。因此,现代的船舶都已采用压力水强制润滑冷却,以克服上述缺陷。

第三章船舶轴系零部件的装配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可拆联轴节的种类及其安装工艺;

2.掌握轴系配对的工艺方法;

3.掌握尾轴管装置的装配方法。

能力目标

1.会装配可拆联轴节;

2.会对接平轴;

3.会装配尾轴管装置。

第一节可拆联轴节的装配

在安装滚动轴承的轴系中,或尾轴必须从船体外部进行安装的船舶,广泛使用可拆联轴节。船舶轴系可拆联轴节的形式很多,主要有法兰可拆联轴节、夹壳形联轴节、液压法兰联轴节及液压可拆套筒联轴节等。

一、法兰式可拆联轴节的加工和装配

法兰式可拆联轴节常被用于尾轴与中间轴的连接,它是属于刚性联轴节的一种形式。根据连接法兰上螺栓孔的形状,它又可分为圆柱形螺栓可拆联轴节及圆锥形螺栓可拆联轴节两种。

圆柱形螺栓可拆联轴节,这种联轴节是带有法兰边的,因此称为法兰式可拆联轴节。

1,联轴节加工的技术要求

(1)联轴节的外表面及法兰端面均应先粗加工,并留有3~5mm余量,而内孔则与轴的锥体部分配合加工(加工时可采用锥度样板测量)。联轴节与轴的锥体部分研配装妥后,将尾轴上车床,再精加上联轴节外圆及法兰端面。联轴节的粗糙度和其他技术要求与整体式法兰相同。

(2)联轴节上键槽的宽度、高度及与轴线的平行度都与轴上键槽的加工要求相同。

2.联轴节的装配技术要求

(1)联轴节锥孔与轴锥体接触应良好,接触面积要求在75%以上,用色油检查,每25mm×25mm内,不得少于三点。厚薄规检查锥体大端时,0.03mm的厚薄规插入深度应不超过3mm。接触面上允许存在1~2处面积不大的空白区,但总面积应小于锥体表面积的15%,最大的长度及宽度不超过该处锥体直径的1/10,且不得分布在同一轴线或圆周线上。

(2)平键与轴上键槽两侧面的接触面积不少于75%,与联轴节键槽相配合时,在85%长度上应插不进0.05mm的厚薄规,其余部分应插不进0.1mm的厚薄规。平键与键槽底应接触;接触面不少于30%~40%。

(3)联轴节法兰螺栓装妥后,在接合面90%的周长上应插不进0.05mm的厚薄规,其接触面积不少于75%。

(4)轴的锥体部分的螺纹,当联轴节装好后应缩进锥孔内一个距离α。

二、夹壳形联轴节的加工和装配

夹壳形联轴节由两个钢制半圆筒组成,靠夹壳与轴之间的摩擦力及键来传递力矩。夹壳联轴节的横截面尺寸比较小,拆卸时不必移动轴,因此可以安装在不易进入的狭窄地方,但因重量大,使用受到限制。

1.联轴节的加工技术要求

(1)夹壳形联轴节加工后,其内圆的圆度和圆柱度应符合表3-1的要求。

(2)当夹壳长度每超出轴颈一倍时,则锥度误差允许增加0.01mm。其内圆直径应较轴颈大0.04~0.08mm。两半联轴节的间距应为轴颈的3%~5%。

(3)内圆表面粗糙度Rα不大于3.2μm。

2.联轴节的装配技术要求

(1)轴向键必须进行修配,其装配质量要求与法兰式可拆联轴节的平键要求相同。

(2)夹壳联轴节的推力环应经修配,使内圆与轴槽紧密配合,接触面积要求在60%以上。两侧面轴槽或壳槽配合处应插不进0.05mm的厚薄规。

(3)装配后推力环外圆与夹壳内孔之间允许有0.2~0.4mm的间隙。

第四章螺旋桨的装配与安装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习螺旋桨的加工方法;

2.学习螺旋桨的装配方法;

3.学习螺旋桨的安装方法。

能力目标

1.会加工螺旋桨;

2.能进行螺旋桨的装配;

3.能安装螺旋桨。

第一节螺旋桨的加工与装配

一、螺旋桨的概况

1.基本概念

螺旋桨是最常见的船舶推进装置,它一般有3~6个叶片,大部分螺旋桨叶片是与桨壳一起铸出的,但也有制成可拆卸的,并用螺栓将叶片固定在桨壳上,称为组合式螺旋桨。中小型船舶常为3~4个)个叶片,大型船舶常为4~5个叶片,螺旋桨的作用是将船舶主机所发出的功率转变为推动船舶运动的推力。它的加工和装配质量直接影响到船舶的航行性能和安全。螺旋桨几何形状的正确性是保证质量的主要因素,其中以螺旋桨直径和螺距尤为重要。

三叶螺旋桨。它与尾轴相连接的部分称为桨壳。由船尾向船首看,所见到的叶片面称为压力面,是一个螺旋面,其反面称为吸力面。压力面又称叶面,吸力面又称叶背;当主机正转时,叶片上先入水的叶边称为导边,同一叶片上相对应的另一边称为随边。

由螺旋桨中心至叶片边缘距离最远的一点为半径,所作出的圆的直径称为螺旋桨直径,以D表示。叶面上任何一点环绕螺旋桨轴线一周后升高的距离称为螺旋桨的螺距H。螺旋桨按其螺距来分可以分为等螺距螺旋桨和变螺距螺旋桨两种。前者在它的叶面上各半径截面上的螺距都是相等的,后者则不是都相等的,往往在一定的半径范围内螺距随半径的增大而增大。变螺距螺旋桨效率较高,但制造和加工叶面较麻烦。另外还有一种可调螺距螺旋桨,它的叶片是活络安装在桨壳上的,并可通过内部传动机构驱动叶片转动,以使螺距变化来改变航速。

自尾向首看,正车转动时,螺旋桨沿顺时针方向转动的称右旋螺旋桨,沿逆时针方向转动的称左旋螺旋桨。对双桨船,正车时向舷外方向转动的称外旋螺旋桨,反之称内旋螺旋桨,通常双桨船采用外旋,以防止水中漂浮物被卷入而卡住。由于桨叶承受推力,故叶面与叶背间必须有一定的厚度,桨叶切面形状有两种:机冀形与弓形,切面两端点间的距离b称弦宽,两端点间的连线称弦线。切面最大厚度以t表示。弓形切面的t,在弦宽的中点(b/2)处,机翼形切面的t约在距第五章船舶辅机和锅炉的安装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辅机一般的用途、种类;

2.了解甲板机械的用途、种类;

3.了解锅炉的用途、种类;

4.叙述船舶辅机和锅炉在船上的一般安装工艺及注意事项。

能力目标:

1.会进行一般辅机在船上的安装工艺;

2.会进行甲板机械在船上的安装工艺;

3.会进行锅炉在船上的安装工艺;

4.会对常用粘结剂进行调和及使用。

船舶辅机即船舶辅助动力机械,是为舶的正常运行、作业、生活和其他需要而提供能量的成套动力设备。

第一节一般辅机在船上的安装

一般辅机在船上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船用泵如离心泵、螺杆泵、喷射泵等,船用空压机、通风机、船舶制冷装置、船舶空气调节装置、油分离机、船舶防污装置、海水淡化装置等;这些辅机在船亡安装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船舶的正常运行。

一、船舶辅机运往船上安装的形式

现代船舶辅机主要是以两种形式运到船上安装。

(1)将辅机组合安装成机组。即将动力部分与工作部分安装在一公共底座上,如3S100D型螺杆泵(图5-1所示),或在一机壳上装有动力部分,如3LU45型螺杆泵等。

(2)将辅机组合安装成功能性单元。DRY-5型油分离机就是一例。这种形式较前者更为先进,在船上安装时,只需将其定位紧固后,将管路、电源接通即可使用,甚是方便,国内有些船厂已经使用,效果甚佳。

以上所述两种形式较之单个机械上船安装具有如下较好的经济技术效果:

(1)将大部分钳工装配工作从船上移到车间进行,这样可以充分利用车间的设备和有利空间条件以提高安装质量和劳动生产率;

(2)由于有定型的产品供应或事先装配,造船时只需要整台吊装即可,这样可大大缩短造船周期;3)由于辅机本身有公共底座或有一个机壳,这样町使与之相结合的船体基座上平面的加工要求降低,垫片甚至可以不刮磨,大量减少了繁重的钳工劳动,而且便于安装减振器(这对军用产品尤为重要,因为舰艇上的辅机很多都是安装在减振器上的)。

二、辅机安装有关工艺项目

1.基座的准备

辅机一般都是通过垫片或减振器安装在甲板或船体的基座上的。对甲板支承部分不要加工,而对基座的支承表面的加工要求也不高,一般说来,舰艇比民用船舶丘的要求稍高一些。对机座面板的要求如下:

(1)基座面板的不平度,1m长度内不得大于3mm,但全长或全宽中均不得超过6mm;

(2)基座面板的长度及宽度公差为+10~-5mm;

(3)在基座面板上作对角线检查时,两对角线应相交,其不相交度应符合有关规定。

⑦ 西布玛斯轮式装甲人员输送车是怎样的

西布玛斯(6×6)是比利时BN金属构件厂于1975年投资作为多用途装甲车研制的一种轮式装甲人员输送车。

西布玛斯1976年制成样车,曾先后在比利时、马来西亚等国进行广泛试验。论证型车于1979年制成,该车改进了驾驶员观察镜,并增大了发动机功率。

1981年底,比利时同马来西亚签订价值5000万合同,共计生产该类车186辆,其中包括火力支援车162辆,装甲抢救车24辆。合同已于1985年完成。

1985年,由于比利时调整国防工业生产组织,BN金属构件厂转入比利时机械厂(BMF),西布玛斯车也由比利时机械厂生产。比利时得到美国食品机械化学公司的许可证,曾生产过1000多辆履带式装甲人员输送车。

西布玛斯轮式装甲人员输送车车体为全焊接钢板结构,装甲钢板的布氏硬度为477~530,能防7.62毫米和5.56毫米穿甲枪弹、杀伤地雷、手榴弹、迫击炮弹片。驾驶同位于车首中央,并有1个向右打开的单扇舱盖,前面和两侧有大型防弹玻璃,所以视界开阔。必要时,防弹玻璃可用与底部铰接的装甲盖板防护。驾驶员座位还能升起360毫米,允许头部伸出车外驾驶。炮塔位于驾驶员位置后面,车体两则各有1扇向前打开的大门。炮塔后面为载员舱,其顶部有3个大舱盖和1个小舱盖,后者可根据需要安装1挺遥控机枪。舱内容积约11立方米,中央有6个背靠背座椅,在载员舱至车尾门的通道上还有3个折叠式座椅。载员舱一侧及车尾门上各有1个带球形座的射孔,并配有相应的观察镜。当车体3个门全开时,车内11名步兵可在4秒内迅速下车。

西布玛斯轮式装甲人员输送车采用比利时机械厂的D2566型直列6缸水冷涡轮增压柴油机,压缩比15:1。

发动机位于车体后部左侧,冷却系统位于动力舱后面,并用防水隔板与动力舱隔开,动力经传动轴传递到位于载员舱底板下方的第一和第二两轴之间的传动装置。前轴及两个后轴的差速器均可闭锁。两个后轴之间有一闭锁差速器,因此两个后轴还可以纵向闭锁。采用泄气保用轮胎和螺旋弹簧悬挂,轮胎花纹适于越野行驶。

西布玛斯轮式装甲人员输送车能够浮渡,靠轮胎划水推进时速度为4千米/小时,靠水上推进器推进时可达11千米/小时。车首有防浪板,车内配有两台排水泵,每台排水泵排水量为180升/每小时。

西布玛斯轮式装甲人员输送车任选设备有红外或被动夜视设备、加温器、空调装置、三防装置和车前液压绞盘(绞盘拉力为78400N,钢绳长60毫米)。车体前部钢板厚10毫米,两侧及后部12毫米,车底和车顶为6毫米。

西布玛斯轮式装甲人员输送车可安装下列不同武器,有各种不同用途:柯克里尔(Cockerill)CM90型炮塔,装有90毫米火炮及7.62毫米并列机枪和高射机枪;伊斯帕诺-絮扎(Hispano-Suiza)Lynx90型炮塔,有90毫米火炮及7.62毫米并列机枪和高射机枪;伊斯帕诺-60/20炮塔,有1门60毫米尾部装填的迫击炮和20毫米机关炮及7.62毫米机枪;ESD防空炮塔,有双管20毫米机关炮;维克斯(Vikers)炮塔,有双管7.62毫米机枪;SA毫米TG120炮塔(目前称TTB120型),有20毫米机关炮及7.62毫米并列机枪;SA毫米S365炮塔(目前称BTM208型),有12.7和7.62毫米机枪;赫利奥·米勒公司(HelioMirror)FVT800型枪塔,1挺12.7毫米或7.62毫米机枪,或双管7.62毫米机枪;赫利奥·米勒公司FVT900型枪塔,有20毫米机关炮和7.62毫米机枪。

西布玛斯轮式装甲人员输送车

⑧ 苏联“甲虫”短程地对地战术导弹具备怎样的作战能力

“甲虫”导弹是苏联于70年代装备的短程地对地战术导弹,苏军称它“圆点”或“托契卡”导弹,西方国家叫它SS-21型导弹。它的主要用途是取代以前的“蛙-7”火箭,攻击敌人的导弹发射阵地、指挥所、弹药库、燃料库等重要军事目标。

早期的“甲虫”导弹最大射程只有70千米,不能满足攻击纵深目标的需要。1989年以后装备的导弹经过重大改进,采用先进的固体燃料发动机,飞行速度300~500米/秒,最大射程增加到120千米。

弹上装有数字式计算器和自主式惯性控制系统,尾部有空气动力舵。导弹全长6.4米,直径650毫米,发射重量2吨,它可以配用常规弹头、核子弹头、化学弹头、末制导弹头或子母弹弹头。

每套“甲虫”武器系统由1辆发射车和1辆弹药车组成,两种车都有较高机动能力。车上6个轮胎的气压可以随时调节,以便在各种崎岖不平的地形行驶。最大行程650千米,行驶速度70千米/小时。车上装备核、生、化防护装置,此外还有喷水式推进器,具有一定的两栖作战能力,可用每小时10千米的速度在水中行驶。

发射车上备有准备射击的各种设备,导弹发射时不用对发射阵地进行测地和气象准备、只用16分钟就可以从行军状态转入战斗状态。发射完毕后,1.5分钟内撤出阵地,以避免遭到对方火力破坏。

弹药车上部有两个密封式隔舱,里面装有2枚装配好的导弹供随时使用。车上还有吊杆式起重机和液压传动装置,可在20分钟内为发射军装填好导弹,据称偏差不到10米。

据西方情报部门估计,苏联自1976年起装备了“甲虫”导弹,每年生产200枚,总库存量可达到2500枚。除供本国使用外,还出口到波兰、匈牙利、叙利亚等国家。

⑨ 汽车的常见故障有哪些

一、汽车的复常见毛病有那些:制
1、发动机不能起动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发动机熄火并不能再重新起动的故障。
2、传动系故障致使汽车不能行驶 在发动机运转工况下,汽车不能起步行驶故障。
3、夏季停车后不能再起步行驶故障。
二、针对这几种故障的解决办法。
1、发动机不能起动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发动机熄火并不能再重新起动的故障,应按先电路、后油路的原则进行检查。一般从发动机两个机构和五个系统的故障概率来看,电气点火系统故障率最高,占总故障数的47%,供油系统占18%,其他居次之位。
2、传动系故障致使汽车不能行驶 在发动机运转工况下,汽车不能起步行驶故障的检诊原则是:以变速器为界分段检查。
3、这种故障主要产生在主减速器,用手摸主减速器很烫手,当卸开后盖时,壳内没有齿轮油,齿轮等零件因高温已烧成紫蓝色,行星齿轮与十字轴颈烧结在一起不能转动,汽车起步两后轮滚动阻力不一致,差速器不能等量分配扭矩,故汽车不能起步行驶。

⑩ 汽车底盘系统怎样保养主要哪方面

不知道你的是什么车.那我就说说一般点的车。底盘日常保养主要是检查镙丝有无松动。早上开车前看下地上有无陋油陋水。行车中底盘是否有异响。洗车时一定要冲洗下底盘。每次做保养时叫师傅检查下就可以了。一般点车就没必要做什么底盘装甲什么的。一般不用特意去保养也是没有问题的.

阅读全文

与隔舱传动装置常见故障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铸造牙用什么材料最好 浏览:219
办公设备的净残值如何 浏览:736
腾亚南京塑料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浏览:744
购机工具箱 浏览:720
注塑后机械手用来干什么 浏览:50
水表阀门s代表什么意思 浏览:533
博世电动工具木工专用 浏览:38
8匹柴油机飞轮轴承怎么拆下 浏览:884
收割机轴承拿不下来怎么弄 浏览:634
电疗仪器指哪些 浏览:134
病房测心跳的仪器叫什么 浏览:191
大型设备上岗证怎么打印 浏览:86
诺信数控机床控制系统怎么连网 浏览:839
直播卖货用什么设备清晰度好 浏览:190
机械装置拆装工具 浏览:888
防护阀门用字母怎么代表 浏览:115
影视器材设备包括哪些 浏览:802
空冷轴承运行中内外温差多少 浏览:769
matlab安装遗传算法工具箱 浏览:367
冰柜为什么制冷频繁 浏览: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