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交流电的无线传输技术原理是什么
发现了电磁感应理论,将一根电线在线圈中产生电流 ,现代发电机都用感应来发电。 法拉第还发现一根电线中的电流会导致流过另一根电线的电流 产生“互感”;电生磁→磁生电。直至今天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MIT )物理学助教马林·索尔贾希克( Marin Soljacic )的研究小组宣布,试制出了无线电力传输装置,并已证实可向相隔 7 英尺(约 2.1m )远的 60W 电灯泡送电、点亮灯泡。国际无线电电力协会目前表示,希望能在不久的将来将“无线电力传输”建立一个标准,让所有的便携式电气设备都具备无线电力传输功能,可以方便快捷的对这些便携式移动电气设备进行无线传输充电。③是利用电磁场的谐振技术,它是在电子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或将来,将其传输距离与传输功率提高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实现的。目前在供电技术中应用的不是电磁波或者电流,而只是利用电场或者磁场。
② 请问电能可以无线传送吗
不转换也行啊。楼主其实自己就已经回答问题了。闪电的时候电能不就是无线传输的么?
导线只是给电能传输提供一个“特殊”的载体,使得电能能够被传输到指定的地方,而且损失还不能太大。
其实,站在高压电杆下有时会被击打,就是因为高压电线周围存在强电场,人站在地上,两只脚所处地方的电势不同,导致了所谓的“跨步电压”,这东西能打死人,自然就是有能量作用到人身上了,可是这人确实没有触摸电线之类的导线,也就是说,电能在这个时候就是无线传输的。。
③ 将来,发电厂发出的电能实现无线远距离输送吗
完全有可能的.
100多年前,当特拉斯发明无线电力传输和接收的技术后,他遭遇了实验室莫名其妙地被人烧毁、投资人撤资、合伙人拆散等一系列变故。
电网的职能是将发电厂(站)的电能输送至所需电能的地区和用户。目前世界上都采用电线电缆输送电能,这是自爱迪生建成世界上第一个发电厂和第一个供电系统以来的常规做法。其优点是传输电能效率高、损失低、可靠性好。缺点是架设电网、铺设电缆、电线安装、电塔电杆的工程浩大,投入巨大,遇到河流山脉等天然障碍那更是困难重重。但人类为了使用电力不惜代价投入巨资克服重重困难,逐步建成了今天的电网,为电气时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00多年前无线供电昙花一现
电网线路靠电线电缆传输的限制在电力供应基础设施面世之初就显现出来了,于是与爱迪生同时代的同获诺贝尔物理奖的克罗地亚人尼古拉·特斯拉在目睹早期的供电网络之后,萌发了发明无线供电的想法并开始进行研发。特斯拉是交流电的发明人,也是交流发电机、变压器等电工设备的发明人。他发明无线供电是参照无线电信号发射和接受的原理来进行试验的。
据美国当时的媒体报道和相关文献记载,他能将几公里以外的电灯点亮。正当他进一步研发该技术时,他经历了实验室莫名其妙地被人烧毁、投资人撤资、合伙人拆散等一系列变故,无力再进行该试验。到晚年穷困潦倒贫病交加,更是没有能力完成这项试验。关于这些试验资料已经不可能找到,使无线供电成为一个悬案,一个争议。
人们普遍认为,无线电发射和接收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们均以电信号为传输载体。而电力传输的是点的能量。两者的质量不同不能相提并论,故无线电发射接收电信号成功了,而无线传输电力没有成功。另外有人认为大地是一个天然接地体,电能在大气中传输都被大气引入土壤之中了。因此无线供电方式是不可能实现的。电能无线传输在发电机、电动机、变压器、磁浮列车、自动仓库物品输送、手机充电座等方面是广泛应用的纯熟技术,但它们不是传输电能而是磁能,即先将电能转化为磁能,将磁能从一个线圈发射到另一个接收线圈,然后该磁能再转化成电能,这样形成了电能的最终传输,而且传输距离仅为几个毫米。如电动机的定子线圈和转子线圈之间的间隙仅为几个毫米,变压器原边和副边的距离也仅为几个毫米,大于此距离失效而无法工作。
点亮60厘米外的灯泡
2007年,就在特斯拉无线供电试验之后的100多年,人们逐渐淡忘了此事,而业内普遍将此事视为无法实现而不再谈论之际,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一个研发小组向世界公布了他们的发明:供电与受电两个线圈相距60厘米,能使一个60瓦的灯泡点亮。其技术原理是:两个线圈工作频率相同,当供电线圈在供电时产生振动,受电线圈就会因产生共振而受电使灯泡点亮。故称为“同频共振”原理。
此事受到了业内关注,随后该团队完善了技术,并组建公司专门生产用于室内电器的电能传输设备,改变目前室内电器需要电线传输电能的状况。一个房间只需一个相当功率的发射线圈供电,其余室内电器只需配备受电线圈就能方便地使用相关电器,而不必再拖电线了。虽然这种产品目前尚未上市,但研发正在进行中。麻省理工的无线供电技术适用于室内和有限空间内,而用于电力传输需要更远距离更大功率,这就需要进一步研发和试验。
电网公司对于无线供电而言,具有减少线路跨越障碍的优点,能减少电网架设工程,能像无线发射塔一样发射电能后覆盖方圆若干公里的空间,在此范围内用户配电间只需安装一个接收天线就能将电能无线引入用电设备中去,如看电视听收音机那样自如。另外供电干线间有一个供电发射塔传至另一个发射塔,两发射塔之间距离跨度大,对跨越江河湖泊山头山沟是个有效的手段。
电网企业都有专业的电力科研院所,人才济济,同时电网企业为国有大企业,实力雄厚,用于无线供电的研发费用充裕,只要确定了研发目标就能马上投入。至于某些物理问题和应用问题,可以与外界合作共同努力一定会取得进展。当然无线供电研发难度不小:周期多长何时实用,这些都是未知数,但若不进行研发未来先行者成功用于实用时我们只能高价购买了。无线供电技术国外已走在我们前面,同时国内也有人进行研究,国内研发团队急需如电网企业这样的用户和投资人合作和支持,因此笔者以研发者身份,呼吁电网企业不要失去机遇不要袖手旁观,赶快进入研发行动中来。
参考资料:南方电网公司—电能无线传输不是梦
④ 电能是否可以实现无线输送,为什么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人员日前宣布,他们通过无线传送电能的方式,在2米远的距离点亮了一盏60瓦的灯泡。科学家认为,该技术有望今后对移动电话和其他便携电器不需接电源线也能充电。相关研究文章发表在近日美国《科学》网站上。
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教授马林·索尔加希奇发现,使用特殊的调谐波无线可以传送能量。其原理是使充电装置与便携式小电器在相同的频率下产生共振。研究人员应用该原理进行了实验操作,取得了成功,并且实验可以重复进行。
索尔加希奇教授认为,目前,无线传输电能还没有紧迫的需要,但可以预见,如果该技术能够投入实际应用,至少许多用电装置可以不再需要电池,而电池又是污染环境的一大祸首。
但是,在进入实际应用前,该技术还需进一步改进。首先,该套试验系统的能源效率只有40%—45%,这意味着还有一半以上的能量在传送工程中浪费了。科学家认为,要使其能源效率达到现有的传送方式,该技术的效率还需要提高一倍。其次,传送电能的铜线圈的几何尺寸太大,有60厘米宽,实际应用中还必须缩小尺寸。第三,2米的传送距离还需要进一步增加,目标是在同一间房子里使用一个充电装置就可以为多个便携式电器提供电能。
研究人员还表示,该技术使用的电磁耦合方法对人和动物都无害。
2007年6月18日 无线输送电能技术进展顺利:2米处点亮60瓦灯泡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人员日前宣布,他们通过无线传送电能的方式,在2米远的距离点亮了一盏60瓦的灯泡。科学家认为,该技术有望今后对移动电话和其他便携电器不需接电源线也能充电。相关研究文章发表在近日美国《科学》网站上。
2007年6月13日 全民共赴节能新时代,第二届“1瓦论坛”登陆北京
由中标认证中心主办、安森美半导体协办的主题为“创新成就1瓦”的中国第二届“1瓦论坛”近日在北京召开。作为今年国家节能宣传周,第四届中国节博会暨 ’2007北京国际节能环保展览会的重要活动,此次论坛得到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相关部门、专家学者和知名企业的积极参与,与会代表对“1瓦计划”的最新发展进程和创新成果进行了重点交流和探讨。
2007年5月31日 提升电驱装置能源效率,智能型电源模块CiPoS应运而生
英飞凌科技(Infineon Technologies)新发表一系列高度整合智能型电源模块产品,可适用市面上各种驱动电控变速马达的半导体组件。这款新型名为CiPoS (控制整合电源系统)的模块专为消费性电子产品提供高效率能源运作所设计。
2007年5月17日 细数硕果,50年奋斗成就飞兆功率半导体领域“龙头”地位
飞兆半导体公司(Fairchild Semiconctor)在2007年庆祝其在半导体行业悠久而丰富的历史。飞兆半导体始创于1957年,至今已有50年之久,因此今年是具有纪念意义的一年。
2007年5月9日 电动机控制芯片组降低中国的能源消耗
中国快速的工业发展,汽车和家用电器的增长,使国家的能源需求大幅增加。需求增长速度超过了供给的增长速度。推广节能产品能够缓解能源方面的供需不平衡。调速电动机控制能节约大量能源。
2007年5月7日 Luminary推出针对Stellaris微控制器的运动控制参考设计工具包
Luminary Micro宣布推出两个新的参考设计工具包(RDK),这两个参考设计工具包利用了该公司专门针对运动控制应用(如HVAC系统、工业传送装置系统、液体泵、打印机、机器人、CNC以及其他精工机械中的各种运动控制应用)而设计的Stellaris微控制器。
2007年4月30日 致力电源技术创新突破,ST勇做“节能先锋”
意法半导体(ST)在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宣布,该公司已于2006年销售超过2.5亿颗的节能产品。ST的节能芯片广泛应用于从照明到白色家电,以及娱乐电子等各种终端产品中。
2007年4月24日 满足服务器节能诉求,新Aspen Memory轻松应对功耗难题
美光科技公司近日推出了其最新Aspen Memory系列的节能产品,它是一款以RCC(reced chip count)存储模块构成的低压DDR2 DRAM芯片。这些新产品是专门用来降低服务器功耗的。
2007年4月4日 盘点50年成果,飞兆将续写功率产品未来辉煌
飞兆半导体公司(Fairchild Semiconctor) 在2007年庆祝其在半导体行业悠久而丰富的历史。飞兆半导体始创于1957年,至今已有50年历史,故今年是极具纪念意义的一年。
2007年3月23日 助力电源设计,飞兆功率产品亮相PCIM China
飞兆半导体公司 (Fairchild Semiconctor) 日前在上海举行的PCIM China展会上展示其公认的技术和设计专业能力。
2007年3月14日 安华高新款LED面向固态照明应用,兼顾能源效率与高亮度
安华高科技推出一款薄型3W高功率白光表面贴装LED发光二极管产品,Avago的新ASMT-MW20功率LED发光器能够以高电流驱动,提供高达160流明的照明输出,为便携式、建筑、装饰和背光应用设计人员带来一个兼具能源效率并且稳固的高亮度输出光源。
2007年3月9日 《电子工程专辑》“年度最佳产品”奖揭晓,安森美摘得桂冠
电源管理解决方案供应商安森美半导体(ON Semiconctor)宣布其NCP1337控制器荣获《电子工程专辑》颁发的“2007年度电子成就奖”(ACE) 的电源类“年度最佳产品奖”。
2007年3月8日 安森美推出四款功率因数控制器系列新品
安森美半导体(ON Semiconctor)日前宣布扩增领先业内的功率因数校正(PFC)控制器系列,专为照明、电源适配器、ATX电源、平板电视和其他电源应用而设计,这四款新器件可促进符合全球新兴能源效率和功率因数标准的高效电源开发。
2007年2月13日 瞄准高能源效率等领域,英飞凌公布中期发展规划
英飞凌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Wolfgang Ziebart博士宣布了公司的中期目标。公司预计主要的重组工作将在2007年完成。在将内存业务剥离出去之后,新的英飞凌公司在未来将主要瞄准三大领域:高能效、移动性和安全性。Ziebart 以 “着眼于10”为题总结了公司的中期目标。
2007年1月30日 扮演“节能天使”角色,EcoSmart技术挽救巨额能源浪费
电源转换高压模拟IC供货商Power Integrations (PI),近日宣布该公司EcoSmart节能技术的电源转换IC,已为全球消费大众及企业省下超过20亿美元的能源费用。
2007年1月25日 香港科技园公司展望“中国RoHS”种种挑战与机遇
随着行业向环境更为友好型设计转变,对产品测试服务的需求将遽增。此次精英访谈中,我们邀请了香港科技园(HKSTP)公司负责业务开发和技术支持部门的副总裁张树荣先生,探讨RoHS将如何影响电子设计和制造,以及HKSTP的服务将如何帮助制造商满足RoHS时代的新要求。
2006年12月14日 改善能源效率,英飞凌以多栅技术应对集成电路小型化挑战
多栅场效应晶体管技术有望成为应对集成电路小型化所带来的各种技术挑战的理想解决方案。
2006年11月15日 英飞凌推出新一代MOSFET节能器件,提升可靠性与能源效率
英飞凌科技日前在2006年全球电源系统展会(Power Systems World 2006)上,发布应用于计算机、电信设备和消费电子产品的直流/直流变换器的新一代功率半导体产品家族。全新的OptiMOS 3 30V N沟道MOSFET家族可使标准电源产品的可靠性和能源效率提高1%~1.3%,并在导通电阻、功率密度和门极电荷等主要功率转换指标上达到业界领先水平。
2006年11月14日 提高电源装置能源效率迫在眉睫,英飞凌OptiMOS3应时而动
英飞凌科技公司于日前推出了一款创新产品,该产品可进一步提高电源装置(PSU)的能源效率。目前,全球的大部分电能都是通过PSU流入计算机、电视机和消费电子产品等电气设备。
2006年11月14日 看好新能源发展前景,台达、ST牵手太阳能技术
台达电(Deltla)子公司及其子公司旺能光电(DelSolar),和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共同签署了一项有关太阳能光电电力系统的合作备忘录。三家公司将共同在太阳能电池生产、太阳能光电转换器及电源供应器相关产品方面建立策略伙伴关系。
2006年11月13日 飞宏为电源供电器选“芯”,LinkSwitch-LP系列IC正式入围
电源供应器厂商飞宏美国公司与用于电源转换的高压模拟IC供货商Power Integrations公司宣布,飞宏已选择Power Integrations内含EcoSmart节能技术的LinkSwitch-LP系列IC,设计该公司的PLA系列Linear- Eliminator电源供应器。
2006年11月13日 从供电系统着手,英飞凌能源效率提升IC可节省一座发电厂
英飞凌科技发表一项能进一步提升电源供应装置(PSU)能源效率的创新方案OptiMOS 3。根据英飞凌估计,如果所有使用中的计算机服务器电力系统皆安装OptiMOS 3以提供最佳的能源效率,将可省下一整座360百万瓦发电厂所产生的电力。
2006年11月6日 优化工厂能源利用率,霍尼韦尔、FibrLINK牵手节能解决方案
日前,霍尼韦尔与能源工业网络服务供应商FibrLINK通信公司签署了一项长达5年的战略合作合约,该合约的签署将有助于中国能源工厂提高能源利用率,更好的满足中国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和环境政策。
2006年10月26日 崇贸顺向式ATX电源方案获美国能源效率认证
崇贸科技(System General)日前宣布其顺向式(Forward) ATX电源解决方案,已于日前正式通过美国80 PLUS能源效率的官方认证。
2006年10月25日 以HybridPACK为核心,英飞凌提升混合动力车传动系统能源效率
英飞凌科技日前计划采用先进的电子设备,提高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的能源效率。该公司在底特律汽车展上展示了这些产品。基于英飞凌的功率技术,汽车智能控制系统重量将大大降低。该智能控制系统可优化燃油和电能的使用。
2006年10月9日 右手持矛左手携盾,新创IC设计公司生存规则嬗变?
昂宝电子近期正式发布了其PWM AC/DC产品线、PWM DC/AC产品线和液晶电视/监视器电源全套解决方案。从公司运作之初就瞄准高端市场、强调专利策略及对潜在专利纠纷问题的提早应对,使得昂宝电子显得有些与众不同。他们的做法,是否代表着新创IC设计公司生存规则已开始发生嬗变?对于中国大陆众多的同类公司又有何启示?
2006年10月8日 飞兆推出用于镇流器的DPAK SuperFET器件,具低导通阻抗
飞兆半导体公司(Fairchild Semiconctor)日前开发出新的低导通阻抗600V SuperFET MOSFET器件系列,专为满足最新的超纤小型镇流器应用的DPAK(TO-252)器件需求而设计。
2006年9月25日 富士通变频技术引导节能家电市场
目前,发展节能型家电已经成为全球范围所关注的焦点,在呼唤节能的形势下,变频技术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2006年9月13日 川崎车用镍氢电池强势登场,10km内行驶无须追加充电
川崎重工业日前在路面电车上配备车载用镍氢电池“GigaCell”,在兵库工厂内进行了电池驱动行驶试验,并获得了成功。通过该试验,确认了将配备在“SWIMO”上的“GigaCell”的基本性能,并证实了无需追加充电即可行驶10km以上。
2006年9月7日 瞄准能源效率与环保,霍尼韦尔、中电飞华战略联盟
霍尼韦尔今日宣布与网络服务提供商及电力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提供商——中电飞华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为期五年的战略联盟协议。该协议将帮助中国电厂提高其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有害排放,提高电力行业的运营效率以满足中国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并且达到环保政策的要求。
2006年8月18日 USABC欲加速电动车发展,初创合资公司受命HEV电池研发
Johnson Controls-Saft公司日前获得美国先进电池联盟一份两年的合同,根据合同,Johnson Controls-Saft将投入开发用于混合动力电动车的先进锂离子电池。
2006年7月18日 电源篇:节能法规鞭策电源设计,IC方案上演性能竞赛
本文探讨在全球节能趋势下的电源节能法规,同时介绍一些在提高电源效率和缩小待机功耗方面的技术趋势和解决方案。
2006年7月6日 锁定白色家电能耗指标,飞兆微型SPM系列大显身手
飞兆半导体公司的智能功率模块(SPM)产品系列专为有能耗指标限制的白色家电,如洗衣机和空调等产品的高效电机控制器设计,可使工作在50W至3kW全线家电产品的能源效率从原来的50%提升至90%。微型SPM可帮助逆变器系统设计人员开发具有成本优势的设计方案,在保证可靠性的同时减少设计元件数量。
2006年6月30日 慕尼黑上海电子展:功率电子器件向节能增效发展
作者:王彦
2006年6月30日 飞兆半导体新款集成式PFC控制器能大幅提高能源效率
为了满足当前设计工程师所面对的严格的绿色标准要求,飞兆半导体公司(Fairchild Semiconctor)推出一款功率因数校正(PFC)控制器IC,能在笔记本电脑适配器等低于250W的开关电源(SMPS)设计中,减少待机功耗达320mW。
2006年6月30日 Power Integrations在IIC展示创新的电源转换芯片
3月10号到11号,在第11届国际集成电路研讨会暨展览会(IIC-China)深圳站上,Power Integrations公司将展示其最新的高电压电源转换IC。
2006年6月30日 中国版CES开幕在即,飞兆高管将纵论电源方案
飞兆半导体日前透露,该公司亚太区总裁郭裕亮将在国际消费电子产业峰会上发表主题为能源效率的演讲,该会议将于2005年7月1日至2日在山东省青岛市举行。
⑤ 电可以无线传输吗
电也是可以无线传输的。无线传输数据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电传输,但是传输的“电”的功率不大。通常在无线数据传输接收端都需要供电,去放大接收到的信息,因此传输数据时需要的能量并不需要很大。无线电的传输难点不在协议,而是大容量的无线电传输。
交流电的无线传输是通过电场-磁场之间的相互转换来进行的,只有交变的磁场才能感应出交变电场从而实现无线传输。
而直流电是不能通过电场-磁场之间的相互转换来进行无线传输的,因为发送方的直流电流只能感应出恒定的磁场,而恒定的磁场不能够在接收方的设备中感应出电场,这就无法完成传输。
(5)电能无线传输实验装置扩展阅读:
利用电磁场的谐振方法。谐振技术在电子领域应用广泛,但是,在供电技术中应用的不是电磁波或者电流,而只是利用电场或者磁场。
电能无线传输----是利用一种媒介,将A点的电能以无线的方式传送到B,C,D点等,使B,C,D点都能用上A点的电能.
这项技术还未问世,这样才是电能的无线转输。如果问世我们可以把各个星球的太阳能等能源转化成电能,以电能无线的方式传输到地球,用到各个领域中去。
⑥ 为研究无线传输电能,某科研小组在实验室试制了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在短距离内点亮了灯泡,如图实验测得,接在
①18.6②15
⑦ 如何提高无线电能传输的功率传输效率 无线传输速率涉及很多不定因素包括环境所以注意几点: 1、无线路由器的功率版设置,开到最大,穿墙模式等权。 2、无线信道设置固定,不要自动切换,避免频繁切换。 3、路由的安全管理控制,限制最少的客户端数量,只家人可用就够了,防止多人蹭网占用网络。 4、最好客户端与路由保持无干扰的环境,尽量无枪间隔,物理上减少传输损耗。 5、有可能可以更换路由器天线,换成高增益天线。 (7)电能无线传输实验装置扩展阅读使用最大功率传输定理的注意事项: 1、最大功率传输定理用于一端口网络的功率给定,负载电阻可调的情况; 2、一端口网络等效电阻消耗的功率一般不等于端口网络内部消耗的功率,因此当负载获取最大功率时,电路的传输效率并不一定等于50%; 3、计算最大功率问题结合应用戴维宁(也叫戴维南)定理或诺顿定理最方便。 ⑧ 无线传输实验装置接收端为什么接收不到发射端的信号
1.首先确认发射机真的发出了信号, ⑨ 电可否无线传输
你说的是传输动力,不可能,损耗太大。 ⑩ 无线电力输送系统是什么原理,据说特斯拉曾经实现超远距离高压(上亿伏)无线电力传输! 通过发射器将电能转换为其他形式的中继能量;1890年特斯拉做了无线电能传输试验。 无线电能传输为无线电力传输,非接触电能传输,通过发射器将电能转换为其他形式的中继能量(如电磁场能、激光、微波及机械波等),隔空传输一段距离后,再通过接收器将中继能量转换为电能,实现无线电能传输。 根据能量传输过程中中继能量形式的不同,无线电能传输可分为:磁(场)耦合式、电(场)耦合式、电磁辐射式(如太阳辐射)、机械波耦合式(超声)。 1890年,特斯拉就做了无线电能传输试验。特斯拉构想的无线电能传输方法是把地球作为内导体,把地球电离层作为外导体,通过放大发射机以径向电磁波振荡模式,在地球与电离层之间建立起8Hz的低频共振,利用环绕地球的表面电磁波来传输能量。最终因财力不足,特斯拉的大胆构想没能实现。 (10)电能无线传输实验装置扩展阅读: 无线电力输送系统的主要应用: 1、通过海量能源节点的互联互通,全方位提高智能电网的信息感知深度和广度,助力建设世界首个泛在电力物联网示范区。 2、创新“电力基础设施共享”合作模式,利用电力塔挂设运营商天线,在2018年7月建成国网系统内首座全扇区双平台共享基站,铁塔公司利用电力单管塔挂设基站,从需求对接到基站开通由两个月缩短至十天。 3、电力无线专网投运后,可以为电网建设和运行提供有效的管理手段和技术支撑,全方位提高智能电网的信息感知深度和广度,以智能互联推动南京建成全球首个能源互联网典范城市。 与电能无线传输实验装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铸造牙用什么材料最好
浏览:219
办公设备的净残值如何
浏览:736
腾亚南京塑料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浏览:744
购机工具箱
浏览:720
注塑后机械手用来干什么
浏览:50
水表阀门s代表什么意思
浏览:533
博世电动工具木工专用
浏览:38
8匹柴油机飞轮轴承怎么拆下
浏览:884
收割机轴承拿不下来怎么弄
浏览:634
电疗仪器指哪些
浏览:134
病房测心跳的仪器叫什么
浏览:191
大型设备上岗证怎么打印
浏览:86
诺信数控机床控制系统怎么连网
浏览:839
直播卖货用什么设备清晰度好
浏览:190
机械装置拆装工具
浏览:888
防护阀门用字母怎么代表
浏览:115
影视器材设备包括哪些
浏览:802
空冷轴承运行中内外温差多少
浏览:769
matlab安装遗传算法工具箱
浏览:367
冰柜为什么制冷频繁
浏览:4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