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每百吨货物列车闸瓦压力不得小于多少千牛
每百吨货物列车闸瓦压力不得小于500千帕,不是千牛。
㈡ 上行超速为什么作用在两个支撑的曳引轮轴上
1、机械故障
曳引式电梯依靠曳引机驱动,曳引轮和钢丝绳之间摩擦力带动轿厢运行,制动器有效闭合保证轿厢可靠可能制停。因此在对重侧重量大于轿厢侧重量的情况下,传动、曳引和制动的任何一个环节失效都可能导致电梯上行超速,严重时将导致冲顶。因此,引起电梯上行超速原因是多方面的: 曳引式电梯依靠曳引机驱动,曳引轮和钢丝绳之间摩擦力带动轿厢运行,制动器有效闭合保证轿厢可靠可能制停。因此在对重侧重量大于轿厢侧重量的情况下,传动、曳引和制动的任何一个环节失效都可能导致电梯上行超速,严重时将导致冲顶。因此,引起电梯上行超速原因是多方面的:
1、1 制动弹簧松弛、制动器闸瓦和制动轮摩擦引起制动器闸瓦和制动轮过热,导致制动能力下降,制动器卡死、制动器臂、轴销断裂等故障导致制动器不能有效闭合;
1、2 曳引机主轴、轴承、齿轮、蜗杆等机械部件断裂或损坏,曳引力严重下降;
1、3 曳引条件被破坏,曳引轮和钢丝绳之间打滑;
1、4 电气控制系统故障、电机过热烧坏、动力电压异常波动等原因引起的超速。
2、部分在用电梯存在的上行超速隐患
以上分析的超速原因中,制动器故障引起的上行失控是最为常见的,这主要是以前部分电梯采用的制动器不是安全制动器所致。GB7588-1995《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中12、4、2、1条明确规定“所有参与向制动轮(或盘)施加力的制动器部件应分两组装设,并且具有合适的尺寸,以满足:如果一组部件不起作用时,制动轮(或盘)仍能获得足够的制动力,使载有额定载荷的轿厢缓速下行”。本来这是一条很好规定,它要求制动器机械部件设计时必须有冗余,以便当某一部件工作失效时,制动器仍能使电梯可靠制停。可惜在GB7588-1995中,这条规定被暂缓执行。由于这条规定的暂缓执行,致使部分电梯制动器在设计上存在先天缺陷,也为非安全制动器的制造和运用创造了条件。
这种非安全制动器在部分电梯上的运用不仅给电梯上行失控带来了隐患,电梯安全回路所有的电气安全开关保护效果也因此大打折扣,因为电梯电气安全保护最终都是通过安全钳的可靠制停来发挥作用的。目前在用电梯上,这种非安全制动器应用不在少数,由于运用了这种制动器而导致电梯上行冲顶的事故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有发生。在电梯安全运行越来越被重视的今天,这种具有先天缺陷的非安全制动器应引起重视。是改造制动器还是增加上行超速保护装置,亦或是采取其它措施。这既涉及经济和安全,同时还涉及曳引机的不同结构,和各种电梯结构差异,难以一概而论。但不管如何,在用电梯的上行超速,尤其是采用非安
全制动器的电梯存在的上行超速隐患应引起我们电梯同行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和认真对待。
3、上行超速保护装置
值得可喜和庆幸的是在新颁布执行的GB7588-2003中,12、4、2、1条被作为强制规定执行,这必将进一步促进制动器工作可靠性的提高。而且在新标准中,上行超速保护装置作为重要的安全部件被明确要求在新装电梯上采用,这必将大大降低新安装电梯上行失控事故。
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是安装在曳引驱动电梯上,在电梯上行超速到一定程度时用来使轿厢制停或有效减速的一种安全保护装置。它一般由速度监控装置和减速装置两部分组成。通常采用双向限速器作为速度监控装置检测轿厢速度是否失控。减速装置则包括安全钳、夹绳器和安全制动器,分别作用于轿厢或对重、钢丝绳系统(悬挂绳或补偿绳)和曳引轮。安全制动器作为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必须直接作用在曳引轮或作用于最靠近曳引轮的曳引轮轴上,目前在无机房电梯永磁同步电机上通常就是利用直接作用在曳引轮上的制动器作为上行超速保护。这种制动器机械结构设计冗余,符合安全制动器的要求,不必考虑其失效。同时由于它直接作用在曳引轮上,曳引机主轴、轴承等机械部件损坏不会影响其有效抱闸制停。当然,它不能保护如曳引条件被破坏,曳引轮和钢丝绳之间打滑等其它原因而引起的上行超速。这就引出一个问题: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究竟应对哪些类型上行超速起作用?按照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的要求,上行超速保护装置需要对制动器制动失效和电机传动失效引起的上行超速起作用。因此,目前上行超速保护装置不能做到保护电梯所有的上行超速
㈢ 什么是制动力并分析制动力是如何产生的
车辆变速便会产生惯性力,刹车运动过程所产生的惯性力通常称为制动力
制动力产生的方法
产生列车制动力的方法很多,主要可分为三类:
1.摩擦制动:将空气压力通过机械传动装置传到闸瓦或闸片上,利用闸瓦与车轮踏面或闸片与制动盘的摩擦而产生制动力。闸瓦摩擦制动是我国采用的主要制动方式。
随着运输速度的提高和载重的增大,盘形制动方式得到广泛的应用。盘形制动以装在车轴上的制动盘与闸片的摩擦代替车轮踏面与闸瓦的摩擦,从而减轻车轮踏面的热负荷,延长车轮使用寿命,保证行车的安全。目前我国的快速旅客列车上采用盘型制动。
2.电气制动:电气制动是一种动力制动。在电力机车或内燃机车上把牵引电动机变为发电机,将列车的动能换成电能反馈到接触网或由电阻器变成热能,散逸到大气中去。但这种制动只能起辅助性调速作用,停车还要依靠摩擦制动。再生制动能一部分动能变成有用功,但反馈能量必须有一定的吸收装置。
无论是摩擦制动还是电气制动,都是利用轮轨之间的粘着而转变成制动力,因而,列车制动力的增大,最终受到轮轨间粘着的限制。
3.电磁制动:有电磁轨道制动和电磁涡流制动两种方式。电磁轨道制动是装在转向架的制动电磁铁,通电励磁后,吸在钢轨上,通过磨耗板与轨面摩擦产生制动力。电磁涡流制动是将电磁铁落至距轨面7-10mm 处,由电磁铁与钢轨间的相对速度引起涡流作用,形成制动力。
电磁制动不通过轮轨间的粘着起作用,它是属于非粘着制动,不受轮轨间粘着极限值的限制。其中电磁涡流制动优于电磁轨道制动,因为它没有任何摩擦。电磁制动目前在国外作为高速列车的辅助制动装置。
目前,我国内电机车的主要制动方式为闸瓦制动和动力制动
㈣ 地铁车辆制动原理
制动控制模块(BCM)
电-空制动控制单元(BCU)、辅助控制单元、主风缸、制动储风缸、空气弹簧储风缸等组成制动控制模块(BCM)作为一个整体安装在车底架上。
(一)电-空制动控制单元(BCU)
电-空制动控制单元(BCU)(参见图7-11)主要包括模拟转换器(B01.06.a)、紧急制动电磁阀(B01.06.e)、中继阀(B01.06.d)、限压阀(B01.06.c)等控制元件。
制动控制单元气路说明(参见图7-12):非紧急制动情况下,模拟转换器(B01.06.a)根据EBCU的计算将空气制动所需的电信号转换成一定比例的预控压力Cv,预控压力Cv经由紧急电磁阀(B01.06.e),经过载荷限压阀(B01.06.c)的调整到中继阀(B01.06.d),中继阀根据Cv压力的大小调整开度,从而使主风管的压缩空气通过中继阀向制动缸充风。紧急制动时紧急制动电磁阀(B01.06.e)失电,压缩空气直接通过紧急电磁阀通向限压阀和中继阀,按照载荷比例施加紧急制动。
(二)辅助控制单元
辅助控制单元(参见图7-13)主要由截断塞门(B01.07.a)、单向阀(B01.07.b)、双向阀(B01.07.f)、停放制动脉冲阀(B01.07.e)、R压力开关(B01.07.c)、常用制动压力开关(B01.07.l ,B01.07.n)、停放制动压力开关(B01.07.g)、截断塞门(B01.07.i)组成。
辅助控制单元气路说明(参见图7-14):截断塞门(B01.07.a)可以截断主风缸对制动系统的供风;截断塞门(B01.07.i)可以截断主风缸对空气悬挂系统的供风;停放制动脉冲阀(B01.07.e)控制停放制动的施加/缓解;压力开关B01.07.l ,B01.07.n分别监测两个转向架的常用制动缸压力(制动缸压力大于1.2bar,制动施加,气制动施加灯亮;制动缸压力小于0.8bar,制动缓解,气制动缓解灯亮);压力开关B01.07.g监测整车停放制动缸的压力(停放制动缸压力大于4.5bar,停放制动缓解,停放制动缓解灯亮;停放制动缸压力小于3.5bar,停放制动施加,停放制动施加灯亮);双向阀(B01.07.f)在特定情况下,可以沟通常用制动缸和停放制动缸,以防止过大的制动力施加在轮对踏面上;R压力开关(B01.07.c)监测本车主风管(MRE)的压力,以确保列车在MRE的压力低于6.0bar时能自动安全运行。如果MRE压力低于6.0bar而车辆正在运行,那么在下一站停车时,启动连锁作用会阻止车辆的运行。如果车辆静止时MRE的压力低于6.0bar,则启动连锁立即作用阻止车辆运行。当MRE的压力高于7.0bar时,启动连锁自动撤消。
㈤ 谁会计算闸瓦压力啊
公式(高磷闸瓦总压A.7+高摩闸瓦总压力)列车总重*100
编组50辆,列车制动主管压力为500kpa,其中:标记载重60t、装用GK型制动机的敞车30辆(已知车辆自重21t。
换算闸瓦压力重车250KN,空车160KN),内有空车2辆;标记载重61t、装用高摩合成闸瓦制动机的敞车20辆(已知车辆自重22.5t,换算闸瓦压力重车310KN,空车180KN),全部重车,内有2 辆因装载危险货物而关闭自动制动机。计算每百吨重量的列车闸瓦压力,并判断其是否符合《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的规定。
解:(1)列车总重量:
①标记载重60t敞车自重为21t,则每辆重车为60+21=81(t),30辆总重量为28×81+2×21=2310(t)。
②标记载重61t敞车自重为22.5t,则每辆重车为61+22.5=83.5(t),20辆总重量为20×83.5=1670(t)
③列车总重量为:2310+1670=3980 (KN)。
(2)列车实际闸瓦压力:
①30辆标记载重60t的GK型制动机的车辆的换算闸瓦总压力是: 28×250+2×160=7320(t
)②20辆标记载重61t的车辆的换算闸瓦总压力是(其中两辆关门) 18×310(KN)=5580(KN)③列车实际闸瓦压力为:7320+5580=12900(KN)
(3)列车每百吨重量的实际闸瓦压力,等于列车实际闸瓦压力除以列车总重量,再乘以100,即:12900/3980×100=324.12(KN/百吨)答:该列车每百吨重量的闸瓦压力是324.12KN,符合《铁路技术管理规程》中每百吨货物列车闸瓦压力不小于280KN的规定。
相关参数
制动力及闸瓦摩擦系数
单块闸瓦制动力:△B=KφK
K—单块闸瓦压力,φK—制动摩擦副的闸瓦摩擦系数。
在一定摩擦副条件下φK不是一个定值,是一个与速度、制动初速及闸瓦压力有关的变量,列车各车辆中由于摩擦副及闸瓦压力不一致,φK也不统一。
图1 各种闸瓦实算摩擦系数规定(2张)
φK与速度V、制动初速V0及闸瓦压力K的函数关系一般通过试验确定,《列车牵引计算规程》(以下简称《牵规》)将各种闸瓦实算摩擦系数规定如图1所示。
式△B=KφK为列车制动力实算法,即使在列车中各车辆制动摩擦副一样的情况,由于闸瓦压力K不同,对应摩擦系数φK也不一致,这种计算方法比较烦琐,一般不采用。
为简化列车制动力计算,通常设想,不管列车中有多少种闸瓦压力值,都采取一个固定闸瓦压力下的摩擦系数为标准,而通过变换闸瓦压力,使车辆制动力不变。则固定闸瓦压力下的摩擦系数为换算摩擦系数,用φh表示,变换后的闸瓦压力为换算闸瓦压力,用kh表示。换算公式如图2所示。
以上内容参网络 换算闸瓦压力
㈥ 火车闸瓦压力咋计算
火车的速度一般受下面几种条件限制:线路限制速度,机车及车辆构造限制速度,闸瓦压力限制速度,火车的速度按以上几个方面的最低速度来运行,如果不考虑线路限制速度和闸瓦压力限制速度,货车一般控制在80公里/小时以下,普快和快速的车体较旧,一般控制在120公里/小时以下,特快控制在120—140公里/小时之间 ,直特140公里/小时以上
火车闸瓦压力的计算公式是
公式:高磷闸瓦总压力/1.7+高摩闸瓦总压力)/列车总重*100
但车务人无法区分是哪种类型的闸瓦,全部取高磷闸瓦可能保守一点,具休看单位如何细化
洛阳隆力提供望采纳
㈦ 物理题!
车辆变速便会产生惯性力,刹车运动过程所产生的惯性力通常称为制动力
产生列车制动力的方法很多,主要可分为三类:
1.摩擦制动:将空气压力通过机械传动装置传到闸瓦或闸片上,利用闸瓦与车轮踏面或闸片与制动盘的摩擦而产生制动力。闸瓦摩擦制动是我国采用的主要制动方式。
随着运输速度的提高和载重的增大,盘形制动方式得到广泛的应用。盘形制动以装在车轴上的制动盘与闸片的摩擦代替车轮踏面与闸瓦的摩擦,从而减轻车轮踏面的热负荷,延长车轮使用寿命,保证行车的安全。目前我国的快速旅客列车上采用盘型制动。
2.电气制动:电气制动是一种动力制动。在电力机车或内燃机车上把牵引电动机变为发电机,将列车的动能换成电能反馈到接触网或由电阻器变成热能,散逸到大气中去。但这种制动只能起辅助性调速作用,停车还要依靠摩擦制动。再生制动能一部分动能变成有用功,但反馈能量必须有一定的吸收装置。
无论是摩擦制动还是电气制动,都是利用轮轨之间的粘着而转变成制动力,因而,列车制动力的增大,最终受到轮轨间粘着的限制。
3.电磁制动:有电磁轨道制动和电磁涡流制动两种方式。电磁轨道制动是装在转向架的制动电磁铁,通电励磁后,吸在钢轨上,通过磨耗板与轨面摩擦产生制动力。电磁涡流制动是将电磁铁落至距轨面7-10mm 处,由电磁铁与钢轨间的相对速度引起涡流作用,形成制动力。
电磁制动不通过轮轨间的粘着起作用,它是属于非粘着制动,不受轮轨间粘着极限值的限制。其中电磁涡流制动优于电磁轨道制动,因为它没有任何摩擦。电磁制动目前在国外作为高速列车的辅助制动装置。
目前,我国内电机车的主要制动方式为闸瓦制动和动力制动。
在这里制动力指的就是摩擦力f
由题:a=f/m
v=at得a=v/t=15/3=5m/s^2
所以f=ma=2500*5=12500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