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香豆素-3-羧酸的制备思考题
1趁热与浓盐酸混合2立即冰浴且用少量冷水洗涤
② 已知: (X为卤原子,M为烃基或含酯基的取代基等)由有机物A合成G(香豆素)的步骤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5分) (1) 酯基(1分)酯化反应(取代反应) (1分) (2) CH 2 =CHCHO+2Ag(NH 3 ) 2 OH ![]() ③ 香豆素-3-羧酸的制备实验中,TLC判断反应完结,原料哪个点消失表示反应结束 是的,和原料对比同Rf值的点消失表示原料消失,原料反应完,但是这表示的是宏观的反应完,如果能进行HPLC检测,有可能原料会有小于1%左右的残留,这个通过TLC是看不出来的。 ④ 香豆素的用途 香豆素类药物的作用是抑制凝血因子在肝脏的合成。香豆素类药物与维他命K的结构相似。香豆素类药物在肝脏与维他命K环氧化物还原酶结合,抑制维生素K由环氧化物向氢醌型转化,维生素K的循环被抑制。 可以说香豆素类药物是维生素K拮抗剂,或者是竞争性抑制剂。含有谷氨酸残基的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的羧化作用被抑制,而其前体是没有凝血活性的,因此凝血过程受到抑制。但它对已形成的凝血因子无效。 (4)香豆素的合成实验装置图扩展阅读 呋喃香豆素主要代表: 1、补骨脂素 补骨脂素存在于豆科植物补骨脂、粉绿小冠花,桑科植物无花果,芸香科植物黄心花椒等中。1933年由印度科学家H.S.焦伊斯等分离得到。从乙醚中析出的补骨脂素为无色针状结晶。 2、异补骨脂素 异补骨脂素分子式为C11H6O3,通过长紫外线照射可以和双链DNA结合。溶于甲醇、乙醇、丙酮。 香豆素合成方法:香豆素是利用Perkin W反应制取的。水杨醛和乙酸酐在乙酸钠的作用下,一步就得到香豆素,它是香豆酸的内酯,要注意这个内酯是由顺型香豆酸得到的。 一般在Perkin W反应中,产物中两个大的基团(HOC6H4-,-COOH)总是处于反式的,但是反型不能产生内酯,因此环内酯的形成可能是促使产生顺型异构体的一个原因,事实上此反应中也得到少量反型香豆酸,不能形成内酯。 ⑤ 双香豆素的早期合成 双香豆素是天然存在的化合物,但也能通过不同方法合成。大部分香豆素二聚体、三聚体都是靠C-O-C键和C-C键相连。早在1987年,Jaimala等人就利用水杨醛等对天然的双香豆素及其衍生物进行对称及不对称的全合成。他们利用水杨醛与各种取代的酰胺在磷酰氯和氯仿的存在的条件下回流反应,合成了4,4‘-二羟基-3,3’亚甲基双香豆素 ⑥ 4,7-二甲基香豆素(熔点:132.6℃)是一种重要的香料,广泛分布于植物界中,由间甲苯酚为原料的合成反应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