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已知非金属单质硫是淡黄色固体粉末,难溶于水.为了验证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强,某化学实
(1)为验证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强,需要用氯气置换出硫,则必须用装置A制备氯气,实验室通常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反应制取氯气,则A装置中A的分液漏斗中盛装的试剂是浓盐酸,烧瓶中加入的试剂是MnO2,故答案为:浓盐酸;MnO2;
(2)由于用浓盐酸制取氯气,且需要加热,即实验过程中要挥发出HCl气体,因此虚线框部分应是除去HCl气体的装置,可以使用洗气瓶,瓶内盛装饱和食盐水,既除去HCl,又降低氯气在水中的溶解度.所用装置为:;除去Cl2中的HCl气体;
(3)要在B中发生氯气置换出硫的反应,在给定试剂中只能选取Na2S溶液,发生的是置换反应,化学方程式为:Na2S+Cl2=2NaCl+S↓.
故答案为:A;有淡黄色沉淀生成;Na2S+Cl2=2NaCl+S↓;
(4)我们可从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与氢气反应的难以程度、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等来判断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对Cl和S来说,可具体为:HCl的稳定性比H2S的稳定性强或者HClO4的酸性比H2SO4的酸性强.
故答案为:HCl的稳定性比H2S的稳定性强或者HClO4的酸性比H2SO4的酸性强;
(5)氯气为有毒气体,要进行尾气处理,一般用碱液吸收,则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其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
故答案为:Cl2+2OH-═Cl-+ClO-+H2O.
㈡ 验证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强的实验
氯气通入硫化钠溶液中,有浑浊生成,(浑浊为S)这样就可以证了。
又:在纯乙酸中,Ka(高氯酸)>Ka(硫酸)也可证明
㈢ 为验证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强,某化学实验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
(1)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来制取氯气,其原理为:MnO 2 +4HCl(浓)
故答案为:MnO 2 +4HCl(浓)
(2)要在B中发生氯气置换出硫的反应,在给定试剂中只能选取Na 2 S溶液,发生的是置换反应,化学方程式为:Na 2 S+Cl 2 =2NaCl+S↓;反应中有淡黄色沉淀生产; 故答案为:A;有淡黄色沉淀生成; (3)Cl 2 是有毒气体要进行尾气处理,所以装置C中盛放烧碱稀溶液是用来吸收多余的尾气,防止污染空气,其反应方程为:Cl 2 +2OH - =Cl+ClO - +H 2 O;故答案为:吸收多余的尾气,防止污染空气;Cl 2 +2OH - =Cl+ClO - +H 2 O; (4)能证明氯元素比硫元素非金属性强的依据①氯原子比硫原子更容易获得电子形成离子,得电子能力越强非金属性越强,故正确,②通过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可以比较非金属性,不能比较其氧化性,故错误③S 2- 比Cl - 还原性强,根据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非金属性越强来判断,故正确④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越强,故正确,所以①③④,故答案为:①③④. |
㈣ 验证氯的非金属性比硫强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Cl2+H2S==2HCl+S沉淀
㈤ 怎样用实验证明氯的非金属性比硫强
1、图表法.因为元素的非金属性由下到上、由左到右依次变强.所以CL比S强
2、实验法.氧化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所以比较两者与H2反映的难度.越难非金属性越弱.CL2与h2反映只要光而S2与H2要点燃(H2S)
㈥ 已知单质硫是淡黄色粉末,难溶于水.为了验证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强,某化学实验小组设计
(1)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来制取氯气,其原理为:MnO2+4H++2C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