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部分装置图,请回答:(1)实验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的操作______.(2)实验室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一般是根据气压原理,实验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的回操作答 夹紧导管从长颈漏斗注入水一段时间后长颈漏斗液面高度不变.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的固体药品是 大理石.
(3)长颈漏装斗在此实验中的作用是 随时添加液体药品稀盐酸.
③是加热的热源仪器,是酒精灯;④是反应容器,也可给液体加热,是试管.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4)正确画出装置图.
故答案为:(1)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从长颈漏斗注入水浸没长颈漏斗的下端,把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再用双手紧握容器外壁,观察是否有气泡冒出;(或利用压差法测定--夹紧导管从长颈漏斗注入水一段时间后长颈漏斗液面高度不变)(2)大理石或(石灰石);(3)随时添加液体药品稀盐酸;
(4)发生装置:1)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伸入液面下;2)胶管涂黑
收集装置:3)玻璃片;4)集气瓶中导管接近集气瓶底部
B.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发生装置是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药品:稀盐酸和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
2、条件:内容常温。
3、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
注意:
(1)制取CO2不能用稀硫酸与大理石(或石灰石)反应,因为反应CaCO3+H2SO4==CaSO4+H2O+CO2↑,生成的CaSO4微溶于水,在溶液中析出后包裹在大理石(或石灰水)的外面,阻碍了反应的进一步发生。
(2)制取CO2一般不选用浓盐酸,因其挥发出HCl气体,使收集到的CO2不纯。
(3)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CO2的物质还有Na2CO3、K2CO3等。Na2CO3+2HCl==Na2CO3+H2O+CO2↑。从反应速率看,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快慢适中,Na2CO3与稀盐酸反应较快。
4、收集方法:
根据CO2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制得的气体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5、装置:
根据稀盐酸是液体,石灰石是块状固体及反应在常温条件下进行等情况,可以使用和实验室制H2相同的三套装置。
6、验满: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说明已集满。
C. 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的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是用固体与液体反应,故所选用的发生装置为B,因二氧化碳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故收集装置选C;选择气体收集方法时,要考虑气体的密度、溶解性故填②③;
(2)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碳酸钙沉淀,故现象为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木条是否熄灭.
故答案为:(1)B;C;②③;
(2)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a(OH)2+CO2═CaCO3↓+H2O;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观察木条是否熄灭.
D.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分别是
二氧来化碳的实验室制法。自
1、药品:稀盐酸和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
2、条件:常温。
3、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
注意:
(1)制取CO2不能用稀硫酸与大理石(或石灰石)反应,因为反应CaCO3+H2SO4==CaSO4+H2O+CO2↑,生成的CaSO4微溶于水,在溶液中析出后包裹在大理石(或石灰水)的外面,阻碍了反应的进一步发生。
(2)制取CO2一般不选用浓盐酸,因其挥发出HCl气体,使收集到的CO2不纯。
(3)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CO2的物质还有Na2CO3、K2CO3等。Na2CO3+2HCl==Na2CO3+H2O+CO2↑。从反应速率看,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快慢适中,Na2CO3与稀盐酸反应较快。
4、收集方法:
根据CO2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制得的气体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5、装置:
根据稀盐酸是液体,石灰石是块状固体及反应在常温条件下进行等情况,可以使用和实验室制H2相同的三套装置。
6、验满: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说明已集满。
E. 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1)图中标示①仪器的名称是______.(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发生装置
(1)图中标示①仪器的名称是酒精灯,常用作热源.
故填:酒精灯.
(2)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不需要加热,应该用B装置作为发生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故填:B;CaCO3+2HCl═CaCl2+H2O+CO2↑.
(3)应该先除杂后干燥,因为除杂会带出水分,导管口连接的正确顺序是:气体先通过c导管进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除去氯化氢,后通过d导管导出,再通过a导管进入浓硫酸中,干燥二氧化碳,再由b导管导出,通过D装置可以收集到干燥的二氧化碳.
故填:c;d;a;b.
(4)其中装置A中的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防止水蒸气冷凝、回流炸裂试管;
证明氧气已收集满的方法是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已经收集满.
故填:防止水蒸气冷凝、回流炸裂试管;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已经收集满.
F. 如图1是实验室常见的实验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可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_
(1)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不需要加热,应该用B装置作为发生装置.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故填:B;CaCO3+2HCl═CaCl2+H2O+CO2↑;
(2)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且能够溶于水,所以只能选择E装置来收集二氧化碳.故选:E;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且能够溶于水;
(3)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因此检验是否收集满二氧化碳的方法是:把燃烧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熄灭,说明已经收集满.故填:把燃烧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熄灭,说明已经收集满;
(4)①利用I、Ⅱ装置制取的气体应该是固液常温型的,收集方法是适合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而锌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故选b;
②实验室常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溶于水后形成碳酸,碳酸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利用这一性质检验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故填:①b;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溶液由紫色变成红色;H2O+CO2=H2CO3.
G. 下图是一套综合实验装置图,在实验过程中,A是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发生装置,D处炭粉不断减少,E处黑色的氧
A中为碳酸抄钙和盐酸制取袭二氧化碳,B中的石蕊试剂变红,C作用为干燥气体,D中碳与二氧化碳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一氧化碳,E中氧化铜与一氧化碳发生还原反应生成铜与二氧化碳,F澄清石灰水变浑浊,G中是点燃多余的一氧化碳,防止它污染大气。
H.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需要什么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通常采用稀盐酸与石灰石发生反应,方程式为:
第二个层面,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取方法,具体来说是这样的:
1、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的选取的依据是气体制取的反应原理,即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如果是用固体或固体混合物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制取气体,那么就要选择合适的仪器组装成上图中的“固体加热型”的装置(或直接选取该装置),来进行实验制取该气体。如果是用固体和液体混合物在常温的条件下反应制取气体,那么就要选择合适的仪器组装成上图中的“固液常温型”的装置(或直接选取该装置),来进行实验制取该气体。但是,还需要注意的有:
(1)在“固体加热型”的装置中,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铁夹应夹在试管的中上部,应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内的导管不能伸的太长,刚露出橡皮塞即可。
(2)在“固液常温型”的装置中,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应浸在液面下,瓶内的导管不能伸的太长,刚露出橡皮塞即可。
2、常用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取的依据是气体的溶解性、密度及其是否与水或者空气的成分发生反应等。如果气体是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的,并且不与水发生反应,那么该气体可选取上图中的“排水法”的装置来收集。如果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小,并且不与空气的成分发生反应,那么上图中的上图中的该气体可选取上图中的“向下排空气法”的装置来收集。如果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并且不与空气的成分发生反应,那么上图中的上图中的该气体可选取上图中的“向上排空气法”的装置来收集。
但是,还需要注意的是:
(1)排水法收集气体时,要先在集气瓶中装满水,倒立于水槽中,瓶底不能有气泡;当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把导管口放在瓶口内开始收集气体;导管口一开始冒气泡时,不宜立即收集,因为此时的气体中混有空气。当收集满气体(瓶内的水全部排净)时,要在水下用毛玻璃片盖好后取出;若收集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大,就将集气瓶正方在桌面上备用;若收集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小,就将集气瓶倒方在桌面上备用;
(2)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一定要将导管伸到集气瓶的底部,并且收集的时间要稍微延长一点;以防瓶内的空气排不干净,使收集的气体的纯度不高。若选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还要注意用毛玻璃片盖住一半瓶口,以防密度更大的气体进入瓶内,使收集的气体的纯度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