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对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鉴定有什么规定
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
编辑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的监督管理,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在抗震设防区从事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的有关活动,实施对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的监督管理,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房屋建筑工程的抗震设防,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
第四条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国家鼓励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房屋建筑工程的抗震设防。
制定、修订工程建设标准时,应当及时将先进适用的抗震新技术、新材料和新结构体系纳入标准、规范,在房屋建筑工程中推广使用。
第六条新建、扩建、改建的房屋建筑工程,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抗震设防。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降低抗震设防标准。
第七条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应当遵守有关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的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规定,保证房屋建筑工程的抗震设防质量,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第八条城市房屋建筑工程的选址,应当符合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抗震防灾专业规划的要求;村庄、集镇建设的工程选址,应当符合村庄与集镇防灾专项规划和村庄与集镇建设规划中有关抗震防灾的要求。
第九条采用可能影响房屋建筑工程抗震安全,又没有国家技术标准的新技术、新材料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申请核准。申请时,应当说明是否适用于抗震设防区以及适用的抗震设防烈度范围。
第十条《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中甲类和乙类建筑工程的初步设计文件应当有抗震设防专项内容。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应当在初步设计阶段进行抗震设防专项审查。
新建、扩建、改建房屋建筑工程的抗震设计应当作为施工图审查的重要内容。
第十一条产权人和使用人不得擅自变动或者破坏房屋建筑抗震构件、隔震装置、减震部件或者地震反应观测系统等抗震设施。
第十二条已建成的下列房屋建筑工程,未采取抗震设防措施且未列入近期拆除改造计划的,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设计资质的单位按现行抗震鉴定标准进行抗震鉴定:
(一)《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中甲类和乙类建筑工程;
(二)有重大文物价值和纪念意义的房屋建筑工程;
(三)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房屋建筑工程。
鼓励其他未采取抗震设防措施且未列入近期拆除改造计划的房屋建筑工程产权人,委托具有相应设计资质的单位按现行抗震鉴定标准进行抗震鉴定。
经鉴定需加固的房屋建筑工程,应当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确定的限期内采取必要的抗震加固措施;未加固前应当限制使用。
第十三条从事抗震鉴定的单位,应当遵守有关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的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规定,保证房屋建筑工程的抗震鉴定质量,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第十四条对经鉴定需抗震加固的房屋建筑工程,产权人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施工单位进行抗震加固设计与施工,并按国家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抗震加固应当与城市近期建设规划、产权人的房屋维修计划相结合。经鉴定需抗震加固的房屋建筑工程在进行装修改造时,应当同时进行抗震加固。
有重大文物价值和纪念意义的房屋建筑工程的抗震加固,应当注意保持其原有风貌。
第十五条房屋建筑工程的抗震鉴定、抗震加固费用,由产权人承担。
第十六条已按工程建设标准进行抗震设计或抗震加固的房屋建筑工程在合理使用年限内,因各种人为因素使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能力受损的,或者因改变原设计使用性质,导致荷载增加或需提高抗震设防类别的,产权人应当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抗震验算、修复或加固。需要进行工程检测的,应由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检测。
第十七条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当地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对受损房屋建筑工程抗震性能的应急评估,并提出恢复重建方案。
第十八条震后经应急评估需进行抗震鉴定的房屋建筑工程,应当按照抗震鉴定标准进行鉴定。经鉴定需修复或者抗震加固的,应当按照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修复或者抗震加固。需易地重建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规划和建设。
第十九条当发生地震的实际烈度大于现行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对应的地震基本烈度时,震后修复或者建设的房屋建筑工程,应当以国家地震部门审定、发布的地震动参数复核结果,作为抗震设防的依据。
第二十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质量的监督管理,并对本行政区域内房屋建筑工程执行抗震设防的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情况,定期进行监督检查。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对村镇建设抗震设防进行指导和监督。
第二十一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对农民自建低层住宅抗震设防进行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鼓励和指导其采取经济、合理、可靠的抗震措施。
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应当通过拍摄科普教育宣传片、发送农房抗震图集、建设抗震样板房、技术培训等多种方式,积极指导农民自建低层住宅进行抗震设防。
第二十二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有权组织抗震设防检查,并采取下列措施:
(一)要求被检查的单位提供有关房屋建筑工程抗震的文件和资料;
(二)发现有影响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质量的问题时,责令改正。
第二十三条地震发生后,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应当组织专家,对破坏程度超出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允许范围的房屋建筑工程的破坏原因进行调查,并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地震调查情况,及时组织力量开展房屋建筑工程抗震科学研究,并对相关工程建设标准进行修订。
第二十四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对房屋建筑工程的抗震设防质量问题都有权检举和投诉。
第二十五条违反本规定,擅自使用没有国家技术标准又未经审定通过的新技术、新材料,或者将不适用于抗震设防区的新技术、新材料用于抗震设防区,或者超出经审定的抗震烈度范围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六条违反本规定,擅自变动或者破坏房屋建筑抗震构件、隔震装置、减震部件或者地震反应观测系统等抗震设施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对个人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七条违反本规定,未对抗震能力受损、荷载增加或者需提高抗震设防类别的房屋建筑工程,进行抗震验算、修复和加固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处以1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八条违反本规定,经鉴定需抗震加固的房屋建筑工程在进行装修改造时未进行抗震加固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处以1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九条本规定所称抗震设防区,是指地震基本烈度六度及六度以上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的地区)。
本规定所称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是指超出国家现行规范、规程所规定的适用高度和适用结构类型的高层建筑工程,体型特别不规则的高层建筑工程,以及有关规范、规程规定应当进行抗震专项审查的高层建筑工程。
第三十条本规定自2006年4月1日起施行。
『贰』 建筑(隔震、减震)减隔震技术相比传统抗震技术有什么优势
传统抗震理论中的耗能部件通常为梁柱结构节点以及结构之间布置的支撑构件。虽然其分析简单、概念清晰、使用广泛,但在实际上,这种耗散地震能量的方法是将结构主要的受力构件推到了产生破坏的最危险的前线。根据传统的抗震设计理念,在地震作用中结构体系中可以出现部分破坏,但是地震是随机产生的,通过选用部分地震波进行结构整体的试算这不代表在实际情况下的地震反应过程中可以将结构即将出现的损伤与破坏估计准确。尤其在房屋建筑越建越高,越建越大的今天,当发生了罕遇地震情况下,结构主要受力构件的损伤,由此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不可估量的,不仅财产有所损失还会危及人们的生命安全。传统的抗震理论认为,为了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往往采取加大结构截面与提高材料的强度等级,增加结构的刚度,但在地震作用时结构的刚度越大,产生的地震力也会越大,同时浪费材料使得建筑造价昂贵还会减少使用面积。
新型的消能减震体系就是在结构中的特定位置安放有非承重的消能装置,在地震发生过程中这些特殊的装置便可改变结构的动力响应,同时阻尼器伴随着结构产生的相对位移便可产生消能减震的作用,消耗振动能量。如果地震比较剧烈时,阻尼器还可以先于结构产生破坏从而吸收了大量的地震能量,避免结构中重要的受力部分如梁柱节点等构件产生损伤从而提高结构的安全储备。而且因为消能减震装置为非承力构件,在发生损坏后方便检查、修理与替换。因为消能装置不是以提高结构的刚度和强度为目的,这样结构会在地震作用下受力更加合理,整个结构造价也会比传统的降低不少,成为高层建筑中重要的抗震防线。
『叁』 全国有多少家隔震减震公司
衡水中盛工程橡胶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建筑减隔震、建筑减震,建筑隔震,减震,隔震,防震,网架支座,拉索减震支座, 桥梁配件、以及铸造产品的专业生产厂家,注册资金10069万元。地处河北省衡水市开发新区五路南侧新桥新路西侧,占地面积200亩,建筑面积85000平方米,总投资2亿元,从事专业生产的职工1000人,专业工程技术人员38名,其中高级职称10人,专业技术人员50人。下设建筑减隔震事业部、路桥事部、金属冶炼(铸造)事业部。本公司技术力量雄厚,常年与同济大学、石家庄铁路学院、河北建筑工程学院等大学院校合作;生产设备精良,检测手段完善;并取得全国工业生产许可证和质量体系认证。我公司主导产品有建筑减隔震支座、桥梁支座(板式支座、盆式支座、减震支座等)、桥梁伸缩装置 、橡胶止水带以及铸造产品。主要产品年生产能力减隔震支座1500m3/年;盆式橡胶支座20000套/年;球型支座30000套/年;桥梁伸缩装置150000延米/年,橡胶止水带300万米/年。广泛应用于建筑、公路、铁路、水利等国家重点工程。
我公司拥有独立的售后服务部门,由专人负责,统一安排。对客户提出的产品咨询和技术咨询,予以热情耐心的为客户进行解答。同时保持售后服务电话24小时畅通,对因产品质量问题和应客户要求需进行技术指导的,保证在8小时内赶赴现场,解决问题另外为充分保证产品使用的高安全性和高可靠性,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及隐患,我公司服务人员将提供定期回访服务,www.fu68.cn
『肆』 普通民用住房是不是减隔震建筑,减隔震建筑的要求是什么
减隔震建筑的要求就是使用减隔震装置来实现柔性抗震
隔震原理
建筑隔震技术就是在建筑物的基础或下部结构和上部结构之间设置隔震装置(由隔震器、阻尼装置等组成),形成隔震层,隔离地震能量向上部结构传递,减少输入到上部结构的地震能量,同时延长上部结构的自振周期,降低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达到预期的抗震防震要求,使建筑物的安全得到更可靠的保证。
采用隔震技术,不仅可以保证建筑结构的整体完整、防止非结构构件的破坏,还能避免建筑物内部结构、设施的破坏以及由此引起的次生灾害。工程试验经验和近10多年的地震灾害损失案例表明,隔震技术能有效降低地震对建筑物水平方向的破坏,采用隔震技术的建筑物,基本可以保证房屋在大地震中不倒塌。采用隔震技术可以减少房屋建筑物上部结构的地震作用50%-80%。而且“地震越大,隔震效果越好”
减震原理
减震,即建筑减震(结构消能减震)技术。
建筑减震(结构消能减震技术)是在结构物某些部位(如支撑、剪力墙、连接缝或连接件)设置耗能装置(阻尼器),通过该装置产生摩擦,弯曲(或剪切、扭转)、弹塑性(或黏弹性)滞回变形来耗散或吸收地震输入结构的能量,以减小主体结构的地震反应,从而避免结构产生破坏或倒塌,达到减震控制的目的。
打个比方,减震产品(阻尼器)就类似于汽车或者摩托车的避震器,能够消耗或者吸收一部分地震能量,从而减小地震对建筑的影响。
按阻尼器耗能机理不同,阻尼器可分为速度相关型阻尼器、位移相关型阻尼器和复合型阻尼器三大类。速度相关型阻尼器的耗能和速度相关,类似注射用的针筒推的越快,阻力越大。位移相关型阻尼器的耗能和位移相关,通常金属类阻尼器都是位移型,金属的形变越大,耗能越显著。复合型阻尼器阻尼器是综合了上述两者的特性。
向你推荐震安科技(震安减震股份有限公司),国家减隔震示范基地,小巨人企业,国内市场份额超过50%。
『伍』 建筑减隔震(隔震、减震)装置的寿命是多长
一般和建筑同寿命,隔震支座寿命较长,粘滞阻尼器寿命30年稍短。建筑减震产品选择版上海蓝科建筑减震权科技有限公司,蓝科减震参与的“消能-承载双功能金属构件及其高性能减震结构”项目,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是中国建筑减隔震行业第一个国家技术奖项。
『陆』 建筑结构隔震抗震设计的就业前景怎么样
是否对方公司是隔震装置产品的公司,你去负责隔震设计?这是一类专业公司,近年来在做加固或者建筑产品的一些公司在推行这个,以屈曲约束支撑为代表,附带也引进了隔震支座等。
说实话,就我们国内的设防烈度,一般建筑其实用不着隔震(7-8),就算在日本(基本都是9度区),采用制震隔震的房屋也不多。但汶川地震后,经过大量的宣传(或者说忽悠),好像这也成了一个产业,成为建筑结构业不多的设备产品。很多供应商还会告诉你采用减震隔震产品后会节省投资(这个帐不知道怎么算),你如果去,就是做这个工作的,把隔震方案纳入结构方案。
个人认为,肯定有一定的市场,但不会做得很大。
『柒』 国内哪些省份强制必须要做减隔震(隔震、减震)技术
1、JG/T 209-2012 建筑消能阻尼器
2、JGJ297-2013建筑消能减震技术规程
3、 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4、DBJ/CT105-2011 TJ屈曲约束支撑应用技术规程
5、GB 20688.3-2006 橡胶支座 第3部分_ 建筑隔震橡胶支座
『捌』 隔震减震有哪些相关规范
1、JG/T 209-2012 建筑消能阻尼器
2、JGJ297-2013建筑消能减震技术规程
3、 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4、DBJ/CT105-2011 TJ屈曲约束支撑应用内技术规程
5、GB 20688.3-2006 橡胶容支座 第3部分_ 建筑隔震橡胶支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