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请分析作答:(1)若要探究光
(1)甲和乙构成对复照试验,变量是光制照,探究的是光照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甲和丙可构成一组对照试验,实验的变量是植物,可证明在有光条件下氧气是有绿色植物释放出来的.
(2)氧气有助燃的特性,甲装置试管中收集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卫生香复燃,说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出氧气.
(3)分析表中的结果,得出的结论是:光照越强,光合作用越强(或光照越弱,光合作用越弱).若要提高大棚作物的产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适当增加光照强度.
(4)光合作用只能在光下才能进行,呼吸作用有光无光都能进行;呼吸作用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了.因此,利用丁装置研究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时,为防止光合作用的干扰,应对该装置进行遮光处理,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红墨水向右(或右方)移动.
(5)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呼吸作用的表达式是:有机物+氧气
线粒体 |
2. (2013怀化)张明同学为了探究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广口瓶内盛有少量澄
(1)实验前要将装置放到黑暗的环境中,无光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就内不能消耗瓶中的二容氧化碳,就不会干扰实验,使实验结果更加明显. (2)二氧化碳具有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实验中广口瓶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瓶中的产生了较多二氧化碳.而在黑暗的环境中植物因为没有光是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只进行呼吸作用,而呼吸作用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出二氧化碳,故石灰水浑浊是由于植物呼吸作用释放出较多的二氧化碳的缘故. (3)瓶子是密封的,二氧化碳已经被澄清石灰水吸收 光合作用缺少二氧化碳,不能产生淀粉. (4)该实验设计的不足是没有对照组.改进这个实验,可以再设置同样一组装置,然后不让其见光.这样就形成了以光为变量的对照实验. 故答案为:(1)二氧化碳;(2)浑浊;二氧化碳(或CO2); (3)不变蓝;光合作用缺少二氧化碳,不能产生淀粉;(4)缺少对照实验(或对照组或对照).
3.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用来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请你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回答:
(1)水分以气体状抄态通过叶片表袭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实验过程中,装置中的植物进行蒸腾作用散失的水蒸气会凝结在塑料袋的内壁上. (2)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光下在叶绿体里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放出氧气的过程,甲图将植物罩上透明塑料袋,放在光下2-3小时,意思是让里面的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然后用试管收集里面的气体后取出试管,将一支带火星的木条伸进试管内,结果木条复燃了,我们知道氧气有帮助燃烧的特性,因此证明此气体是氧气. (3)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光下在叶绿体里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放出氧气的过程,前提条件是在光下,无光则植物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若将透明塑料袋换成黑色的,其目的是为了防止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实验中试管收集的气体是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1)小水珠;蒸腾作用 (2)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3)塑料袋改用不透光的(或装置移到暗室中);二氧化碳 |
4. 为探究夏季晴朗天气条件下,某种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情况,某研究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
(1)图乙中,cg(也就是从早上8点到18点)段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所以植物一直释放氧气,所以气体的体积一直增大. (2)c点所示条件下,氧气的释放速率为0,说明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所以该植物叶肉细胞产生和消耗氧气的具体部位依次是叶绿体的类囊体、线粒体内膜;图乙中a点和b点只进行呼吸作用,影响呼吸作用强度的因素是温度,所以图乙中a点高于b点的原因是点温度相对较低,呼吸作用较弱. (3)在中午由于温度高,蒸腾作用强,植物为了降低水分的流失,气孔关闭,导致二氧化碳的供应不足,影响了暗反应中二氧化碳的固定,所以e与f相比,e时刻C3的合成速率慢. (4)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氧气抑制增加,说明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而增加的速率减慢,所以只能是图中的de或fg段. 故答案为: (1)18(g) (2)叶绿体的类囊体、线粒体内膜 a点温度相对较低,呼吸作用较弱 (3)慢 温度过高引起气孔关闭,CO2供应不足 (4)de或fg
5. (2009资阳)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时,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他们
(1)甲叶把主叶脉切断,由于叶脉中有输导组织导管和筛管,这样甲叶的A处就得不到从根运输来的水分了,因此在甲叶的A、B两处就形成以水分为惟一变量的对照实验组,实验的结果是B部分变蓝,而A部分不变蓝,说明B部分的叶片进行了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而A部分因为没有水分,则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现象a说明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水分. (2)乙叶处遮光,和甲B处不遮光,这样就形成以光照为惟一变量的对照组,而实验的结果是B部分变蓝,说明见光的部分进行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而未见光的部分乙不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未制造淀粉.现象b说明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光. (3)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在取下罩在乙叶片上的口袋时,发现口袋内壁上有水珠出现.因此水珠是由植物叶片的蒸腾作用形成的. (4)步骤③将装置放于黑暗中处理24小时,原理是在黑暗处,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同时叶片里的筛管也能将叶片内的淀粉运走. 故答案为:(1)水(2)光(3)蒸腾作用(4)③
6. 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三个装置:植物、培养液、隔板、光
(1)实验前要对植物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除去叶片内原有的淀粉,如果叶片内残留有以前光合作用制造的淀粉,实验结果就会不明显,为了排除原有淀粉的干扰,放到黑暗片一昼夜,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淀粉,原来的淀粉消耗完后,就不会干扰实验,使实验结果更加明显. (2)甲组装置与乙组装置的区别是甲里面是清水,乙里面是氢氧化钠溶液,由于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清水没有此功能,故甲、乙两装置内甲里面有二氧化碳,乙里面没有二氧化碳.因此甲、乙两装置中叶片所处的环境,惟一变量是二氧化碳,故甲组与乙组起对照作用.所探究的问题是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须的原料吗? (3)由于乙装置,使植物所处的环境没有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所以乙装置内的植物由于缺乏原料而不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不能制造有机物淀粉,因此遇碘不能变蓝色.从光合作用的表达式:二氧化碳+水 光能 |
7. 为探究夏季晴朗天气条件下,某种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情况,某研究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
(1)甲图内有二氧化碳缓冲液,二氧化碳含量充足,此时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是光照强度和温度,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植物的氧气释放量为零,这样的点在乙图中有两个,甲装置刻度管中的有色液滴右移到最大值的时刻是光合积累量最大的时刻,对应乙图的18点. (2)光照后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植物细胞中开始产生[H]的结构是叶绿体中类囊体的薄膜;图乙中a点和b点只进行呼吸作用,影响呼吸作用强度的因素是温度,所以图乙中a点高于b点的原因是点温度相对较低,呼吸作用较弱. (3)在中午由于温度高,蒸腾作用强,植物为了降低水分的流失,气孔关闭,导致二氧化碳的供应不足,影响了暗反应中二氧化碳的固定,所以e与f相比,e时刻C3的合成速率慢. (4)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氧气抑制增加,说明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而增加的速率减慢,所以只能是图中的de或fg段. (5)丙装置遮光处理,没有光照,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此时测定的是植物的呼吸作用速率,将甲装置刻度管上读取的数据-丙装置刻度管上读取的数据. 故答案为: (1)光照强度、温度18(或g) (2)叶绿体中类囊体的薄膜 呼吸速率较低(或呼吸较弱、与呼吸有关的酶活性较低),耗氧量较少 (3)气孔关闭,CO2供应不足(减少) (4)de或fg (5)测定呼吸速率-
8. 某兴趣小组为探究植物光合作用所需的原料,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
实验步骤:暗处理→部分光照→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 (1)暗处理:把盆栽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 部分光照: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 几小时后,摘下叶片,去掉遮光的纸片. (2)开启抽气泵后,玻璃瓶内的空气减少,外界空气通过装有浓氢氧化钠的玻璃瓶再进入有叶片的玻璃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所吸收,玻璃瓶中的叶片就得不到二氧化碳;玻璃瓶外叶片可以正常的吸收二氧化碳;因此玻璃瓶内外的叶片是一组对照实验,瓶外的叶片是实验组,瓶内的叶片是对照组,变量是二氧化碳. (3)脱色: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中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成黄白色.便于观察到淀粉遇碘变蓝的颜色反应. (4)观察现象,得出结论: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掉碘液,观察叶片颜色变化.B叶片分没有变蓝色,A叶片变成蓝色.说明,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还说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该实验还说明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1)黑暗(暗)有机物(淀粉)(2)对照二氧化碳 (3)水叶绿素(4)不变淀粉二氧化碳
9. 某同学设计了研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将装置置于阳光下,其余条件相同)的装置(如图所示),请你预测,数天
A、B、C、D都是密闭的透光装置. A、碳酸氢钠溶液不稳定,经阳光照射受热后,能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因此,A装置内的植物生长茂盛.该项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周围的二氧化碳,B装置内的植物引得不到二氧化碳,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植物体生长不茂盛.该项不符合题意. C、澄清的石灰水能吸收二氧化碳,C装置内的植物引得不到二氧化碳,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植物体生长不茂盛.该项不符合题意. D、清水不吸收二氧化碳,也不能产生二氧化碳,数天后,D装置内的二氧化碳有可能被全部吸收,植物体再不能得到足够的二氧化碳,生长不茂盛.该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与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来研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购机工具箱
发布:2025-10-08 16:35:58
浏览:720
电疗仪器指哪些
发布:2025-10-08 14:24:30
浏览:13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