❺ 传送带与水平面夹角37°,皮带以10m/s的速率传动,若物体运动到AB中间位置时,传送带
传送带向上运转时,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沿传送带向上,大小为μmgcos37°
传送带突然停止转动时,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仍沿传送带向上,大小仍为μmgcos37°
可见,物体始终做初速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所以,物体位移s=16m,加速度a=(mgsin37°-μmgcos37°)/m=2m/s^2
s=1/2 at^2
t=4s
希望能够帮到你!
❻ 一传送皮带与水平面夹角为30°,以2m/s的恒定速度顺时针运行。
设工件向上运动距离S
时,速度达到传送带的速度v
,由动能定理可知
μmgS
cos30°–
mgS
sin30°=
0-
1/2
mv2
解得
S=0.
8m,说明工件未到达平台时,速度已达到
v
,
所以工件动能的增量为
△EK
=
1/2
mv2=20J
工件重力势能增量为
△EP=
mgh
=
200J
在工件加速运动过程中,工件的平均速度为
v/2
,
因此工件的位移是皮带运动距离S
'的1/2,
即S
'=
2S
=
1.6
m
由于滑动摩擦力作功而增加的内能
△
E
为
△E=f
△S=
μ
mgcos30°(S
'-S)=
60J
电动机多消耗的电能为
△EK+△EP+△E=280J
❼ 如图所示,传送带与水平方向成θ=30°角,皮带的AB部分长为L=3.25m,皮带以速度v=2m/s顺时针方向运动,在
(1)第一阶段:物体沿传送带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sin30°+μmgcos30°=ma 1 , 得加速度为 a 1 =8m/s 2 , 设加速到与传送带同速的时间为t 1 :v=a 1 t 1 则得t 1 =0.25s, 此过程物体的位移为 s 1 =0.25m,皮带位移为s 1 ′=vt 1 =0.5m. 第二阶段:由于mgsinθ>μF N =μmgcosθ,故物体继续沿传送带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则有 mgsin30°-μmgcos30°=ma 2 , 得加速度为 a 2 =2m/s 2 , 此过程通过的位移 s 2 =(3.25-0.25)m=3m, 由s 2 =vt 2 + a 2 t 2 2 ,解得:t 2 =1s, 总时间为t=t 1 +t 2 =1.5s,皮带位移为s 2 ′=vt 2 =2m, (2)从A到B运动的过程中一共产生的热量为 Q=f△s 1 +f△s 2 =f(s 1 ′-s 1 )+f(s 2 ′-s 2 )=3.75J. 答: (1)物体从A端到B端所需的时间是1.5s, (2)从A到B运动的过程中一共产生3.75J的热量. |
❽ 高一物理传送带问题 高考题
留下的痕迹就是物块与传送带的相对位移,物块从静止到与传送带共速这段时间的位移(物块受摩擦力做加速运动),这种题可以理解为追击问题,当传送带的速度小于一个数值是(设为v1),物块可以追上(达到共速),物块的运动特点是先做加速运动,再做匀速运动,留下的很迹也就是做加速运动的那段位移,当传送带的速度等于v1时,也就是物块在飞出传送带的时后与传达到共速,此时物块一直做匀加速运动由S=1/2*a*t2求出时间,当传送带速度再增大时,物块受的力不变,所以加速度不变,所以时间不变,所以传送带的速度越快,痕迹越长,所以最常的痕迹就是传送带的周长
ps:还有不明白的可以再问,本人的表达能力不是很好,也不知道能看明白不,嘿嘿,还有题里给的数不是很清楚,没法算出具体数来
❾ 如图所示,皮带传动装置与水平面夹角为30°,两轮轴心相距L=3.8m,A、B分别是传送带与两轮的切点,轮缘与
A、小物块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垂直传送带向上的支持力和沿传送带斜向下的摩擦力作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加速度为a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mgsin30°+μmgcos30°=ma1
解得:a1=7.5m/s2,故A错误;
当小物块速度等于3m/s时,设小物块对地位移为L1,用时为t1,根据匀加速直线运动规律得:
t1===0.4s
L1=at2=×7.5×0.16=0.6m
由于L1<L且μ<tan30°,当小物块速度等于3m/s时,小物块将继续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至B点,设
加速度为a2,用时为t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匀加速直线运动规律得:
mgsin30°-μmgcos30°=ma2
解得:a2=2.5m/s2
又L-L1=v1t2+a2t22
解得:t2=0.8s
物块到B点的速度为:v2=v1+a2t2=3+2.5×0.8=5m/s
整个过程中对A运用动能定理得:
mv2=mgLsin30°+W
解得:W=×0.1×25?0.1×10×3.8×=-0.65J,故B错误;
C、第一阶段,传送带的位移为:x1=v1t1=3×0.4=1.2m
相对位移△x1=x1-L1=1.2-0.6=0.6m
第二阶段,传送带位移为:x2=v1t2=3×0.8=2.4m
相对位移为:△x2=x2-(L-L1)=3.2-2.4=0.8m,
第一阶段传送带速度比物体快,第二阶段物体比传送带快,所以小物块在传送带上留下的痕迹长度0.8m,故C正确;
D、摩擦力做的功为:W=f(△x1+△x2)=μmgcosθ(△x1+△x2)=
❿ 如图所示,皮带传动装置与水平面夹角为30°,轮半径R=m,两轮轴心相距L=3.75m,A、B分别使传送带与两轮的
(1) 小物块首先在向下的摩擦力和重力沿斜面的分力的作用下作匀加速运动, a1=gsin30°版+μgcos30°=7.5m/s^2 加速到和传送带相权同速度3m/s时所用的时间 t1=3/7.5=0.4s 位移 s1=1/2a1*(t1)^2=0.6m 之后第二个过程的加速度为:a2=gsin30°-μgcos30°=2.5m/s^2 所用时间设为t2: L-s1=V1(t2)+1/2(a2)(t2)^2 代入数字解方程可得t2≈0.8s 所以时间为:t1+t2=1.2s (2)当传送带速度较大时可使留下的痕迹为一个周长(两个半圆加两个3.75m),此时痕迹最长,此时传送带比物块多走一个周长,即位移为ΔS=2πR+3L 当物块一直匀加速运动到B点时有满足要求的最小速度Vmin 物块的位移L=1/2(a1)(tmin)^2 代入数字求解得:tmin=1s (Vmin)(tmin)=2πR+3L 代入数字求解得: Vmin=12.25m/s
与皮带传动装置与水平面夹角30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阀门井有些什么
发布:2025-10-09 15:42:30
浏览:849
工具箱锁子
发布:2025-10-09 15:37:56
浏览:25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