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国古代很早就发明了齿轮传动和皮带传动的装置。在汉代古墓中,有如图甲所示的一幅壁画,画中一辆
M的半径R1大,N的半径R2小。绳子各处的线速度相等。设M的转速为n1,N的转速为n2.
则有2πR1*n1=2πR2*n2
n2=(R1/R2)*n1
由于R1>>R2,所以版n2>>n1
这种纺车的权优点是人用力使M慢慢转动,则N就可以快速转动,用来纺线。省力、速度快、效率高。
请及时采纳。有问题另行提问。《中学生数理化》团队会随时帮助你。祝你成功。
2. 如图所示的皮带传动装置中,甲轮的轴O1和塔轮丙和乙的轴O2均为水平轴,其中,甲、丙两轮半径相等,乙轮半
(1)由于甲、乙两轮是皮带传动,皮带传动的特点是两轮与皮带接触点的线速度的大小与皮带的线速度大小相同,故vA=vB;
(2)由于乙、丙两轮共轴,故两轮角速度相同,即ωB=ωC;
(3)向心加速度an=
v2 |
R |
v2 |
R |
3. 在如图所示的皮带传动装置中,轮A和B同轴,A、B、C分别是三个轮缘上的质点,且rA=rC=2rB,则三质点的向心
由于B轮和C轮是皮带传动,皮带传动的特点是两轮与皮带接触点的线速度的大小与皮带的线速回度大小相同,答
故vC=vB,
即:vB:vC=1:1
由于A轮和B轮共轴,故两轮角速度相同,
即ωA=ωB,
即:ωA:ωB=1:1
由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关系式v=ωR可得
vA:vB=RA:RB=2:1
所以vA:vB:vC=2:1:1
又因为RA=RC=2RB
由a=
V2 |
R |
4. 皮带传动装置中的皮带要紧张些 是为了加大还是减小摩擦 我不理解为什么是加大.
紧一些就是加大压力,在受力面积相同的情况下,压力越的,摩擦越大
5. 如图所示,在皮带传送装置中,皮带把物体P 匀速带上,在这过程中( )
a、物体相对于传送带有向下运动的趋势,故受斜向上的静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故摩擦力对p做正功,a正确,b错误;
c、物体受斜向上的静摩擦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物体对传送带的摩擦力斜向下,而传送向上运动,故摩擦力对传送带做负功,c正确,d错误;
故选:ac.
6. 对如图所示的皮带传动装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解:因主动轮的摩擦力是阻力,而从动轮的摩擦力是动力,因此:
(1)在第一幅图内中,如容果A轮是主动轮,那么应该是A带动B顺时针运动,故A错误;
如果B是主动轮,那么应该是B带动A逆时针运动,故B错误.
(2)在第二幅图中,如果C轮是主动轮,那么应该是C带动D逆时针运动,故C错误;
如果D是主动轮,那么应该是D带动C顺时针运动,故D正确;
故选D.
望采纳O(∩_∩)O~
7. 有一平皮带传动装置如图所示.已知中心距A=2500mm,小皮带轮直径D1=300mm,大皮带轮直径D2=500mm,求皮带
8. 皮带传动装置
选BD就对了
也可能A带B顺时针 或C带D逆时针
b是主动轮B轮下端点就会皮带一个向前的动力使皮带绷紧内 而他的容上端点不受力 B点对A点的力只能作用与A的最下端 A的最上端也不受左右的动力力 所以AB上面是松弛的只靠摩擦力运动
9. 如图所示为皮带传动装置,其中P为A轮边缘上的一点,Q为B轮边缘上的一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A为主动轮,则A应带动皮带顺时针转动,则此时P点对皮带有向上的摩擦力,则轮上A点受向下的摩擦力;同时,Q点被皮带带动,故Q点受到皮带向下的摩擦力;
若B为主动论,则D逆时针带动皮带,此时,Q点受皮带向下的摩擦力,而P点受皮带的带动,也受到向下的摩擦力;
故选D.
10. 如图为皮带传动装置,当机器正常运转时,关于主动轮上A点…………高一物理
假设没有抄摩擦力
那么皮带就不会逆时针转动
所以从动轮对于皮带的摩擦力是逆时针方向
即B逆时针
皮带对于主动轮的反作用力就是顺时针
A是顺时针
从动轮的情况刚好相反
如果没有摩擦力
从动轮就不会逆时针转动
那么皮带对于从动轮的摩擦力就是逆时针方向
即D是逆时针
从动轮对于皮带的反作用力就是顺时针
即C是顺时针
选AD
判断摩擦力可以用假设没有摩擦力来判断运动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