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高炉炼钢的全过程
你这是个很专业的问题,并不是多少句话可说清的,就我知道的说一点。首先明确高炉就像大海一样,所有的前期工作都是为它准备的,这其中包括烧结系统,炼焦系统,回转窑系统,竖炉系统,喷煤系统。
高炉生成铁水后将铁水转到炼钢厂房,放到转炉内加废旧铁和吹氧气除碳,之后连铸铸成钢坯,在转到轧钢生成成材。
烧结系统主要原料是铁精粉,这其中也加入一些辅助原料像生石灰,焦粉等。
竖炉系统的原料和烧结的差不多,主要区别就是它生成球状的,而烧结的生成类似煤渣状的。
炼焦系统主要原料想你也知道就是煤炭了。它生成的煤气供烧结,输炉,回转窑,炼钢,炼铁轧钢使用。
回转窑系统的原料是生石灰通入煤气烧灼成熟石灰。
喷煤系统是一个辅助系统,主要目的是减少再高炉炼铁的过程中使用焦炭的量
对了,在炼钢的过程中还有一个制氧系统为其服务。
② 高炉对风口装置的要求有哪些
高炉风口中套拆卸装置的制作方法
高炉风口中套拆卸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炉风口拆卸装置,特别是一种高炉风口中套拆卸装置。
背景技术:
在高炉大中修更换中套时,或者是在生产中出现中套破损需要更换中套时,其检修作业方法是使用一种拉杆以人力驱动滑锤,撞击拉杆的方式将中套拉出;若此法不能使中套取出,就选择用氧烧法,将中套烧损,使其软化体积变小后,将其拉出。这两种方法都会对中套造成损伤,致使中套无法二次使用,而且此方法需要较多人力(至少需要6-7人),消耗较多材料(吹氧管,焦炭,氧气)和时间(一般4小时以上),其次如氧烧作业,较容易烧损大套,使事故进一步扩大,造成经济和人力方面的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炉风口中套拆卸装置,其结构合理,操作简单,易于加工,在保护好高炉中套的情况下,可以方便的将其由大套内部拆出,减少劳动力,提高劳动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炉风口中套拆卸装置,两端具有外螺纹的两根外螺纹杆的一端分别与相对应的内螺纹杆相配合,内螺纹杆的外端固接着挂钩朝外的杆头,在两根内螺纹杆的内侧面上分别设置着开口相对应的对称滑槽,活动顶板与对称的滑槽相配合,压板和固定顶板分别通过设置的通孔与两只外螺纹杆的另一端动配合,在伸出固定顶板的外螺纹杆上通过垫板配合安装着螺母,在压板与固定顶板之间配合安装着千斤顶,千斤顶的顶部与固定顶板的底面相配合,千斤顶的底座与压板上设置的凹台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通过装置组合,螺纹杆与千斤顶配合,达到省力的作用,其通过以下结构完成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的:加工拉杆的杆头,此杆头外形呈7字状, 7字状前端平面加工平整,确保与中套前端面均匀压住,断面的面积要适宜大,防止受较大的力后有较大的受力面积,以此保护中套的前端面。7字状弯头处要有足够的厚度,使其具有一定的强度。后端杆加工成外螺纹状,具有安装功能。内螺纹杆的两端加工成内螺纹,螺纹深度合适,将内螺纹一端旋入7字状的外螺纹,并且旋紧,另外内螺纹杆的外端设置沟槽,沟槽为通槽,槽深为10mm,槽宽为6mm。外螺纹杆的两端加工成合适尺寸长度的外螺纹,将外螺纹杆的一端旋入内螺纹的另一端,旋紧防止旋入尺寸不足,受力不够脱落。内外螺纹杆的一端加工成内螺纹,另一端加工成外螺纹,外螺纹杆的另一端旋入内外螺纹杆的内螺纹内部,并且旋紧。这样本实用新型的的关键部件拉杆就组装成功了,具有其功效的要求通过叙述可知,此杆具有可方便拆卸及组装之功效,螺纹尺寸必须具有可受较大拉力,不易损坏的要求。
活动顶板外形呈梯形状,板厚为5mm,梯形上下底宽可根据中套内径及拉杆安装完毕后的具体尺寸加工,但其两端必须安装入内螺纹杆的外端设置沟槽内,并且可在其沟槽内前后滑动。活动顶板的长底中部设置顶杆把手,便于在使用时安装活动顶板。
压板的外形呈“凹”字形,下端面的加工平面具有一定的平整度,与风口大套外加工面相压,中部凹陷处作为千斤顶的底座支撑面。两端凸起处各开2个孔,孔径大于内外螺纹杆和外螺纹杆的外径,使内外螺纹杆和外螺纹杆可由2个孔内自由穿出。
固定顶板制作成长方体,两端开孔,孔径大于内外螺纹杆和外螺纹杆的外径,使内外螺纹杆和外螺纹杆可由2个孔内自由穿出。底部加工时找平,作为千斤顶顶部的顶紧面。
螺母及垫板和千斤顶装置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压紧装置,与其他装置配合使用。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操作简单,易于加工,在保护好高炉中套的情况下,实现了方便的将其由大套内部拆出,减少了劳动力,提高了劳动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高炉风口中套拆卸装置,如图1所示,两端具有外螺纹的两根外螺纹杆5的一端分别与相对应的内螺纹杆2相配合,内螺纹杆2的外端固接着挂钩朝外的杆头1,在两根内螺纹杆2的内侧面上分别设置着开口相对应的对称滑槽,活动顶板3与对称的滑槽相配合,压板6和固定顶板7分别通过设置的通孔与两只外螺纹杆5的另一端动配合,在伸出固定顶板7的外螺纹杆5上通过垫板8配合安装着螺母9,在压板6与固定顶板7之间配合安装着千斤顶10,千斤顶10的顶部与固定顶板7的底面相配合,千斤顶10的底座与压板6上设置的凹台相配合。活动顶板3的形状呈梯形板,在活动顶板3的长底中部设置着把手4。
通过加工拉杆的杆头1、内螺纹杆2、外螺纹杆5、内外螺纹杆进行组装拉杆,拉杆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的关键部件,此杆具有可方便拆卸及组装的功能,螺纹尺寸具有可受较大拉力,不易损坏的功能。
将组装好的拉杆从压板6的2个孔内穿入,将拉杆的杆头2“外形呈7字状”的前端平面与中套前端面均匀压住后,安装活动顶板3使其两端安装入内螺纹杆2的外端设置沟槽内,并且使用小锤敲击顶杆把手沿沟槽内向前滑动,直至顶紧于中套内表面。
将压板6穿入内拉杆前端的外螺纹杆5和外螺纹杆3。压板6下端面的加工平面具有一定的平整度,与风口大套外加工面相压。
固定顶板7穿入内外螺纹杆和外螺纹杆。将千斤顶的底座放入压板6的“凹”字形中部凹陷处,千斤顶顶部的顶紧面与固定顶板的底面压紧。
由内外螺纹杆穿入垫板8并且旋入螺母,紧固螺母,两个螺母的压紧力均匀、平衡。
启动千斤顶装置,使千斤顶的顶杆伸长,顶出力驱动拉杆向前位移,拉杆的杆头与中套前端面均匀压住后,在受力得作用下向外移动,从而达到中套加工面与大套加工面的分离。
③ 高炉煤气为什么要做除尘
高炉煤气是高炉冶炼过程的副产品,你应当了解高炉的工艺吧,我就不多说了,
从高炉炉顶出来的煤气含有大量粉尘(粉尘由焦末、矿末组成),不能直接使用,因为含尘煤气会堵塞煤气管道、燃烧装置的烧嘴等,同时高温燃烧情况下会软熔粘结在换热装置上,导致热效率降低,损坏设备等,所以,高炉煤气需要经过除尘后才能二次利用。
④ 高炉短时间休风不点火能不能更换风口小套
高炉短时间休风不点火是更换风口小套的。
因高炉换风口装置而休风是,一般需要在正常休风后打开倒流休风阀便可以进行换套作业。只有在长期休风,或者休风期间炉顶有作业活动时才需要进行炉顶点火,防止煤气中毒
⑤ 高炉除尘有哪几种
高炉除尘选择设备 可以有以下几种分类:
机械振动类:用机械装置(含手动、电磁或气动装置)使滤袋产生振动而清灰的布袋除尘器,有适合间隙工作的非分室结构和适合连续工作的分室结构两种构造形式的布袋除尘器。
分室反吹类:采取分室结构,利用阀门逐室切换气流,在反向气流作用下,迫使滤袋形缩瘪或鼓胀而清灰的布袋除尘器。
喷咀反吹类:以高压风机或压气机提供反吹气流,通过移动的喷咀进行反吹,使滤袋变形抖动并穿透滤料而清灰的布袋除尘器(均为非分室结构)。
振动、反吹并用类:机械振动(含电磁振动或气动振动)和反吹两种清灰方式并用的布袋除尘器(均为分室结构)。
脉冲喷吹类:以压缩空气为清灰动力,利用脉冲喷吹机构的瞬间内放出压缩空气,诱导数倍的二次空气高速射入滤袋,使滤袋急剧鼓胀,依靠冲击振动和反向气流而清灰的布袋除尘器。
高炉除尘
⑥ 高炉炼铁中什么叫风口灌渣如何处理
高炉炼铁进风口主要作用是:保证高炉鼓风机送出的高压风经热风炉加热后通过高炉各风口均匀地进入炉缸,使焦炭剧烈燃烧产生热量保证高炉炉缸内有足够的温度,使炉料熔化、直接间接还原等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顺利进行。
⑦ 高炉炼铁中什么叫风口灌渣如何处理
风口灌渣就是当高炉中氧化严重时,风吹炉渣起泡,造成炉渣体积大幅增加而上浮,倒灌进风口。
产生原因往往是焦炭质量不好或底焦高度不足。
解决办法:1、预防——注意焦炭质量(固定碳含量、块度、转鼓强度)。
2、发生后——降低风量,补层焦
⑧ 高炉煤气的性质是
(1)高复炉煤气中不燃成分制多,可燃成分较少(约30%左右),发热值低,一般为3344-4180千焦/标米;
(2)高炉煤气是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因CO含量很高、所以毒性极大;
(3)燃烧速度慢、火焰较长、焦饼上下温差较小;
(4)用高炉煤气加热焦炉时,煤气中含尘量大,容易堵塞蓄垫室格子砖;
(5)安全规格规定在1米;空气CO含量不能超过30mg;
(6)着火温度大于700℃。
(7)高炉煤气含有氢气(1.5-3.0%),甲烷(0.2-0.5%),CO(25-30%),二氧化碳(9-12%),氮气(55-60%),氧气(0.2-0.4%);密度为1.29-1.30Kg/Nm3。
(8)高炉自动换钎装置价钱扩展阅读
高炉煤气在钢铁厂的应用:
烧纯高炉煤气锅炉发电技术、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和高温蓄热式燃烧技术的研制成功并在钢铁企业中的广泛应用,为高炉煤气的有效利用提供了很好的途径。
高炉煤气除作为加热燃料供钢铁厂使用外,还能用于发电等其它用途,利用好这部分副产能源不仅能降低企业的能源消耗,还将改善钢铁企业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⑨ 高炉煤气爆炸极限什么意思
可燃抄物质(可袭燃气体、蒸气和粉尘)与空气(或氧气)必须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均匀混合,形成预混气,遇着火源才会发生爆炸,这个浓度范围称为爆炸极限,或爆炸浓度极限。例如一氧化碳与空气混合的爆炸极限为12.5%~80%。可燃性混合物能够发生爆炸的zui低浓度和zui高浓度,分别称为爆炸下限和爆炸上限,这两者有时亦称为着火下限和着火上限。在低于爆炸下限和高于爆炸上限浓度时,既不爆炸,也不着火。这是由于前者的可燃物浓度不够,过量空气的冷却作用,阻止了火焰的蔓延;而后者则是空气不足,导致火焰不能蔓延的缘故。当可燃物的浓度大致相当于反应当量浓度时,具有最大的爆炸威力(即根据完全燃烧反应方程式计算的浓度比例)。
可燃性混合物的爆炸极限范围越宽、爆炸下限越低和爆炸上限越高时,其爆炸危险性越大。这是因为爆炸极限越宽则出现爆炸条件的机会就多;爆炸下限越低则可燃物稍有泄漏就会形成爆炸条件;爆炸上限越高则有少量空气渗入容器,就能与容器内的可燃物混合形成爆炸条件。应当指出,可燃性混合物的浓度高于爆炸上限时,虽然不会着火和爆炸,但当它从容器或管道里逸出,重新接触空气时却能燃烧,仍有发生着火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