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评价《攻壳机动队》电影版中的概念设计
外强中干,原作之所以为神作,是因为有着“我是谁”这个终极哲学命题的探讨在里面,当科技发展到人类可以随意更换身体,思想可以依托机械存在,记忆都可以随便植入、删除和修改,那人还可以称之为“人”吗?我还是“我”吗?一个人或许几小时前还不存在,但他就活生生地在你眼前,绘声绘色地讲述他小时候的故事,多么细思极恐的一件事。而且这在未来真有可能发生。
但是真人版电影虽然有着高度还原的背景和炫酷逼真的特效,剧情上内核却换成了“寻找真相”和“复仇”这种好莱坞大片俗的不能再俗的套路,可以说比起原作肤线了太多。
❷ 漆画中蛋壳表现与设计艺术结合
蛋壳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1.纹理,它的皲裂纹很美,可以表现一种创伤感、陈旧的历史感,乔十光老师做的江南水乡的房子就体现了这一点。
2.白色,在漆画里,是没有白色的,后来有钛白粉也是现在的人添加的,没有漆画的韵味,而蛋壳正好填补了这一缺点,用它来代替白色,与其漆搭配在一起自然、和谐。在画面中大、小、不同形状的镶嵌一些蛋壳白,会增加画面的形式美感。当然这种节奏及韵味的把握得靠你自己的审美来权衡了。白晓华的故宫系列,就是利用蛋壳白来表达雪景,也别有一番味道。 至于还能表达什么,需要你自己去摸索了,可以做些小板来试验。
至于与设计艺术的结合,我觉得也主要是从这两点出发吧,当你把一幅画或是图的主题、构图、色彩等设计安排好的时候,你可以考虑哪些用蛋壳来代替会增加画面的美感、特色、个性。还有一点,蛋壳镶嵌由疏到密或由密到疏的排列会增加画面的现代感,从镶嵌手法上下些功夫,先驱们有过这样的代表作,你可以参考,但不要为了使用蛋壳而使用蛋壳,不是每幅画都要用蛋壳的,只是出于画面的需要才能发挥蛋壳的优势。
❸ 壳中少女的制作背景
2006年开始,GONZO不惜背负烂尾王之名不顾一切地加大了动画制作的数量,而这样的量产并没有获得预期的收效,GONZO的动画DVD销量大跌导致连续三个月赤字,损失将近16亿日元(原本预估是6亿200万日元)。
GDH将这样的亏损归罪于在线视频网站YOUTUBE的冲击,而11月初原会长村滨章司率先离开董事会承担罪责。此后GONZO不断公布2007年的TV新作,已知的TV就有《月面兔兵器米娜》、《罗密欧与朱丽叶》、《瀬戸之花嫁》、《地球防卫少年》、《风之圣痕》以及OVA《STRIKE WITCHES》等...
正当GONZO的事业迈向第15个年头之时,却得到了2007年备受期待的OVA大作《壳中少女》中止开发的消息。《壳中少女》在2005年末公开消息第一弹,2006年中旬宣布在年末发售,经过了一段杳无音讯之后,因为GONZO的财政问题跳票到2007年夏天,然则最终却没能熬过流产的命运。
作为冲方丁×村田莲尔×GONZO的强档大作,GONZO原本打算对其的投入是可想而知的,8月的那段FLASH线稿还让人记忆犹新。12月21日GONZO和《壳中少女》官网同时发布代表取缔役藤田纯二署名的中止声明,对期待本作的朋友表示抱歉,短短百字的公告并没有告知中止理由,但一句“マルドゥック·スクランブル?ですが、残念ながら诸般の事情により制作を中止することになりました。”(由于百般原因不得不停止《壳中少女》制作)表现了GONZO此举的无奈。一度被寄予很高期望的GONZO十五周年纪念动画《Mardock Scramble》(又名《壳中少女》)日前宣布终止制作。
这一消息是12月21日在《Mardock Scramble》官方网站首页和GONZO的网站上正式公布的,以GONZO董事长藤田纯二的名义致歉,内容全文如下:“原本在开发中的OVA动画《Mardock Scramble》,因种种原因,很遗憾地决定终止制作。各位fans和相关人士请不要再期待,给大家添麻烦了,万分抱歉。”
《Mardock Scramble》是GONZO和GDH斥巨资共同打造的重量级3D动画,由冲方丁担任原作、脚本,村田莲尔出任人设,前田真宏负责枪械设定,聚集了一干士多啤梨制作阵容。作品以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未来为舞台,女主角伦·巴洛特是一名因残酷的生活经历而紧锁心扉、拥有使用被禁止科技的权限的少女。原作曾在2003年获得第24届日本SF大奖,冲方丁也因此一跃成为最受期待的新锐作家之一。
空空的《Mardock Scramble》官方网站上只有终止制作的致歉启事和原先就在的那张首页图。孤独少女身边的作品原宣传语句“伦·巴洛特/15岁——死于壳中的鸟”,仿佛暗示着这部动画胎死腹中的命运,令人不禁感叹。
2010年GoHands接手《壳中少女》的企划,终于完成了该作fans心中的一大遗憾,电影版的《壳中少女:压缩》(Mardock Scramble The First Compression)已于2010年11月6日上映,该系列第二作《壳中少女:燃烧》(Mardock Scramble The Second Combustion)也于2011年9月3日上映。2012年9月29日,剧场版第三部《壳中少女:排气》(Mardock Scramble The Third Exhaust)上映。
❹ 装置艺术中受争议的设计作品
关于装置艺术中受争议的设计作品的相关情况,可以上一些网络平台进行查询
❺ 漏电保护装置设计原理和设计要求
我们现在处在电气时代,生活中我们离不开用电,尤其是晚上,在家里就需要用电,我们走在街上会发现,几乎每一个店铺都要用到电,但是用电,就牵涉到了安全问题,生活中因为漏电或触电导致的人体伤亡或财物损坏,这些事件很多,电视上媒体也都报道过,因为用电直接关系我们自身的安全,于是就发明了漏电报保护装置,可以有效防止我们人体接触到外电,下面就是它的设计原理和设计要求。
设计原理:
根据进出均衡,即零序原理。主要是一个零序线圈,所有的线都穿过去(PE除外)。原则就是流进的电流等于流出的。三相四线制的四线全穿过互感器,三相五线制的保护线不穿过去,单相电的火线零线全传过去等。当发生漏电时,一部分电流流进大地而形成互感器外的电流回路,互感器内的电流不再平衡,就感应出了电流,驱动灵敏继电器跳闸,进行迅速的断电保证安全。
设计要求:
1.设计安装时不要太靠近大电流母线和交流接触器。
2.设计时必须严格区分中性线和保护接地线。三极四线式和四极式漏电断路器的中性线应接在断路器中,经过断路器的中性线不能再作为保护接地线使用,也不能重复接地或接电气设备外壳。而保护地线不得接人漏电断路器内。
3.设计时,接线很重要,关键是接线的时候不可以接错了。特别是单相的零线火线千万不能颠倒,这样有可能起不到保护作用(有的在内部跳闸断开时是只断开一根线---火线的,并不是所有线都断开,这也是安全考虑),如果接反了将起不到保护作用,甚至不如不用。对于三项四线制的也不能把零线接反了,这样容易烧坏试验回路上的电阻,而使保护器坏掉。
设计原理和设计要求已经告诉大家,对于漏电保护装置,设计时一定要保证万无一失,不能出现差错,工作人员一定要仔细认真,因为设计的成功与否关系到后期人体或财物的安全问题,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一定要重视起来,现在很多的场合都设计的有漏电保护装置,可见它的重要性,也提醒大家,生活中用电时,一定要注意人身安全,保护我们的人身安全,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❻ 人类根据蛋壳的原理设计了哪些建筑物
壳体结构可做成各种形状,以适应工程造形的需要,因而广泛应用于工程结构中,如大跨度建筑物顶盖、中小跨度屋面板、工程结构与衬砌、各种工业用管道压力容器与冷却塔、反应堆安全壳、无线电塔、贮液罐等。工程结构中采用的壳体由钢筋混凝土、钢、木、石、砖或玻璃钢做成。
中国自50年代以来,用壳体结构建成许多实用、经济、美观的房屋建筑,如乌鲁木齐市某金工车间直径60米的椭球面壳;北京火车站大厅35×35米双曲扁壳;大连港仓库屋盖16个23×23米组合型扭壳。
北京人民大会堂西侧的“巨蛋”——国家大剧院采用壳体结构。其钢结构外壳东西跨度达212.24米,南北跨度为143.64米。
杭州四堡污水处理厂1999年6月建成3座容积各为10926m3 的蛋型消化池。其蛋形体最大直径24m,上部和下部为圆台体,中间部分由半径24m,弧度为85度圆弧旋转而成,池高32m,内空高41.7m,埋深13.6m。采用双向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国外采用壳体结构的建筑有巴塞罗那圣约迪体育馆、德国汉诺游泳馆、日本代代木竞技场、法国里昂火车站等。不一一罗列。
❼ 想帮人设计手机壳,在哪里接单,应该第一步怎么做
想接单的话可以在各个平台里面进行,或者是网络直播也是可以的,那么第一步要做的就是要把你所设计的有个性的样品拿出来让人家看的到。
❽ 壳中少女的制作人员
担任动画制作的是曾制作《公主恋人》的GoHands,监督是工藤进,他曾在《公主恋人》担当分镜,这次是他首次执导。角色设定同样是该作的同职铃木信吾。此外,原作者冲方丁亦将投入剧本创作。
声优方面,主人公芭洛特将由林原惠美(代表作:《新世纪福音战士》绫波丽;《名侦探柯南》灰原哀)扮演。
❾ 壳中少女的人物简介
以下人物简介参考动画剧情,有剧透!人物名称音译仅供参考。 露恩·芭洛特
本作的主人公,马杜克市的雏妓。小时候长期受到父亲的性虐待,后来家庭变故,做了妓女,警察发现后被拘禁,此后内心一直封闭着。榭尔主动接近她并给了她一切,然而因“破坏规则”(榭尔所言,实际上是知道了不该知道的事),榭尔起了杀心,欲将其杀死,性命本来应该毁于那刻。之后潜意识接受O9,被伊斯塔博士和乌夫库克所救,并与乌夫库克组成搭档,答应其一起找寻榭尔犯罪的证据,同时寻找着自己的生存意义,封闭的内心也渐渐打开。再生后获得了干扰电子设备的能力,但是没有恢复发声的能力。喜欢乌夫库克。 乌夫库克(Oeuf coque)
诞生于“乐园”,被伊斯塔称为“宇宙道具”,实际上应该是极其高等的人工生命体。平时形象是金黄色的老鼠,可以变成任何装备(或道具等等),也充当了芭洛特的“翻译”。性格严谨而正直,有原则性。前任搭档是鲍迪克。最后为了回应芭洛特“我不想死”的呐喊,化作一把没有扳机的枪亲手杀死了鲍迪克。 伊斯塔博士
曾在“乐园”工作过,推测应该是那里的三位创始人之一的学生。一直在和乌夫库克调查榭尔的犯罪证据,同时可证明乌夫库克及其相关科技的有用性。在榭尔引燃汽车后与乌夫库克及时救了芭洛特,之后说服芭洛特帮助他们一起指证榭尔。对于芭洛特的行动也给与了很大的帮助与支持。也是O9的执行人。 榭尔
赌场老板,是个很有野心的商人,通常都会带着墨镜。曾受到过母亲的性虐待导致心理扭曲,专门接近有同样经历的女孩子然后把她们杀死,并将其骨灰做成蓝钻(蓝宝石)。为了避免过多杀人造成的巨大心理压力,榭尔每次杀人后都将自己的记忆去除,保留在外界介质中。最后芭洛特(乌夫库克)得到了他失去的记忆,榭尔的恶行也大白于天下。事情败露后遭人追杀。最后被芭洛特归还了记忆昏迷(又将榭尔扔到了下水道里)。芭洛特曾言,如果他恢复记忆他应该会停止杀人。 鲍迪克
以前因误杀了自己多名伙伴而不得不选择“获得力量”,但是忘记了怎么睡眠。能力亦诞生于“乐园”,有模拟重力的能力(比如飞檐走壁、偏置弹道等等)。杀过很多人,也正是于此乌夫库克选择离开了他。但是对乌夫库克很执着,应该很珍惜它们之间的友情,不惜代价想夺回他,为此与榭尔联手。实力很强,相当难以对付,不过最后还是被芭洛特(乌夫库克)杀死。 注:乐园,本作品中的一个科研机构名称,亦是一个大型实验室。名称来自圣经,涵义也差不多,创始人也是三位科学家(正如圣经中的“Magi”)。诸如乌夫库克、鲍迪克的能力等等均来自于此,但由于备受争议最后被封锁。